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26傅强罗国成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1年12期
关键词:现浇外墙吊装

傅强 罗国成

装配式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理念,在施工效率、节能降耗和工程造价成本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所以在很多工程中都得到了推广应用,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建筑的背景下,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取得了快速发展。

装配式施工技术实现了住宅的工业化、标准化生产,住宅建设所需的主要构件、配件,包括与住宅建筑相配套的电气、装饰、设备相关联的预埋、预制件都需要在深化设计以后通过工厂进行配套生产。所以说,装配式住宅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施工组织设计,还需要先进的、科学合理的施工工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预制构配件到住宅成品的顺利实现。

1.装配式技术的工艺特点和施工原理介绍

装配式住宅施工充分发挥了建筑构件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安装专业化的优势,实现了预制混凝土装配建筑结构的形式,不仅施工效率高,还大大节省了建筑材料,减少了建筑垃圾。住宅工程中的预制构件包括很多的类型,比如墙板、楼梯、叠合板、叠合阳台板、飘窗和一些装饰板等,都可以实现工厂化预制生产,它要求在设计同一类型的构件时,必须统一配筋和截面尺寸,而且在构件尺寸精度、外观平整度、垂直度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必须形成标准化的生产模式。构件的生产和运输都是一体化的设计,根据住宅建设需要,提前做好构件生产的进度计划和运输计划,以保证安装施工的原料供应,保证施工进度。构件吊装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吊装之前,可以以标准单元构件设计的布置图为依据对构件进行顺序编号,塔吊吊装时按照先远后近的顺序进行。多数构件在安装施工过程中都需要支撑和定位工具,构件支撑和定位工具的设计要根据构件的受力特征来进行,这些工具设计生产完成后,需要在构件工厂生产过程中或者是混凝土现浇过程中进行预埋,为后期的构件支撑、就位做好准备。在住宅建筑中应用装配式技术,可以实现预制墙体的安装和现场混凝土墙体浇筑作业同步进行,预制墙板安装完成后,可通过套筒灌浆工艺达到钢筋和墙板的受力要求,以现浇节点的方式让其形成一个整体;在楼板的现浇过程中,也可以同步安装预制叠合类构件,并在叠合层现浇混凝土使之形成一个整体;在结构施工中,可以随层安装预制的楼梯板和装饰板及保温板,错层安装预制飘窗。装配式技术在住宅工程中应用,通过对构件工厂预制、运输、吊装、连接、节点现浇等环节的严格质量控制,并采用配套的支撑和安装工具,实现了现场安装的方便快捷和同步施工,不仅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实现了节能减排[1]。

2.装配式技术在住宅工程中应用的优势分析

与传统建筑形式相比,装配式技术有很多明显的优势,这里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说明。

(1)质量通病少。大部分构件都通过工厂的标准化生产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使得构件质量更加可靠和稳定。以预制外墙板为例,工厂化的标准生产在拼接处实现了企口工艺设计,“三明治”的保温结构和反打工艺的面砖设计,有效解决了面砖空鼓、外墙接口开裂、渗漏、伸缩脱落的问题;而且标准化的工厂生产,不仅解决了施工中的尺寸偏差,也很好地解决了构件装饰线、滴水线的易损问题。

(2)预制构件的连接质量更可靠。构件的支撑和定位工具按照构件的受力特征来设计,并且采用科学合理的连接方式使预制件和现浇结构形成结构整体,很好地满足了结构变形和承载力两个方面的要求。比如预制墙板连接使用套筒灌浆工艺,飘窗、楼梯和装饰板连接主要以螺栓和焊接为主,而叠合类构件的连接一般是在叠合面上绑扎钢筋,然后现浇混凝土。所有的构件连接部位都会通过混凝土现浇来使之形成一个整体,不仅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而且让整个结构更加稳定牢固。

(3)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存在的安全隐患少。以住宅外立面的装饰过程为例,传统工艺有很多的外装高风险施工作业,而装配式工艺中,墙板、飘窗、装饰保温板多在工厂完成,而且通过预制混凝土和保温装饰的一体化技术,大大降低了外墙保温施工的难度和安全风险。

