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小切口腹腔镜治疗小儿难复性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11-26胡伟来张玉勤
胡伟来,张玉勤
(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 广东 顺德 528300)
腹股沟疝是临床外科常见急症,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降低生存质量,已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嵌顿疝是一种常见的腹股沟疝类型,其中小儿群体是常见的发病群体,容易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通常需要急诊手法复位[1]。但在临床工作中,有一部分患儿由于内环口狭小或疝内容物水肿等原因,导致手法复位失败;对于这一类患儿,需要急诊手术治疗,通常在麻醉状态下,手法复位成功后,可采用腹腔镜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2]。但对于麻醉状态下仍然难以复位的小儿腹股沟斜疝,称为难复性腹股沟嵌顿疝,通常采用开放手术治疗,由于开放手术需要在腹股沟管分离水肿的疝囊,小儿疝囊壁薄且易破,为手术带来操作难度[3]。在小儿腹股沟疝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小儿生长发育带来严重阻碍甚至威胁生命安全的背景下,必须加强对该方面的临床研究。本文于2016 年4 月—2020 年10 月,对13 例难复性腹股沟嵌顿疝采用患侧内环口体表皮肤辅助小切口,松解皮下狭窄环,将疝内容物送入腹腔,再经脐进入腹腔镜并高位结扎术患侧内环口,同时探查疝内容物及对侧有无隐性疝,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 年4 月—2020 年10 月收治的13 例腹股沟嵌顿疝患儿的临床资料,男性患儿12 例(92.31%),女性患儿1 例(7.69%);年龄45 d ~23 个月,平均年龄8.4 个月;体重2.78 ~11 kg,平均体重7.26 kg,左侧6 例(46.15%),右侧7 例(53.85%);发现腹股沟包块距入院时间3 ~48 h,平均时间12 h;术中发现对侧隐匿性疝6 例(46.15%)。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为小儿嵌顿性腹股沟疝,手法复位失败者;②全麻下手法复位失败者;③无手术禁忌证;④临床资料完整、齐全。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严重脱水等;②存在严重并发症,如肠坏死、腹膜炎、吸入性肺炎等;③存在各种先天性疾病,不适合开展手术治疗;④家属依从性不高,未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术前禁食禁水6 h 以上,如果禁食时间<6 h,必要时予留置胃管胃肠减压;术前排空小便,仰卧位;气管插管麻醉后,手术区皮肤常规消毒,在患侧内环口体表沿腹横纹做一长约10 mm 横行小切口,横形切开皮肤和皮下脂肪组织,小拉钩牵拉开,横行切开腹外斜肌腱膜,蚊式钳挑起联合腱并向上切开约5 mm,充分松解内环口,注意尽量不要切开疝囊壁,然后将疝嵌顿物还纳腹腔;在脐部上缘切开5 mm 切口,置入气腹针,注水试验确认气腹针位于腹腔后,建立气腹,腹压6 ~8 mmHg(1 mmHg ≈0.133 kPa),置入5 mm 穿刺器,引入30 °5 mm 腹腔镜,腹腔镜引导下左侧锁骨中线平脐水平腹壁皮肤切开3 mm,置入3 mm 穿刺器及腹腔镜器械,探查还纳的嵌顿物是否缺血坏死和对侧有无隐性疝。在患侧内环口体表切口处进入带针不可吸收线,在腹腔镜监视下,于内环口越过输精管及精索血管完成荷包缝合,在关闭内环口前尽量挤出疝囊内的残余气体或积液。若术中诊断对侧隐性疝,同时行腹腔镜下隐性疝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撤除腹腔镜,尽量排净腹腔残余气体;在患侧内环口切口处打开疝囊,拉出患侧睾丸,观察睾丸血运情况,如血运良好,回纳睾丸于阴囊;4-0 可吸收线间断缝合联合腱和腹外斜肌腱膜,关闭患侧内环口处切口;关闭脐部及左侧腹壁小切口,手术完毕。
