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在艺术的两极运动下的发展
2021-11-26刘祎瑶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
□刘祎瑶 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
古代社会与当代社会构成了社会的两极,现实世界由手工业生产转向机械化生产,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使得人们的思想发生了转变,艺术膜拜价值的衰亡对应着展示价值的出现,于是构成了艺术史运动的两极。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也使大众对艺术的接受方式及审美观念产生了变化。在艺术的两极化运动中,建筑作为永恒的艺术品在顺应艺术的两极运动进程中也融入了当代艺术发展的新理念,同艺术的两极运动发生了交汇碰撞[1]。
中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随着工业的发展而丰富了建筑的类型。中国古代建筑包括宫廷府第建筑、防御守卫建筑、宗教建筑、民居建筑、娱乐建筑等类型。随着艺术的两极运动的推动,中国古代建筑的服务对象、建造工艺、使用功能及审美等同样都发生了改变。这些改变使得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广泛的研究价值,也传播、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
一、艺术的两极运动
(一)艺术运动下的两极
艺术运动下的两极,即艺术的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机械复制时代与宗教时代以时代为符号作为对应的两极,推动了艺术的两极运动进程。机械化生产的出现,使得艺术品得以复制,并被大众所熟知,使一直占主导地位的与之对立的有光韵的艺术崩溃了。古典的艺术服务于宗教,一些壁画和雕塑只能被神灵所见,这便要求人们隐匿艺术;而现代的艺术则是一种展示。在有光韵的艺术中,艺术的膜拜价值占主导地位,而在机械复制的艺术中,则是艺术的展示价值占主导地位[2]。艺术的膜拜价值,即艺术光韵的体现,其主要特点与光韵相同,也就是若即若离:感觉上非常贴近,但实际上又不可接近。而艺术的展示价值则是消除这种若即若离的距离感,使其成为可以为人所直接把握和了解的东西。
(二)两极运动下的艺术发展
1.艺术接受的历史演变
艺术的膜拜价值和展示价值带来了艺术接受的历史演变,这是一种从对艺术的凝神专注式接受到消遣性接受的转变。第一种侧重艺术品的膜拜价值,在这种接受中,接受者通过自身的联想沉入作品中,这种接受以个人方式实现,如对绘画作品的接受。另一种侧重艺术品的展示价值,接受者并没有沉入作品中,而是超然于作品,沉浸在自我中,这种接受大多以集体方式出现,它最早体现在建筑艺术中[3]。
2.美的艺术和后审美的艺术
美的艺术就是指本身具有审美属性的艺术,而后审美的艺术本身则不具有这种直接的审美属性,它的审美属性是后人加上去的,是间接而来的。美的艺术具有自主性外观,而后审美的艺术则不具有这种自主性外观,是随着时代历史演变过程中所依附的其他价值产生的。
二、艺术的两极运动下的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传统哲学独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塑造了中国人文自然和天人合一、知识与道德融合的独特见解。宇宙法则与治世规范的精神气质,反映到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上,就是丰富的地域性、独特的审美取向、无形的虚实哲学和严明的空间秩序相统一的设计手法,这种通过层层推演而得出的独一无二性与机械化大生产有着矛盾性。但从哲学上来说,矛盾同时催生着事物的发展,在艺术的两极化运动中,膜拜价值向展示价值进行转变,审美也加上了不自主因素。同时,艺术从凝神专注向消遣性转变[4]。
(一)价值的演变
1.从膜拜价值到展示价值的演变
