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及如何融入现代化生活
2021-11-26王晨
王晨
(山东省东明县文化馆,山东 菏泽 274500)
中国是一个拥有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创作了无数令世人瞩目的文化遗产。在当今,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融入中华各个民族的思想意识和日常生活中来,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在当代,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不仅对于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中国社会主义新时代现代化建设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一、传统文化中传统节日的现状和日趋淡化原因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人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佳节。小时候在春节来临之际,每逢春节各家各户无论贫富都会张灯结彩,忙里忙外,寓意新的一年新的气象。祭灶、扫尘、蒸花馍、烧扣碗、贴春联、守岁、吃饺子、放鞭炮等等都是春节的传统习俗。然而近些年来有不少的老百姓都觉得现在的年味是越来越淡了,现如今,大家还记得以前的年是什么样子吗?如今生活的变化是如此之快。大年初一早起挨家挨户拜年的方式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当人与人的沟通变得越来越便捷之时,有些人却开始怀念起“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那般慢悠悠的淳朴生活方式。以前年三十晚上各地都会放鞭炮来庆祝节日的喜庆,可是由于鞭炮对空气环境和人身安全的影响各地都颁布了禁鞭令,这更加使得老百姓觉得越来越没意思。
外来文化快速涌入带来的冲击。现如今的科技发展让人们觉得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巨大的提高,这为传统节日的淡化提供了物质和文化基础,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看法也有了改变。就拿外国圣诞节来说,每当圣诞节前后各大商场都会弥漫着浓郁的圣诞气息,圣诞老人随处可见,通过这种气息不少的中国人也会慢慢转变传统节日意识,以西方的节日方式盲目追逐庆祝圣诞节。近年来,中国的传统节日与外国节日的冲突和较量的过程处于弱势地位的现象是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外来文化的影响直接导致我国传统文化节日难以形成,从而阻止和影响了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发展,因此观念的转变势必会引发传统节日不适宜方面的产生,从而淡化传统节日的影响力。
二、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对自身拥有的生存方式和价值体系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的坚定信念,关乎民族精神的状态,关乎国家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所以一个民族是否有文化自信就意味着这个民族能否传承以发扬传统文化。而今天的民族现状,就是中国还多多少少处于盲目追赶西方文化的过程。从洋务运动开始,中国就不断向外国学习,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全面批判中国文化,提出“去中国化”,摒弃汉字,推崇拉丁文,反传统,也反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反孔教,还反其他的优秀传统思想,几乎全盘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不否认新文化运动产生的一些积极作用,但是也不能忽视对西方文化的盲目推崇造成的文化遗产流失的恶性后果。近些年来,我们总能听到“进口的比国产的好”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对于本土文化,我们内心根本没有公平地对待它们,崇洋媚外之下,本土的文化不管好与不好都被我们所忽视。所以,我们只有从塑文化自信,摒弃崇洋媚外,才能守住文化的“根”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次,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让传统文化紧跟时代的脉搏同时代一起发展,与时俱进也就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与其说是否定传统文化,倒不如说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了自己的“根”。所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对于文化艺术而言,在当今全球化、经济一体化浪潮越发汹涌之际,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协调已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
要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对于一些具有传统文化意义的文化载体,如村落、寺庙、碑刻、古城以及其他建筑,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的有形物体载体,如服饰、器皿、农具、造景、雕塑和其他美术品等,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需加大保护力度。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腐朽、落后成分已经难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必然会被文化自身的新陈代谢多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改造要有面向现代化时代意识,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西为中用的原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以和为贵”“兼爱”“尚贤”“自强不息”等普适性文化元素要勇于发扬光大,并努力探寻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再创新的理念,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更加完备。
三、怎样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化生活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已逐渐融入中国现代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或消极的双重作用。德国诗人海涅讲过这样一句话“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重大课题,解决了它就把人类社会向前推进了一步。”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是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在今天的课题便是“发展”,即优秀的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与现代生活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生活看似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它却引发我们一系列的思考,这就不能不提到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我们当代社会生活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山如此,感受传统文化也是如此。在物质生活日益富足的时下,越来越多的国人陶醉于古典诗词的芳华流韵、国家宝藏的博大精深,并以此涵养着自己的精神世界,丰富着自己的文化生活。
传统与现代的对接总是意蕴深长。今年两会期间,央视热播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清代诗人袁枚的《苔》、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定风波》、元代画家王冕的《墨梅》……古典诗词和现代音乐水乳交融,令人耳目一新,在观众中引发热烈反响。不仅仅囿于古文字、古典诗词,传统文化已悄然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收获200 万次点击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让那些平时身居深宫埋头修复文物的故宫工匠们,一时间成了“90 后”“00 后”心中的新“男神”,精美绝伦的文物在一双双神奇的手中重新焕发光彩。比纪录片更火的,则是故宫紧跟时尚推出的“萌”系列文创产品。在故宫掌门人单霁翔看来,故宫文创之所以火,是因为博物馆不再“高冷”,故宫的秘诀是“萌”,让皇家文化更接地气。
根植于中华大地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人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文化精华,它反映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道德观念,具有典型的中国精神、中国风度。然而,由于时代和环境差异,这些传统文化往往被束之高阁,无论是摆放在博物馆还是故纸堆里,这些文化总是向外界展示着略显保守和僵硬的“面孔”。将其文化记忆和精神融入现代生活,才能成为更为现代的文化转化方式。可以说,我们从来不缺少传统,而是缺少把传统带入现代生活的创意。今天的我们,在盘点和整理传统文化遗产的同时,更要树立紧迫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意识,通过各种文化创新,让传统文化的面孔不再是呆板的、抽象的,而是鲜活的、水灵的,才能让公众更好地接纳,才能让“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成为现实。正所谓,国宝不能只躺在“宝库”里,用时尚化的方式来解读古老文化,让传统文化好懂、好听、好读,成为不可或缺的最爱,传统文化就能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路径上,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