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马工程”教材使用的“文学理论”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

2021-11-26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文学理论思政育人

彭 玲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文学院, 湖南 娄底 417000)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2016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17年12月4日,教育部发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强调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3]。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第一次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以上决策和部署对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精神,笔者所在教学团队从2019年9月始,便着力推进“文学理论”课程思政建设,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两个轮次的课程思政实践。在两个轮次的课程思政实践中,笔者总结了几点浅陋之见,以就教于方家。其一,要发挥“马工程”教材的指路标作用,将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其二,要发挥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理想的思政育人效果;其三,要发挥教学内容设计的对标定位作用,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一、“马工程”教材的指路标作用

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在第一个轮次的课程思政实践中使用的教材是由首席专家童庆炳主持编写的“马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第一版);在第二个轮次的课程思政实践中使用的教材是由首席专家王一川、胡亚敏、谭好哲等修订的“马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第二版)。两个版本的教材均具有意识形态引领性、思政资源的丰富性和内容的包容开放性等特点,在“文学理论”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指路标的作用。

首先,“马工程”重点教材具有意识形态引领性。两个版本的教材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第一版用了两章分别介绍马克思主文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篇幅较长,总共有56页,占教材篇幅的20%;第二版将第一版第一、二章的内容合并进了“绪论”当中,而且,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补充进了“绪论”,明确作为“文学理论的指导思想”进行阐释。两个版本的教材立意一致,即推进马克思主义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因此,二者对课程思政建设具有意识形态引领作用。“文学理论”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让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文学现象,认识和把握文学活动的特征和规律,掌握系统的文学理论知识,树立科学的文学观。

其次,“马工程”重点教材具有思政资源的丰富性。《文学理论》第一版第一、二章专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及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化的成果,这两章的每一节点都能找到课程思政映射与融入点,思政资源丰富。不过,由于第一版教材属于“马工程”重点教材的首批成果,出版时间比较早,内容体系不是特别完美,前面两章“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相关内容并未有机融入到后面的章节之中,“造成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文学基本原理之间像‘油’和‘水’的关系”[4]。但是,教学团队在授课的过程中,把牢了意识形态关,用马克思主义文论去阐释后续的“七论”,达成了思政育人目标。《文学理论》第二版对第一版的不足进行了修订,将马克思恩格斯文论、列宁文艺思想、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文艺的重要论述作为文学理论的指导思想,引领后续的“十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文艺基本原理有机融合,教材文本中的每个章节基本都可以找到思政资源,从而达成相应的育人目标。

再次,“马工程”重点教材的内容具有包容开放性。“马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融通了古今中外各种文论资源,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论及国外文学理论中的积极成果是构成教材内容的三种主要思想资源。教材编写组和修订组成员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论是“富于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的文学理论”[5],为当下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慧之源。同时,编写组和修订组成员秉持兼收并蓄的态度,积极吸收国外文学理论中的有益成果,使之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论相融通。再者,编写组和修订组成员又与时俱进,及时回应当下文艺实践中出现的新现象、新挑战、新问题,促进文学理论的创新。“马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包容开放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心态及兼收并蓄、与时俱进的胸怀,蕴含了课程思政的应有之义。

因此,“文学理论”课程思政建设要发挥“马工程”教材的指路标作用,将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

二、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

虽然“马工程”重点教材为“文学理论”课程思政建设指明了方向,但是,课程思政实施的主导者是教师,教师直接影响育人目标之达成。北宋教育家李觏云:“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6]这句话说明教师在引人向善方面起主导作用,同一门课程,相同的教材与教学大纲,由不同的教师施教,会取得不一样的思政育人效果。一门课程如果想取得理想的育人效果,那么,教师需为人师表,做好示范,加强课程思政意识,提升课程思政能力。

