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剧《茶花女》的音乐特点与演唱技巧分析

2021-11-26赵儒衿

黄河之声 2021年2期
关键词:茶花女咏叹调演唱者

赵儒衿

歌剧《茶花女》是威尔第“中期三部曲”最具代表性及知名度最高的作品,现如今《茶花女》亦是表演最为频繁的歌剧之一。通过资料搜集及调查分析发现,《茶花女》在国内的研究以作品分析、某唱段处理分析、男女主人公形象塑造分析为主,与演唱技巧及音乐特点相关分析偏少。基于此,为充实国内《茶花女》研究资料,多路径剖析歌剧《茶花女》,基于《沸腾的激动心灵》针对《茶花女》音乐特点及演唱技巧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歌剧《茶花女》及《沸腾的激动心灵》

歌剧《茶花女》改编自长篇小说《茶花女》(亚历山大·小仲马),在此之前戏剧《茶花女》受到人们喜爱,威尔第深受触动,邀请法兰契斯克·马里亚·皮亚夫针对剧本进行修改,并花了6 周时间完成曲谱创作,世界著名歌剧由此诞生。1853 年《茶花女》在凤凰歌剧院(意大利)首演,然而在首演过程中演员表现不尽如人意,使之评价相对较差。1855 年歌剧《茶花女》再次上演,更换主要演员,演出大获成功。剧目中《饮酒歌》、《普罗旺斯的陆地与海洋》、《永别了往昔的美梦》及《沸腾的激动心灵》等曲目较为经典。

歌剧《茶花女》一共三幕,薇奥莱塔·瓦蕾莉混迹于巴黎上流社会,阿尔弗莱德·杰尔蒙是来自正派家庭的作家,他对女主角这位“交际明星”爱慕已久并不断追求,女主角很快爱上了这位年轻作家,不顾世俗眼光到巴黎乡下过着简单而幸福的日子,然而幸福的道路上从来荆棘满布,男主角父亲多加阻挠,为了他的名声女主角选择离开他,男主角以为女主角移情别恋、嫌贫爱富,心生误解,虽然最终误会解开,但薇奥莱塔命不久矣,最终离开人世。

《沸腾的激动心灵》为男高音咏叹调,在第二幕首场出现,为阿尔弗莱德唱段,在男女主人公相恋后离开巴黎到乡间过着幸福生活,在此背景下唱出《沸腾的激动心灵》,展现男主角内心情感及其对女主角的爱意。男主角性格有很强的矛盾冲突,对爱情专一,歌剧第一幕女主角生病躺在床上,男主角每日探望,当她婉拒男主角爱意后,他仍不改初心,最终薇奥莱塔被他的执着所打动,二人坠入爱河。然而,好景不长男主角为了生活瞒着女主角变卖家产,全然不想女主角付出,心中充满愤怒与羞愧,这成为二人感情破裂心生误解的开端。之后阿尔弗莱德自认为女主角无法同自己过清贫日子选择离开,并未深入思考前因后果,还当众羞辱她,男主角偏激、冲动、自尊心过强、心胸狭窄等性格随之予以体现。最后一幕男主角通过父亲了解女主角离开自己的真相,在愧疚驱使下他向女主角道歉,体现其自责、内疚、后悔的一面[1]。

通过对男主角进行分析可知,其性格特点及矛盾冲突与自身情感经历存在紧密关联,需根据剧情及其内心情感予以演唱,做到“人歌合一”。《沸腾的激动心灵》在第二幕开篇出现,此时男女主角还未产生误会,生活幸福美好,演唱时要体现出满足、愉悦、幸福以及对女主角深深的爱意。

二、以《沸腾的激动心灵》为例分析歌剧《茶花女》音乐特点

(一)旋律

威尔第所创作的歌剧旋律极具歌唱性,《沸腾的激动心灵》亦如此,此曲引子部分为1 到13 小节,旋律特点鲜明,旋律主题在1-5 小节及5-10 小节出现2 次,主题旋律可分成2 部分,一是四分符点(带连线)与十六分音符(2 个)下行模进,二是以跳音为主八分音符级进及跳进,赋予歌剧抒情性,为歌曲情感酝酿奠定基础,为输出激动、沸腾情绪铺平道路。宣叙调为13-24 小节,歌剧旋律具有朗诵性,同音级进且重复,体现男主角与女主角生活在一起的幸福与满足之感,第25 小节后为大跳音程,旋律逐渐变慢,音乐更加抒情,体现男主角对女主角的爱恋之情。咏叹调为38 小节至末尾,速度为行板,宣叙调及引子节拍为4/4 拍,此部分为3/4 拍,存在大的连线,抒情特征明显,可突出威尔第歌剧艺术风格,歌剧咏叹调中大线条乐句类似,使音乐情感更为饱满。在威尔第歌剧中下滑音是其旋律设计主要特点,咏叹调中较为常见。此首咏叹调54 小节、61 小节均有小字二组降e 音而后转变为小字一组f 音下滑且跨度较大旋律处理,要注意演唱气息连贯,增强音乐叹气之感[2]。

