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机制刻不容缓
——以大运河衡水段为例

2021-11-26杨正平李晖李国利周洪波周旋

魅力中国 2021年37期
关键词:衡水市衡水大运河

杨正平 李晖 李国利 周洪波 周旋

(1.衡水卫生学校;2.衡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河北 衡水 053000)

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至今还在利用的水利工程,是世界史上的伟大里程碑,也是农耕时代联结中国南北方的一条航运大动脉。它不仅带动了沿线各地商贸流通的繁荣和农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也为沿线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留下了许多精神文化遗产。大运河衡水段作为中国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保留下来了许许多多的重要文化遗产,并且有些已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这些遗产不仅记载着中华民族,也记载着世界人类发展的历史,是这些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对世界的巨大贡献。要想保护、传承和利用好这些文化遗产,构建一套以法治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操作性强的、能落地见效的保护传承利用机制刻不容缓。

如何将2019年2 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和《河北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以及《衡水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三个关于大运河的纲领性文件贯彻好,落实好,尽快见到实效,对衡水市而言,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以及文化带建设是一个庞大、复杂、多方面构成的系统工程,本文仅就构建大运河衡水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机制谈一些看法。

一、构建“四位一体”的大运河衡水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机制

所谓“四位”即:市、县、乡、村四个层级的党委、政府;“一体”即:这项工作统一由市委、市政府领导。《衡水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以下简称《实施规划》)一经颁布,就为大运河衡水段保护传承利用提供了总的纲领和规划。至于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是市一级的党委、政府应该尽快成立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总指挥部,紧紧围绕《实施规划》各个方面的工作制订具体实施细则,并结合大运河沿线县区的实际情况统一调度,分类实施。二是结合2016年12 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中明确要求的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的要求。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明确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具体措施。三是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考核与奖惩制度。将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纳入日常工作的管理之中,做到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记录。特别是对一些多年遗失的和濒临消失的重要文化遗产要专门制订保护措施,尽快查找和抢救这些文化遗产,使其能够赓续大运河文化的血脉,为后人留下宝贵遗产,以使大运河文化的精华世代相传,延续永远。

二、大运河流经沿线的县是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关键

当地党委、政府担负着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承载着中央、省、市对大运河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落实的重任。大运河流经衡水市的县域为故城、景县和阜城三个县。重点河段在故城郑口镇、建国镇,景县安陵镇,阜城霞口镇和码头镇,最后在阜城张华村北入沧州境,全长179.05公里(故城县75.2 公里,景县73.2 公里,阜城30.65 公里)。占大运河河北段全长的1/3 左右。2014年6 月份,大运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衡水市景县的“华家口夯土险工”作为首批遗产点之一被列入其中,从此就奠定了衡水市大运河文化遗产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衡水境内运河水利工程遗产共23 处;运河衡水段周边相关文物保护单位9 处;距离运河5 公里以内且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的村、镇、乡等,为运河聚落遗产15 处。运河沿线的故城、景县、阜城三县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95 项,其中省级及以上非遗7项。地理位置靠近运河的文物保护单位与文化资源18处。上述是大运河衡水段以及相关的文化遗产,它们在衡水乃至全省、全国的历史上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了多层次的文化价值内涵。构成了跨领域的区域性广义文化,是沿线各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血脉和根源。

(一)大运河流经的各个县,肩负着做好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遗产不可推卸的历史和现实责任