其一,为人师表,做好示范。教师历来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塑造人类灵魂的重任,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在是一个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几乎所有课程的基础知识都可以在网上找到资源,相比于知识传授,教师对其职业的敬畏精神、对学生的真挚情感、对学术的深厚情怀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态度等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文学理论”课程分两个学期开设,每学期48个学时,任课教师和学生一起度过的时间比较长,其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比较大,因此,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在课前、课中、课后都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地做好表率。课前,团队成员会精心备课,从教学设计到教案撰写到PPT制作,整个过程一丝不苟;课中,任课教师不仅做到身入、而且做到心入、情入;课后,教师会认真批改学生作业,耐心为学生答疑解惑。教师恪尽职守的态度及兢兢业业的精神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在两个轮次的课程思政实践中,学生罕有迟到、旷课、早退或玩手机的现象。教师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纯洁的职业操守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就是最有感染力的思政资源,对学生影响深远。

其二,加强课程思政意识。“传道、授业、解惑”是对教师职责的基本要求,在这三重职责中,“传道”是第一要务。何谓“道”?韩愈《原道》释曰:“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7]也就是说,博爱称作“仁”,得体合宜地落实仁爱之心就叫“义”,按照“仁义”的标准去为人处世就叫“道”。可见,“道”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教师“传道”就是要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属于我们今天所讲的思政范畴。但是,高校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师思政意识淡薄,认为思政教育应该由思政课老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负责,专业课教师只要负责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培养就行,这使课程思政实施起来困难重重。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在第一轮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个别老师在心理上比较抵触,认为课程思政是常规授课之外的额外任务,会增加教学负担。经过两个轮次的教学实践,才发现课程思政只要对原有教学素材进行加工,提炼整理其思政映射与融入点,把价值引领要素巧妙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就行,并没有增加额外的负担。因此,要顺利推行课程思政,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形成自觉的课程思政意识,将思政育人看作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将育人与育才统一。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8]

其三,提升课程思政能力。尽管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已有一段时间,但是,还存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耦合度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和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不足有关。部分教师认为课程思政就是简单的“课程加思政”,因此,在上课时先讲专业知识,再讲思政内容,二者之间融合不到位,给人生硬之感;部分教师则是“为思政而思政”,在没有思政映射与融入点的章节刻意加上思政内容,给人突兀之感。以上两种情况,都是教师思政能力欠缺的表现。为了切实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多次参加课程思政专题培训,主动学习各类思政示范课程,有针对性地去提升课程思政能力,将课程思政内容有机地渗透到专业教学中,二者浑然天成,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三、教学内容设计的对标定位作用

教学内容设计是落实课程思政的关键环节,因此,任课教师要深入挖掘专业知识点中的思政元素,使其对标具体的育人成效,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就“文学理论”课程而言,教学团队在专业知识点中总共挖掘了38个思政映射与融入点,形成了以点带面的思政体系。这38个思政映射与融入点,主要对标以下五个方面的思政育人成效。

第一,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作为坚定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举措,其中,文化自信发挥着更坚实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的、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9]“文学理论”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第一部分我们提到,“马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的编写与修订,本身就是基于文化自信的立场及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胸怀,因此,教学团队在介绍教材特点、文学理论的思想资源、文学是语言艺术、文学象征、文学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全球化与当代文学等知识点时,注重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矫正学生的崇洋媚外及民族虚无主义等思想。

第二,引导学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和批评导向。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文艺创作与文艺批评应该坚持的立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有的正在从事或者将来会从事文艺创作、文艺批评等相关工作,因此,“文学理论”课程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和批评导向。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在讲解毛泽东文艺思想、邓小平文艺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文艺的论述、文学创作的主体条件和追求等知识点时,以柳青、周立波、路遥等为例,引导学生热爱人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切身体验人民的喜怒哀乐,关心人民的疾苦,传达人民的心声,创作人民满意和认可的优秀作品;在讲解列宁文艺思想、文艺批评的原则和标准、网络文学等知识点时,引导学生“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10]30。

