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回眸与前瞻:中国共产党的美好生活求索之路

2021-11-26周芷如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建设文化

周芷如

(中山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51027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历史,贯穿着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求索美好生活的思想主线,其初心与使命确立了美好生活求索之路的价值基调。回眸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将人民生活的改善与国家的发展有机镶嵌。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人民的美好生活求索进程在长期谋划与阶段发展、历史赓续与现实创新中实现了从 “危而求存” 到 “存而盼富” 再到 “富而思强” 的伟大飞跃。不论是以政治为中心,还是以经济为中心,抑或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路向,都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的历史嬗变所制定的精细化发展道路,它们始终体现了党改善人民生活境遇的发展目标与实现人民幸福的价值主旨。

一、危而求存:以政治为中心求索重启美好生活之路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那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处于休止之境。重启人民的美好生活,首先必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以及进一步巩固这一成果。 “危而求存” 是这一时期最大的民生期盼,也是中国共产党重启美好生活求索征程的起点。

(一)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奠定美好生活的政治前提

取得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重启美好生活的政治前提。追求和平安宁、丰衣足食的美好生活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美好生活理想原型。然而,近代以来的战争炮火一度给中华民族的美好生活求索历程标上 “休止符”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 “排除民族压迫是一切健康而自由的发展的基本条件。”[2]在鸦片战争伊始的耻深痛极百年间,侵略之苦、蹂躏之害、民生凋敝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显然,身处其中的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无从谈起的。毛泽东在分析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原因时指出: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3]在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交织下,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成为近代中国首要完成的历史任务,筹划 “何以救中国” 的方案也就成为重启美好生活求索之路的最重要考量。在政界,持有不同政见的代言人曾对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有过形式各异的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深刻明白到,必须探索出成功的救亡方案,才能重启美好生活求索之路。

建党初期,无论是主义指引,还是道路选择,抑或是制度安排,都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俄国的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意识到,必须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李大钊通过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系统介绍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此,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为百年美好生活求索之路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引领下,中国共产党人为重启人民美好生活之路进行了早期探索,初步勾画了中国社会衰而复兴、亡而复存的蓝图与轮廓。当时, “打倒列强除军阀” 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呼声。基于此,中共二大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目的在于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拯救人民群众于水深火热。中国共产党鉴于自身是一支新兴蓬勃的革命力量,深知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与国民党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在短时间内就取得北伐战争胜利的硕果。然而,随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使得中国共产党深刻领悟到,自身在国共合作中必须始终保持独立性。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通过反围剿斗争保存革命力量。期间,毛泽东主持制定《土地法》,推进 “打土豪、分田地” ,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初心与使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积极动员与组织人民群众进行全面抗战,开辟与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促成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随之,中国人民对建设一个新中国,过上和平、民主生活的愿望愈发强烈。后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直接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国共产党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执政掌权的党,意味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踏上重启美好生活的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初,面临许多严峻挑战。国民党溃逃时遗留的残余势力、长期恶性通货膨胀产生的经济萎缩、美国竭力阻挠国际承认中国合法地位等,都给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带来威胁,也对中国人民重启美好生活之路制造了阻力。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国,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增强军事实力以谋求国防安全,恢复社会生产以满足人民的基本生存需要,是这一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集体企盼,也是摆在中国共产党眼前实实在在的难题。据此,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性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奠定了制度基础。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工业化也获得了初步发展。这一方面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为人民提供安全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人民获得了一定的农业和农副产品,生活水平得到提升。基于此,中共八大所作的《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 “人们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4]。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指明了重启人民美好生活求索之路的前进方向,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性。但由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还认识不深、把握不透,党的指导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了 “左” 的错误。社会主要矛盾的提法并未能被坚持下来,而是被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错误思想取而代之。可见,这一时期党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判断被非理性的因素所控制,偏离了重启美好生活求索之路的正确方向。经历了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十年浩劫,党和人民重新思考 “经济” “文化” 对于美好生活建设的重要性。