(二)力度及速度

为表现歌剧冲突,使剧情跌宕起伏,在音乐处理中力度与速度具有对比性,这是威尔第艺术创作惯用技巧,《沸腾的激动心灵》亦较为明显。此曲咏叹调引子速度为快板,力度由弱(p)变强,最终力度为f,使歌曲情感先抑后扬,在前期不断积累情绪,最后予以爆发,此爆发为宣叙调的演唱奠定基础。宣叙调13-37 小节中的13-24 小节为快板,第25 小节后音乐放缓并转为行板,28 小节处速度持续放缓并变为慢板,力度与速度为抒情助力,并为咏叹调的演绎做好铺垫。38 小节至末尾为咏叹调部分,速度为行板,此部分力度变化较为突出,起初为弱(p),到46 小节加大弱度,即ppp,60 小节转变成很强,即ff,60-61 小节变化最为明显,60 小节处做小字二组降a 音处理,力度为ff,在61 小节处做小字二组降e 音处理,力度为极弱,即ppp,力度变化鲜明,体现男主角澎湃心情。最后一句做渐弱处理,即dim,加之柔和甜美旋律设计,抒发男主角幸福美好内心情感。

(三)伴奏织体

《沸腾的激动心灵》引子伴奏织体为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旋律整体较快,体现男主角激动心情,38-67小节咏叹调部分伴奏织体为左手八度低音八分音符转接右手十六分音符三组和弦,使音乐保持活跃灵动状态,3/4 拍节奏极具动感,能映衬男主角幸福美好内心体验。65 小节第3 拍伴奏突然停止且仅为歌唱旋律,为演唱者表现技巧提供空间,66-67 小节伴奏音型与之前存在相似之处,使幸福美好的抒情演绎得以画上完满句点[3]。

三、以《沸腾的激动心灵》为例分析歌剧《茶花女》演唱技巧

(一)歌词大意

歌词是歌剧抒情载体,只有读懂歌词并了解歌词内涵才能精准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及内心情感,为通过演唱加强艺术处理奠定基础。在演唱外语歌剧时存在语言习惯、文化背景不同问题,对演唱者发音、理解及歌曲把握带来负面影响,为此需演唱者树立文化交互意识,了解《茶花女》创作背景,在原曲中标注重音,通过翻译处理保障唱词流畅且合乎逻辑,避免产生歧义,为演唱者与听众增强情感共鸣给予支持。在歌剧中与男主角相关线索及身份不够明确,这就需要表演者针对原著《茶花女》进行研究,深入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罗曼蒂克的哀伤。通过分析可知男主角可能刚步入社会,对一切充满憧憬,涉世未深,对新鲜事物较为期待,使之性格有稚嫩、执拗、冲动、莽撞的部分,其性情存在不确定性。在充分体悟人物性格特点前提下深入品读歌词,为演唱者艺术加工处理奠定基础,明晰男女主人公悲惨结局与人物性格存在紧密关联,二人不完满的爱情故事具有必然性,需在唱词中予以体现,达到中心思想、演唱技巧合二为一目的[4]。

(二)重点演唱技巧

第一,宣叙调部分。全曲67 小节,13-37 小节为宣叙调部分,约为全曲1/3,演唱时间约占全曲1/2,为此宣叙调演唱技术处理较为重要。咏叹调中宣叙调的作用与引子相同,速度较为自由,犹如朗诵一般,演唱时注意歌词强弱控制,表现男主角激动的内心情感,与咏叹调后续抒情部分形成明显对比,宣叙调开篇速度为快板,整体较为活泼,首句开篇名题,表示男主角离开女主角后就不会再感到快乐了,要唱的异常坚定,而后乐句八分附点音符与十六分音符需精准把握,虽然速度较为自由,但节奏要稳定。21 小节小字二组连续f 要强调诉说的特点,注意演唱方式要轻巧。23 小节小字二组g 音需稳定气息,确保音符轻巧带过且平稳,切忌突出该音。25 小节处需逐渐放缓速度并转变为行板,语气注意变化,小字二组f 音在25 小节处需维持诉说之感,留意25-26 小节跳音记号,在演唱过程中气息需有弹性。28 小节速度持续变缓并变为慢板,使音乐更为舒展,小字二组连续f 及升f 要格外留意,主要源于此时男高音正要换气,容易存在声音卡、挤问题。,慢板开始前休止音为一拍,要利用这一拍调整状态,鼻腔、口腔同时吸气,顺着后背、咽壁充满腰腹部,在感受到隔膜肌对抗后加大发声力度,将隔膜肌视为蹦床,演唱时的声音犹如踩在蹦床上被弹起,并顺延头腔、口腔、胸腔喷薄而出。33 小节小字二组降e 而后降a 跳进处理在演唱过程中相对较难,需注意姿态放松、语调从容、气息饱满,将气息控制在中低音区,音乐处理需柔和,在演唱前调整好状态,确保腹部上端顶开,小腹收缩,驱动隔膜肌排出气息,小字一组降b 上行至二组降a 要一以贯之,关注渐弱记号及“sato”、“tutto”一字多音位置,演唱要轻巧、婉转、柔和,切忌僵硬、笨拙,为咏叹调抒情奠定基础[5]。

