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价值论

2021-11-26许心愿李秋晨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价值精神生活

许心愿,李秋晨

(合肥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与魂。现如今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的需求从物质需求转向精神需求,由单一性需求向多元化需求不断靠拢,这也使得新时代的文化建设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明确文化在人民美好生活中的价值内涵,创造出更多丰富人民生活的文化产品,才能满足新时代下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一、文化与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耦合

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是人类通过实践所创造出的智慧的结晶。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即按照“人”的标准和理想改变人自身及其外部世界,使之美、善、雅、文明[1]267。马克思认为,人不仅能够顺应自然规律,还能够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改造外界环境。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这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基本的东西,就需要物质生产劳动,人类的第一个历史事实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生活资料的劳动”[2]531。可见,吃饱穿暖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需要是促进人类进行实践的最原始驱动力量。但是,人的需要与动物的本能需要有着根本的区别,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道:“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人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于对象。”[3]274文中所提到的内在尺度实际上就是一种评价标准,这是因为人的需要不是盲目的需要,而是一种有指向性的需要,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之中,已经懂得趋利避害,在满足这些需要的同时就形成了一种判断人们实践行为的价值标准。这种价值标准产生于人们每天的现实活动之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价值、创造价值、享受价值、实现价值,在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事物时,“好”与“坏”成为了最直接的价值评判依据。

通过内在尺度和对于“好”的追求,人们不断进行社会实践,以自己的价值标准构成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社会实践概括来说是一种文化实践,体现着人们对真善美的“好”的期盼。文化的价值是优化、提升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在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引领下,有价值和有意义的生活让人更加成为“人”,不断地按照“人”的标准生活,从而更加美善、高雅和文明。有了这一标准,做人和生活便有了准则,违背了这些准则便会觉得羞耻和罪恶,才能促使人们克服自身缺点,避免发生野蛮、不文明的现象。“文化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4]120。“成为人”的需要使人有了自由的本质,才有了对自由的追寻,有了真、善、美的体验,才更加激发人朝着更好、更美、更文明的生活迈进。无论何时,美好生活都是有价值的、充满幸福和快乐的生活,虽然离不开物质层面创造的衣食住行、教育环境等外在条件,但是更有意义的生活是文化所赋予的,脱离了文化的属性,生活的美好就无法显现出来了。文化之于人类生活,类似于马克思笔下的“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2]191,没有音乐感的耳朵不能体会到音乐的美妙,同样,没有经过文化的塑造就不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善、美,文化赋予了人们“音乐感的耳朵”去追寻生活的美好。离开了文化的浸润,波澜壮阔的海洋也只犹如一潭死水,广阔无垠的大漠剩下的是满目荒凉的黄沙;中国的故宫、法国的凡尔赛宫都只是冰冷的建筑,失去了文化层面的价值,便很难在生活中发现美好并且获得感动。在物质水平得到了一定累积的当下,有不少人浸于物质财富的贫庸中,但最终会“随着商业、奢侈、货币、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5]52。

面对这种情况,文化恰好为人们搭建了跳出物欲漩涡的踏板,物质资源充足的条件下,人们需要的是每个人自我的完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需要的是家庭中亲情的温暖,爱人之间的相互依恋,朋友之间的信任和支持,这些既是美好生活所包含的重要内容,也是作为人的自我完善的价值需要,给人们带来了生活安定、精神有所寄托的内在满足和幸福感。

在马克思的观点中,生存、享受和发展是人的三大需要,物质的需求是基本的生存保证,精神的需要隶属于高层次的享受和发展需要。人从事物质生产积攒物质财富,但最终指向又回到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是美好生活的最终目的,离不开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所以,文化的作用在于提供了除去物质生活之外的另一种生活,将人们的精神提到了更高的层次,使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升华。文化铸就着人高尚的思想品格,正是因为如此,报国无门的屈原选择投江而亡也不愿同流合污,饱受屈辱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最终一举吞吴,从容殉国的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句,都在印证着文化的力量可以超越生死,激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文化对生活的塑造,是将经过历史沉淀后的、被社会大众都广泛认同的行为规范渗透于生活之中,传递着文明的信息,对生活发挥着整合、凝聚的作用,对个体发挥着指导、约束的作用,为人们生活营造了一个精神的港湾,是物质生活之外的精神家园。

二、文化与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疏离

用“美好”一词来限定生活,让生活具备了“真善美”和“令人向往”的属性,不单单意味着要有充裕的物质条件作为后盾,精神生活也应有相对应的发展,而文化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文化建设的落后便会使得文化建设与人民的美好生活之间出现了疏离,对比发展速度较快的物质生活水平,人的精神生活会愈发显得贫瘠。究其原因,在于当下文化建设与人们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桥梁尚未连接好,导致文化建设与美好生活之间存在落差,精神生活相对落后。

