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特质与现实关怀
2021-11-26周鑫
周 鑫
(北京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3)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为指导,立足中国基本国情,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科学成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开展生态文明治理的基本方略。立足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放眼中国新时代和世界新发展,具有深邃的历史性、思辨性、系统性、人民性以及世界性的理论特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结合起来,开创了21世纪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通过研究和梳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特质,可以看到这一思想体系对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以及致力于满足人民群众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现实关怀。
一、历史性:立足唯物史观,旨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从科学的生态史观出发,立足于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实际,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精准把握。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科学的生态历史观,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之一。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因为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与自然界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科学地指出: “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1]。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可以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而世界历史正是自然界向人不断生成的过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调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正是新时代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视人与自然关系所折射出的科学的生态历史观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明确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最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其社会生产受资本逻辑的驱使,以最大限度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只是资本增殖的必要手段。 “资本主义经济把追求利润增长作为首要目的,所以要不惜任何代价追求经济增长,包括剥削和牺牲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种迅猛增长通常意味着迅速消耗能源和材料,同时向环境倾倒越来越多的废物,导致环境急剧恶化。”[2]因此,当人与自然关系面临紧张和冲突的时候,自然利益只能让位于资本利益,这也是造成当今全球生态危机的制度根源之一。而社会主义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之一,因此,社会主义生产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向人的本质的回归。这样,社会主义生产建构的不仅是物质成果极大丰富的社会,而且是超越资本逻辑的逐利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进行了反思,认为人类应该善待自然,才能得到自然的馈赠,否则人类的发展将会得不偿失。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到: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那些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3]4中共十八大以来,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充分认识到,要运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吸取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下对于自然条件破坏的历史教训,坚持经济社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发展,坚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现实关怀,要求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长远的战略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及: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4]8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和新战略,系统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生态文明位列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到绿色发展理念纳入新发展理念,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位列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到污染防治成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这一系列理念和方略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决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致力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的坚定意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追求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深谋远虑。
二、思辨性: “两山论” 厘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凝聚的思辨性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 “两山论” ,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科学论断。2005年,习近平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在浙江省安吉余村考察时提出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重要理念。这一理念科学阐释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逻辑,既剖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也道出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指明了新时代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方向。从自然辩证法的视野来看,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大的辩证法,也是马克思主义自然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两山论” 剖析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明确提出, “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5]988。正是在自然界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原始富源的基础之上,人类才得以创造物质、精神等各种财富和文明。人类通过自身的劳动,基于自然规律,善用自然资源,守住生态安全,那么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则可以兼得;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走向恩格斯所说的 “二者的两极对立”[5]1001。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绝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促互生的。 “两山论” 通过对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辩证关系进行论证,要求经济社会发展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实际上正是彰显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性,也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给了科学视角。
“两山论” 阐释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4]12。生态环境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要素,因此,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成为一种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 “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5]922。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 “两山论” 在实践中最鲜明的导向就是要协同推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促进二者实现协调发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关怀, “两山论” 则指明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方向。工业革命以来,许多生态危机都是源于经济增长方式的不科学和非理性。因此,破除对于资源能源消耗的过度依赖,摒弃粗放式的规模扩张,走出一条绿色的发展路子,正是 “两山论” 所指向的发展格局。 “两山论” 明确以绿色理念为指导,在打造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的过程中,推动构建生态经济体系,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不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而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决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要坚定推进绿色发展,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4]32-33。依靠绿色青山,才能打造金山银山;保持自然资本的稳定和增值,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增值,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因此,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的重要发展理念之一,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原则。
三、系统性:树立系统思维,统筹规划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是一个统一的体系,人类与自然界通过相互作用表现为一个有联系的整体。恩格斯在文本中对自然界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即自然界处在普遍联系、同时又相互制约的统一体中,展现的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生态观。生态文明建设关乎经济系统、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性,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整视野中去考量。生态文明建设作为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中的重要一环,是系统中的重要构成要素;不只关乎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也是政治和社会议题。 “在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发生的。每个事物都作用于别的事物,反之亦然。”[5]996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要攻坚和克服的难题,是40余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程中积累的生态环境挑战,因此,治理生态环境就成为新时代必须解决的发展问题之一。 “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4]5从政治的高度去看待环境污染问题,从文化和经济的维度去解决环境治理难题,从社会的视野去考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共享的问题,正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系统性特质的集中反映。生态文明成果是社会物质、精神和制度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贯穿了其他几大建设的始终,单从某一个方面去推进,是很难实现整体发展实效的。这种系统性的发展思维,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性,要求按照整体性视野去考察和建设生态文明。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视野,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 的论断,强调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4]47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绝不是片面的,而是整体的;人与自然的紧密程度,可谓是唇亡齿寒、唇齿相依,二者是一体的。因此,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统筹考虑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实现开发、保护、修复、恢复等活动的有机统一。