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考

2021-11-26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语文课程思政

韩 芳

(青海师范大学 文学院,青海 西宁 8100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评价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成效的根本标准,并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78页。”,共同致力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全国高校展开了以“课程思政”建设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思政课程”协同发力,既要强调“思政课程”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也要发挥“课程思政”潜移默化作用。鉴于学科特点和教学现状,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仅要在课堂教学融入成长教育,而且要进一步构建融语文知识与能力、文学素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情感成长、合作创新、学习志趣、思辨明理八位一体的成长课堂,在实现课程本身语文知识、能力和文学素养培养目标的同时,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目标。

一、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紧迫性与可行性

大学语文教学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中国精神、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大学语文的受重视程度与它的功能并不匹配。毋庸讳言,如今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依然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一些高校还没有回答好大学语文是“公共必修课”,还是“公共选修课”的问题。尽管国家出台了一些加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文件,但是依然无力改变其被边缘化的事实,加剧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与审美性,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决定了课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一)大学语文课程地位及处境加剧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紧迫性

大学语文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素质的关键课程,在高校立德树人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6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特别强调:“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全文)》,参见:http:∥www.gov.cn/jrzg/2006-09/13/content_388046.htm.”。将大学语文课程纳入到国家文化发展规划,体现了国家对大学语文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作用的高度重视。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转发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明确指出:“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3)郭海军,张旭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尽管教育部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作出了指导性意见,但在现实教育教学中,大学语文在不少高校依然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与大学英语的受重视程度无法相提并论。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4)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5页。”。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集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于一体的通识课,正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载体。在大学语文课程地位重要及处境尴尬的情况下,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大学语文的立德树人功能,显得尤为紧迫。

(二)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决定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大学语文在课程性质上,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中工具性、人文性和审美性是大学语文最重要的属性。首先,大学语文具有工具性。作为公共必修课,大学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语言感知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听、说、读、写”能力是每一个专业的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大学语文工具性最直接的体现。其次,大学语文具备人文性。大学语文不仅涉及文学知识,也是文、史、哲的集合体,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至关重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应试教育加剧了我国重理轻文的社会风气,导致学生只看重自己的分数,缺少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教育培养的应是有血有肉的人,而非只懂得应试技巧的机器。大学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传授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学,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独立思考、爱与被爱的能力。最后,大学语文具有审美性。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系统解读一篇篇经典文章,在引导大学生感受文章语言文字表达之美的同时,品味文章表现的优美意境,进一步感悟文章的意境之美,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培育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引导他们在感受人文之美的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大学语文本身固有的工具性、人文性与审美性,与思政课程的教学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国家之责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都需要通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教育强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59页。。”建设教育强国,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但是,大学语文的发展困境明显不符合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强大学语文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明晰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促进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提质增效。

(一)加强大学语文的顶层设计,健全教学改革政策体系

大学语文是一门人文通识课,是以文学为切入点而旨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它不是单纯的文学欣赏课,也不是专门的写作训练课。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单纯地丰富他们的文学知识更为重要。目前,不少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状况,与中学语文教学无异,还是侧重文学知识的掌握。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王灿龙在接受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专访时强调:“要推进‘大学语文’ 课程改革,加强‘大学语文’素质教育,改善‘大学语文’ 课目前的教学状况(6)高天霞:《论“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人文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列开“大学语文”的必要性》,《汉字文化》2019年第11期。”。由于大学语文是公共必修课,改善大学语文的教学状况,并不是某个高校能够独立完成的,必须由国家统一部署、统筹推进,才能彻底解决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的共性问题。曾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高校思政课与大学语文面临同样的问题,但是思政课面临的问题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于2016年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19年召开了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两次重要会议都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亲自部署。随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若干意见》,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全力支持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保证思政课立德树人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为了保证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成功,国家也应采取与思政课类似的措施,加强对大学语文的顶层设计,健全和完善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政策体系,统一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二)明晰大学语文学科归属,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

