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平安建设工作研究
2021-11-26林悦
林悦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河南 郑州 450042)
一、平安建设的发展历程
近年来,平安建设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变化。首先是治理主体发生变化。地方公安机关负责平安建设,然后到中央公安机关,再到中央政府,继续发展到当前形成由政府主导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协同治理阶段。其次是平安建设的内容变化。平安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不仅仅是防范与控制工作,也包含着建设和宣传工作。具体来说,一方面是对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对违反规章制度和法律的行为及时进行处罚[1]。另外还有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建设和宣传,树立公民的规则意识,从积极的角度进行价值观的引领,激发社会向善的力量,降低威胁因素和社会事件的发生率,对群众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例如开展平安建设的防控讲座、宣传活动,提升群众对平安建设工作的了解度和支持度。将这些方面都纳入平安建设体系的建设,才能使平安建设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第三是平安建设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变化。从早期的人工排查巡逻的单一技术手段到当前能够运用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手段进行防控的多元技术手段。高清摄像技术、网络爬虫技术、智能匹配技术的运用,极大提高了平安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二、推进高水平平安建设的工作着力点
(一)构建多层次的分析研判机制
构建多层次的分析研判机制,要在对事件发生前或发生早期进行信息分析,并根据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首先,研判对象既要包括对现实社会事件当中的信息抓取、分析、预警,也要注重对网络虚拟环境中信息的判断和整合,并将网络信息与现实信息结合比对分析,以提升研判机制的准确性与时效性;第二,要整合国家力量与地方力量,充分发挥系统论等学科的指导作用,构建国家与地方平安工作联动协同机制。第三,构建城市与乡村平安建设相结合的机制。不仅重视河南省内城市的平安建设工作,省内乡村的社会治安管理和平安建设基础设施发展也应同步发展。与此同时,构建“城市-农村”相互联动的工作机制。在社会重大事件,例如违法犯罪人员的追踪、突发网络舆情研判等方面形成相互衔接的工作局面。第四,强调多元主体共同工作,政府和社会力量都参与到平安建设中构建研判分析机制的过程中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发挥社会力量在社会事件分析研判工作中的作用。强调政府和社会协同治理,畅通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渠道,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评价权。第五,在时间、空间上的多维度研判。坚持分析研判机制全时间段运行,24 小时持续对信息进行研判分析,达到时间上的全覆盖。同时,分析研判机制最大限度地覆盖群众工作生活的各个地域,达到地域上的全覆盖。分析研判机制既包括了在思想观念上加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防范各种不安全因素,对身边的潜在威胁能够预警,并及时寻求帮助。也包括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将不和谐因素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例如通过邻里帮助、社区居民协同等方法,保证社区居民的安全。
(二)积极整合社会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工作支持,整合各方的力量健全平安建设体系建设,注重凝聚工作合力,打造整体防控、部门联动,将信息化建设融入整个平安建设工作当中,形成党政领导、各部门协同工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树立“全民发挥力量、全民参与防控体系建设”的工作理念,将构建社会化平安建设体系提供理论基础。凝聚群众力量,做好群众宣传,积极组织群众,建立群防、群控、群治的群众队伍,作为平安建设体系的基础支撑和不竭动力,推动平安建设共同参与、共享建设成果的工作局面。
当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社会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单一主体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多元主体建设迫在眉睫。多元共建的主体不仅包括政府,也包括市场组织、民间组织、非盈利组织、公益组织等,这些是作为政府的重要补充力量。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拓宽了协同治理系统的主体范围,丰富了协同治理理论。平安建设的多元治理主体相互依存、协同工作。各主体之间在法律法规制度的规范下,确立安全管理的总目标,运用行政方法、社会动员、矛盾调解、道德引领等方法,通过建立网络管理平台,寻求长期合作的体制机制,协同处理矛盾纠纷。
志愿者力量也是多元主体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志愿者队伍具有时间相对灵活、活动兴趣广泛、工作热情高、群众基础好等特点,在平安建设宣传、信息平台构建、相互交流学习方面有重要的优势,他们深入社区、街道、单位各个角落,为平安建设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提高群众平安建设工作的参与度,为多元主体共治提供了坚实力量,也为增强平安建设多元主体之间的协作关系做出努力。
(三)构建全景式信息交流机制
构建全景式信息交流机制,首先是要保证信息与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与关键性。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全程留痕、可视化等特征,通过先进的数据技术和网络分析,可以对关注领域和范围中的信息进行全时段全地域追踪,追踪范围和内容相当具体,数据非常翔实,准确度较高。但同时,干扰性信息数量繁多,对我们对数据的分析会造成影响,形成信息背景噪音。因此,我们还需要对海量信息进行分析,排除无效干扰信息,找出有用信息和信息的关键点,找到不同信息点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进而形成所需信息的全面脉络,既能够对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对当下社会事件进行研判,同时又能对将来的事件发展形势做出科学的预测。
构建全景式信息交流机制,其次是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促进信息一体化建设,同时保障信息资源安全。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2018 年起,中央层面将实现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的全覆盖[2]。加强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例如,对于网络上出现的各类新型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犯罪,公安部门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定位分析犯罪实施的地点,对犯罪分子发出的诈骗信息进行拦截,并通过防诈骗电话、防诈骗短信等方式对用户进行提醒和保护。同时,要注意保障信息资源安全。加强平安建设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涉及工作机密的文件、信息绝对不能发生泄露,严禁将工作文件通过微信、QQ 等形式发送给别人,对造成工作文件泄密的人员要追究责任。加强保密工作宣传,对于信息间谍要能够识别,防止其以各种方式骗取信息建设工作人员的信任,继而不当获取工作数据。防止信息平台受到黑客、网络病毒的侵袭,完善计算机技术,加强对信息文件的技术保护。
构建全景式信息交流机制,第三是以信息化为支撑,注重信息采集的全面性,注重布局更多的现代化信息采集设备,全面掌握所在辖区的人员基本信息和生活基本情况。通过手机定位、视频监控、门禁系统等方式,全域全时段进行数据信息交流。保证各社区街道信息采集设备的有效性,对于摄像头破坏严重的小区要及时督促其进行整改。现代化信息采集设备的有效性应成为社区平安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恶意破坏信息设备的人员将追求其法律责任。加快信息整合技术发展,通过信息设备对重点地区、犯罪高发地点和重点关注人员进行长期持续关注,并建立突发社会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机制,保障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构建全方位齐抓保障机制的重点还包括完善舆情大数据治理的各级技术支撑。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 等现代化技术融入到平安河南建设中来。加强数据部门联动机制,畅通数据共享渠道。将爬虫技术等运用在社会治安管理当中,促进信息技术发展与社会治理紧密结合。
(四)打造一直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化人才队伍
建设平安城市,要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根据平安建设的工作要求,将建设平安城市纳入全局规划,以平安建设的目标出发把握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目标要求和具体任务。加强平安建设人才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价值观培育。坚持岗位培训常态化建设,设置有针对性的课程,在人才发展过程中进行理论知识与工作能力拔高,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实现平安建设多元主体队伍的素能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