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露 之 野 (外五首)
2021-11-26晓风
●晓风
落叶 是林间雨雾深邃的思想
天际蓝光闪耀
承接着远方最纯洁的一颗诗心
潮湿的泥土 卑谦的奉献
让天空的云朵羞愧
连秋虫的鸣唱 也变得沙哑而消沉
惊醒的雀鸟纷纷说梦
草丛深处
温和的霞光 抚摸蓼花和谷穗
抚摸一个有关季节跳动的热情气息
抚摸那一条看不见的林间小道
长长的溪流 一直哗哗作响
呼唤她的每一个孩子
汇成山箐深处的盈盈水波
路边的每一滴清露,恰如一个小小的吻
在多少片树叶和花瓣间流连
细数眉眼间的皱纹与憔悴
散落的阳光 停在黄檞树的枝杈
闪烁成一群跳跃的麻雀
展望秋野 每个在田边伫立的老农
都庄重得像一位村长
连身边的牛马 那嚼草声也变得细柔
枯叶蝶
也许 是大自然神奇的造化
让那片灰蒙蒙的残叶儿
被风雨里的双手沾湿
然后 轻轻地贴在玻璃窗平面
无数好奇的眼睛
几行说明的文字
永远猜不透挡风帘后的秘密
我想 最后扇动的翅膀
不仅为了伪装 以逃避天敌的跟踪
生命的价值 也不单纯是一种美丽
真诚地纪念一个逝去的严寒季节
让后来者倍加珍惜春天
水碓
大半辈子在山野的喧嚣声里度过
蓦然间 归于难耐的长久寂寞
连瓦檐隙间漏下的柔情月光
偶尔 也会感受几分清冷和失落
当年的水碓 就像神殿里殷勤的住持
伫立于池塘与稻田之间
替农民把一茬又一茬的庄稼超度
顶礼膜拜 深深弯曲着脊梁
刨食者向石穴里不断添入芬芳
声声闷响 是对人生最虔诚的祝福
希望面粉永远像水一样流淌
安静了 捆得太久的脚步渐行渐远
也带走了老辈人的辛酸和贫困
蛙声起伏 山泉梦游般热情
陪伴着它 追忆悠悠的似水年华
拾菌子的小女孩
雨后 天空毛茸茸的阳光
映照着毛茸茸的小脸
山那边 走近两个拾菌子的小女孩
森林里弥漫着松脂特有的清香
草丛中 落叶下 还有高大的老树边
菌子却像捉迷藏一样调皮
该找的地方千万不要放过
有时 她们也会停下手中的杈耙
抹抹裤脚的黏草 说点同学间的悄悄话
枝头的松鼠 睁大圆黑的眼睛
善意打量着快乐的小朋友
涨红了小脸 揩揩热汗
青青竹篮装满青青的希望
拾来的菌子可以到城里卖钱
换回新的球鞋和笔记本
清早的时间 干净得像一张白纸
小女孩是这页面里的主角
青头菌 黑羊肝菌 黄红色的见手青菌
像一支支神话里的彩色蜡笔
正涂抹着她们的金色童年
陌上
山边的晚风 把云朵的衣襟拉得很长
高声歌唱 磨损着落日的余刃
炎热的流火 早已让满坡的落叶覆盖
瓜豆的籽粒被辣椒点燃
稻田静谧 大地像一家妇产医院
月光下 沿着山溪行走
银辉把洱海和乡村染成一色
我低头掬水 掬起一个等待的季节
江尾黄昏
云淡定 轻烟一直袅袅不绝
海远去 苇茎还缠绕着水草
风吹过 黄沙覆盖潮湿的脚印
晚钟里 有老鹰在云弄峰竖一面青旗
小巷深处 开酒瓶的少女偶然失手
琼浆的味道便四处飘溢
醉了酸辣鱼 醉了油淋鱼 醉了砂锅鱼
也醉了天南海北的游子
编辑手记:
本期诗歌大多以大自然为主要抒情对象,采用大量自然意象,以大自然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抵抗人性淡漠、缺少真善美的现代社会。或关照自然,体味生命,抒发性灵;或关注环保,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友好关系。
宗昊诗里的自然意象十分新颖,富有地域性和地方特色,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使动物、植物充满人性,而它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具有象征意味。诗人在《油灯》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态度:“我”对梧桐树叶的观察意味着对自然的亲近,主动把握和了解自然;赞美麻雀和萤火虫的美说明诗人善于观察和发掘自然中的美;与猫头鹰、蝴蝶的对话,是诗人主动移情于物,意在说明人与动物之间可以产生跨种族的友谊;第三节是全诗的高潮,表层是写对动物的怜悯之心会得到大自然的感恩;深层含义是写人怀有善意,即使身处黑暗也能迎来光明。
余公《善行》一诗首尾呼应,前半部分写人类社会长者谦让幼者的善行,最后一句是升华全文的点睛之笔:表面写大象北移,似与前文无关,但实际上前后是互文见义、相互映照的,野生大象在北移的过程中就像小朋友一样无知也无畏,但得到人类的让行和帮助,间接反映了人类对动物的善行以及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做出的努力。《千寻》采用特写的方式突出意象各自的特点和彼此的关系,充满画面感和镜头感,整体观察视角是由远及近的,首先是近景镜头——对松树的特写,用松针缝补视线和天际线的比喻新颖巧妙;然后镜头拉远观察天际,呈现一组远景镜头——对海鸥、夕阳等远处景物进行特写,表现海鸥的孤独与自由;最后镜头又回到近景对海藻进行特写,表现了人与自然各行其道但又紧密相连的奇妙关系。
闫建斌的诗歌反映农民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的未知与不可捉摸使传统的农事活动成为一种艰辛甚至悲壮的劳动,在《若可抵达》里干旱造成植物的死亡也影响了动物和人类的活动,农民成为“悼念死亡”和“歌颂新生”的人,他们懂得物候与农事活动的密切相关,也更加明白遵从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合理、适度地利用自然,才能享受自然的物质和精神馈赠:“(一粒种子)为流动的山水代言/为我的生命续航”“蓬勃生长的植物/变作我阅读的文字”……以善待自然为前提,人不仅能收获粮食,也能汲取创作灵感,于山水沃野中孕育一篇篇动人的田园诗。
《洱海保护工作日志》组诗站在一位洱海保护工作队队员的角度歌颂洱海保护工作中遭遇的人和事物,歌颂了洱海孕育的自然生物和大理人民为保护洱海所做的贡献。
晓风的组诗以清新、简单的诗句,用一颗纯净无瑕的诗心歌颂自然、生命、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