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旋律 强调节奏
——节奏训练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2021-11-26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艺术家 2021年7期
关键词:声乐节奏生活

□傅 蓉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节奏训练是声乐教学的灵魂,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强化节奏训练,能够让学生深入感受到声乐的奥妙,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有效提升声乐教学的效率。本文具体论述了节奏训练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一、巧妙利用课堂导入环节,合理渗透节奏训练

为了有效提升声乐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节奏训练。每节课教学前的5~10 分钟是学生慢慢进入学习状态的时间,教师在没有任何课堂导入的情况下就开门见山地进行知识讲解,容易打击学生学习声乐的激情,甚至还会让学生对声乐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教师准确把握这个时间段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利用声乐课堂的导入环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将节奏训练合理地渗透到声乐课堂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为学生学习声乐课程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课前的5~10 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接歌词比赛,即让学生根据节奏轮流说出歌词,学生说错歌词或者忘记歌词就会受到小小的惩罚,如唱一首歌等。教师采取这种方法来指导学生熟练掌握不同的节奏,能够打造高效的声乐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的声乐素养。

二、引入生活中的节奏,引导学生感受声乐旋律

在当前声乐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重视课本知识的讲述,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声乐课程的知识点,且对歌曲节奏的掌握程度较低,从而难以建立起完整的声乐知识结构。因此,为了提升声乐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可在声乐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将声乐教学与生活中的声音节奏联系起来,以此加深学生对声乐的认知,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声乐节奏。

每一种生活现状都是艺术的一种表达方式,所以声乐在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声乐学习中,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还要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去发现声乐节奏的奥妙。这样学生不但能够培养观察能力,而且能够提升声乐素养。例如,教师可将生活中的鸟叫、蝉鸣,以及春天里的蛙声等动物叫声引入课堂,组织学生聆听生活中的声音。同时,教师还可以广泛收集相关的声乐资料以供学生欣赏,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或者通过拍手掌、敲打物体等方式来表达对声乐节奏的理解,让学生对声乐节奏的认知逐步从浅层学习转向深层揣摩,使其感知声乐节奏中的情感,层层递进,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声乐水平。

三、学习专业知识,体验节奏变化

虽然高职学生的声乐认知水平不尽相同,但他们均具备一定的节奏感,所以常常在音乐响起时不自主地跟着打拍子。因此,在高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从节奏训练着手,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不断提升学生读谱的能力。例如,在《歌唱祖国》这首歌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请学生跟着琴一起学习第一部分,了解第一部分的旋律有什么特点;之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演唱弱起节奏歌曲时需注意将歌曲的强弱规律唱出来,结合四二拍的强弱规律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第一部分的风格特点,有效锻炼学生控制气息的能力,使学生准确掌握歌曲《歌唱祖国》的节奏、节拍、音准等要素,并且能完整地表现出歌曲《歌唱祖国》的演唱风格。因此,在声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强化节奏训练,有利于学生深入感受节奏变化的神奇之处,切实提升学生的声乐素养。

总之,在声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强化节奏训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让学生在声乐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建构完善的知识结构,为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只有巧妙利用课堂导入环节,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将生活中的节奏引入声乐课堂中,抓住歌曲旋律的节奏特点和强弱规律进行教学,才能够真正达成提升声乐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目标,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演唱水平。

猜你喜欢

声乐节奏生活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节奏
轻快漫舞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视唱练耳教学中节奏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