随着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建筑也无法逃避从膜拜价值到展示价值的演变。中国古代建筑也符合这一演变过程。“膜拜价值”反映了建筑的特权性与隐私性,而“展示价值”则体现为建筑的可参观性与开放性。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宗教建筑产生的是一种膜拜效应,主要服务于宗教信仰。具有膜拜价值的中国古代建筑的社会政治意义大于建筑本身的意义,其中的祭祀场所,构造装饰同古代西方的教堂神像和装饰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虽然在表现手法上大相径庭,但都是为上流社会及宗教政治服务,不可供大众参观游览。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膜拜艺术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艺术的两极运动中的展示艺术。就当代社会而言,宗教建筑的展示艺术则被充分表现了出来。宗教建筑现在对外开放,使大众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也为后世建筑设计者提供了启迪。艺术的两极运动下的价值演变多体现在以寺庙、宫廷、石窟为主的中国古代建筑上。
2.审美价值的演变
本雅明认为,建筑艺术就是后审美艺术的典范,建筑物本身最初并不是为了审美而被创造出来的,它的审美属性是后来产生的,表现在建筑随着时代历史演变所依附的其他价值上。最早的中国古代建筑是原始时期人类为了居住、防御等而建造的,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古代建筑根据其不同的地域气候、文化影响,在满足其功能的前提下也注重建筑的形式感,赋予了建筑美学属性。但建筑是可以保留的艺术,它自身的审美价值是会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例如,我们现在观赏中国古代防御建筑——嘉峪关,更多的是对其形态上的审美及对古人智慧的赞美,这便是审美价值在当代艺术的两极运动进程下的演变。
3.当代社会下保护价值的介入
中国古代建筑凝结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在精巧的结构与空间布局的基础上,赋予了社会的礼乐制度。这些建筑反映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但早年各种原因给予建筑展示价值,导致建筑结构外观等被不同程度地摧毁。为了保护历史建筑,国家则出台了相关法律政策,这便是保护价值在艺术的两极运动中的介入。保护价值多存在于宫殿、祠堂、洞窟等中国古代建筑中。例如,清王府的不对外开放及莫高窟只有少数洞窟对外展示等。当代保护价值与艺术两极运动中的膜拜价值形式一致,都是不对公众展示。但两者但所服务的对象不同,前者是保护国家文化,后者却是服务于宗教神学。
(二)建造方式的改变
在机械复制的时代,大众意识兴起,艺术可以通过电子媒介或机械复刻精准还原。反映在建筑上就是,人们可以将建筑生成模块化,从而满足建筑群落的复制。在中国古代建筑方面则多体现在民居建筑上。城镇、村落、街道的兴起造成了建筑的建造方式的改变。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民居建筑模式多为建筑群落,而建筑形式构造相同,使得整个空间更有系统性,更能反映中国建筑的地域性。同时,通过接搭组织起来的路径和公共景观场所比传统独立民居形式更为丰富。中国民居建筑的布局逻辑很好地体现了机械效率和人情味的共生。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建筑强调的是效率性和整体性,但此时的民居建筑的复制并不单单是形式上的复制,也复制了一整套居住习惯和居住心理。
(三)接受方式的改变
消遣性接受大多以集体方式发生,最早体现在建筑艺术中。艺术接受的历史演变是从凝神专注式接受向消遣性接受的转变,前者侧重艺术品的膜拜价值,后者侧重艺术品的展示价值。中国古代建筑的凝神式专注,表现在人们去欣赏这个建筑,与此对应而生的则是作为娱乐休闲的中国古代建筑,如乐楼、舞楼、戏台等。对建筑艺术的消遣式接受通俗而言就是希望自己能置身室内享受这个空间。艺术的两极化运动发展至当今社会,对建筑的消遣式接受方式越发显著,人们在旅游度假时希望自己能融入当地环境,大量的村落、院落因为商业的需求也将中国古代民居开放为餐饮、住宿等具有功能用途的建筑空间。
结 语
艺术史是艺术作品本身的两极运动,艺术史不断地更新发展史,艺术的两极运动进程也在更新并延续着。两极从字面上来看,是相互对立矛盾的,但正是因为矛盾才能催化新事物的产生。从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层面上来说,中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阶段。随着生产力及工业的进步,建筑在艺术的两极运动进程中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中国古代建筑并不只是存在于某一时期,很多都保留至今,成为推动艺术的两极运动的影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