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新技术影响下的高校审计队伍建设

2021-11-26刘琼

魅力中国 2021年22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队伍人才

刘琼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审计工作主要由审计工作人员完成,虽然现代化设备以及技术能够提高审计工作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但审计工作人员仍然是审计工作的主体。在高校审计工作中,审计队伍的工作能力和质量将会直接影响高校审计工作的成效,更会对高校的长远发展造成影响。因此,高校管理层应该明确新技术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并积极构建高素质审计队伍。

一、新技术对高校审计工作的影响

网络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多种新兴技术已经渗透于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高校审计工作中也是如此。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提高高校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奠定了基础,但也为高校审计队伍建设以及审计日常工作开展带来了挑战。如今,新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高校审计工作队伍往往不能完全适应,在技术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对于高校审计工作队伍而言,学习和使用新技术,不仅是他们的工作需要,更是网络时代审计工作的使命需求和环境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新技术将会成为高校审计队伍建设有效性的重要指标,能够同时掌握审计知识以及信息技术知识的人才将会更适合加入高校审计工作队伍。

二、高校审计队伍建设工作的问题

现阶段,高校审计队伍建设氛围十分热烈,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完善,并积极向信息化转型。但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审计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综合性人才缺失在高校审计队伍中,大多数人都只能掌握单一的知识和技能,专业结构十分单一。现阶段,只有极少部分的高校审计队伍中拥有既具备审计专业知识技能,又具备信息技术专业知识技能的人才。而且,在审计工作队伍中,管理专业人才也缺失严重。这种人才专业单一性、偏重性过强的局面十分不利于高校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人员编制配备不足高校审计工作队伍的编制数量大多不超过10个,在高校师资、学生数量不断增长,经费不断增加背景之下,审计工作量剧增,现有的审计工作队伍难以承受这样的巨大压力,以至于审计工作质效不高。

(三)审计人员工作能力差别大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审计工作队伍的整体作业能力大多无法满足审计工作的实际要求,内部成员间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工作经验以及学习进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基于新技术的高校审计工作中,许多审计工作人员难以完成本职工作。

三、基于新技术的高校审计队伍建设策略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审计工作质量,让新技术在审计工作中得到更为普及地应用,高校应该基于新技术视角,优化高校审计队伍建设方案,打造更具专业性、先进性、实践性的审计队伍。

(一)优化审计队伍配置在建立高校审计队伍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保证审计队伍内的工作人员拥有良好的专业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进而能够为有效完成本职工作奠定基础。在这一环节,高校应该先基于审计工作实际需要,对审计队伍的编制进行明确,避免出现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为了能让审计工作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结合,构建审计工作队伍时也应该优先选择具备多种专业能力的人才。比如,高校可选择兼具新技术与审计知识的人才扩充审计队伍,基于复合型人才打造优质审计团队等。不过,目前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大部分为单一专业性人才,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只集中于某一个领域,无法切实满足新技术视角下的审计队伍建设需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组建工作团队时,应积极吸纳审计、法律、管理、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共同建成一支拥有多方面专业素质的审计队伍,并且通过同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配合,扩充他们的专业知识,使其拥有更为广阔的知识面和实践作业能力。总而言之,为了有效建设高校审计工作队伍,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从数量、质量、专业、结构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考量。

(二)提高审计队伍素质只有切实提升高校审计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才能保障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而且,高素质的审计工作队伍,能更快速地理解和学习新技术,应用新技术,使审计工作模式得以优化。为此,在实践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从实际出发,不断激发审计工作人员的发展潜力,积极构建高素质、高水平的审计工作队伍。在此环节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比如,基于审计工作队伍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提供针对性培训,让审计工作人员得以弥补短板,提升实践作业能力;定期组织学习新技术、新理论和新方法,不断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合理安排岗前和在职培训内容,让员工能基于培训学习到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等。高校在对审计队伍进行培养时,还应该合理设计培训考核制度,为保障和提升培训质量奠定基础。此外,在提高审计队伍素质方面,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注重培养的全面性和有效性,要基于有效培训和指导,尽力消除成员间的能力差异,让审计队伍整体的工作水平得到提升。

(三)强化审计队伍管理审计工作人员责任重大,但大部分高校的审计队伍管理水平却并不高,使得审计工作人员能力欠缺、态度敷衍、队伍建设不完善、日常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变得十分普遍,这严重降低了审计队伍的发展前景,也让高校的审计工作质量迟迟难以提升。为了能解决这一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着力强化审计队伍管理,制定更为完善、科学且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机制,为审计工作人员提供行为约束。在实践中,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确立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提高校以及审计工作人员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为有效开展日常管理提供辅助。比如,制定副校长负责制,由学校高层直接组织领导高校审计工作;建立校内宣传机制,增强其他部门对审计工作的认同和配合度,为提升审计工作人员地位、提升工作处理效率奠定基础。当然,在建设审计队伍时,还应该合理设置激励与惩罚措施,为提高审计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做好准备。比如,建立绩效考核机制、责任人制度、过失罚款机制,并选用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为高校审计工作人员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使他们在工作中得到约束。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必须保证相关制度与国家、业内以及高校自身的管理制度具有一致性和协调性。基于完善的管理机制,高校审计队伍的作业规范性、标准性和高效性必然得到提升,队伍建设水平也将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高校审计队伍存在人员专业结构单一、配备不足且能力差异大的问题,对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掌握程度也不高,严重影响了高校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为此,高校必须基于新技术视角,优化审计工作队伍建设,做好审计工作队伍的选聘、培训和管理,使其切实发挥实用价值。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队伍人才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人才云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还剩多少人?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