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防范意识形态风险的机制研究

2021-11-26王晨菲

魅力中国 2021年17期
关键词:舆情预警师生

王晨菲

(哈尔滨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一、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严峻挑战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各大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阵地,担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抓好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机制,是高校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如今,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的经济形势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多样性、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生活,高校意识形态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主流意识形态弱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发展,西方意识形态对我国进行冲击与渗透,腐蚀了一部分师生的价值信念,进而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产生怀疑。另外,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弱,甚至产生盲目崇拜,从而淡化了主流意识形态。高校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用科学的理论去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使命。但目前,部分大学生却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感兴趣,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中呈现出弱化趋势。

(二)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多元化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社会矛盾很复杂,利益纠纷大。各领域革新与发展中,我国民众受到了西方文化和观念的影响,“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思潮越趋严重。这导致高校学生理想信念在不同程度上有所缺失,价值取向多元化,实现人生目标的门径逐渐功利化,也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高校做好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三)意识形态工作合力不足,发挥效果不理想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与运行,绝不是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任务,而是渗入在各项工作中,需要各个部门密切合作从而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工作机制,形成一个完备的工作体系。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取得实效,就要整合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有效资源,积极参与,注重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最终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二、高校防范意识形态风险的多维机制构建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高校防范意识形态风险的多维机制建立是应对西方错误思潮对高校师生进行思想渗透的重要路径。

(一)建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运行机制

意识形态工作领导运行机制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引领公共话语表达和功能发挥的重要机制。

一是建立领导决策贯彻机制,它是领导运行机制建设的关键,起到政治、组织保障作用。首先,高校是防范意识形态风险机制的构建主体,特别是党委领导干部,要不断改进学习方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学习,并做到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并进。其次,高校要建立培训机制,对干部进行定期的培训,通过论坛、座谈会、讲习班等培训方式和一系列有效的考核制度,来督促主体养成学习习惯。二是提升领导队伍的理论研究能力,使得领导队伍能够重视理论学习,夯实理论基础,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提高理论与实践水平。第一,重视理论基础的学习,增强领导干部的“四个自信”“四个意识”,高校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和教师及辅导员要提高对基础理论的学习意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提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三是领导队伍切实落实责任。一方面,党委要提高自身作为领导主体的责任意识,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快对防范意识形态风险的多维机制的建设,使党的领导成为高校发展的“红色引擎”。另一方面,其他各职能部门要做到各司其职,灵活联动。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作,单独凭借党委的领导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其他各个部门的协助与配合,灵活机动,做好主流意识形态的解读、宣传与教育,做好大学生在网络上和生活中的引导者。

(二)完善师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机制

话语权主要看话语接受者是否信奉主流意识形态,所以在高校完备师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机制运行系统中,一定要思考接受者的所求,培养接受者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行为践行能力。

一是引领师生形成情感接受和价值认同。大学生处在信息满天飞的数字化时代,加上自身缺乏理性判断力,所以容易误判从而陷入价值观冲突或价值观混乱,因此高校要加强师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理性认同的培养。第一,对师生进行意识形态的宣传解读及舆论引导,通过师生的知、情、意等心理意识机制转换,进而使他们逐渐自觉地认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第二,要发挥师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他们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和正确认知的能力,形成切合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辨别和选择。第三,要提高师生对多元意识形态化理性价值判断能力。二是建立科学的师生行为评价反馈系统。要实现师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良好践行效果,就需要高校建立科学、完整的师生行为践行评价反馈机制。高校要切实把人的行为形成全过程考虑在范畴内,进而在接受、认同、实践阶段分别建立评价反馈的子机制,这样信息反馈的效率就会得到有效地提升;还要在沟通网络中建立监控机制,对践行效果做出及时的处理,确保高校意识形态能够良性循环。

(三)建立科学高效的监控与预警机制

预警的重点工作在于确立有效的预警机制,获取信息的超前反馈,最终做到有备无患。

一是进行当下的网络舆情预判。高校可运用预警机制提升网络舆情判断的预知性和先见性,事先做出反应和处理。第一,制定科学完备的预警方案。高校要在全面收集整理、系统分析、摸清规律的基础上,再实施针对危机情况具有实效性的危机处理方案。第二,定期进行预警机制效果评估。评估是进行当下的网络舆情预判的需要,评估内容主要包括高校意识形态预警机制中的目标、方法等是否恰当。第三,加强预警机制的技术与手段保障。高校建立科学高效的监控与预警机制不仅需要科学技术的保障,还需要人力上的保障。二是实施高效的舆情危机处理。第一,建立高校舆情应急系统。首先,可以通过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行政体系等六大体系的信息反馈渠道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其次,组建高校舆情安全工作小组,进行科学的信息反馈。最后,针对突发舆情,建立起科学的应急解决机制。第二,建立网络引导体系,加强网络舆论中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统一思想,使社会舆论的统一化。第三,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高校要引导学生进行信息的反馈和监督,并体现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工作者对网络文化与思潮的引导作用,最终起到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

猜你喜欢

舆情预警师生
预警型智能包装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和设计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数字舆情
消费舆情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预警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