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课程思政的接入点与触发器

2021-11-26苏喜庆杜平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案例思政

苏喜庆,杜平

(1.河南科技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2.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0)

课程思政提出来虽然是近几年的事情,但从中国教育思想发展史来看,课程思政的理念早已蕴含在传统教育之中[1]3。修齐治平、传道授业解惑、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等,这些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里就已经蕴含着我们民族教育丰富的思政内容,为专业课程接入课程思政奠定了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基础。在面临着“前所未有之历史大变局”背景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语境中,当代青年的个人精神修为和成长成才问题被摆在了突出位置。而在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中,发生在青年身上的“躺平”“佛系”等问题,都会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产生不利影响。对于大部分时光在学校度过的青年大学生而言,来自于学校的道徳教育、情感教育和劳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的青少年绝大多数在不愁吃穿的环境中长大,特别需要培养责任感、坚强意志、吃苦耐劳精神”[2]63,进而在教育全过程中借助专业课程思政补足青少年成长的精神之“钙”,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成长的多种问题复杂交织,使得科学融入课程思政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个育人环节。

一、课程思政实施重在环节突破

课程思政育人要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达到协同育人的目标,作为实施主体的高校除了做好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外,还要守好一段渠,把好过程关,由于实施最终环节是要落实到教师的具体施教体系之中,因此,课程思政的实施难题破解的关键也在于具体课程的实施环节。

(一)课程教育是关键

学校教育“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3]42。作为专业课程来说,“课程思政教育需要将专业内容与思想精髓融为一体,体现专业性,实现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培养”[4]。因而专业课教师需要立足于本课程的内容体系、教育理念、职业导向,重新梳理归纳专业课程之中有利于树立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重组专业理论知识,增强本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定力,并发挥课程思政在其中所传递出的正向引导、激励和催化作用,让融合知识达到入耳、入脑、入心的效果。作为专业课教师要时刻以身作则,“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让充满正能量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树立大思政的格局,确保课程思政内容的有效融入。

(二)青年修养是根本

让先进的思想文化融入课堂,让朝气蓬勃的青春力量激荡于课堂,让扎实深厚的理论知识展现于课堂,让积极的正能量充实于课堂,这是保证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一个基本导向。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上,多做理论挖掘。真正做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真正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具体来说,落脚点“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5]5。实现当代青年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真正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归根结底,课程思政关涉的是一个重要的潜在人文修养问题。

(三)破解难题是枢机

目前课程思政遇到亟待解决的难题,可以概括为“割”“隔”和“嗝”三个字,这也是目前课程思政在课堂上出现的常见现象,成为破解实施环节难题需要正视的重要问题。

一是“割”,就是割裂和疏离。教师往往把与知识点相割裂的内容强行地拉入课堂讲授之中,造成课程思政的内容游离于知识体系之外,难以化合到一堂课的整体思维架构中。例如,讲授网络安全技术的教师在讲解vlan和untag两种信息工程概念和原理之后,告诉学生,中国华为公司正在进行芯片研发,进而引出了中国人用中国“芯”,奋力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思政内容。虽然芯片研发与整个计算机领域前沿紧密相关,但是与本节课主讲的网络工程技术主体内容存在割裂,给学生造成强行嫁接的疏离感。

二是“隔”,即课堂讲授的知识点与课程思政出现了隔膜。例如,植物保护专业的教师在讲解孢子细菌侵入叶片时指出:孢子细菌像钉子一样钉在叶片上,产生很强的向下击穿叶表皮的力。如果细菌透过叶片膜进入叶子脉络,就会侵蚀叶片,并导致其枯萎发黄。在重点讲授细菌像钉子一样执著地、顽强地附着并扎进叶片时,该任课教师强调:学生在学习中也要发扬这样一种“钉钉子的精神”。显然,孢子细菌侵蚀叶片这是一个反面的案例,教师却在这里把这种负能量传递为钉钉子精神,就太过勉强,脱离了专业课程的知识语境,令学生产生了膈膜感。

三是“嗝”,有的教师过于依赖思政课程案例,甚至一堂课上下来多个思政案例占据了课堂知识传授的大部分时间,导致整个课堂太多太满,没有留足学生思考消化吸收的时间,导致学生“饱腹感”。

