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2021-11-26孟宪平
孟宪平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第十小学,宁夏 银川 750000)
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着重放在学生的小学时期,这个阶段正是小学生开发潜能的重要阶段。而小学计算机课程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应当调整优化课程设施、优化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设置安排合理的课堂导入来提高小学计算机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目的[1]。
一、小学计算机教学发展现状
(一)以教师为教学中心
目前,尽管新课改已经提出,使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素质教育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教师在小学计算机课程中的教学目标也提出了新要求,但仍有许多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上不够多元化,这也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使小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2]。同时,在现今的计算机教学活动中,教师仍占主体地位,整体教学大多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缺乏互动,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厌恶学习。
(二)过于重视理论学习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都更看中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忽视了计算机课程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课程,无法起到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培养,这也就导致,大部分学生在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无法将所学知识内容更好运用到实际的具体操作中,阻碍了学生在计算机课程中的有效发展。
二、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策略
(一)兴趣引导,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增加趣味课堂导入。大多时候,由于小学生们受到自身性格因素等影响,因此也就导致他们无法安下心来重复做一件事情。在小学计算机的课堂中,无法做到一堂课都注意力集中的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所以教师在课堂把握上,要注意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育特点来进行教学,通过兴趣引导来让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科的学习兴趣。有趣的课堂导入是一堂课程能否顺利良好展开的前提。因此教师应该把握住课堂导入对整体课堂的促进作用,对小学生的发育特点、性格喜好、认知程度等进行着重了解,以便选择的课堂导入方式能够让小学生充分感到新奇有趣,更快融入课堂学习[3]。在这一点的基础上,教师可多采用游戏环节导入、动画故事导入或创设情景导入等,多元化的课堂导入方式,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计算机课堂教学更好地开展。例如:在学习“幻灯片制作”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最喜欢的动画片《西游记》来入手,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问题: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这时学生会争先回答或是孙悟空或者唐僧、猪八戒等,这时教师可在电脑显示屏中,播放出孙悟空拿着金箍棒的幻灯片,学生会觉得很神奇,这时教师可以问学生,西天取经除了孙悟空之外还有谁?在学生回答过后,相继将师徒其他几人以播放幻灯片的方式展现出来,并告诉学生们这个节的教学内容便是教他们如何制作出这样的幻灯片,让学生制作出自己心中孙悟空的幻灯片,以此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优化教学内容。经过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小学生对于小学计算机课程还是非常喜欢的,但是小学生对于课程的喜欢还停留在计算机课可以玩电脑、玩游戏而不用学习,对于计算机的教学认知更是严重不足,所以教师在上课之前,教师要确立好本课的教学目标,即本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到什么知识,并通过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根据教材与小学生的发育特点对计算机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4]。例如:在小学最开始接触计算机课程时,教学内容应放在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一些基本常识,如在计算机课上,都需要用到哪些工具,电脑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还有他们都分别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在慢慢让学生接触简单的文字编辑与绘画程序,像教师让学生练习用电脑打字时,首先可以通过一些打字软件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再通过为学生计时比赛的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对打字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打字速度,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开放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增设开放性问题。新课改的要求应具体实施在小学计算机的课堂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对以往教学经验不断总结,对先进的教学经验不断吸取精华,使小学计算机的教学课堂不断改革创新,提升教学质量,以便教师更好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在传授学生课内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开放性问题提问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在问题中寻找答案[5]。例如:在教师讲到PPT这一课内容时,里边有一个知识点是超级链接,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对学生展示出一个文稿作品,先让学生观察每张图片的演示顺序,再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才能使按顺序播放的文稿任意播放呢?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并思考,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论讨论,通过课本内容或帮助系统不断进行尝试,教师再对学生的理论与操作方法进行适当指导,最后再找学生来进行回答,一方面通过让学生自己找答案的方式,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掌握,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创设教学情景。在小学的计算机课堂中,为了避免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当在课堂上适当采用创设教学情景的方式来开展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充分发挥出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设教学情景也要根据教材中的实际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从而便于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来开展教学[6]。像多媒体教学便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工具,教师可对此加以合理利用,通过创设情景的方式,将教材中的知识更加丰富具体的展现出来。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讲解时,在讲到“鼠标”这个内容的时候,教师可先对其功能介绍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充分认识到鼠标对于电脑的重要性。之后再让学生对鼠标进行观察,看鼠标的外形与什么相似,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有的学生会发现鼠标与小老鼠非常相似,再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鼠标上的左键和右键分别有什么作用,中间可滑动的圆形物体又有何作用。最后,教师可在教学中让学生观察鼠标在计算机显示屏上的各种状态分别有什么不同,这样通过情境式教学,便能够让小学生对“鼠标”有着更为清晰的认知和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还可以增强学生对“鼠标”知识的记忆,让学生在想象和探索中提高创新能力。
又如:教师在进行“绘图”过程讲解时,为了引导学生更快掌握图形、色彩的灵活运用,教师可在学生进行绘图活动之前,在多媒体设备上为学生播放相关知识短片,先抓住小学生们的眼球,让学生对于具体操作步骤有大概了解,再利用小学生喜爱看动画片的心理特点,利用电脑屏显,在画面上逐渐画出一个卡通人物,多姿多彩、惟妙惟肖的卡通人物是最能吸引小学生们注意的,接着教师可向小学生进行具体示范操作,让学生跟着教师按照步骤进行绘图,充分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熟练掌握绘图工具时,教师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作能力,在绘图软件上画出带有自己风格特色的作品。创设课堂情景不仅能够让小学生熟练掌握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还能够使小学生的自身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7]。因此,小学计算机教师应当加强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视,通过上述手段,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小学计算机课程能够长期持续发展,促进小学生未来能够良好、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