(二)确立与进阶国际政治地位,提供美好生活的政治保障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为巩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成果,中国还需要在国际社会确立与进阶政治地位。这关乎中国共产党的政权能否为国际社会所认可,关乎中国人民能否在和平稳定的国际政治环境中重塑美好生活愿景。对此,中国共产党积极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合法政治地位的承认。回顾当时的国际环境,20世纪50年代正处于美苏两极对峙的始初时期。从外部环境看,新中国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其意识形态迥异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受到来自西方敌对势力方方面面的威胁。这集中表现为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进行经济上的封锁,以及外交上的孤立,企图将新中国扼杀于摇篮中。面对局势紧张的国际大环境,中国共产党制定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的外交方针。有据于此,中国共产党一方面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屈辱外交,坚决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以及不平等条约,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坚定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值得注意的是,坚定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新中国确立国际政治地位的关键突破口,也成为新中国获得国际经济援助的重要支撑点。然而,曾有人提出 “不要国际援助也可以胜利” ,但毛泽东认为这是错误的想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 “在帝国主义存在的时代,任何国家的真正的人民革命,如果没有国际革命力量在各种不同方式上的援助,要取得自己的胜利是不可能的。胜利了,要巩固,也是不可能的。”[5]基于当时的中国国情,接受以苏联为首的国际社会援助,无论是对于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政权,还是对于巩固新中国成立的成果,抑或是对于重启美好生活求索之路,都有着重要意义。在以苏联为首的国际社会援助下,中国成功打破了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期孤立和封锁,铸就了自身在国际外交上独立自主的形象,逐步自立于世界之林,这进一步稳固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权。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国际政治地位不断进阶,这为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政治保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亚非地区争取民族独立的呼声此起彼伏,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然而,二战后美苏冷战的紧张局势,严重威胁亚非国家的民族独立与领土安全,阻碍中国以及亚非国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在美苏冷战的格局中坚持独立自主,在亚非拉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斗争中坚持公道正义,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中国人民以及广大亚非拉国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基本期待。在外交政策方面,中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集中体现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锻造了中国崇尚和平共处、和衷共谋的外交传统。与之同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逐渐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并成为规范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重要准则。借此,中国与绝大多数邻国对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达成共识,并相互建立了外交关系。这段时间里,中国在冷战主义逆流中致力于维持求同存异的合作格局,在世界局势的复杂演变中保持定力、引领潮流,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稳定充斥不确定性因素的国际形势注入正能量。由此,中国的国际名声也随之鹊起,而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希望也在不断增强。中国是联合国的发起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但由于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合法政权还未被国际社会所普遍承认,因而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排斥。直至1971年,在党和人民的不懈努力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是中国的政权合法性在国际社会上得到普遍承认的重要里程碑。中国的政治地位在国际上得以确立,为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创设了稳定的国际环境。总的来说,中国共产党在 “危而求存” 的艰辛历程中带领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这意味着中华民族实现了基本的民族解放,意味着新中国的合法身份得以确证,意味着中国人民能够有尊严地生活。从大历史观的视角来看, “危而求存” 的实现,使中国人民重新获得稳定的生产与生活环境,从而为中国人民展望 “存而盼富” 的美好生活提供了必要前提。

二、存而盼富:以经济为中心求索筑基美好生活之路

增进民生福祉是美好生活的根本旨归,而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则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前提和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局势在总体上趋向稳定,为大力发展生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此时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景从 “危而求存” 转向 “存而求富” 。这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从 “重启” 美好生活切换到 “筑基” 美好生活提供现实指引。

(一)人民物质生活 “富起来” ,为美好生活构筑物质之基

解决温饱问题,是筑基美好生活的基本前提。 “不仅要口袋满,脑袋也要满” 反映出当时社会主要矛盾中 “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的现实意蕴,也是这一时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理想拟构。缘于此,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快速发展经济建设丰富物质积累和文化创造,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巩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邓小平指出: “如果经济发展老是停留在低速度,生活水平就很难提高。”[6]对此,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经济建设,注重切实提升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它对党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拨乱反正,对重大历史是非作出了科学判定,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这为后来中国取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果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性保障。基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基本路线,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未来的前进方向。会议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恢复了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并对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提法提炼为: “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7]与中共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相比,这一表述更为清晰凸显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点,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倾听民声的重视以及对改善民生的决心,也为中国共产党对改善各项民生工作的精准发力、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景提供了基本遵循。

在为美好生活筑基固本的求索进程中,邓小平曾通过提出 “三步走” 的中国经济建设总体战略,为提升中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找准了方向。其中, “第一步” 的目标在20世纪80年代末已基本实现,而在 “第二步” 的目标规划中,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是重要指标。 “小康” 在中国的现代化语境中,是从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角度被提出,其主要被理解为衡量社会总体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准。能否实现 “小康” ,成为可否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标尺。在实现小康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在不同发展时期所呈现的问题作积极部署以及适时调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中国出现了农业管理体制和产业结构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依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农村地区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在城市开展国有企业改革。在对内深化改革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还敏锐地观察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使中国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面的开放格局。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进了自身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 “九五” 计划的完成,标志着 “第二步” 战略目标的实现,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中共十五大,进一步规划了 “第三步” 目标。而中共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并把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有力推动了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然而,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发展不协调问题,引发中国共产党人对 “实现怎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如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问题思考。据此,中共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进行全面阐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十一五” 规划顺利完成,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以及推动了 “十二五” 规划的谋篇布局,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存而盼富” 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辉煌的经济建设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上的卓越领导能力。这必定推动党对美好生活的探索迈上新台阶。