(四)避免“硬解”是核心

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硬解”现象。所谓硬解,指的是缺乏逻辑铺垫和知识背景,硬性地解析课程思政内容的现象。其实,对于大学课堂来说,在课程思政的浓厚氛围中,教师都会注意课程思政融入本专业课程,只是在具体思政融入过程之中出现了“硬解”的现象:第一种是强行“塞入”,即把思政元素或者思政案例强行塞入课堂话语体系中,造成课程思政与知识体系“两张皮”。第二种是断点嫁接,即专业课教师在课程讲得有些滞涩的时候,“插播”一段课程思政案例,这样既影响了重难点的突破和重要的逻辑推理过程,而且将课程思政像广告一样的插播在教学课堂活动中,显得格格不入。第三种是失“魂”落“魄”,如有的教师在融入课程思政解析案例时,跑偏了方向,失去了思政案例本身的灵魂和精髓,导致原来思政素材所包涵的民族精神、文化气质和深刻内涵被解构。例如,有的教师在讲解神经应激反应时,引入了革命英雄的事迹,却从学问“探究”的角度对英雄在敌人威逼利诱下的坚强意志提出质疑,进而解构了英雄,完全忽略了革命英雄坚定的革命信仰和毫不畏惧的精神信念。

综上,课程思政元素要想产生化入人心的力量,关键是需要让课程思政的内容不隔膜、不嵌入、不赘言,思政元素有机化合,与专业课程体系浑然一体,让学生自然品味得到课程之中所蕴含的核心价值观念、人文历史情怀、奋斗进取的信念、红色历史文化的积淀。在专业课堂上讲出来、点出来,这只是完成了教师传授课程思政的第一步,而真正让知识活起来、动起来,化入人心,让学生从知道、了解到领悟、觉悟,再到化为自己言行操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程思政的内化价值。

二、课程思政的接入点

探寻课程思政的“接入点”,就是让课程思政元素找到一个进入课程、进入专业知识、融入知识点的有效链接点。教师在课堂上让课程思政内容自然流淌而出,接入点在整个课程专业知识体系中不显得隔膜,不是强行拉入,不是强行嫁接,更不是“乱点鸳鸯”,而是基于专业课程之中所渗透出来的理想信念、文化历史,所渗透着的核心价值观,所孕育着的职业理想、人文情怀,所涵养着的进取意志和从业理想,总之,这个接入点是和专业课程有效的线性连接,而不是强行的旁逸斜出、枝蔓横生。

(一)兼顾育人与化己功能

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双重的育人和化人效果。课程思政不仅能够起到育人的作用,而且具有“化人”和“化己”的双重功能,如果说化人是教化人心,在于对学生进行品德修养、进行人格化育的话;那么化己,则在于“反求诸己”——也就是教师自身修养的同步提升。课程思政是与教师从事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以及责任担当意识紧密相连的。教师在搜集课程思政、讲述课程思政的过程之中,自觉地信仰课程思政内涵,传递思政精髓,做到先律己后律人,从而实现师德师风建设的自律意识建构。基于“化人”与“化己”的双向性,我们在思考课程思政接入点的时候,就需要兼顾教师(传播者)与学生(接受者)的信息有效传递与对接。

(二)重构专业课知识体系

我们要找到这个接入点,就需要对自己的专业课程知识体系进行重组和挖掘,在深厚的理论概念之中植入专业探索的精神,在丰富多元的案例教学之中找到具备思政正向引导价值的鲜活案例,在点拨启发之中找到点透知识、对接现实、服务人民、成就理想的人生启迪、心灵感悟和行为指引,具体要抓牢“格”“识”“做”和“软解”四个环节。

1.格

“格”指的是对于专业课程内容深度的挖掘与思政元素的有效对接之间的双向求索的“格物致知”。《礼记·大学》里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止”,指的就是通过深入细致的思索才可能找到事物的规律和原理。而在课程思政之中,教师也需要主动地、辩证地探究思政与专业知识相互映衬、相互辅助的规律。朱熹说:“物格知至,则良知之被推往极致,则为止于至善之效验。”强调的是格物最终的目标在于“止于至善”的道德修为,其有利于个人的综合素养修为和能力提升,课程思政的效验结果就在于对学生主体价值的塑造,效验的目标在于对青年主体心灵的正向引导与完美健全人格的塑造,这种目标的达成需要潜移默化的知识教育渗透。