尽管大学语文学科归属问题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但是大部分学者基本上倾向于赞同将大学语文由教育学科转为文学学科,毕竟大学语文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学。“首先是重新思考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性问题,应该从教育学科转为文学学科,从‘教学与课程论’专业转为中国语言文学的‘大学语文教育’专业。(7)张福贵:《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中国大学教学》2014年第1期。”目前,大学语文教师多数是中国语言文学大学科背景,或古代文学或现代文学或当代文学或文艺学或写作或文字学……具体教师的专业背景与大学语文教学不完全一致。而不像高校其他公共课程教师,所任课程基本上能够跟教师所学专业乃至研究方向一致。培养人才和开展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两大重要职能,也是教师工作中投入主要精力的方面。因为各类考核、评职称对科研的要求以及教学的难易度,教师更愿意从事跟自己专业及研究方向对口的专业。但是,目前高校中鲜有专门培养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这些客观因素导致不利于该课程建设和研究。另外,大学语文教师学历提升、教学能力和素质提升等方面也受到限制。2007年南开大学在全国率先设置“语文高等教育”博士学位授权点,为大学语文教师继续深造提供了平台。2019年教育部公布的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设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中,仅有安徽大学设有高等语文教育二级学科。但通过调研得知,两校该专业近几年一直处于停招状态。因此,教育部需要从国家层面鼓励、支持高校设立大学语文相关学科或研究方向,这样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才能更好的实现,成长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才能真正落地,通识课程教育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三、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高校之责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8)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7页。。”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也要立足于高校的根本任务,紧紧围绕教育的根本目标,发挥大学语文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的积极作用。“高校要从办学理念的层面重视和坚持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大力加强对其课程定位与教学改革的研讨与深入推进(9)孙宗美:《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与教学改革》,《高教探索》2018年第1期。。”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大学语文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困境。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要实现逆势突围,需要调整高校课程设置,明确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需要加强大学语文师资力量建设,夯实逆势突围的基础;需要推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助推实现课堂革命。

(一)调整高校课程设置,明确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就像是一场旅行的目的地,如果目的地不明确,那么整个旅程就会混乱、低效;如果目的地不正确,则可能会引人误入歧途。有学者根据大家比较认可的“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语文学科的发展”三方面依据将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定位为:语言文学知识的掌握、语文阅读、表达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审美陶冶、人文积淀与道德修养(10)贾莹:《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目标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如果从成长教育角度去看待这一定位,则显得不够全面,它对于学生正在面临以及未来发展需要的心理素质、思维能力、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关注不够全面。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上文提到的融合“语文知识与能力、文学素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情感成长、合作创新、学习志趣、思辨明理”八位一体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在实际教学中,学校对大学语文课程重视不够,他们充分注意到了第二课堂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功能,但是对第一课堂更多的关注大学语文知识教育和能力教育,而忽视了成长教育,多数教师也是如此。因此,高校以及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高度重视大学语文的综合育人功能,树立“成长教育理念”,重新审视和编制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另外,高校以及教师从心底认可成长教育,才会在具体授课过程中有意识的、积极的渗透这方面的教育理念,为了促使高校管理者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必须加大选派高校中高层管理干部外出进修、培训、参会的力度,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高校干部队伍。

(二)加强大学语文师资力量建设,夯实逆势突围的基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升大学语文立德树人功能,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需要高校高度重视大学语文课程,配齐配强大学语文教师,保障大学公共课教师待遇。公修课教学质量不高是各大高校面临的共性问题,学校不应该将公修课放在某个学院成立某个教研室就以为万事大吉了,而应该重点关注这些课程的质量和发展,完善课程建设体系,出台相关的支持性政策,保证公修课教师待遇不低于全校教师平均水平,吸引最优秀的教师讲授公修课,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由于大班制授课导致很多教学活动难以开展,需要高校配齐大学语文教师,尽量压缩班级规模,着力解决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阶梯教室之痛”。这一点北京师范大学率先垂范,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改革效果,他们的经验值得全国高校学习借鉴。他们将学校课程分为三类:学校课程即公共课,学院课程即学科基础课,系部课程即专业课程,三类课程的课时、津贴也基本上是各占三分之一。公共课程由学校层面来抓,吸引最优秀的教师上公共通识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研究专长,结合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将人文追求融入到各自专业研究中,着力提高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成效。师资力量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建立强大的语文师资队伍,不仅要对一线青年教师加强培训,重点培养教学骨干,而且要提升公共课教师福利待遇以及职业获得感、荣誉感、幸福感,增强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自信,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内涵式发展。