(二)人民文化生活 “富起来” ,为美好生活构筑精神之基

一个国家强大与否,不仅取决于经济实力,还取决于文化实力。一个政党能否掌握主导权,不仅取决于它的政治、经济优势,也取决于它的文化优势。正如邓小平所强调的,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8]。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建设。然而, “文化大革命” 使中国的文化事业遭到了严重挫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文化领域的拨乱反正和文化建设的开拓创新塑造了思想前提,这也为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美好生活探索提供了新路向。中国的文化建设重新步入正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文化建设,促进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气质发生积极变化,继而有益于人民重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党中央坚持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的方针指导下,中国文化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和发展,突破了人民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困境,也逐渐使人民的精神境界丰盈起来。总结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文化在综合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认为全党同志必须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9]。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要通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10]。在引领中国人民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文化建设政策,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合理配置文化资源,通过创新文化建设理论,丰富文化生活实践,求索文化发展规律,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生活建设的文化向度。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长期奋斗,中国的文化成就日益丰富,精神成果也渐见丰硕。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文艺事业要 “二为” ,即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在 “二为” 的导向以及文化建设 “精品战略” 的推动下,中国在文化领域涌现一批既反映时代精神、贴近群众生活,又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它们承载着文化建设的正能量,起到激发人民的精神共鸣、凝聚人民的价值共识、交融与共振集体思想的良好效果。社会主义文艺作品日益丰富、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规模日渐扩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有效提升,使人民的文化权益得到保证,使国家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在精神领域,中华民族在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社会实践,创造出独具时代特征的精神成果,形塑了诸如顽强勇毅的 “中国女排精神” 、大爱无疆的 “抗击非典精神” 、刻苦钻研的 “载人航天精神” 、众志成城的 “北京奥运精神” 等彰显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精神成果。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文化成就和精神成果潜移默化,为重塑人民的美好生活向往注入新元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定义不再局限于 “美好” 的物质生活,而是敞开了 “美好” 的另一个维度,即精神维度——人民产生了精神生活的需要。人民精神境界的富足,不仅有赖于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还有赖于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思想是行为的向导,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驱动人民在文化创造中享受美好精神生活,在社会服务中升华精神境界。由此可见,坚持对文化建设的主体引领,聚焦于人民文化生活所需,成为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筑基美好生活的重要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 “富” 是多层次、多维度、宽领域的概念,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特征,而人民对 “富” 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认识与需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富” 成为一个市场经济框架内的概念。囿于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人民富裕尚未能同步进行,而只可能是 “先富” ,即让部分地区、人民先富起来,然后再在此基础上通过 “先富带动后富” 以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要程度不断加深,而且产生了更高需要, “富” 的内涵也随之不断丰盈。更进一步而言,人民的美好生活向往不仅有了 “富” 的需要,而且还产生了 “强” 的需要,换言之,既要 “富” 又要 “强” 。这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下一发展阶段规划 “富而思强” 的美好生活求索之路的主要依据。

三、富而思强:以人民为中心求索建设美好生活之路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丰硕成果,由此迎来了从 “富起来” 到 “强起来” 的伟大飞跃[11],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景随即从 “存而盼富” 转向 “富而思强” 。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从 “筑基” 美好生活到 “建设” 美好生活主题转换的现实依据。

(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驱动美好生活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中国的经济实力增强,科技发展成就显著,对外贸易持续增加,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并初步构建起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生活极大改善[1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砥砺耕耘,在全国范围内奇迹般实现了从 “总体小康” 到 “全面小康” 的历史跨越。习近平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庄严宣告: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13]这标志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成为既定的历史时刻,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解决好 “最后一公里” 的难题。在 “富而思强” 的历史转接期,显然,人民的生活需要已经不止于物质与文化层面,而是在财富的不断积累中发生质变,日益产生出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 的新需要,也由此延拓了美好生活的具体内涵。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部署,坚持以 “五位一体” 为总体布局,以 “四个全面” 为战略布局,以 “五大发展理念” 为行动指南,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诸如政治需要、社会需要、生态需要在内的全面发展需求,以及自我塑造、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个性需要。更进一步而言,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国家的发展路线也作出了战略调整以适应新情况、新变化。在 “存而盼富” 时期,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路线,目的是为了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相比较而言,在 “富而思强” 时期,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长,如果只强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是难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诚然,在 “富而思强” 时期的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此为基, “发展” 依然是硬道理,但这种发展必须是 “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将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执政的根本考量,将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执政的现实根据,从而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和可持续更稳定的发展方式有机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迅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 “三期叠加” ,是这一经济发展时期的突出特征[14]。如何解决结构性问题,尤其是解决供给侧的问题,促进供给侧从 “量的扩张” 向 “质的提高” 转变,以适应人民需要结构的变化,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所在,而这催生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诉求。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15]。此后,2017年至2020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着重谈到高质量发展。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并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由之路。①参见《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1日第1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②参见《人民日报》2018年12月22日第1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由此指明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所在;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③参见《人民日报》2019年12月13日第1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④参见《人民日报》2020年12月19日第1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由此可见,坚持高质量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整体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助推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关键钥匙。基于百年的经验积淀,中国共产党将致力于持续优化人民的生活条件,以更优渥的民生供给满足由人民的生命活动所产生的多元高质的发展需要,促进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生活内容的深度丰富。

