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概念的呈现
——约瑟夫·科苏斯的《一把和三把椅子》

2021-11-26西安美术学院

艺术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苏斯杜尚视觉效果

□刘 林 西安美术学院

观念的呈现是依附于作品,还是以观念引导材料构成作品,出发点决定作品产生的最终指向,因此,本文借约瑟夫·科苏斯的作品对艺术中观念的表达展开简单讨论。

一、观念的呈现

1965 年,约瑟夫·科苏斯将一把椅子、椅子的等大影像照片及词典中关于“椅子”的解析说明文字印刷,通过并置的手法将三个意义承载物通过艺术的方式与观念相互融合,呈现了一件观念艺术作品中的代表性经典——《一把和三把椅子》。约瑟夫·科苏斯是“概念艺术”(Conceptual Art)的代表人物。这件作品形式简单、一目了然。以平常的眼光去审视这件作品或许只能分辨出椅子的物像、椅子的照片,以及有关于椅子的文字注释。但我们经过简单思考便可以发现,三者都是对椅子的解读,都是有关椅子的概念。那这位艺术家究竟要用这件作品来表述什么呢?为什么要以这样一种直接的方式呈现在观众眼前呢?这样有什么意义呢?

在这件作品中,创作者以椅子的物质本身作为起点进行概念延展,人类形象思维的呈现即照片,人类逻辑思维的承载即文字。物、影像、符号这三个方面非常明确地呈现了创作者对可视化物质直观表象的思考,展示了他对物象表面形体的探讨。这既是对可视化表象在艺术中的作用的质疑,又从另一个角度把物质所承载的观念提升到了更重要的位置。在科苏斯的理解中,艺术被称为艺术品并不是因为它总的构成材料,也不是因为美学呈现,而是艺术品就是艺术品本身。这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观念呈现,打破了对艺术表达的思维定式,进而构筑了一个独特的“艺术叙事”方式。

二、艺术的观念

在约瑟夫·科苏斯之前,马赛尔·杜尚解决了一个艺术界非常关键的问题。自杜尚将小便池放入美术馆开始,他就重新定义了什么是艺术,拓展了艺术的外延,将观念作为材料纳入艺术的创作中。在杜尚之后,几乎所有的艺术作品都绕不开杜尚。波德里亚指出,艺术表现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地位。也因此,约瑟夫·科苏斯并不需要考虑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艺术,他只需要继续他对物品的质疑的观念。在《一把和三把椅子》这件作品中,似乎作品的主体是“椅子”,但实际上是不是椅子并不重要,椅子只是一个具象化了的指代,只是代表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而已,而约瑟夫·科苏斯想要表达的核心观念只有一个,那就是对物像的质疑。

三、质疑的意义

柏拉图在“艺术模仿论”中讲道:“世界的本质是观念,现实世界是对观念世界的模仿,而艺术是观念的现实世界的产物。”当我们欣赏《一把和三把椅子》时,面对真实的椅子,观赏者会认识到这是一把椅子,看到照片的椅子时,人们清楚地知道这是一把没有实用价值的椅子,而当看到文字时,又会联想到真实的椅子。这便是事物呈现概念,又由概念导向事物的过程。但是这个导向太连续了,以至于我们忽略掉了比较关键性的问题:椅子的这个概念难道就是这把现实中客观存在的椅子吗?这个在空间中占据一定体积的物质就是椅子,是“椅子”的概念,还是“椅子”的实物?我们真的对椅子有一个正确认知吗?这些问题正是约瑟夫·科苏斯所质疑的。约瑟夫·科苏斯不仅表达了对物像内在关系的质疑,更表达了他不相信固化的概念,警惕这些自然而然的约定俗成。我们对世界概念的认知,其实都是在考虑人与世界的关系;对与普通物像的质疑,其实都是对世界认知的质疑,以及质疑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否真实。

在国内艺术蓬勃发展的潮流中,仍然有一大批艺术家沉浸在画面的形象视觉效果中,也陷入了对艺术表达的一种固化思维。在这样的概念环境下,艺术家组织并呈现的单一视觉效果缺乏更深层次对意义的讨论。艺术冲击究竟有多少是来自视觉效果,又有多深的影响是来自精神或思维的力量?艺术作品在呈现之时就需要视觉与观念的双重肯定,既不能着重于片面的视觉效果,也不能没有视觉基础过于强调观念,所以需要不断对自我观念的表达进行重新审视。艺术作品应对影响并引发欣赏者对其生活、认知或思维的重新认知,应当使欣赏者在视觉审美中获得了精神愉悦的享受。艺术实践创作者将自己的观念承载在绘画、图像或文本的本质就是一个表达的过程,是一个意义的指向过程。所以,艺术创作者要善于利用视觉效果来吸引观众眼光,并能引导他们欣赏作品及其观念内核。

猜你喜欢

苏斯杜尚视觉效果
恶搞杜尚
“恶搞”杜尚
期待
温柔情人竟是连环杀手,副局长毙命牵出16年前命案
商业插图中民族文化符号的视觉效果探究
苏斯教我们做的事
论《云南日报》改版改革后的版面设计及其视觉效果
看杜尚怎么玩艺术
娘胎里的回忆
杜尚: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