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FSA声像档案数字转型研究:特点及启示

2021-11-26李宗富范风杰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浙江档案 2021年7期
关键词:声像档案馆澳大利亚

李宗富 范风杰/郑州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声像档案是社会活动真实、可靠的视听记录,直观生动地再现了历史原貌,具有独特价值和作用。在数字时代,档案馆、社会组织和机构等对声像档案的数字化保存、管理、研究以及开发利用等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澳大利亚国家声像档案馆(National Film And Sound Archive,下文简称NFSA)借助社会力量推动声像档案数字转型工作、开发利用特色数字馆藏并主动通过网络化平台宣传,加快了馆藏实体声像档案的数字化进程,促进了声像档案价值和效用的及时有效发挥,提高了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与服务水平。本文以NFSA为例,对其馆藏情况进行介绍,并对其声像档案数字转型工作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其在声像档案数字转型实践中的先进做法和有益经验,以期为我国档案馆室等机构推进声像档案数字转型、更好地开发利用数字化声像档案资源等提供参考。

1 NFSA概况

NFSA成立于1984年,是澳大利亚顶级的视听档案馆,也是国际公认的卓越音像保存中心。NFSA的前身是澳大利亚国家历史电影和口语记录库,成立于1935年,1984年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化机构。NFSA致力于为子孙后代收集、保存澳大利亚的视听文化遗产,并通过多种方式向全世界分享其藏品,通过影像展示澳大利亚特色文化,提升公众对澳大利亚电影发展历史的兴趣,增强澳大利亚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目前,NFSA通过捐赠、寄存、购买等方式已收集了300多万件藏品,并将这些藏品按类型划分为电影、电视、音频、无线电广播、电子游戏、口述历史、文件和人工制品、土著收藏等系列合集。其中,电影系列藏品超过30万部。电视系列藏品将选择重点放在具有文化、历史和美学意义的节目上,保存了从1956年至今的许多重要节目。音频合集涵盖了时间跨度超过百年的澳大利亚录音,展示了广泛的主题、流派和风格,包括超过124000张独具特色的光盘录音、约33000盘磁带录音和137000份电子文件[1]。无线电广播系列藏品包括戏剧、综艺节目、新闻等多种内容,展示了澳大利亚广播行业的发展历史和成就。电子游戏系列藏品保存了8款不同时期和不同技术格式的电子游戏,目前正在收集墨盒和磁盘、情节提要、配乐和宣传材料等。口述历史系列藏品则收集了从事电影、电视以及广播行业人员的口述,澳大利亚音像行业的专业人士、实践者以及新兴的艺术家等是主要的口述采访对象。文件和文物系列包括电影海报、幻灯片、戏剧广告、电视和电影道具、宣传材料、剧本等,讲述了澳大利亚视听产业和文化发展背后的故事。土著系列藏品包括25000多件作品,展示了土著居民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和多样性的文化,凸显出了土著居民在澳大利亚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

2 NFSA声像档案数字转型实践的主要特点

2.1 以数字化战略为指导,持续推进数字转型工作

NFSA声像档案数字转型工作始于对馆藏档案进行大规模数字化。据NFSA预测,如果不进行数字化,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声像遗产到2025年将会永远消失。为此,NFSA制定了数字化战略(Digitisation Strategy, 2018-2025)以更好地保存澳大利亚珍贵的声像遗产,满足公众未来的利用需求[2]。数字化战略从2018年持续到2025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2018年,目标是进行大规模的数字化,NFSA将建立一个大规模的数字化设施,采用新技术并利用外部设备和NFSA自身的专业知识保护澳大利亚的声像遗产。第二阶段始于2021年,目标是建设国家声像数字化卓越中心,NFSA将总结数字化项目的经验教训,并与澳大利亚画廊、图书馆、档案馆等机构合作收集在线声像材料,在为整个澳大利亚声像遗产数字转型工作提供指导的同时,力争到2025年实现公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利用各种数字化声像档案资源的目标。

2.2 以文化传承为目标,强化记忆建构

档案是最接近史实的记录。在传统工作模式下,档案资源所发挥的文化教育功能并不理想,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档案作为真实历史记录的实用性[3]。NFSA与学校等教育机构合作,通过Learning计划将馆藏资源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并通过教育计划引导学生利用丰富的数字声像档案资源学习了解澳大利亚的历史文明、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培养了学生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学习探索的意识和能力。NFSA每周都利用固定时间开设各种活动和讨论会,帮助学生从丰富的电影、纪录片、新闻、广告等素材中学习拍摄方式和技巧。NFSA网站“Learning”模块还提供了丰富的在线教育资源,包括数字学习网站以及数千个视频、音频供传输或下载,教师或其他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数字资源查找工具查找NFSA收藏的各种免费教育视频。NFSA还利用“三措并举”(Take Three)计划为澳大利亚大学生和新兴的澳大利亚艺术家及电影制作人等提供馆藏音频素材,用于教育或非商业用途课程。用NFSA提供的数字资源进行教学互动,极大地促进了馆藏档案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及时利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为了更好地发扬传承澳大利亚文化、强化民众文化记忆,NFSA还于2007年建立了“澳大利亚之声”项目。截至目前,该项目共收录了145份音频,包括流行歌曲、广告歌曲、著名演讲、电台广播等[4]。在NFSA的组织下,澳大利亚公众对各种形式的录音进行推荐投票,票数较高的提名作品将放在NFSA网站上公开展览,再经过行业专家小组的筛选,最后选出最具文化、历史以及美学意义的音频收入“澳大利亚之声”项目。NFSA给予了公众广泛的参与权,主动引导澳大利亚民众积极参与文化记忆构建,增强了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同时也提升了NFSA的影响力。