为此,各县应主动勇于承担起历史和现实赋予的使命,在市《实施规划》的总体框架下,建立起适合本县域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运行管理机制,制订详细的、具体的实施方案。1.各县应成立与市里相对应的组织。应该进一步提高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认识,并对此有着极其强烈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市里分配给本县的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各项任务分解给相关部门,建立台账,定时间、定任务、定人员,责任到单位、具体到人,这样就可以使工作有计划,事情有着落。2.摸清底数,建立台账,突出重点,全面落实。在保护、传承、利用三者中,保护是第一位的,没有保护,就谈不上传承,更谈不上利用。保护就是要对现有的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一是尽快建立保护机制,制订保护措施。对文化遗产的实物更要加大保护力度,文化、文物部门要对现存的文物登记造册,逐一登记,防止遗漏、遗失。二是没有大运河文化遗产博物馆等专门收藏、展示场所的应尽快建立。给适合在室内保存和展览的大运河文化遗产安个“家”。特别是对那些大运河在千百年来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原始的、有纪念性意义的、至今还散落在民间的文化遗产要迅速进行收集,对那些有可能整修的要抓紧组织有关专家研究方案,提出整修计划和措施。三是理清责任,部门管理,集中、专业、系统保护。文物所在县要将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职能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列入职能部门的考核目标职责;对文化遗产进行分类、集中保管,由专业人员按照专业要求系统加以保护;明确主体责任单位。四是依法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用法律、用制度对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法律和制度是保护文化遗产的根本保障,对那些肆意破坏文化遗产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亮出法律宝剑,属于什么性质就追究什么责任,不能迁就;对因不了解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历史地位而无意损坏的要批评教育、行使经济处罚。五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讲好运河故事。大运河沿线县要有意识地加大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历史作用、地位以及千百年来为沿线两岸经济、社会、人民群众的生活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做出的重大贡献的宣传,必要时可以编印小册子以方便理解。也可以辑印一些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典型案例,激发当地人民群众的积极性。3.传承大运河文化遗产是历史赓续的需要,也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和义务。传承需要总结和挖掘,总结两千多年来大运河文化遗产给中华民族和沿途两岸人民带来的巨大利益和重要影响,总结沿河两岸省、市、县、乡、村千百年来的所特有的风土民情的特点;挖掘带有时代特点的、与中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运河故事”,替“不会说话的大运河文化遗产”诉说,挖掘文化遗产那些被遗漏和散失的能够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的精华以利传承。4.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利用,是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开展的。没有很好地保护和传承根本谈不上利用。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千年大运河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断航的大运河河段现在正在有计划的通航。

(二)大运河流经的乡镇是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前沿阵地”

大运河流经的乡镇是具体贯彻落实市、县有关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政策、指示的堡垒,要把这项工作列入常年性的工作认真去抓,应责任倒片、到人,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支出也应列入乡镇财政,特别是已经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所在地,更要加大资金投入,必要的可以建立大运河文化遗产安全保护队伍,经常到遗产所在地检查、巡逻,建立文化遗产信息直接报告制度,确保这些遗产的安全。在传承和利用上要按照国家、省、市、县的统一要求,不能各行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要严格依法依规执行上级指示和要求。

(三)大运河流经的村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前沿哨所”

人民群众是大运河的“守护神”,无论干什么事情都离不开人民群众,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同样要靠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有固定文化遗产的村,可以派专人监护,一旦发现情况要及时上报。同时,要加大对村民的宣传和教育,使其自觉做好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工作,对那些破坏文化遗产的人和事要敢于斗争并及时制止。村委会要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及时表彰奖励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做出贡献的人。只有这样,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才能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结语:大运河遗产的利用是一个在保护传承基础上的系统工程,定规划、有计划、按步骤、分阶段、可持续是利用的前提条件。不能以追逐利润为目的搞破坏性开发利用,要对子孙后代负责,要对中华民族和世界文化遗产负责。不辜负习总书记关于“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谆谆教导,以高度政治责任感承担起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伟大责任和伟大义务。2019年2 月,中办、国办印发的《规划纲要》已经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为新时代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描绘了宏伟蓝图。我们坚信,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两千多年的大运河定会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全世界面前,为中国、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衡水市衡水大运河
衡水鸿昊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续写千年大运河的精彩故事
大运河,行走山东
大运河,流淌2500年的中华智慧
衡水专场(二)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
Technology and Our Life
The Influence of the Smartphones on Modern Life
A Study of Language Features in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On Humanisim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rough Uncle Tom’s Ca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