(一)“文化沙漠”使美好生活缺乏价值内涵

我国正处于社会快速发展和变革的时代,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给人们的价值观念带来了冲击,追求个性解放、自由崇拜等喜忧参半的局面亟需文化来引导。缺乏文化内涵和价值底蕴的生活是黯淡无光的,没有文化滋养的生活,使得人们只囿于简单的肌肤感官上的满足,难以体会到精神文化给生活带来的美妙。精神生活借助文化而将文明的信息赋予了生活的对象,从而获得了生活对象之外的意义和价值,正是在这样的意义和价值追求之中,人的心灵得到了宁静祥和的安顿[6]。罗丹曾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若是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自然体会不到生活的美好。文化的意义就在于赋予了眼睛发现美的能力,倘若文化发挥不了价值支撑的作用,就无法让人摆脱对物质的依赖,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是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开展的,以工业文明作为价值取向,对传统文化持一种否定的态度,“破四旧”等重“破”轻“立”的运动让历史与现实脱节。“计划经济”时期,高度集权之下人们更加封闭和排斥文化交流,关起文化和价值的大门。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不同文化思潮的涌入,打破了文化封锁的僵局,但却没有把物质建设和文化建设联动起来,使得两者各自成为孤立的个体,精神生活变成了空洞的形式,从而引起了文化的贫乏和价值的混乱,最终产生了“文化沙漠”。此外,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解决了长久以来物质方面供不应求的问题,与之而来的是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和对精神的忽视,在这种物质驱动下进行的发展,只能是没有精神的盲目发展,在实际生活中,文化建设远远没有追赶上经济建设的脚步,城市中所筑起的摩天大楼,外观上看似豪华,却失去了建筑物本身的风格;高校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没有教育理念,愿意潜心钻研学习的人越来越少;节日活动讲究排场和宣传,实质上却毫无艺术和美感可言。没有厚重的文化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即便拥有了舒适的居住条件、多种入学和就业的机会,也只能是短暂的、急功近利的行为。生活中如果只充斥着利益,那么便很难再感受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真挚友情,也不会再被“君当如磐石,妾当如蒲草”的忠贞爱情所打动,更别说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了。

(二)“娱乐至死”使美好生活失去价值品位

文化作品创作的本意旨在向人民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思想以及生活态度等,传播真善美的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是人们美好生活的调味剂,但伴随着资本对文化市场的入侵打破了这一局面,文化作品从以往的精雕细琢逐渐演变成了流水线上的快销品,丧失了其原本应有的艺术内容,媚俗的书籍和影视作品让生活失去了品味,“娱乐至上”成了社会精神生活的一个缩影,反映出文化创作的庸俗化。

现实中,不难发现很多人正在“一方面,精神生活放任自己走向各种物役化、低俗和贫乏的感性化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由快感欲望膨胀开来的享乐主义以及种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反过来又助长了精神生活的物欲化”[7],通过各种毫无底线的娱乐形式来寻求短暂的精神快感,将虚荣、名利视为人的本质需要,这种欲望之下所产生的文化作品只是空洞的躯壳,将造成社会大众对大众文化的需要不再是对文化本真的品味与欣赏,而是转变为带有“商品拜物教”性质的“文化消费”[8]。为了快速地获取利润,商业资本将触角伸入了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中,肆意地操控着电视、网络等文化传播媒介。2010年,一档名为《非诚勿扰》的大型电视婚恋节目一夜爆红,成了各路人马追逐名利的秀场,戏剧化的语言和夸张的表演风格曾经一度让其收视率激增,但给社会大众传递的是扭曲的婚恋观和价值观。此外,随着网络直播的兴起,为了博得关注不惜歪曲事实、以丑为美也要抓住眼球获得点击率,任意模糊是非、颠倒黑白,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加以胡乱篡改,用恶搞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造成了历史虚无主义的蔓延,不断侵蚀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一味迎合市场的文化作品干扰着人民美好生活的构建,人民是文化作品的享有者,因此,文化作为现实的人的劳动产品理应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服务,但是仅仅为了满足大众的娱乐心理所制造出的文化作品磨灭了文化的教育价值、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若是将文化与娱乐混为一谈,那么文化将变得浅薄、鄙陋甚至毫无意义。如果忽视了文化对精神生活的滋养作用,只是将娱乐作为评价快乐的价值标准,将利益作为创造文化的唯一目标,这不仅将导致人民大众难以感受到优秀文化作品带来的愉悦感和舒适感,而且很有可能失去生活选择的理性与自由,迷失在娱乐文化中难以自拔。

(三)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使美好生活迷失方向

新时代下的美好生活更加关注“如何生活的更有意义”“什么样的生活更具幸福感”等精神层面的问题,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是指引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条件之一,但随着全球化范围的拓展以及网络科学技术的崛起,西方的多种文化思潮不断涌现并得以传播,正在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其中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所带来的冲击,消解着美好生活的真正含义,使得人们在实现美好生活的进程中迷失方向。

