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高职美术欣赏教学 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

2021-11-26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山水画美术

□朱 炼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文化背景的改良下,当前的美术欣赏教学工作已经和文化思想融合与建设密不可分,但是从学校的美术欣赏教学形式来看,教师缺乏这一认知,导致学生看待美术作品的眼光过于片面化和扁平化,未能形成立体化的欣赏思维,使他们的艺术鉴赏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基于对当前高职美术欣赏教学常用形式的分析,本文总结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逐步提高。

一、高职美术欣赏教学的现状

(一)立足教材,作品来源有限

不可否认,高职美术教材中的美术作品具备极高的艺术性,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不了解优秀作品创作时作者所处的环境和当时心态,自然无法设身处地,而且教师的授课形式单一,只是讲解了作品具有艺术之美,但是“美感”作为一种主观的情感体验,学生的认知都会存在一些差异,教师目前采用教学形式并不一定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另外,学生要想提高欣赏能力,还需要主动观察和解读大量美术作品,但目前由于教师的选材过于狭窄,并且讲解方法单调,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会逐渐降低。

(二)不重实际,生活艺术脱离

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来源于生活,无论带有宗教、战争思想的西方美术作品,还是淡泊明志、注重精神的中国山水画,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如果教师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能让学生“沉浸”和“移情”,就能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感受作品的美感,进而提高艺术品位。目前的问题在于,教师更倾向于从学术分析、情感表达、艺术价值等角度出发让学生分析,虽然这类研究项目也是平台美术作品的重要评价参数,但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来说无疑是本末倒置。

(三)不重方法,错过补充时机

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要让学生在具备知识印象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提醒和知识重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但目前的问题在于,一些教师不重视知识点的重复,导致虽然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学习了相关知识,但未将美术欣赏课程视作重要课程,且课下不注意复习,遗忘速度过快。另外,教师的重复过程过于生硬,也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

二、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方法

(一)重视情境,作品和生活对接

创设情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作品的欣赏环境中,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相关方法,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的创设过程中,考虑到教室环境的难以变动性,教师可以建构课内课外对接学习体系。例如,教师某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欣赏某幅山水画中的“留白”,留白的作用包括写实、合理配置空间、防止画面拥挤等,该山水画的留白区域包括不同山峦之间、山脚下的湖面、山峦上部的天空,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雾天山间层峦叠嶂的效果,之后播放的图片是山脚下河流的画面,然后学生可以自主对比不同面积和宽度水景下给人主观感受带来的变化,从而让学生真正了解“留白”手法的作用。

(二)升级方法,学习和复习并存

在完成了教学情境的创设后,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目的是加深学生的印象。仍以上面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先让学生自主了解留白手法的作用,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自然环境中去亲身体会。通过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教学方法具有新奇感;另一方面,学生在观察自然景观的过程中也能够主动了解和回忆在课堂上学习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在讲解新的知识点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对新的知识点和已经掌握知识进行对比,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

(三)扩大范围,欣赏和讨论并进

当前,很多美术教师单纯采用教材中的各类案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导致学生不主动从其余渠道查找美术作品。同时,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单一的讲授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针对以上情况,教师需要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并且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同一类山水画,该山水画中不但有留白手法,笔墨的深浅、笔画的粗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学生需要讨论的内容包括留白在画作中的具体作用、表现形式,以及各类不同笔触的妙用,之后让各个讨论小组对欣赏方法、欣赏成果进行展示等。

综上所述,高职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观察的美术作品范围狭窄、教师的授课方式单一等问题,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合作学习模式、课内和课外对接、学习和复习并存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加深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逐步提高他们的美术欣赏能力。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山水画美术
美术篇
雒红强山水画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