“格”需要尊重学生知识的接受规律。唐代儒学家柳宗元曾说,“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种树郭橐驼传》),专业课程教育要依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持续改进课程思政的融入机制。例如有教师在文学概论课程中,讲解文学言语的心理蕴涵性时,首先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理论概念,指出:文学是主情的,正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行诸舞咏”(《诗品序》)。并引入课堂讨论话题——“阅读文学作品就像看作家的心电图一样”,让学生合作探究这句话的内涵。然后引出唐代爱国诗人杜甫的著名诗歌《春望》。对于“春”,学生普遍感知到春天是生机盎然的、莺歌燕舞的、百花争奇斗艳的,然而在杜甫的《春望》中,诗人却是见繁花似锦而潸然落泪,听莺歌燕舞而心惊胆寒!引导学生进一步的追问,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因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下句写的是“家书”,而上一句写的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探索答案:是“烽火”,是战争,是“国难”。这上下两句隐喻的是诗人的什么情怀呢?学生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家国情怀”。可以说整首诗句句隐含着诗人的赤子心、爱国情,句句滴滴嗒嗒在心间,蕴含着丰富的心灵内蕴,正是文学言语心理蕴含性的集中体现,像这样引入课程思政就比较自然。所以好的课程思政应该是教师点到为止,而不影响正常的课程知识话语体系,同时又建立起课堂知识内在隐含性的思政话语脉络,从而让学生感悟、领悟、醒悟和觉悟。真正的课程思政内容只需要教师引导、启发,鼓励让学生说出来,才会更加具有入脑、入心的作用。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进行更加深入的“格”,深入探究知识点内部所蕴含的启发性元素,与思政案例有效对接,达到知识体系与思政案例的有机融合,努力探究案例背后所蕴含的专业规律与思政育人元素的有机接入点,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课程思政话语。

2.识

“识”就是认识和甄别。我们要对选择的课程思政元素本身进行一个客观的衡量,这就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和进行正确的推理,皮尔士说:“推理的根本原则在于,所有的知识要么依据权威,要么有确凿的原因。”[6]43这个寻求原因就是推理逻辑,教育者需要在课程思政元素分析中判断其与所讲授的课程内容是“强关联”还是“弱关联”。

所谓“强关联”,就是由课程内部内容生发而出的,与课堂知识点联系紧密的知识,它可以顺势延伸知识内容和拓展知识视野。强关联元素的共同特点在于它是和本节课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紧密相连的,是与我们的学科领域紧密相关的,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紧密相通的。强关联的因素融入课堂相对比较容易,也是我们大力提倡的。

“弱关联”的思政元素往往是游离于课程体系内容之外,作为一种精神信念来激发学生心智,起到启智、润心、培根、铸魂作用的外围因素。它也是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紧密相连的。这些元素与知识体系若即若离,甚至在课堂上可有可无。但是它与时代的大形势或者时事热点,以及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时尚热点相关,这样的思政元素需要教师首先进行甄选,并根据课程内容的讲授节奏把握和当节课时间盈余情况灵活操作。

3.做

“做”就是具体接入课程思政的做法。课程思政最重要的是从教师自身做起,正所谓为人师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具有崇高人格的教师,在他的讲台上自身的言行就是实实在在的课程思政。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5]教师的言行和操守将直接成为学生效法的榜样,正所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教师要自觉地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用模范的言行举止作表率,才能担当起引领学生品行、品格、品位修养的时代“大先生”的责任和神圣使命。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可以说孔夫子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方面作出了表率。例如在《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夫子平易近人、温文尔雅、循循善诱,鼓励学生各抒己志。他总能够成功把控整个课堂秩序,学生也能主动自由发言。在听完各抒己见后,孔子进行点评和总结,并进而阐述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孔夫子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洞悉每个人的理想和社会价值实现。“(曾皙)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夫子开坛设教过程中,没有耳提面命,也没有慷慨激昂,或者哗众取宠式的言论,而是呈现出了一种有温度、有涵养、有情意、有虚实、有棱角、有滋味的生动课堂。在简短的课堂对话中,其仁政的理想和功成身退、不居功自傲的个人品行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弟子。由此,反观课程思政也不难发现,需要教师在课程思政过程中富有情感,拥有正确立场和仁爱之心,学会循循善诱地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4.软解

“软解”即结合课程内容和知识语境来巧妙地破解课程思政融入的难题。相较之下,我们更期待的是“软解”的过程。即把课程思政按照一定的程序有效地融入,主要方式有三种:一是循循善诱,二是引人入胜,三是深入浅出。也就是让经过甄选的课程思政元素或者思政案例包裹在知识点案例讲解之中,内含于逻辑推理和理论演化之中,课程讲述娓娓道来,凸显出思政育人的方向和目标。例如在讲解“文学典型”这个概念时,教师自然地引入了路遥先生的小说《平凡的世界》的开篇“孙少平冒着雨雪操场打饭”的情节,让学生从中感悟“穷且益坚,不坠意青云之志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青春意志,以及“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的人生理想,便使得课程思政融入非常从容,自然地激发出青年为人生理想奋斗之志来。

