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演员在表演艺术中的角色创造
2021-11-26金一帆
◎金一帆
演员的角色塑造不是单纯的在现场念出台词、做出动作,表演之前演员应该对作品进行深刻的解构,需要了解剧本内容,从剧本中精炼出所要演的人物,并将这个人物活化到生活。艺术源于生活,演员在生活中体会人生百态,充分进行自我认知,表演时才能让角色不受自身影响,将自身融入到角色中。
一、深入剧本,掌控角色
(一)通读剧本
在表演艺术中,通读剧本是演员想要掌握一个角色必不可少的要点。演员第一遍读剧本,就像见到一个新朋友,在交流中了解朋友的大致性格,对将要表演的人物有了大致的轮廓。初读剧本时演员要将自己调整到一个良好的状态,将最好的精神投入剧本中,才能够明确故事脉络,勾起自身的创作欲望。
(二)深入分析
经过了一次从头到尾地通读,演员对剧本的故事和自己的角色有了初步的认知。接下来演员要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分析,抓住每一段内容,反复读剧本,分析所有的细节,跟整体做对比,立体的感受人物形象。演员需要通过人物关系、剧本风格、人物行为等方面确认内心中要表演人物的性格。人物的性格开始不一定是丰满的,内心性格是随着剧情发展而变化的,精研剧本能够帮助演员深入理解人物,由点到面理解故事主体,最后达成角色与演员结合,成功融入到剧本环境中。演员对于角色的行为不能想当然,必须从具体情境出发,深入理解角色做出行为的动机,明白角色的性格才能明白剧中角色做每一件事的原因。演员对角色的掌控是通过理解角色性格和做事动机实现的。演员只有做到和角色共鸣,才能做到跟人物达成思想上统一。专业的演员能让观众觉得他把这个角色演“活了”,让观众认为你就是这个演员。
二、区分自我与艺术形象
艺术形象与自我都是通过演员的身体表现出来,两者之间是互相排斥的,却又难免互相影响,演员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大致分为两种看法。
(一)自我高于意识
出演角色跟自我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演员自身是高于角色的,两者不能相结合,演员通过自身去驾驭角色。这种情况下演员对于角色的表现是理智的、客观的,表演时想的是“如果我是角色,我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情绪。”演员以理性的角度表演角色,在感情上没有全部投入。使用这类方法在表演中能让观众觉得舒适,观众能从演员的专业能力中欣赏节目,但观众可能无法与角色产生共鸣。公式化的表演会因为脱离实际而让观众觉察不到作者所描绘故事背后的思想。
(二)角色高于演员
还有一种观点是以角色为主,认为角色应该高于演员。这种观点强调了角色情感的重要性,主张演员深刻把握角色,通过表达人物情感,表现人物的丰满性格。演员要将自身性格压制在人物性格之下,在表演时将自己当做所演人物,全身心投入角色,能够确切把控角色行为的表现方式,塑造契合于情景的人物形象。
三、善于观察生活
善于观察生活的人能够发现各类的表演素材,用于自己的角色创造。演员作为艺术表演者更需要看透问题的本质,只有在生活中积累经验,才能在任何类型的角色创造中快速进入状态,演什么像什么。
四、联系自身创造角色
实际中,个人与角色之间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角色需要演员去丰满,演员也通过角色来变得深刻,一定的融合才能让角色更加真实。演员对于角色表演起到了主导的作用,演员应该通过自身的认识经验具体分析角色,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塑造人物,有力地掌控人物的表现,塑造出丰满、立体的形象。表演能力不光来源于戏内的练习,更源于戏外的积累,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演员需要在生活经历、思想成长、肢体语言交流等方式进行积累,这样才能在表演中向观众表达人物的内心。有时候所要表演的角色与演员性格存在矛盾,这时演员需要调节这种矛盾,塑造出与现实的自己性格相背的人物,突破自我。成功的演员能够驾驭各种类型的角色,先从自我出发全方位理解角色,再根据自己感受创造出角色。
五、结语
演员要顺应时代变革进行自我提升,在遵循表演的基本原则的同时,贴近大众的审美需求,扎实基本功,不断丰富自身专业水平,能够驾驭多种艺术形象,做出大家认可的作品。一个演员,要以创造优秀艺术形象为目标,充分认识自我与角色的差别,方能驾驭每一种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