2.结果
本组患儿共13 例,辅助小切口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情况:未发现嵌顿内容物坏死,其中6 例(46.15%)发现对侧隐性疝,均同时在腹腔镜下行对侧隐性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术中1 例(7.69%)患者发现美克尔憩室疝入,为小肠憩室疝疝,经家属同意后扩大脐部切口行美克尔憩室切除术。手术的并发症情况:术后阴囊轻微水肿3 例(23.08%)。围术期各指标:手术时间24 ~110 min,平均(62.31±4.57)min,其中11 例(84.62%)少于100 min,1 例(7.69%)102 min,1 例(7.69%)110 min;术中出血1 ~5 mL,平均(2.35±0.32)mL,其中10例(76.92%)少于2.5 mL,3 例(23.08%)在3 mL 以上。患儿的手术后第3 天出院,未出现复发疝。提示远期疗效较为理想。
3.讨论
小儿嵌顿性腹股沟疝是小儿外科常见急症,会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疗,以改善患儿的健康状况。目前,临床对于小儿腹股沟嵌顿疝的治疗,通常予手法复位成功后及早手术治疗。但是,从以往小儿腹股沟嵌顿疝的治疗来看,大部分的小儿嵌顿疝可以手法复位成功,然而也并不排除全部成功,有小部分的患儿复位过程中可能发生肠管穿孔、肠管坏死等可能,不仅影响治疗的效果,甚至威胁患儿的安全[4]。对于难复性小儿腹股沟疝,难以复位的原因可能有内环口狭小、嵌顿疝内容物水肿增厚等,而上述现象尤其发生在多次复位失败者中。
传统的开放手术,需要在内环口处取横行切口,打开疝囊,检查疝出的肠管等无缺血后回纳腹腔,然后分离水肿的疝囊;由于小儿疝囊壁薄,尤其是小婴儿或新生儿,水肿的疝囊非常易破,为手术操作带来困难,也增加了复发率及血肿的发生[5]。此外,部分患儿麻醉后嵌顿的疝内容物自行滑入腹腔,开放手术未能探查嵌顿物,存在肠管坏死的风险。在小儿腹股沟嵌顿疝发病率不断上升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患儿受到该疾病的影响,因此必须进一步寻找更为适合的术治疗方式。随着临床对腹股沟疝研究的不断深入,小儿腹股沟嵌顿疝的手术治疗水平有了显著地提高,尤其是腹腔镜技术的出现及应用,为小儿腹股沟嵌顿疝的治疗提供了广大的操作空间[6]。腹腔镜手术不需要解剖腹股沟管,避开水肿的疝囊,在腹腔内无明显水肿的腹膜处操作;术中可以探查腹腔内的肠管,了解肠管有无坏死;可以经过内环口体表切口探查患侧睾丸,了解睾丸有无坏死;同时小切口辅助腹腔镜手术,其显著特点在于小切口,非常适用于小儿的手术治疗,满足了微创的理念,对患儿的健康改善有积极的促进作用[7]。本研究中,疝内容物回纳的操作过程在10 mm 的小切口下建立狭小的腔隙进行,术中需要使用到的手术器械精细,如小皮肤拉钩、蚊式钳、小剪刀等;小儿腹股沟疝嵌顿时,腹外斜肌腱膜会被嵌顿物顶起,越接近皮下环处,张力也越大,因此对于患儿而言,在操作过程中,辨认腹外斜肌腱膜和皮下环相较于传统术式更加清晰,也更加容易;疝内容物回纳腹腔后,在腹腔镜镜头的直视下,能够有清晰的视野,精确避开水肿的腹膜,确保高位结扎疝囊,同时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减少疝囊处腹膜破裂的概率,明显降低复发率,同时降低副损伤的概率。由于视野清晰,高位结扎内环口牢靠,同时可探查腹腔内容物有无坏死;并发症在腹腔镜治疗腹股沟嵌顿疝时较为少见。本研究中,发现6 例对侧隐性疝,术中先高位结扎患侧疝囊,再检查对侧隐性疝,可以避开脐正中皱壁和膀胱的遮挡。从本研究的随访情况来看,无1 例出现复发,则充分地显示辅助小切口腹腔镜操作,其对患儿预后的改善较佳,与常规性腹腔镜操作可能并无太大差异。
综上所述,在小儿难复性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辅助小切口腹腔镜的治疗方式,创伤小、安全性高,因此,是一种相对理想的手术治疗方式,值得临床应用。但本次观察例数较少,要证实这一结果,还需加大样本量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