2.3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升互动体验感

NFSA很重视用户的建议和反馈,不断提升用户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NFSA线下活动受到限制,根据查档者和参观者的建议和反馈,NFSA举办了名为“蜂巢”(Hive)的数字互动展览。蜂巢以名为“故事墙”的互动显示器为核心,别出心裁地呈现了6名NFSA专家的真人投影,参观者可以通过专门的智能设备与6名专家进行互动,听专家讲述澳大利亚音像历史和档案故事,并了解NFSA当前正在开展的工作[5]。展览还设置了知识问答游戏,参观者可以通过“琐事游戏”测试自己对澳大利亚音乐、电视、电影等的了解程度。展览通过英语、阿拉伯语、法语、印地语、日语、普通话和西班牙语等不同语言呈现[6]。NFSA开发利用特色数字馆藏提升了展览的互动性和吸引力,为参观者带来了强烈的情感体验,使参观者在学习历史档案与历史资源整合中找到了归属感,提升了档案利用意识。

2.4 以协同合作为渠道,增设宣传大使

数字化声像档案的保存及开发利用工作需要多方共同努力,NFSA重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到声像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首先,NFSA引入了志愿者服务机制。NFSA鼓励包括残疾人、土著居民等在内的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的志愿者参与营销、设计和数据分析等岗位的申请。其次,NFSA重视与专业的技术团队合作。在Corrick系列电影数字恢复项目中,NFSA与荷兰的专业后期制作公司和电影实验室Haghefilm Digitaal合作,Haghefilm 拥有早期光化学修复中数字扫描所需的所有颜色分级信息。得益于Haghefilm和众多NFSA专家的出色工作,今天人民可以在数字影院中观看Corrick系列电影。此外,为了更好地保存土著居民的视听文化遗产,NFSA还与澳大利亚原住民媒体(FNMA)以及澳大利亚土著、托雷斯海峡岛民研究所(AIATSIS)等合作,为研究视听文化遗产的远程媒体和档案工作者提供土著远程档案研究基金。另外,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澳大利亚珍贵的视听文化遗产,NFSA还创新宣传方式,借助名人效应吸引受众。NFSA邀请了4名具有丰富电影经验和巨大影响力的行业专家担任形象大使,其中著名影评人Margaret Pomeranz女士担任NFSA电影大使,在娱乐和广播行业拥有20年经验的Shaun James先生担任声音大使,Seven电视网的高管和顾问Glen King先生担任首任电视大使,澳大利亚电影行业领军人物之一的Tony Buckley先生担任“逝去的电影”大使。

3 对我国声像档案数字转型的启示

3.1 重视规划指导,加快推进数字转型

声像档案数字转型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统筹规划、分期分阶段持续推进。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指出国家鼓励和支持档案部门推进档案数字化工作,并要求档案馆等要加强保障各种档案数字化成果的安全保存和有效利用。这既为声像档案数字转型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综合档案馆或专业档案馆在对声像档案数字转型进行规划指导时,不仅要明确数字转型的目标和要求,还要统筹考虑声像档案的特殊性,加强数字声像档案资源的有序化、规范化、特色化研究和开发,加快声像档案数字转型进程。

3.2 积极融入文化教育,助力弘扬主旋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电影工作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档案部门应当积极谋划“十四五”时期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电影强国作出贡献[7]。档案部门可以深入挖掘馆藏电影、纪录片、照片等不同形式的声像档案,利用数字人文技术手段等加强声像档案的开发利用[8],宣传好党史、讲好中国故事。如利用数字声像档案资源举办线上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特色数字互动展览,建设红色声像档案资源在线数据库等,方便公众随时随地获取资源,培养公众爱国主义情怀,推动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

3.3 深挖特色资源,提升用户体验

相比于一般的档案资源,声像档案更加直观生动形象。声像档案还承载了特定时期的文化和记忆,是展示地方特色文化的独特载体。为了推动声像档案价值和效用的及时有效发挥,开发声像档案资源应当注重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展示地方历史和风土人情。如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以“恢复和重塑”为主题推出专题赏听会,将现代乐曲与古代乐器相结合,为广大群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既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又在艺术创作和展示中输出了多元价值观念,增强公众的文化认同感与和归属感。

3.4 强化协同合作,拓宽宣传渠道

声像档案数字转型涉及许多方面,其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多方共同努力。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指出:“国家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档案数字资源跨区域、跨部门共享利用。”[9]为更好地保存、开发和利用声像档案资源,档案馆、电视台等机构应当打破行业壁垒,通过加强协同合作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域的声像档案共享平台,实现对声像档案资源的开发共享。此外,还可以创建众包平台等,收集公众形成的视听故事,拓宽声像档案资源收集途径,探索广播声像档案在数字媒体传播开发中的模式等[10]。档案馆还可与技术团队等进行合作,深化声像档案数字转型、开展受损声像档案修复工作等,从而更好地保存利用声像档案。

猜你喜欢

声像档案馆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学校的“失败课”
高校声像档案保护技术的应用
校外教育机构声像档案管理创新探析
关于智慧档案馆与数字档案馆的关系探讨
澳大利亚:和书来一场盲约
声像档案管理工作之我见
when与while档案馆
北京市第三届“档案馆日”活动预告
行在澳大利亚
科隆档案馆突然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