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视新闻编辑技巧

2021-11-26李敏

魅力中国 2021年37期
关键词:新闻稿新闻节目电视新闻

李敏

(云南广播电视台,云南 昆明 650500)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信息快餐化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越来越多,但电视新闻仍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体,它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是其他信息媒体所不能相比的,是大众最信赖的信息获取方式。探寻和创新新闻编辑技巧,把新闻完美地呈现给大众,让电视新闻发挥最大的优势,牢牢抓住它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是新闻工作者一直在努力的方向。该文就电视新闻的编辑方法及其美学思想作一浅析。

一、电视新闻编辑能力的基本要求

(一)突出新闻事件的核心价值

新闻事件被接受编辑的最终目的是体现其核心价值,编辑在处理信息时,必须能有效地把握和突出其核心价值。举例来说,汽车撞伤老人逃逸,路人将老人送到医院,对于这类事件,新闻的核心价值是有效地体现司机的无良逃逸行为和善良路人的救死扶伤:谴责逃逸司机,引导人们思考社会道德;赞扬善良路人,弘扬社会道德心。

(二)正面引导舆论的能力

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编辑对接,加强对新闻事件的正确引导;比如,对于农村留守儿童送温暖、慰问等新闻事件,编辑的具体导向是积极、热情、人性化,歌颂党对人民群众的关怀;对于打黑除恶、违法乱纪等新闻事件,编辑的重点是违法乱纪者,突出其给社会、家庭等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与时俱进的能力

编者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编辑的新闻事件要贴近生活,这样才能有效地编辑出人们喜爱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新闻编辑要不断丰富和积累各类生活材料,扩大知识结构,尽可能使编辑出的新闻内容充实、丰富,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真正做到为大众服务。

二、现阶段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电视新闻主题陈旧,不鲜明

内容主题是电视新闻的核心和基础,也是新闻编辑工作的重点,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电视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但是当前,新闻编辑部门在选择和定位新闻时,主题陈旧、不鲜明,内容简单、浅显,无法深入研究,只停留在表面上。更有一些人为了一部分人的兴趣爱好大肆歪曲事实,极大地削弱了电视新闻的权威性。另外,多数电视台局限于对国际国内重大事件的报道,重复性强,跟风采访,对于地方民生关注不够,缺乏自身特色。

(二)电视新闻播报形式单一

在现阶段,电视新闻收视率持续下降,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电视新闻报道形式过于单一。大多数电视台在策划新闻时,无论是采用时政新闻、财经消息,还是娱乐八卦,都采用传统的报道方式,即直接报道事件,生硬的语言和形式缺乏创新。我想,不管是播报者还是观众都很难对如此乏味的新闻产生兴趣,更别说提高收视率了。也有一些电视台在编辑新闻时确实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但是他们过于追求娱乐化。例如发布时政要闻,采用调侃式的叙述;或者播报公共事务,使用有趣的语言。而新闻的核心价值并没有得到凸显,怎样才能引起受众的共鸣,这无疑违背了电视新闻的初衷。

(三)电视新闻编辑自主性差,内容缺乏深度

为了使电视新闻具有持久的吸引力,新闻编辑工作的独立性和敢于深入挖掘事实真相的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事实上,我们常常会发现很多电视新闻节目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因为不同的新闻媒体在做编辑工作时,相互借鉴、照搬、互相抄袭。一种新的新闻形式出现了,每个人都争相模仿,从而形成了一种流行趋势。但是这样的行为无异于“望梅止渴”,只能造成观众审美疲劳。不注重创新的新闻,只能被时代淘汰。

三、电视新闻编辑技巧优化措施

(一)准确定位新闻内容

电视台新闻编辑在开展工作时,首先要做到主题鲜明,注重新闻视角的选择和创新,准确把握新闻背后所代表的社会规律,与现实相结合,确保新闻内容的准确定位。勇于“沉沦”,重视地方民生,关注基层观众的生活问题,但这样做并不代表忽略了对国内外时政、金融等重大事件的调查报道。注重这些来自基层的问题,善于从细节中发现新闻的价值和意义,善于把政治等重大事件落实到受众的生活中,善于结合社会规律保障受众的利益。四是做好电视新闻编辑工作,适当融入地方特色,贴近生活,确保节目吸引力持久。

(二)以内容为依据,丰富新闻编排形式

在某种意义上说,大多数新闻是比较枯燥无味的,要想吸引观众,确保收视率,电视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是必不可少的。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在新闻编辑工作中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增强电视新闻的趣味性。时政新闻要严肃,娱乐新闻要幽默一点,让每一类新闻的表现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风格。或者说,融入了全新的播报模式,比如在新闻播出时,邀请嘉宾进行现场采访,让电视新闻不再是播报者单独的舞台,而是通过嘉宾间的互动,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新闻的核心含义。同时,借助现代科技,多层次的展现新闻。使新闻播报不仅要有文字,还要配以相关图片的短片,丰富新闻内容,借助电子科技,给电视画面增添特效,让看电视新闻成为一种视觉享受,从而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

(三)提高新闻敏感度,深度挖掘真相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必须保证新闻的时效性、敏感性、真实性。确保新闻及时有效。及时对新闻材料采取跟踪调查等措施,第一时间对可靠的第一手材料进行报道。局部新闻只存在于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一旦错过这个时间点,局部新闻就会失去效用,受众也就会失去兴趣。增强新闻敏感性。确保新闻真实。要坚决禁止对“面目全非”的新闻报道,对每条新闻都要严查源头,深入追踪,努力还原事实真相,重现新闻现场。确保电视新闻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四)选用具有正面效果的新闻材料