西方的文化价值是资本统治下的产物,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生和发展形成了以个人为核心的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核心。马克思这样认为,虽然资本主义制度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可资本的逐利本质导致了社会日益严重的两极分化,只集中于关注少数人的利益,其结果是“个人主义,财富首位”的思想泛滥,造成了个人主义的盛行、人际交往之间的淡漠和极端的利己主义。此外,私有制和商品经济带来的拜金主义使人异化成了物质的奴隶,让金钱成为价值评价的唯一标准,拿金钱物质来衡量生活的快乐与幸福,瓦解着人们的理想追求,导致人们生活奢靡缺乏斗志,与美好生活的意义背道而驰。

新时代下美好生活的价值体系是一个多方面相互协调配合,达成平衡的系统,每个人根据自己对美好生活理解的不同和外在条件的制约,虽然在构建自己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有所差异,但生活并不是毫无规律可言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安全、爱和尊重最后达到自我实现,当下人民的需求从对物质的基本满足到对精神的美好期待,正是体现了这一规律。而西方价值观中所包含的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不良观念,错乱了生活的基本价值规律,将物质与金钱放在需要的较高等级,忽视了对精神的追求,完全与新时代美好生活中所期盼的全体人民共同发展的价值观念相背离。

(四)文化失衡使美好生活陷入精神“洼地”

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阻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的根源。在我国的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广泛存在着文化建设落后的现象,如文化资源短缺、文化活动单调、文化消费水平低。文化发展不均,使得不同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不同,直接影响着人民生活的幸福感。文化建设覆盖面的不普及,产生了文化“贫困”地区,形成了精神生活的“洼地”。

文化建设失衡的成因并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有多个方面。第一,贫困问题的产生不单是物质的短缺,从本质上看还与该地区人民的受教育程度、价值观念体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反贫困理论专家缪尔达尔谈到:“贫困与民众宿命论观念、对改变观念与制度、维护现代技术、改善卫生条件等的麻木和冷漠相关。”[9]没有文化和智力基础、没有志气和信心,就无法扭转贫困的局面,无法改善生存的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脱贫攻坚,群众动力是基础。必须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扶贫、扶志和扶智相结合。”[10]152要想摆脱文化贫困,应当从精神文化这一源头入手,既要扶贫也要扶智。第二,贫困地区由于文化建设的滞后,文化产业发展较为缓慢,与一些文化发达地区相差甚远,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难以支撑起高质量的文化产业,忽视了文化产业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大多数人认为,消费必须先满足自身基本生活的需求,要是连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无法得到保障,就更谈不上对艺术、审美等精神文化的追求了。此外,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还在于贫困地区人才管理和培养的机制有所欠缺,缺乏高素质的文化经营管理者。第三,文化建设的开展离不开各种软硬件设施条件,这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而当前的文化服务现状很难达到最基本的文化要求,特别是在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薄弱、文化设施陈旧,缺少从事文化建设的专职人员,多数群众对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基层文化机构了解甚少,未能很好地利用文化资源。

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精神生活在人民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文化需求也越来越强。对于文化发展的困境,只有从多个方面共同努力,解决文化建设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消除部分地区的文化“贫困”、填平精神“洼地”,对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美好生活需要之文化建设的价值路径

“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主体价值判断下的需要,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新的目标,应努力补齐当前文化建设中的短板,发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探索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路径。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美好精神家园

传统是在历史长河中流动的文化和价值,是历史的传承和积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经过数千年洗刷而留下的宝藏,汇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和民族文化融为一体,成为民族文化和价值的一部分。在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一直没有消失,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再继续下去势必阻碍中华民族的长足发展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简单地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糟粕,因而主张全部抛弃[11]。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2]470-471因此,并不是否定传统,才能进行文化创新,刻意剔除传统只会让历史与现实断裂,留下文化的空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在新时代,应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智慧,挖掘“精神之钙”,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13]3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仁爱、诚信等品质在今天仍然闪烁着光辉。一方面,继承传统文化有益于提高人民的道德修养;道德是人们需要集体遵守的社会生活行为准则,约束和规范人们的日常活动;道德是美好生活的奠基,没有道德的生活,很难称得上是美好的,想要丰富人们的道德生活应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例如,儒家所倡导的“五常”等一系列价值标准依然具有重要的当代意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义以为上”等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不再以物质需求作为生活美好的唯一标准,而是以义为先,正确看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让精神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汲取儒家文化中积极进取的入世元素以治世,摄取道家文化中清静无为的隐世元素以治身,发掘中国化佛学中众生平等的出世元素以治心。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智慧有助于去除生活中的浮躁之气,坚持立足于当代,从现实出发,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之与现实文化相通融。用几种优秀传统文化排解生活中的焦虑,筑建起连接历史与现代的桥梁,培育平和向善、努力进取的社会心态,形成具有当代意义的精神家园。

