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讨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语感培养

2021-11-26计婷

魅力中国 2021年22期
关键词:高段语感人文

计婷

(吉林省榆树市土桥镇十四户中心小学,吉林 榆树 130431)

随着小学生年级逐年提高,教师往往越来越不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一般而言,小学生的语感培养都在小学一二年级进行重点的培养,越往高段年级上升,教师就越来越忽视学生的语感的发展,而是十分重视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和拔高训练。所以在这种教学误区之下,越来越多的学生的语文成绩出现瓶颈期,甚至经常出现语文学习的高原现象。

一、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培养的常见误区

(一)学生十分疲倦表演式的课堂朗读,厌倦机械背诵

长期以来,小学中高段的语文学习教师都会让学生提前进入到语文复习中来,教师通过权威教学,企图用较多的复习时间来进行语文知识的集训。在这种集训的情况之下,只会要求学生在高压的学习环境下进行机械的记忆和背诵,对语感的培养上还是沿用低段小学生的反复朗读的方法。长期下去学生心理压力增大,即使每天都在朗读和背诵,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却十分不好,所以会出现“八秒钟的记忆”,经常会出现学生明明记住的东西,回头就忘记的现象。

(二)教师不注重从阅读习惯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中高年级的小学生由于阅读的习惯早已经形成,喜爱阅读的学生会一直喜爱下去,而不爱读书的学生则会一直排斥读书。这种小学生之间的阅读习惯的两极分化的现象,就导致教师在这个时候都会认为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已经为时已晚,所以在潜意识力已经放弃对学生通过阅读培养语感的教学模式。殊不知,在这种错误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之下,让很多中高段的小学生错过了培养语感的最佳时期。

(三)学校的人文性差,学生无法长期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耳濡目染

因为城乡的差异性,不同学校的人文性差异是巨大的,有的学校会有专门的学校文化长廊和朗读台,而有的学校却没有,有的学校会有专门的学生表演的活动室和图书馆,而有的学校的基础设施就不能跟上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所以这就造成了学生无法长期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耳濡目染,自然学生的语感水平也就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语言的感知能力强,有的学生却只会认字,根本不能感受到语言中的深意。

(四)学生在中高年级后,面临巨大的升学学习压力,没有机会参加各种素质培养的活动

大部分的学生在步入小学中高段后,学校和家长都自动取消了学生参加各种素质培养的活动,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害怕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小升初的准备。在这种观念之下,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参加各种素质培养的活动,一方面学生的素质教育无法提到保证,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得不到缓解。

二、有效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感的策略和方法

(一)创新朗读方式,让中高年级小学生爱上朗读

语感是人把握言语的主要方式,语感的培养是学生作为言语主体自觉积极地参与言语实践的过程。所以一定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丰富有趣的朗读活动爱上朗读,在朗读中进一步培养语感。一般来说,中高年级的小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朗读的技巧和方法,教师应当在这样的基础上增加学生朗读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比如设置趣味晨读的活动,让学生进行经典课文朗读接龙的活动,谁朗读的最差就要接受大家的惩罚,而谁朗读的最好,则接受大家准备的礼物。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创新朗读的方式,在班集体里组织学生齐读,个别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通过花样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语言的把握上多一份感觉和灵感。比如在部编版五年级语文《少年中国说》一课中,可以安排学生集体朗读和分句诵读,通过对文章的有感情的朗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对国家的责任感,而且也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文化涵养和少年精神。

(二)有效培养中高年级学生高效的阅读习惯,以阅读促语感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语感的培养的方式上主要局限在朗读上,殊不知阅读也是学生语感内化的有效方式之一,学生通过海量阅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于文字和语言的热爱,而且能形成系统的语言积累,这种积累对学生的语感是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的。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人文性较强,语言比较优美的书籍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者课外进行阅读。比如推荐学生阅读书籍《端午的鸭蛋》《爸爸的花椒糖》《希腊神话》《颜料坊的孩子》《千根夏草》等等书籍作为学生教材的补充,这些书籍都是有教师精心挑选出来符合教科书的教学目标的书籍,通过这些书籍的阅读,学生能够通过教科书为主线,做好课外书的延伸阅读,让学生通过海量的课外书的阅读,获得更好的语感培养和巩固,小学中高段的学生不像小学生那样读书会读出声音来,所以让学生大量的通过默读快读和精度的方法,不仅可以迅速积累学生的语言和词汇而且更能培养学生的应试语感,让学生在做阅读题的过程中能提高对卷面阅读的速度和整体的感知能力。

(三)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学生长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浸染

学生语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当然也不是语文教师一个人的事情,良好的语言大环境的支持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学校可以在宣传栏上增设人文性较强的班刊和读物以供学生借阅,在公共的场合,也可以增设移动图书馆,让学生随时可以随手进行阅读和进行同伴的交流,除此之外学校的广播站和电子屏幕,在这些公共的场所中播放一些人文性较强的新闻和资料,让学生从多种感官渠道中耳濡目染语感的正确表达和体会到语文学科的魅力,进而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如中高段的小学生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增设延伸课,集体播放《新闻联播》的转播,让学生及时了解国事、家事和天下事,从多角度让学生学习到优秀语言的表达,更能从长期的听新闻稿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读词断句和吐字归音的能力,从而提高阅读和表达的语感。

(四)增设语言类人文类的专题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深化学生的思想

学生语感的培养除了注重科学系统的培养方式之外,更要注重对语感的输出过程,只有在正确的输出中,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如学校可以创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趣味朗诵比赛”“读书读报竞赛”“故事大王”“新时代作文大赛”等班级之间和校园之间的比赛,充分为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教育搭建平台。除此之外,刚要在班级里搭建可以让学生随时都表达和展示自己语言能力的机会,比如可以每周在班上进行“读书漂流大会”让学生上台用演讲的方式讲一本书,在班上举行“中国诗词大会”让学生用语言和思想来表达出对诗词的喜爱,也可以在班上进行“一站到底”,让学生一同参与到对人文知识的竞赛中。这些活动的长期开展不仅能长期活化学生思维,而且能让学生形成思辨和创新的思维,对深化学生思想,培养学生语感,甚至说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三、总结

综上所述,中高年级学生的培养除了提升学生基本的人文素养之外,而且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是有巨大的帮助。所以有效的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式十分有必要的,我相信在经过半年以上的科学系统的培养,一定会让学生的语文成绩有突破性的提升。

猜你喜欢

高段语感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关于小学高段散文阅读教学现状的相关思考
提升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探究当下小学高段语文的朗读指导
人文社科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语言与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