从而在追求经济社会发展效益的过程中,促进并实现自然界利益的最大化。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民族长远发展的现实关怀,其系统性还体现在面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问题,要算长远账。诚如恩格斯所言: “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5]922可持续的生态文明意识,不仅对于自然界有所变革,反过来,对社会发展也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的问题,还要基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视野,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产业结构、发展理念和行为习惯等角度去考量。因此,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6]16。基于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我们需要具备底线思维,树立全局视野和长远意识,通盘考虑并制订科学规划,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四、人民性:以人民为中心,提升生态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恩格斯在早期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进行考察时,发现工人阶级不仅是异化劳动的对象,而且也是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对象。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恩格斯一方面考察了资本主义的扩张,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创造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工人阶级所处的恶劣的生存状况和肮脏的生活环境,揭露了创造剩余价值的无产阶级所受生态不公的现实。可以说,实现人民生态环境权益上的公平正义和经济社会权利上的公平正义,正是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的体现。人民性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特质之一,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3]19这样,才能更好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
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惠民为目标,增强人民生态获得感。中共十九大提出,既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因此,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生态需求和环境权益,以生态文明建设惠及人民群众为发展目标,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生态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发展红利。 “十三五” 期间,中国加大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力度,环境治理领域发展成效显著。其中,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2%,与此同时,地表水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74.9%,蓝天、碧水逐渐成为常态,人民群众生态获得感不断增强,成为生态环境改善的切实受益者。
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利民为要求,增强人民生态幸福感。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指出: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5]410因此,在改善生态、治理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这场社会性活动中,人是必不可少的因子。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打造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环境治理体系,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需要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日益凸显。人民群众通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响应垃圾分类、绿色消费和杜绝浪费等,汇聚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绿色合力。在这一过程中,人民群众既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也是其受益者,通过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了自身的参与感和幸福感。
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为民为底线,增强人民生态安全感。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6]16。因此,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既能用好自然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又能坚守自然底线和生态安全边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的一项重要命题。从2017年至今,生态环境部已经命名了三批共计52个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实践创新基地,浙江安吉、山西右玉、内蒙古亿利库布其、河北塞罕坝等地都通过发挥生态优势,靠着好山好水吃上了 “生态饭” 。由此可见,守住了自然生态安全的边界,人民群众生态安全感才能不断增强;创新了发展的思路和举措,生态环境优势一定能够转化成经济发展的优势,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提供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现实关怀,要求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想。诚如习近平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所强调的,要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7]。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同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现实期待紧密结合,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愿景和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的美好憧憬紧密结合,在实践中时刻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放在首要位置,从而在新时代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
五、世界性:彰显大国担当,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早在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就考察了资本主义工业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批判性地指出了资本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破坏,并且科学地指出了人与自然关系和解的出路。尤其在《自然辩证法》中,恩格斯运用辩证统一的观点阐明了人作用于自然界、自然界也作用于人的观点,为科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打下了基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对内要求建设美丽中国,对外提出打造清洁美丽的世界。基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全新的价值理念、技术路线和行动方案。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世界发展历史,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科学理念,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科学的价值诉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明确指出: “我们在最先进的工业国家中已经降服了自然力,迫使它为人们服务;这样我们就无限地增加了生产,现在一个小孩所生产的东西,比以前的100个成年人所生产的还要多。而结果又怎样呢?”[5]860资本主义大工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造成了空前的生态危机。对此,恩格斯发出警告: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5]998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用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批判和反思,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4]131针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机械发展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揭示了人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科学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要求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样,既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哲学基础,也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科学理念和价值诉求。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全球发展前沿,明确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技术路线。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凸显,打造绿色发展的新方向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必然趋势之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求积极推进清洁能源转型,促进低碳绿色循环发展。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4]34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大了全球绿色能源合作和绿色科技合作,积极推进全球绿色金融合作。在区域性国际组织当中,中国积极倡议绿色金融,促进全球绿色发展。2015年,中国在G20杭州峰会期间推动成立了绿色金融研究小组,旨在应对环境挑战,促进绿色投资。此外,中国也积极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核命运共同体和能源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气候变化合作等,促进全球合作,促进经济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全球绿色金融和绿色科技的倡导者和践行者,积极发挥大国责任并起到了良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助力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促进国际公平正义的现实关怀,提出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绿色行动方案。气候变化、臭氧层空洞、生物多样性流失等全球性环境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为例,由于各国的发展阶段、减排能力和意愿等存在不同,解决方案往往会面临困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 “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4]131在推动《巴黎协定》的签署过程中,中国不仅提前提交了国家自主贡献,还会同美国发表了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中国始终强调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敦促各国遵循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原则及规定,尤其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人口已达14亿,自身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和减排压力。尽管如此,还是作出了碳排放达峰的承诺和尽早实现碳中和的愿景。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言出必行,将坚定不移加以落实。这一系列减排方案和庄严承诺,展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也为国际社会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表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系列理论特质和现实关怀,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和建设规律、对于自然界的运行规律的科学认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思辨性,是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的自然辩证法。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 “十三五” 期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 “十四五” 期间要实现生态文明新进步,擘画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即 “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因此,理论上要科学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特质,在实践中不断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基本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