(三)推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助推实现课堂革命

高校在推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以项目化带动教师进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积极性。高校教学、科研主管部门应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发挥积极引导作用,为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教学改革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以课题立项方式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承担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给予充分的经费支持,提高大学语文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获得感和职业幸福感。2.利用“互联网+”平台丰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仅靠一本《大学语文》教材并不能充分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不足以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上提供的海量资源,在教材使用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夯实基础。3.以线上教学方式消除传统面授教学方式弊端。传统面授教学方式受时间和空间影响较大,无法适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教育教学的要求。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级各类学校不得不将教学形式由“线下”转到“线上”。与其突然被迫地让教师作出教学方式的改变,不如高校教学主管部门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加以引导,鼓励和支持教师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单一的面授教学方式。

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教师之责

教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也是办好课程思政的关键,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水平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的效果。提高大学语文课程的育人效果关键在教师,关键在于发挥大学语文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大学语文课程的亲和力感染力。高校在为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大学语文教师搭建平台的同时,大学语文教师也应积极主动作为,进一步增强课程思政意识,牢固树立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教学理念,提高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立德树人的实效。

(一)深入研究大学语文教材,发掘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

据2007年5月24日《南方周末》刊发《大学语文修成正果?》一文,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馆藏各种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及有关教学图书竟有1402种,当时用于大学语文教学的教材在400种左右。十几年来,学者们新编《大学语文》教材热情不减,在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能查询2008年-2019年大学语文教材及教学资料图书约1000种。众多大学语文教材,其选文体例可分为文体型、文史型、语言型、主题型等。对于文体型和语言型选文教材,与成长教育相关的内容比较分散,则需要教师以学生成长发展所需素质和能力为中心,结合选文内容挖掘、拓展成长教育素材。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不打乱教材单元编排顺序,在兼顾选文在单元教学中的教学目标外,根据选文内容顺势发挥、拓展,适时渗透成长教育。笔者在教授大学语文课程时,先后使用校本教材《国文经典导读》、陈洪《大学语文》和张新颖《大学语文实验教程(第2版)》三个版本的教材,均采用这种拓展、渗透的方法,比较成功地融入成长教育。

近年来涌现出一批按照选文育人功能不同而分主题型的教材,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以来这类教材(不含修订版)约有49部。“不同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秉承各自不同的编写目的,但大都未将思政教育理念有效贯彻进去,这无疑是对大学语文作为思政教育重要人文载体的功能性弱化,不利于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11)张莹:《基于课程思政新理念的大学语文教学分析与研究》,《北京教育(高教)》2018年第11期。。”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例,该教材按照育人功能进行了分类选文,分为12个主题:仁者爱人、和而不同、以史为鉴、胸怀天下、故国情深、礼赞爱情、洞明世事、亲和自然、关爱生命、浩然正气、冰雪肝胆、诗意人生,使得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更加切实可行。该教材自20世纪80年代初问世以来,与时俱进,结合每个阶段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同时尽量避免与中学语文课本选文重复,不断修改完善,至今已有11个版本,在我国大学语文教学中产生了积极影响,其编写质量之高、与时俱进速度之快可谓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典范。主题型大学语文教材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教学中,教师只需要按照选文讲解、阐述发挥即可,思政元素可以很好地融入其中。

