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改革

2021-11-26杜金霖青岛黄海学院

艺术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舞蹈美的教学模式

□杜金霖 青岛黄海学院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热门专业。学前教育是幼儿接受基础教育的第一环节,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而舞蹈课程又是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舞蹈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的能力,使他们获得对美的感知力,以及运用美的表现力。因此,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要注重教学改革,并采用有效方法以提高舞蹈教学的效率。

一、学前专业舞蹈课程改革意义

舞蹈教学模式的创新加强了其与其他各艺术门类的联系,可以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幼儿教育中将美育更好地渗透到幼儿的生活和学习中,并指导幼儿表达情感,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

首先,舞蹈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舞蹈艺术素养,让学生有传承和发扬舞蹈艺术的意识,为学生今后的舞蹈教学工作提供思路,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

其次,舞蹈教学模式的创新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借鉴,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教、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主动表达与学习,增强了他们对舞蹈课程的认同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对幼儿的舞蹈教学中。

二、学前专业舞蹈课程改革现状

调查发现,目前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大多是与中职学前教育有关的内容,研究内容基本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材设置、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论述。单从目前学前教育的舞蹈教学来看,由于大部分教师是舞蹈专业毕业,在教学中很容易依照舞蹈专业的教学特点进行授课,在课堂上,教师更注重舞蹈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需求的分析。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要从事幼儿教师的工作,他们未来的职业诉求并不仅限于舞蹈方面,因此,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进行创新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一个课题。

三、学前专业舞蹈课程改革措施

(一)运用翻转课堂

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为“教师传授,学生接收”,学生在舞蹈学习中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而且教师讲授的舞蹈基础知识也只是舞蹈学习的一部分,并不能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使师生角色互换,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变身“小老师”,结合自己掌握的舞蹈基础知识进行课堂展示,演练未来职业中“教”的过程。

(二)注重与学前教育理论学科之间的联系

艺术学科与学前教育理论学科有着密切联系,理论知识可以指导教学实践活动,而教学实践能够践行理论知识,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师要多研究学前教育理论内容,以便更好地指导舞蹈教学实践活动。

(三)以多种方式呈现课堂教学内容,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传统教师讲授的舞蹈教学模式无法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方式,运用线上舞蹈资源,通过视频、图片、音乐、文字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舞蹈课程的知识,使他们及时进行学习总结和反思,认真思考在未来的职业生涯应使用何种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当然,教师也要注重各艺术门类知识的衔接,引导学生将其他艺术门类优秀作品作为舞蹈创编素材,提高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和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舞蹈艺术教学能力,使学生在未来职业教学中更高效地培养幼儿对美的鉴赏能力及表现力。

(四)改变教学评价方式

学生对舞蹈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并不能单纯地通过一场考试来进行评价,由于每位学生的基础能力和艺术素养不同,在舞蹈考核中的表现自然会有所差别,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已有水平,在考核中关注学生的进步程度,并非以统一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如此一来,学生对舞蹈学习的积极性会逐步提高,而且教师针对不同舞蹈能力的学生给予相应的评价,也能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得。

总之,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打造专属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教学行为。同时,教师要优化舞蹈教学模式,促进教学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并将课堂教学内容融入实践活动中,进而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幼儿教育人才。

猜你喜欢

舞蹈美的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学舞蹈的男孩子
打破平衡
舞蹈课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