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灭火中的无人机应用研究
2021-11-26蔡斌郭建民
蔡斌 郭建民
(临沂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山东 临沂 276000)
前言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应用的不断成熟,相关的平台、链路、数据、遥感等技术也得到了足部的改进。再森林防火灭火工作中,无人机作为一种高新技术装备逐渐得到应用。通过空中侦察、火场态势检测等方式将火情实时回传,对火场信息进行全面、准确的监控,以此为依据来完成应急决策和兵力部署。而为了进一步分析无人机在应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防火灭火作战体系,推动森林部队防火灭火工作效率。
一、无人机在我国森林防火灭火应用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应用规范不健全
对于无人机的研发而言,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一套统一的标准,其设计与生产过程欠缺规范。从具体的情况上分析,在我国各大无人机生产企业当中,均按照各自的标准来生产,无论是在通信方式还是在数据模式上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中系统化和模块化的水平较低。另外,在我国林业部门和森林部队当中,其无人机战术体系也尚未成熟,再加上森林火灾环境的特殊性,对无人机抗热性和适航性方面也有着较高的需求,而适用于防火灭活任务的无人机类型有限,无法满足当前任务的需求。
(二)应用体系不完善
从当前无人机应用体系上看,其荷载较为单一,无法为体系化运用提供有力支撑。从具体的应用情况上看,受到载重情况、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影响,无人机携带荷载有限,难以完成多样化和功能性的载荷任务。另外,当前无人机的种类较少,机型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多样化的火灾任务需求。在具体的防火灭火工作当中,主要以微小型无人机为主,中型无人机数量比较缺乏,在飞行高度、速度、距离等方面均难以满足实际灭火工作的需求[1]。
(三)技术水平较为落后
基于无人机现有的科技水平上看,一方面是机械性能不足,升降技术设计比较粗糙,续航时间也达不到要求,载荷能力明显不足,严重制约了无人机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是智能水平不足,大部分无人机产品均依靠人工来完成操控,无法实现自动飞行,并且对环境的感知水平也不够。并且难以对自身故障进行处理,在获取影像资料后其快速拼接、三维重建功能还有待加强。
二、无人机在我国森林防火灭火应用中的改进策略
(一)建立标准体系
在无人机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需要将侧重点放在防火灭火任务当中,并且根据不同的任务类型、任务区域、任务特点来进行分析,根据无人机的续航时间、探测能力、飞行水平、耐热性等方面加以论证,明确需求并进行科学性的评估。另外,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在遥感平台、数据传输、荷载标准、故障处理等方面建立一套标准化的设计体系,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无人机操作人员的培训,逐步形成一套适用于当前森林部队的无人机人员培训体系[2]。
(二)建立装备体系
其一,需要丰富现有机型,并且按照相应的森林部队编制予以配齐。在无人机的力量体系编成过程中,需要依据森林防火灭火工作任务性质和任务区域进行分析,对任务现场的地形、环境、气候等因素进行分析,构建一套远程科学搭配、固定翼、电动编成等无人机装备体系。其二,还需要从实际的防火灭火工作出发,对飞行平台、光电技术、红外技术、雷达技术、通信技术、地形测绘、磁力探测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建立起一套完善性的飞行任务载荷体系,让无人机能够使用不同任务的需求,并以此来检验无人机的性能,根据实战当中的数据评估、需求反馈等信息来提升无人机的效能[3]。
(三)建立保障体系
在森林防火灭火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无人机的应用保障体系,并打破军队和地方条块式的限制,建立一套横向联系和系统整合的资源开发机制,遵循平时共建、战时共保、资源共享、互促共赢的原则,完善无人机装备器材的保障体系。其二,需要不断创新无人机队伍的培养模式,飞行控制人才是发挥无人机效能的关键所在,因而需要逐步摆脱生产厂家培训指导的单一模式,通过院校等医疗机构来完成正规化培训工作,以警种学院为基础,利用无人机实验室和训练基地来对操控手、维护技术、数据处理等方面来完成人员培训,并且依据送出去学、请进来教的原则,做好安装实训、岗位训练、比武训练等方式来快速提高无人机操控人员的技术水平,充分适应当前的工作任务,打造一种专业素质过硬、梯次配置完善的飞控人才体系[4]。
三、结语
对于无人机在森林防火灭火工作中的应用而言,具有风险小、成本低等特点,能够对火情进行全天候的检测,并实时监控火场态势。而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装备体系,并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障体系,推动森林部队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