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志奔山龙潭记

2021-11-17杨卓如

大理文化 2021年11期
关键词:水潭草甸龙潭

●杨卓如

在志奔山的腹地,苍茫的林海之间,磅礴群山拱卫之中有一块高山草甸,一条晶莹透澈的小溪淙淙流过,草甸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水潭。传说这里有99个龙潭,而其中最大的一个则是志奔山龙王的宫殿,掩蔽在一片古木森天的柏树林里,清澈晶莹,深不知底。岸边一棵高可摩天的柏树上,长年累月栖息着一对金雀,每当有一片树叶落进水里,它们立即飞下来,将其衔出,使潭水始终保持一尘不染。据说,只有那种心地比潭水更加清纯的人,才有福气见到这潭真正的龙潭水。

亲临志奔山,在森林中寻找水潭,原来这志奔山龙潭的水来自周围长满原始森林的大山。在山间,从石缝中,在青苔间,山泉水从无到有,汇少成多,沿着山溪顺着树根一路走来。有的地方轻歌曼舞,有的地方叮咚伴奏,即便那《高山流水》的名曲儿,又怎比得了大自然的歌喉?这样一淙山泉,流过群山间的大草甸,一年四季,随风随雨,叮咚有序,滴滴珠玑,丝丝琼浆。沁人心脾,动人魂魄。

查阅过资料得知,志奔山属于怒山山脉。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保护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强,志奔山林区植被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林区植物种类丰富,环境优美,生态保护成效显著,该区域已成为植物爱好者研究的热点地区和户外徒步登山爱好者的天堂。眼下志奔山的林海景色迷人,一棵棵大树枝繁叶茂,像巨伞一样高高耸立,远远望去,就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一阵阵风儿吹过,林中的树木像波浪一样涌动,发出了哗啦啦的声响,就像在欢快地歌唱。

我继续气喘吁吁地攀爬着志奔山,“山高我为峰”之感油然而生。放眼看去,目光所及之处,多达数百种的乔木、灌木,各具特色的竹林、针叶林、阔叶林,郁郁葱葱,无边无垠,如同一张绿色的毯子铺展开来,无处不在,漫野成趣。现在是初夏时节,点染在树木之间,道路两旁,水潭之侧的红花、黄锦等绚烂的奇迹似已收敛了,却又恰到好处留下了丝丝余韵,淡淡幽雅。而那些杜鹃花、山茶花却还在烂漫地炫耀着它们的风采。山间,野花四时不断,在绿波与青浪的翻腾之间,依旧有着不同的色彩在起舞,在沉淀,在述说。万绿丛中永远点缀着浓浓的色彩,令人回味,给人畅想。一波接着一波的,演绎着不尽的葱茏。

志奔山丰富多彩的原生态植物引起了森林工作者的重视。2020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专家考察组对拟设立云南云龙志奔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进行了实地考察。志奔山位于三江并流区的澜沧江与怒江之间,是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处在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地区之一的中国西南山区的重要地段,最高海拔3200米,最低海拔730米,高差达2470米,呈典型的立体气候。这里雨量充沛,风光旖旎,层峦叠嶂,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着丰富多彩的动植物资源,拥有一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以及具有观赏性、药用性和极具科研价值的植物类群,是动植物繁衍生息的理想王国。

在志奔山林海中,还栖息着众多的野生动物,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金丝猴、黑麂、豹等,属于二级保护动物的有猕猴、獐子(麝)、小熊猫(俗称破脸狗)、棕熊、穿山甲、绿鸠、红腹角鸡、白腹锦鸡、血雉、白鹇、雪鸡、大竹鼠、小灵猫、大灵猫等。在志奔山的树林中穿行,说不定就会不期而遇地邂逅这些山岭上的常客。正在我气喘吁吁地跋涉于林间时,从树梢上惊起的飞禽,在高空盘旋,那矫健的身姿,那婉转悠长的鸣唱,给人以别样的惊喜。

志奔山高山草甸 杨世忠/摄

林间草地绿油油的,像铺了一块嫩绿的地毯,上面点缀着五颜六色的花儿和大大小小的蘑菇,还有许多小动物在草地上玩耍,它们活动快得只看得见几秒。有聪明的野兔,讨人喜爱的是松鼠。它们吃着美味的果子,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过得自由自在。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穿过森林,水中的鱼儿快活地游来游去;小虾和小螃蟹挥舞着手脚,好像在比武。蓝天白云下,起伏的大山中间,一大片开阔中间的绿草地上,水草漫舞,游鱼逍遥,志奔山的倒影在水中。原来这就是在志奔山林海怀抱中的“九十九龙潭”了。其实就是草甸上星罗棋布地分布着的大大小小的水潭,潭水清澈晶莹,潭中水草间,各种野生的鱼儿倏忽遨游,自由自在。在蓝天白云下,草甸好像巨大的绿色地毯上镶嵌着无数晶莹剔透的蓝宝石。林海里的这几片水域,真是给志奔山增添了不少的灵气。水乃万物之源,没有水就不会有任何生命和生机。在志奔山的腹地,把一汪碧波悄然地撒落在无涯的葱翠之中,让绿色缓缓地聚集收放,空灵中幽幽地升华提炼,真乃造物主的神来之笔。这里,以林海为舞台,以湿地为背景,以蓝天为衬托,运用水的意韵,发挥树的感知,使得这些水潭不再单调,不乏神巧。有着静如画、动若舞的趣味,不用涂抹,就是一幅立体的蓝,立体的绿。面对山的巍峨,水的灵动,树木的生机,我深深地陶醉其中了。