(三)精准把握接入点

美国教育学者怀特海将教学的节奏分为三个阶段,即“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阶段”[7]41,我们可以根据思政元素的特性接入课堂中的不同阶段。例如在上课的前几分钟为浪漫阶段,“浪漫阶段指的是人们刚刚理解某项事物的阶段,此时人们对事物还拥有新鲜感,粗略的一瞥让他们得以窥见事物内部有无限可能的各类联系”[7]42。在此阶段可以引入一些能够激发学生想象和联想,以及具有精神和意志培养方面的课程思政内容。通过一个小故事、一个激人奋进的小案例,带领学生进入课程专业知识所涉及的领域,激发学生青春献给党、从业报国的志向。在课中为精确阶段,“精确阶段也是知识增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脑海中纷杂的知识联系开始从属于阐述的精确性,这是学习基本原理的阶段。他们会接触新的事实,并通过分析吸纳这些事实”[7]43。可在此阶段引入一些引发学生逻辑思考的优秀专业性行业精英、优秀专家的报国故事和带有逻辑推理的、与知识紧密相关的带有反思性的思政案例。“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教师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以德领材,以德温才,以德润才。例如在化学课上,教师可以引入屠呦呦院士研究的青蒿素的化学式,引导学生探究这个化学式的原子排列特殊方式,感悟院士踏实钻研、精益求精、服务人民的敬业奉献精神和高尚品德。综合阶段是“合题”总结归纳阶段,“指的是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分类并获得相关技能之后,重新回归浪漫阶段”[7]86。综合阶段主要位于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是在收束整节课内容的总结性话语之中,易于引入一个信念、一种理想、一个思政的观点,要言不烦,用语简练。一个课程思政的内容最忌讳浅露直白,应该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让学生探究深化并且转化成为自己心中的意志力量。怀特海指出“如果每门学科的老师都只教一些皮毛,那么学生就只会被动接受一些零碎的知识,无法产生思想的火花。我们应该挑选少数重要的内容教给学生,让他们能够发散思维,举一反三。学生们要将这些知识完全吸收,明白如何将它们运用到实际生活中”[7]210。例如在讲解教育学专业课时,教师通过“全国最美乡村教师”张桂梅行善助学的故事,引发学生联想,带动起教育学相关知识点,坚定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理想信念,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灵活化用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融入的要领在于将思政元素领悟透彻。思政元素的使用重在将思政元素化合、元素催化和元素内化,也就是从思政元素中提炼出一个理念、一个信念或者一种理想,将其用之于课堂案例讲解之中,将思政元素完全融入课程体系中,将元素用来催化所讲解的内容,将元素完全化合在所讲授的知识体系之中,将传递的思政理念内化为学生所感知到的心灵之中,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将百年党史中共产党先辈矢志不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事件引入课堂,便与庆祝建党百年的大形势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接续为崇高理想奋斗的意志,传承百年红色基因,进而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培养了学生立志学好专业报效祖国、成长成才的理想。

三、课程思政的触发器

“触发器”,本来是在计算机领域和数字电路领域里所使用的一个术语,在这里我们化用一下,指的是能够激发课程思政元素的那个存储性的事件。这个事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涵,它能够从不同角度触发学生的联想,激发教师立足专业开发思维,能够为课堂注入力量、激活动力,培养高尚品德,激励青年学生勇于担当时代重任。

(一)重组课堂讲解序列

寻找触发器,离不开教师对一堂课内容的熟悉程度,同时离不开对这一堂课在几本同类教材之中的大纲内容、知识点的完整把握。“知识点是一门课程、一种理论或者一种思想中相对独立的最小单元,通常一个知识点就可以解决某一类问题,所以每个知识点总是有许多可以挖掘的思政思想”[8]。因而需要从中寻找到能够触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领悟的思政案例事件。例如有老师在讲解《货币时间价值管理》时,就列出了如下的线性讲述序列——“概念→单利和复利→‘压岁钱升值+校园贷’案例→揭示奥秘→总结”,这个讲述内容显然是照搬了教材中知识点的讲解顺序——从概念到案例再到总结的一个过程,虽然也引入了“校园贷”这个课程思政元素,引导学生探究“套路贷”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危害,但是过于拘泥于课本内容,使得课程思政的兴趣点不够突出。因此,有必要基于学生的认知思维规律,对课程知识体系进行重组。如果我们改用以下的讲解序列——“压岁钱升值+校园贷→揭示奥秘→单利和复利→概念→总结”,即在课堂导入环节先声夺人,引出压岁钱升值和校园贷两个课程思政案例,然后探究和揭示知识点的奥秘,便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二)扩充触发器多元来源