(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导向美好生活建设

新时代是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15]。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美好生活求索之路的价值导向与未来所指。美好生活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美好生活建设与共同富裕之间是过程与目标、推进与未来的关系。美好生活建设是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美好生活建设的价值导向。具体言之,一方面,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体现了美好生活建设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人民作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成为美好生活的建设主体、见证主体、享用主体。 “人民” 是深深扎根于日常生活各个领域的、具体的、感性的生命呈现,它不仅表现出宏观政治共同体的集合意义,更显现出微观个人生活想象与期待的语义表达。进言之,美好生活需要彰显为个体在坚守人民集体利益下的个性化美好生活需要。由此,保证每位社会成员都能获得配享的发展成果,是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逻辑必然。另一方面,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揭示了个体美好生活与集体美好生活的辩证关系。集体美好生活的实现以个体美好生活的创造为前提,而个体美好生活的实现为集体美好生活的创造提供深层驱动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重新联结了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凝聚了社会最大多数人民的共识。对此,要推进美好生活建设,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价值导向,凝聚美好生活建设的个体价值共识,以价值共识激发建设动力。

在实践领域,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要解决好 “民生短板” 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首要前提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并让他们也能展望美好生活。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国各族人民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团结奋斗, “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1]。这意味着全体人民都能得到新时代美好生活建设的基础性保障,也意味着全体人民能够共同享有社会发展的红利,更意味着中国距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差距缩小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快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需要 “富” 的积累,而且还需要在 “富” 的积累基础上实现 “富” 的质变,从而向高层次的 “富” 迈进,进阶更高层次的美好生活。正如习近平在关于 “十四五” 规划建议的说明中强调: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但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16]。由此,为领导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更加积极有为地做到:在总体部署层面,着力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等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在方向调控层面,促进物质建设与精神建设双向发力,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防止返贫、再致贫等阻碍美好生活实现的现象出现,同时也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实现产业扶贫与教育扶贫深度衔接;在现实操作层面,办好自己的事,根据现有的条件扎实推进美好生活建设的各方内容,兼顾 “需要” 与 “可能” ,稳妥推动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等关系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事务取得实质性新进展。

结 语

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进程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追求与探索美好生活的坚强政治保证。开辟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历史新纪元,到解决人民生存问题与促进人民生活改善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再到着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求索美好生活的宏伟历程既遵循了历史发展规律,观照了中国不同时代发展之需,又尊重了人民的主体性,聚焦人民生存问题与生活改善。探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百年美好生活求索史,首先就是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确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蕴藏着驱动中国发展的强大势能。

同时,从中国与世界共处于同一时空的视角来看,中国共产党求索美好生活之路突破了西方现代化思维定式,为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一种新思路。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共产党宣言》中揭示与批判了西方现代化发展的丑陋本质: “过去一切阶级在争得统治之后,总是使整个社会服从于它们发财致富的条件,企图以此来巩固它们已经获得的生活地位。”[17]环顾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模式,通常表现为国内不同政治力量因政治立场的差异而固执己见、排斥异己,或者是为了各自利益而互相战争、相互倾轧。显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现代化发展道路并不苟同于此。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除了人民利益别无其他利益的政党,致力于统筹人民的各方利益和需求,寻求全社会利益诉求的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达成最大价值共识,从而用实际行动和理论力量来定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回眸百年美好生活求索之路,中国共产党书写了社会主义国家美好生活求索的壮丽史诗,锻造了美好生活建设的中国样本,描摹了为世界谋大同的美好生活之路。前瞻未来,中国共产党定将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谋求美好生活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建设文化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谁远谁近?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