“万点红芳血色殷”。群潭的周围,各种奇花异草不胜枚举,一年四季,变化无穷;高山草甸独有的五颜六色的野花,令人着迷。特别是这杜鹃花开放的时节,成片成片的杜鹃花把这片神奇的草甸染成了如锦的殷红。据说常常有各种珍稀动物光顾这里,饮水嬉戏,往来穿梭。一日四时,时隐时现。过去,只有那些有心的旅人才能顺着山脊,抓着山石,攀着树木到达潭边。现在我也到达这里。这样的一汪汪碧水,在阳光之下波光粼粼,微风吹处涟漪阵阵。无风之时静如处子,上下白云变幻,远近林涛高歌。

坐在潭边花草繁茂的草甸上,早上迷恋云中冉冉的红日,中午看头顶上的白云飘飘,随着天色逐渐暗淡,森林的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出现几朵流云,这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桔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傍晚留恋山头暖暖的晚霞,脚底下踩着软绵绵的青草,小草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山青青,水清清,水光山色,山在水里,忽隐忽现,宛如走进童话世界。

此刻,雨后初晴,山岚出岫,志奔山林莽间云遮雾罩,宛如仙境。雨后的志奔山,也如一个温婉的少女,越加妩媚。碧空如洗,碧绿的青草夹杂着五颜六色的野花,眼前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潭,水在画中,画在水中,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景物,是那样的迷人。

这大自然的神奇,大概也遵循着世间的道理。想到那满腹经纶的古人老子,将一颗哲人慧心化作传世经论,留下五千言《道德经》无穷的智慧让人们醍醐灌顶;而那仙风道骨的庄周,也许就是在这样的水潭前和草甸上沉思良久,把“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领悟和梦蝶的问题硬生生地弄成了千古之谜。想当年,传说中的志奔山龙王与马翰林在此会面,是否也讨论过老子“玄之又玄”的哲理和庄周的疑问?

走在潭边的草甸上,脚底板痒痒的、凉凉的,不时一块小石子将脚硌得生疼,这就是人走的道吗?“道”由其本义“路”引申出很多意义。什么是道?在老子看来,道就是大自然的本体及其规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本性是自然,出于对自然的推崇,老子很推崇素朴和稚拙,认为“大巧若拙”,认为“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这深山里的林海、水潭、花草、飞禽、走兽,各自依照自然规则生长,繁荣,生生不息,正符合他老人家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意趣。

如镜一样的水面,倏忽地飘来一群小鱼,那么轻、那么柔,那么的悄无声息。又忽然几处水花飞溅,水面顿时浪花翻腾,随后归于平静。鱼儿也仿佛受了道德经的影响,也着了道,是否也会想到由鲲变鹏?然而,这么一个个山野间的水潭,又怎么会容得下它们?它们仅仅在潭底调整生活,修身养性罢了。至于志奔山龙王,自然是得道的灵物,可与古贤人马翰林探讨学问,可与圣人老子、庄周对话,而如我们这些凡人,确是无缘见到它的真容了。

潭中的水啊,因静而清,因动而养;池塘中的生物啊,因动而生,因静而养。如此循环往复,实则繁衍久长。忽而一阵清风将白云吹得无影无踪,这真是云欲停而风不止啊,但那又怎么着,白云也是风吹来的嘛。风为何物?风不就是大自然的思绪吗?好在潭面也还是安静的,明亮的。潭边的大树上,有几只红腹锦鸡,五彩的羽毛,漂亮极了。可是,那一对传说中的金雀,始终难以寻找到它们的踪迹。

这么神秘的地方,如此优美的环境,微风吹来,水面泛起阵阵涟漪,天边堆积层层叠叠的云霓,把水潭映照得分外旖旎。“道”者,“到”也,看着蜿蜒的山道,我想,道法自然,也就是自然之道。离开了自然,为“到”而“道”,则往往背道而驰。树上的鸟鸣叽叽,潭里的蛙声呱呱,一唱一和虽不协调,也是一切依照自然规律,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自由自在,其乐融融。

山雨过后,山石间的雨水,淅淅沥沥,有的地方形成了小的瀑布,流进了潭里,潭水由清变浑。但过不了几天,又由浑变清。如此周而复始,龙潭又依靠自己的功能恢复了青春。

坐在潭边,欣赏眼前的蓝天白云,天上水中,一样的沉静。周围的树草,山上山下,一样的繁茂。不变的唯有那从大自然中提炼出的哲理。叮叮咚咚,山泉水由林海间渗出,汇聚,流淌,在潭中待上一段时光,也将渗入地下,或者流向江河,或者蒸发到天空。生与灭,动与静,有与无,周而复始。

志奔山九十九龙潭 杨世忠/摄

猜你喜欢

水潭草甸龙潭
一团棉花
一团棉花
馒头草甸
醉美西龙潭
九龙潭的险
咏蜡烛(外二首)
新巴尔虎右旗沼泽和草甸信息提取
吹熄蜡烛
无题
我想在草甸躺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