(二)努力生产文化精品,担负文化载道重任

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因此,文化生产要把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作为目标。邓小平曾说,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充分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肯定。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开展文化建设活动,也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人民群众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只有紧密地贴合实际生活,文艺事业才能充满活力。脱离了人民需要的文化作品,那便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艺术源于生活”。文化创作者们可以从人民的实践中积累艺术经验,不断进行美的创造。除此之外,文化创作的动力不能仅仅是为了迎合市场,因一己私欲而助长了文艺界唯利是图的不良风气,文化产品应起到催人奋进的效果,只有优质的文化作品才能担负起“文化载道”的时代重任,提升人民的精神境界,将理想信念建设、道德情操塑造写入文艺作品中,将“真、善、美”注入生活。

生产文化精品,首先要建立一支精良的创作队伍,为文艺工作者们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创作情境,不断提高创作者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知识水平。精神生产作为一种复杂的创造性活动,需要创作者本身对其精神产品有深刻的理解,持续地加以消化吸收和完善,最终把作品最好的一面展现给群众。其次,对文化体制加以改革创新,逐步推进文化发展的制度框架的完善,破除制约文化作品生产的瓶颈,让更多的文艺工作者参与文化创作。最后,转变政府文化管理的方式,以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对民间的文化艺术机构敞开大门,鼓励多方文化艺术院团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资金支持、剧目选定、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同样的保障。通过官民共同发展的方式,让文化创作真正发挥引领的作用,不断向主流价值观靠拢,生产出更多弘扬主旋律的文化精品。

(三)规制不良文化传播,树立正确文化导向

不良文化是侵蚀思想的主要病毒,西方的多种文化思潮带来的不良影响威胁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当前,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因而各种新媒体软件和社交软件成了不良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对此,应当及时规制不良文化的传播,树立正确的文化导向,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才能更好地造福于人民。

首先,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政府要占据主要阵地,特别是在突发状况的情境之下,官方渠道要抢占先机,不给有心之人留有散发不良影响的机会,主动对舆论加以正确的引导;发展多种媒体共存的多渠道沟通模式,加大对计算机终端、手机客户端等渠道的重视,控制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多平台模式的话语权,让多渠道联动形成系统,掌握民众在网络空间中的意识形态动向,并针对特定问题和事件有针对性地及时引导公众舆论。其次,对不良文化的传播要有预警和预判的意识,加强对网络空间的监管。针对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可能会产生的影响,要加以提前判断并建立预警机制,根据有害信息的危害程度和规模,具体进行控制以致消除。最后,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谁都不愿意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环境中”[13]336,人们所期待的网络世界是绿色和谐并充满正能量的精神活动场所,一个能够工作、学习、休闲的自由空间,并不意味着零底线和零原则,用法律的手段规范网络传播的环境,强有力地抵制传播不良文化的行为,用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对主流价值观进行宣传,引导好舆论、思想和文化风向。

(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文化资源的不均衡会直接导致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影响我国文化建设的整体推进,进而直接影响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因此,新时代需要对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的文化权益,丰盈人民的精神生活。

首先,建立动态的调整机制。目前,我国公共服务体系水平较低,在城乡、区域发展之间差异比较大的情况下,应当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地动态调节,缩小地区之间在文化资源需求与配置上的差距,逐步实现文化资源的均衡化。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强化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改变现有的资金政策,更多促进财政向文化不发达地区倾斜,从以往的对供给侧的投入转向供给侧和消费侧并行投入的方式,给予人民更多的文化选择权和参与权,让文化资源惠及更多群众。

其次,提高文化服务的适用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的文化需求,增添其文化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其中关键一步是文化服务的“适用性”,即文化建设中提供的文化产品和开展的文化活动要能够使人民群众满意,公共文化服务“适用性”的提高包括内容适用性、渠道适用性、获取便利性等内涵。基于目前基层图书馆、文化站使用率低、文化资源浪费的问题,可以加大文化宣传力度,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和能力。在此之下,建立全面的反馈机制,搭建好线上线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互动平台,汇集民意,围绕人民的需求进行调整与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供给。

最后,多方力量参与形成合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大众共同参与的一项重大举措,当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虽然正在形成,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参与的动力、参与范围受限等。所以,要大力完善鼓励机制,使得社会力量加入文化建设之中,促进社会力量与公共文化机构的深入合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注入新动力。对于文化落后地区,可以通过培养输送文化志愿者、非遗传承人等方式将多方力量凝结起来,形成合力,让文化发展多元化,丰富人民的日常生活。

猜你喜欢

价值精神生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