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家训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

2021-11-26潘晓明

魅力中国 2021年22期
关键词:家训思政传统

潘晓明

(湖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1)

2019 年3 月18 日,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1充分肯定传统文化在思政课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传统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宝库。

一、传统家训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程融合的必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首先,重视传统家训文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由之路。我国思政教育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尊重和吸收中国历史传统和文化价值理念,才能持续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不竭动力。因此,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充分重视传统家训文化。

其次,重视传统家训文化是提升思政课程有效性的重要手段。高校思政课程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当中包含对文化素质的要求。但受历史惯性影响,我们的思政课程长期偏重政治性而忽略文化性,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单一化和教育形式的呆板化,思想政治教育本应具有的文化含量的丰富性与不断提升性在有意无意中常常为我们忽略”,其结果是“本可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读物有时成为政策、文件、语录的简单汇编与转述,本可情趣盎然、文采飞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时成为枯燥空洞的政治说教与道德说教”。2因此,必须将传统家训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以提升其有效性。

(二)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3“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传统和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心。“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实现自觉和自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传统文化扬弃的客观与科学态度”4,所以将传统家训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真正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

二、传统家训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程融合的可能性

(一)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儒学的人格养成是历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关心的问题,也是传统家训的教育目的。传统家训以培养儒家君子人格为核心,重视孝悌、爱国、仁义、自强、勤学、睦邻等道德品质的培养,期望家庭成员通过“修身、齐家”的努力,最终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儒家君子不仅要具备崇高的道德情操、广博的知识才能、和谐稳定的礼仪修养,还要有“为万世开太平”的实战功绩,通过为社会立德、立言、立功来成就个人功名,在对国家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如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陆游一生“位卑未敢忘忧国”,临终做《示儿》诗,挂念祖国统一而名垂千古。周敦颐一生为官三十一年,一直在地方任职,尽管位卑职小,但他始终“执事以济众为怀”始终把“施泽于民,造福苍生”作为自己人生最高的政治理想与价值目标,每任一地,为民兴利除害,深受百姓称赞。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两者之间在教育目标都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都认可个人的品德修养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紧密联系。

(二)教育内容的借鉴性

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下称《基础》)课教学的重难点,学生期待值高。但这两部分内容主题宏大,教学中容易说教,学生满意度较低。因此传统家训文化中丰富的爱国和理想信念教育资源可为教学提供生动案例,避免说教。又由于学生个体深受家庭生活多年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家训更易有天然的亲切感。因此从家庭出发,以家训为切入点可有效化解《基础》课的教学难点问题。

1.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功业观与大学生的爱国教育。热爱祖国、报效国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统家训中蕴含许多爱国主义素材。如汉代大将祭彤临死前,训诫孩子说,自己“蒙国厚恩,奉使不称,微绩不立,身死诚惭恨”,谦虚地指出自己一辈子贡献很小,却受到国家很多恩宠,自己感到惭愧,“若悉簿上所得赐物,身自旨兵屯,效死前进,以副吾心”5,期望儿子在其死后,将家中登记簿上记载皇帝赏赐的财务全部带往兵营,拼死为国效力。东汉末年的傅燮,在国家昏乱,自己不容於朝廷,兵不足以自守的情况下拼死抵抗叛军,傅燮十三岁的儿子傅斡劝谏父亲,希望父亲放弃抵抗,返回故乡。儿子的话还没说完,傅燮就表明自己至死守节之志“吾遭世乱,不能养浩然之志,食禄,又欲避其难乎!吾行何之,必死於此!”6表明自己食君之禄就要忠君之事,绝不会临阵脱逃。三国时期曹魏将领田鳂教其子田章曰:“欲利而身,先利而君;欲富而家,先富而国。”1对“利身”和“利君”分出了先后高下,把国君之利放在自身利益之上,把国家利益至于家庭利益之上。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云:“六博争雄好彩来,金盘一掷万人开。丈夫赌命报天子,当斩胡头衣锦回。”李白以长辈的口吻,鼓励外甥郑灌勇敢杀敌,为国立功,语重心长,感情炽烈,有强烈的鼓舞和教育作用。欧阳修也曾教诲侄子在多事之秋要思报效国家,国家如有需要,要“尽心向前,不得避事。”如果“临难死节,亦是汝荣事。”要“存心尽公”而“不可思避事也。”2清代名臣林则徐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写出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名言,指出只要有利于国家民族,哪怕是死也要去做,哪能因为害怕灾祸而逃避呢?其忠贞无私的爱国情操力透纸背感人至深。