第二,咏叹调部分。38 小节开始为咏叹调,速度为行板,力度起先为p,节奏用3/4 取代4/4,使之更为轻快,与宣叙调存在不同之处,咏叹调有大量连线,需以“强弱弱”韵律为依托演唱,演唱切忌断开,需连续流畅。在演唱43-44 小节时需留意连线与渐强记号,演唱力度与音调高低存在一定关联,即升高音调力度变强,注意气息连贯且具有流动性,音区升高时腹肌群需处于紧张对抗状态,上腹部持续顶出同时小腹不断收缩,而后45 小节小字二组g 处理需气息流畅且柔和,腹部不可过于僵硬,通过小腹收缩吸收空气,保障气息充足且轻巧,注意延缓及渐弱标识,同时要控制气息总量,达到演唱力度对比目的。注意51-55 小节、58-61 小节2 部分旋律及伴奏一样,同时力度存在一定区别,在53小节处力度为f,在60 小节处力度为ff,与54 小节相比,61 小节有渐消失记号,演唱者需区别对待,保障整体演唱第一句最强,第二句次之,第三句最弱。演唱此部分需注意强弱对比,从ff 到ppp,腹部上端需持续收缩并向外顶,小腹肌群通过收缩控制气流,力度强的位置需增加气流总量,腰腹肌群持续对抗,相反需减少气流总量,腰腹肌群相对放松。在此部分有小字一组g 至二组降a 变化环节,两处变化间隔较近,是咏叹调较有挑战性的一环,需通过呼吸弹性予以支持。在唱之前要调整呼吸状态,确保气息流畅,切忌耸肩提胸,口鼻需一起吸气,打开喉咙且位置下移,使气息能顺着后背、咽壁到达腰腹部,腰腹部向外扩展,呼气时顶出两肋,小腹随之收缩,声音伴随气流释放出去,赋予演唱倾诉之感,不可呼喊,唱完第一句后要调整好状态。结尾处65小节第3 拍起自由休止,留下演唱旋律,唱第一句时要平稳,注意柔和甜美及渐弱记号,2 个休止符之间换气,换气需保持放松状态,高音部需增强腰腹肌肉群力量,同时下腹部收缩,气息整体舒展、柔和、充足,体现主人公内心幸福美好的情感[6]。

(三)腔体控制技巧

腔体控制在歌剧演唱中极为重要,关乎歌曲情感表达完整性及艺术性,这就需要演唱者提高腔体控制能力,使音乐作品更加动人优美。在歌剧《茶花女》中高音部分较多,需正确打开口腔,增强口腔共鸣,下颚部分要自然放松并抬起上颚,上颚部分要处于紧张状态,上下颚结合发音加强共鸣。咽腔是头腔、胸腔通道,为此在演唱过程中需通过利用咽腔保障气流顺畅,演唱者可用“打哈欠”的技巧打开咽腔,软腭自然抬起,找准头腔共鸣位置,音波通过咽壁反弹并达到头顶,使高音更为圆润。为保障演唱者能熟练驾驭腔体控制技巧,其需加强练习,找到适合自己且较为准确的发声方式,同时加强锻炼,保障腰腹部肌肉群能帮助气流输出,为腔体共鸣奠定基础,还需演唱者做好人物形象分析处理,根据歌剧剧情发展动态调整腔体控制方式,真实表现歌曲思想感情,明确声音位置,进行舞台表达训练,提高声音处理能力,体现戏剧矛盾冲突及人物性格特点[7]。

结 语

综上所述,歌剧《茶花女》作为威尔第代表作人物形象丰满、剧情跌宕起伏、音乐旋律优美,受到观众喜爱。男主角性格存在矛盾之处,既向往美好、执着、忠贞的爱情,又存在自尊心过强、心胸狭隘、暴躁冲动等性格问题,他对女主角的情感经历热恋、误解、误会解除自责内疚三大部分,使男主角形象更为立体,在演唱时需充分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沸腾的激动心灵》是本剧目著名咏叹调,蕴含诸多威尔第艺术创作特征,如力度大幅度变化、速度转变明显、连续线旋律、伴奏织体简洁等,为此通过研究分析该歌曲能助力人们诠释威尔第音乐作品,在把握艺术风格前提下精准传递音乐思想感情。《沸腾的激动心灵》演唱难度较大,需表演者加大原著及唱词研究力度,确保唱词通顺且合乎逻辑,同时根据音乐特点灵活运用演唱技巧,在反复练习前提下增强个人表现力及艺术修养,总结演唱经验,为持续深入研究歌剧作品给予支持,继而助推我国歌剧表演艺术稳健发展。

猜你喜欢

茶花女咏叹调演唱者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如何调整声乐演唱中的心理状态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茶花女
浅谈茶花女悲惨结局
茶花女吊灯
亨德尔《弥赛亚》中咏叹调的音乐分析与演唱研究
清唱剧《以利亚》中两首男高音咏叹调演唱研究
可悲一代“茶花女”
音乐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