新闻业肩负着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优良传统的重任,选择好的新闻材料至关重要。此外,通过修改后的新闻材料传播,不仅能提高新闻的可视化效果,还能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获得较高的收视率,最终使社会风气得以好转,对新闻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使电视新闻的可视化效果逐步提高,使电视新闻节目的内涵不断丰富。另外,可以邀请专家教授解读新闻事件,让更多人的思想更多地融入新闻材料中,最终才能将整则新闻完整呈现在观众面前,编辑要整合相似的背景信息,加入权威代表发言,确保电视新闻节目更加准确、权威,增强新闻的真实性。

(五)要合理把握拟定新闻标题、导语和结构的编辑技巧

做好广播新闻稿的创作工作,首先要区别广播新闻稿与一般新闻稿。尽管广播新闻稿与新闻稿相比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在标题的撰写、新闻导语的制作以及新闻稿的结构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第一,在撰写新闻标题时,广播新闻稿的标题比一般新闻稿的标题更生动,在新闻报道中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而且标题也更简洁。通过“听新闻或看新闻”,观众很容易就能了解到新闻想要报道的内容,也可以从主题上获得最大的新闻,观众最感兴趣的人可以接受。第二,在新闻导览语的写作上,广播新闻导览语应像新闻导览语一样,简明扼要、简明扼要,切入主题。此外,新闻中心不仅简明突出,而且比新闻媒体的新闻消息更加口语化和日常化,新闻报道变得流畅,便于读者记忆和理解,最后,在新闻结构上,播音新闻编辑更应注重在播音室中了解新闻的特点。把声音和话语结合起来,就必须重视新闻内容和影像资料的一致性,使电视新闻更具立体化。但对于只有声音而无图像的广播新闻,观众的记忆可能会减退,编辑在编写新闻稿时,应进一步简化新闻结构,将长篇新闻的主要信息点压缩为短篇语言。削弱内容报道中难以记忆的信息,如数字、复杂地名等,强调新闻事实本身。

(六)对广播电视新闻要进行模糊化处理

电台和电视的新闻报道中,有很多涉及主角个人隐私的新闻,还有一些公众不应该知道的信息。所以,新闻编辑在处理新闻内容时,必须掌握新闻内容的模糊处理技巧。要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前提下,明确哪些信息需要模糊,哪些信息不能模糊,把新闻事实呈现给广大受众。第一,有些新闻需要即时报道,记者无法确认,编辑应模糊处理,将不确定信息如“某某”“可能”等替换成新闻中的“某某”“可能”,以确保新闻在有效期限内播出,避免新闻失真;第二,对于涉及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保密的信息,如涉及国家军事机密、政策机密等,编辑应模糊分析;最后,在一些社会新闻报道中,应模糊涉及未成年人犯罪或新闻主体个人隐私的内容。如被采访者明确要求不公开其真实身份或马赛克,则应尊重被采访者的意见,模糊其身份。

(七)新闻编辑对民间DV 拍摄素材的运用技巧

如今许多行业和机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媒体宣传,自己拍摄、整理、宣传,发挥了内部传播的作用,向媒体提供了一部分。伴随着图像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用手机、DV 等摄像机来记录身边的新鲜事物。如今采用这些民间 DV素材,编辑后加工成完整的新闻报道。让群众生活有了才能,文化意识有了很大提高。据统计,这一部分今后还将逐步增加,但设备和专业能力将有所不同。从众多 DV 摄影者提供的素材来看,摄影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经验各方面能力并不一致。

(八)新闻编辑对后期的控制指挥技巧

中后期,控制指挥力量主要集中于广播、新闻节目,特别是现场直播。全程非常紧张。每个小环节都要做好充分准备,服从指挥,随时待命。时效性是编辑工作中最大的难点,电视编辑的目的就是要在有效时间内丰富和激活电视空间内容。对某些突发新闻或无法及时制作的新闻,可在节目播出时及时中止;对重要新闻,可由导演插播。但是,当插入这些信息时,原始的节目表就会被破坏。其具体时间、地点需要缜密的思考和精确的时间计算,这也要求编辑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镇定果断。

四、电视新闻编辑应注意的问题

面对多元化竞争环境的压力,电视新闻节目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因此,新闻编辑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新闻节目不能过度娱乐化。网上兴起的各种新媒体把新闻节目与娱乐节目混为一谈,虽然能在一定范围内满足观众的好奇心,但却失去了新闻的严肃性,新闻的权威性也会逐渐消失。二是新闻节目要扩大广度和深度,不要过于浅薄;观众看新闻是会思考和推理的,而现在的新闻却越来越简单化、肤浅,降低了新闻传播的门槛,失去了新闻应有的价值,只传播浅薄的新闻信息,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和解读,在信息化发展日益迅猛的今天,观众就更容易流失。媒体工作要有使命感,新闻编辑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编辑水平,在满足大众需要的同时,引导新闻传播者提高整体水平,使电视新闻更健康地发展。

结语:在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视新闻作为新闻传播的载体,不仅便于民众及时了解国家大事,了解党的情况,执行党的纲领,完成党的任务,支持党的建设,而且可以使一些违法行为曝光,既起到警示作用,又有利于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所以电视新闻的编辑工作非常重要,既要使普通百姓充分了解新闻的内容,又要使其真实传播,提高电视新闻的编辑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猜你喜欢

新闻稿新闻节目电视新闻
新媒体视域下电视新闻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传播路径与策略
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新闻主持人采编播一体化研究
新闻稿中的记者工作方法浅析
浅谈电视新闻稿“视觉化”表述方式
“什么”的深意
电视新闻的三大功能性硬伤
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平民化”的正确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