(二)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只有科学定位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提升大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是教师充分认识和了解学生,掌握新时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地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不高是导致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推进困难的主要原因。“表现在教学实践上,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当中,不去研究学生的心理,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有效教学,不能发挥课程应有的对学生的精神净化和陶冶作用,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12)蒋承勇,云慧霞:《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中国大学教学》2013年第2期。。”因此,为了破除大学语文课程思政的难题和困境,任课教师有必要加强对新时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了解,掌握大学生的知识需求体系及层次,在大学适应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和就业准备阶段等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针对性。

教师可结合大学生成长教育需要,设计丰富的教学拓展和实践活动,如调研活动、演讲活动、课堂讨论活动等。例如,在进行爱的教育时,可以让学生课下调研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人对于爱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调查培育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思辨能力,加深学生对爱的思考和理解,调查后可以开展课堂讨论,着力培养大学生爱与被爱的能力。在推进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上的海量慕课资源,例如中国大学慕课、优课联盟、万门大学、顶你学堂、学堂在线、爱课程、好大学在线等高水平大学语文网络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进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提前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解决,课堂讲授中则需要引导大学生对重难点问题开展讨论,教师结合讨论结果,再有针对性地予以详细解答,充实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审美能力。西北民族地区高校可以将学生按高考语文成绩重新编班,进行分级教学。即使没有做到分级编班的,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学生语文成绩进行分组教学活动。

(三)立足大学语文课程特征,将情感渲染与理性分析相结合

“教师在学生学习中起到主导的作用,其自身素质的高低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唯有具备高水平的教师水准,才能具备高效率的教学效果(13)段鸣骅:《大学语文课程结合思政教育之教学策略探究》,《语文建设》2015年第3期。。”因此,大学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清华大学冯务中的思政慕课受到广大学子的欢迎,也被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这与其自身水平是分不开的。其备受关注除了混合式教学新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外,还有其教学内容打破课本限制,引入很多学生较为熟悉的文学作品来阐释思政教学内容,如在讲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等内容时引入闻一多的《七子之歌》,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国家统一之深情。可以说,冯氏思政教学的成功与将思政教学与文学作品结合有一定关系。文学具有审美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这一点是单纯的思政课程所无法比拟的。文学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可感性,有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历其情的优势,这远非单纯的理性剖析所能奏效的。那么,大学语文为什么要舍本逐末,不充分发挥其独有优势呢?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学语文教师要顺势利导,使学生一边沉浸在美好的意境、动人的情感中,一边引导其理性思考,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立德树人效果。比如,在讲解《九歌·山鬼》的文体背景时,通过设计“为什么楚辞会出现在南方楚国”“为什么它具有想象丰富、情感炽烈、使用香草美人手法的特点”等问题,使学生明白任何一种文体的产生及其面貌都与其所在的地域环境、人文环境直接相关,同时也必须承认屈原的家国情怀与天才创作。那么,一个人的成长既与周围的环境息息相关,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通过循循善诱,以文学作品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培养大学生理性思考能力。在讲解诗经与楚辞的艺术特点时,不再将二者分开来看,而是要将两种文体作品放在一起,从内容、句式、表现手法、表达情感等方面对比考量,各自的特点以及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差异也就泾渭分明了。在这样的对比分析之中,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结合,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为一体的通识课程,具有充足的、亟待挖掘的立德树人素材,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大学语文在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所处的尴尬地位加剧了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大学语文自身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可行性。推进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需要国家采取与思政课类似的措施,加强对其的顶层设计,完善教学改革政策体系;进一步明晰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加强其学科建设。高校教学主管部门要调整高校课程设置,明确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加强大学语文师资力量建设,夯实逆势突围的基础;推动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助推实现课堂革命。需要大学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发掘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立足大学语文的课程特征,充分发挥情感渲染优势。只有国家、高校、教师三个层面协同发力,才能切实改变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面临的尴尬困境,才能真正发挥出大学语文在高校立德树人过程中的建设性作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语文课程思政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二)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