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大量爱国素材启示我们,在教学中可将爱国教育和爱家教育结合,以爱家为切入点,从具体可感的家庭情感入手引导学生将对小家的情感升华到天下大家,自然而然地树立起家国情怀。正如张岱年所言:“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千万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它是爱亲爱家情感的升华,由此形成一种捍卫民族尊严,维护祖国利益的崇高品德”。3离开对家庭亲人的情感来谈爱国主义是很虚幻不真实的,而结合传统家训文化中的爱国教育内容则能让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更贴近生活、更深入人心。

2.传统家训文化中的修身观与大学生人格培育。《基础》课的重点是理想信念教育,核心任务是帮助大学生建立高尚、健全的优良人格,这与传统家训的修身观高度契合。《大学》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即道德养成之意。道德养成须以立志为开端。清代学者邓淳所编的《家训辑要》中认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何所底乎?”没有志向就什么目的都达不到,立志高远才能有所成就,“君子所就之大,未有不由于志大者,志也者,所以期其所至,而求必至焉。”4明清之际的大学者王夫之《示子侄书》认为立志的关键在去除习气。因为“习气薰人,不醪而醉。其始无端,其终无谓。”习气对人的影响犹如“袖中挥拳,针尖竞利。狂在须臾,九牛莫制。”6明白了这个利害,身为丈夫哪里还会以身试险呢?有志之人要学会面对逆境,并且在逆境中百折不挠,保持兼济天下的志向,东汉名士司马徽写信给儿子:“闻汝充役,室如悬磬,何以自辨?论德则吾薄,说居则吾贫,勿以薄而志不壮,贫而行不高也。”12告诫后辈身处逆境,更要有志气和勇气,肯定逆境对人格养成的积极意义。

道德养成不仅关乎个人安身立命,对维护社会和国家稳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著名翻译家傅雷在给儿媳妇的信中曾说“大多数欧洲人看到中国人没有宗教,而世世代代以来均能维系一个有条有理、太平文明的社会,就大感惊异。秘密就在于这世界上除了中国人,再没有其他民族是这样自小受健全的道德教育长大的”。《基础》课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完全可以借鉴传统家训文化中的相关内容,激励学生立大志、做大事,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锻炼自己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

(三)教育方法的启发性

首先,重视情感教育。传统家训在教导子孙方面之所以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其重要原因是家训主体和受体间的血缘亲近感。正如颜之推所说:“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13这启发我们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只有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亲近感、信任感,教师所传的道、所授的业才能更为学生所接受。如果思政课教师由工作任务重,忽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缺乏了解,特殊情况缺乏关注,致使与学生间产生情感上的距离和隔膜,就常常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其次,重视长期教育。因为共同生活的便利性,传统家训对子女的教育是长期性、经常性的,并且都注重早期教育。如唐代李恕曾作《诫子拾遗》明确规定子弟在六到十一岁之间都有着不间断的具体学习任务,“六岁,教之方名。七岁,读《论语》《孝经》。八岁,诵《尔雅》《离骚》。十岁,出就师傅,居宿于外。十一,专习两经”,对子女的教育有着长期的规划。颜之推说:“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斜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子生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7指出即时平常人家也应在孩子幼小时及时施教。

高校思政课是对人的教育,其教育活动主要在课堂展开,但其教育效果却多在课外慢慢显现。《基础》课教学效果要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必然要求教师加大时间投入。除上课外,还要注重课下教育交流,如今网络时代,微信、微博等都可以成为思政常态化教育的重要平台补充。《基础》课的对象是大一新生,要抓住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契机,帮助学生及早适应大学生活和树立理想目标。

三、传统家训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毛泽东曾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变为主动。”15,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既不片面地讲厚古薄今,也不能片面地讲厚今薄古”。9因此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原则,正确把握传统家训文化和高校思政课程融合的内在关系,正确认识传统家训文化是支援意识,马克思主义则是主导意识,绝不能本末倒置。

(二)坚持批判继承和创新发展的原则

精华与糟粕并存是历史文化的常态,我国传统家训也有其精华和糟粕。对它的区分应结合时代具体背景,不能简单用对错二分法。一些现代看来是糟粕的价值观念,在当时的时代和家庭背景下却是“精华”,如传统家庭“多子多福”的观念,其根源是农耕文明历史条件下提升家庭生存能力的需要;“家国一体”“尊卑有序”等价值观深入人心对培养爱国人才、维护社会长期稳定具有积极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家训文化中也有明显不符合时代要求的“糟粕”,比如“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等。因此,我们在把传统家训文化融入思政课程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传统家训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进行辩证分析,并结合时代发展需要“去伪存真”。如对孝道,既要肯定传统孝道中敬亲、奉养、侍疾、善终等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人道主义积极内涵,也要鄙弃其中父为子纲等威权主义的消极面,从而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家庭关系。对育子之道,既要肯定其重视品德教育的积极意义,也要看到其忽视知识教育的消极影响,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现代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家训思政传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思政课“需求侧”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