(4)施工效率高。工厂化生产作业取代了传统工艺中的现场钢筋捆扎、模板搭建、浇筑、外墙保温层施工、装饰面施工这几大工序,不但减少了现场施工难度,而且节省了大量的现场施工和养护时间,简化了很多现场施工的流程,所以施工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5)节能减排效益明显。一方面建筑构配件的预制生产节约了建筑材料,降低了损耗;另一方面减少现场的浇筑湿作业和模板搭建,不仅节约了模板料,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而且还节水、节电,减少噪音和粉尘污染。

3.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的应用举例

3.1 外墙节点防水技术

应用装配式技术在住宅外墙节点及防水施工时,施工管理人员要先按照水平设计的标准线,在楼板上粘贴密封条,然后采用水平仪对PC 板的水平曲线进行检测,满足施工条件后,再安装PC 板以确保其稳定性。为了保证施工的垂直度,在支撑施工中要采用经纬仪进行辅助,确保符合要求后再紧固配件。在PC 板安装完毕后,再用密封条把PC 板材中的空隙加以二次封闭。同时,外墙PC 板的基本结构也可以由电脑完成制图并对其进行仿真组装,可以对每一个PC 板的螺栓套筒部位标注得更细致,不仅可以使制图和实际安装达到高度统一,而且可以大大提升实际的安装速度。装配式施工的建筑物通常是由多个部分拼接而成的,因此会存在着一些拼合接缝,使得外墙的节点非常容易渗漏。装配式住宅外墙节点的防水技术主要是合理应用排水方式,设计过程中就会考虑到把排入住宅的水利用排水系统排出,从而避免渗漏到房屋内部。装配式住宅节点防水处理的重点便是对PC 外墙接缝的处理,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导致建筑物发生结构变形和干缩。装配式建筑外墙接缝中所采用的密封条,一般都是高分子密封材料,而通过利用PE 棒来对其加以填充,能够有效避免外部雨水渗入到建筑内部。在使用密封条来对墙面之间拐角处进行防水的处理时,使用完全没有收缩性和干性的混凝土配合施工,可大大提升建筑外墙节点的防水处理效果[2]。

3.2 预制构件吊装工程

预制构件主要包括干式系统和湿式系统两种,其吊装步骤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干式系统的吊装程序中,先吊装建筑内部所有的预制构件,然后浇灌层间所有构件,建成后再吊至建筑外墙。而在湿式系统的吊装程序中,首先吊装全部的预制构件,再完成所有基础施工,配置机电安装以及浇筑楼板。在湿式系统搭建流程中需要注意是,在地砖墙面板上的基本结构一般都会使用现浇混凝土来施工。在地砖墙面板的下部,则会采用铁块来进行连接。在地下室墙板上层也会留出锚筋,并插于交叠的现浇层内。而墙面板的下层也需要保留一定的空隙,以免在出现强烈地震灾害时,房屋会因为震波而摇晃。

3.3 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预制叠合板的吊装是装配式施工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起吊过程直接关系到施工的品质和安全。吊装时速度不要太快,同时也必须确保叠合板在吊装中的平稳和安全,并且在最后30cm 处稍作停顿,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做出比较合理的调节,以确保实际的方向能满足设计要求。在速度方面必须保持缓慢运行,不可操之过急,避免出现撞击引起其他的主体工程受到伤害。整个吊装过程必须坚持平稳慢放的原则,保证叠合板的整体性。为了确保安全,安装时要在底部做好临时支架,支撑点的间距大概1.5m。每一个构件支架都需要设置两至三排,且结构层要多增加一排支架,这样能更加稳定和安全。待混凝土全部凝固之后,方可拆除支架[3]。

4.结束语

住宅工程的装配式施工是以结构件的工厂标准化预制生产技术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是对事先规划好的房屋设计图样及其施工材料,通过提前工厂化预制,再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连接,来实现住宅房屋的快速搭建。在施工中使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非常突出的优点,不仅可以缩短工期,节约建筑成本,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有效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但目前我国正处于装配式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阶段,尚未形成比较系统的技术和规范,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和优化,所以需要业内对装配式施工技术进行不断地研究,以推动此技术的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现浇外墙吊装
再谈液压吊装
一种外墙清洗机器人控制系统
外墙保温技术探讨
立式设备吊装抬尾吊车的选择
预应力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技术
现浇连续箱梁一次性浇筑施工方案
预制装配与现浇模式住宅建造节能减排评测比较
争分夺秒的吊装
外墙色彩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计算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