第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爱国主义是增强民族共识和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是感召中华儿女团结一心抵抗外侮、维护民族独立的力量源泉。因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在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文艺的论述时,结合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纪录片《大国重器》等来激发学生的爱国心与报国情,鼓励学生以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为己任,将爱国心与报国情外化于行;在讲解文学对人之精神观念的影响时,以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为例,让学生明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离不开广大中国人民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及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从而激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情怀,鼓励学生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奋勇前进;在讲解诗歌、小说、散文等的特点时,以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杨绛的《我们仨》为例,引导学生牢记国耻,居安思危,奋发图强,把个人理想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第四,引导学生弘扬真善美。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民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10]25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作家急功近利,不惜粗制滥造、东拼西凑,导致作品内容空乏,立意单薄,思想肤浅;有的作家一味迎合读者审美趣味,追求“快”“长”“爽”叙事,导致作品出现庸俗、低俗和媚俗的倾向;有的读者盲目打赏,将文学阅读演变成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助推低质化作品的流行,因此,加强真善美教育已迫在眉睫。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在讲解“文学的价值”“文学的功能”等知识点时,以《我不是药神》《鼠疫》等为例,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文学价值观,弘扬文学的真、善、美价值;同时,培养学生的悲悯情怀,引导学生做一个真诚、善良、正直的人,尤其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反思我们正在经历的抗“疫”生活,感受十四亿中国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鼓励学生在全球战“疫”的紧要关头,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大国担当精神,与世界各国人民一起共克时艰。

第五,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当代社会竞争激烈,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较大,加上社会风气浮躁,学生面对的诱惑较多,心理问题频发,因此,要注重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文艺类的相关课程具有突出的优势。一方面,“文艺由于它的虚拟性而有一种特殊的心理补偿作用。……人们靠文艺的体验而得到了心理的补偿,这多半是有益身心健康也有益于社会和谐稳定的。”[11]另一方面,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在讲解“文学创作的过程”“文学创作的主体条件和追求”等知识点时,以曹雪芹、鲁迅、路遥等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经历为例,引导学生以乐观豁达的态度看待人生的挫折,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及不屈不挠的精神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以上五个方面的育人成效是笔者所在教学团队挖掘的38个思政映射与融入点所对标的主要成效,但是,发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映射与融入点与达到相应的育人成效之间不是一个由点到点的线性过程,而是由点到面化育过程。以上五个方面不能含括“文学理论”课程思政育人的全部成效,38个思政映射与融入点也没有穷尽该课程的全部思政元素,而且,“文学理论”与其他思政课程、专业课程之间始终是同行同向的关系,其最终成效的达成离不开所有课程协同育人的作用。

当然,“文学理论”课程思政的实施,除了发挥“马工程”教材的指路标作用、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教学内容设计的对标定位作用外,还离不开灵活授课方式、丰富教学方法及合理考核机制的运用。笔者所在教学团队负责的“文学理论”课程,采用的是“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运用的教学软件是学习通APP,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在线和学生共享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专题讨论、在线答疑和作业批改等方式适时和学生互动,真正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授课方法上,笔者所在教学团队采用了问题导入式、案例分析式、任务驱动式、专题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从多层面、多角度影响学生。在考核机制上,“文学理论”课程侧重过程性评价和非标准化考核,例如,学生发表论文、主持与课程紧密相关的创新训练项目、参与相关的学科竞赛及社会实践活动等都纳入了考核范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期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

总之,基于“马工程”教材使用的“文学理论”具有天然的课程思政优势,教学团队要用好教材,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对文学基本原理的指导,将教材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任课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好示范,强化课程思政意识,主动承担起育人责任,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巧妙地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中;同时,教学内容设计要对标具体育人成效,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当然,课程思政没有终点,没有固定模式可以遵循,教师要秉持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理念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文学理论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学理论创新研究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