作为专业课教师有必要掌握课程思政“触发器”来源的三个重要途径:一是把握专业知识前沿。教师要掌握好专业前沿,其中涵盖自己所讲授的课程内容中的前沿理论、领军人物,以及专业知识体系从产生到发展进程中的优秀人物、优秀案例,彰显具有彪炳史册、时代引领作用的优秀思政案例。二是情系主流媒体。教师要经常浏览主流网站,这些网站信息更加贴近时代,也更加新颖生动,把握国家大事和时事动态,了解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外交、国防、文化、体育等方面的具有核心价值正向引领作用的新闻事件。三是做好案例积累。日常生活中多积累正能量素材,例如在平时阅读专业书籍和课外书籍时,注重留意带有正能量价值的优秀案例素材,建立课程思政元素记事本,形成优秀的案例资源库,并进行归纳和分类,以便在教学中能够灵活优选经典案例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触发器。

(三)把握好导向型触发器

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的四个导向型触发器:一是人文情怀触发器,即从民族文化的优秀元素中化合人文情怀。二是跨学科意识,即要有新文科、新工科、新理科、新农科、新医科的跨学科思维,在多元交叉学科之中寻找思政的触发器。三是职业导向,要把大国工匠精神、大国重器理念和培养“大先生”、大学问、栋梁之才的人才导向,以及把从业理想、职业定位融入到课程讲授之中。四是主流意识导向。教师要时时关注新闻热点、网络媒体热点事件,辨识其中的正确思想观念,引导学生理性对待热点事件,避免盲从。

(四)延伸知识触发点

对于大部分专业课教师而言,课程思政触发器随处可见,但是要进行辨析和择其优者选入课程课堂之中,则需要认真地分析专业课程的特点。常见的触发器触发点有6个方面。

一是从课堂知识点触发,从一堂课的内容以及所涵盖的知识点出发,这是课程思政教授时最根本的出发点,也是立足点。

二是从学生生活常识触发,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知识往往是源于生活的,从生活现象触发,深入浅出的讲解会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和接受。例如在讲解文学课程时,涉及文学的“文本层次”这一概念,就引入了读文学作品就像“剥洋葱”这个生活常识,一片又一片,一页又一页,总有一页会让人泪流满面。文学包含着人生苦辣酸咸甜,读懂了文学,也就读懂了人生。如此,生活常识与文学理论概念就有机融合在了一起。

三是从跨学科交集触发,在跨学科的视野下,更容易激发出学科的亮点。例如有教师在讲解音乐史的时候,巧妙融入了新文科理念,并使用了融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授课,首先播放了2021年6月29号授勋的瞿独伊老人哼唱的一首俄语版《国际歌》短视频。然后引出老人从不畏惧监狱中磨难的坚定理想信念,被解救后成长为一名新中国国际新闻编辑部俄文翻译,然后引出其父亲瞿秋白英勇不屈、从容就义的历史事件,而瞿秋白正是《国际歌》的翻译者。可以说在瞿独伊老人的身上传承的是优良的红色家风和优秀的红色基因。进而引出《国际歌》中那一句“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奈尔就一定要实现”。歌词中蕴含着坚定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整个讲述中,教师将党史、俄语语言学和音乐史等交叉学科内容结合在一起,跨学科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也更加坚定了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

四是从人生理想触发。例如中文专业课程中,教师在分析小说《平凡的世界》时,可以引导学生感悟“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人生理想,激励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在平凡的世界里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五是从学生兴趣点触发。例如在生物学专业中,教师讲到神经元与多巴胺释放有关的时候,有的教师就这样引出了一个兴趣话题:“爱情、毒品都会产生多巴胺,让人上瘾。但是,美好的爱情会让人幸福永远,而毒品却让人越陷越深,为什么?”引导学生要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又如艺术学院的教师在讲解“颜色和文化”时,从电影《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出发,分析了这个作品中红、蓝、橙三种色彩的特点,得出红色的内涵——“红色体现出热烈、激情、活力、进取、喜庆、革命、危险信号的感觉,这是由于经验和联想产生的通用色彩”,进而引出“最爱中国一抹红”这样一个思政观点,激励了学生爱国情操。

六是从时尚热点触发。时尚热点更容易与身处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产生共鸣。教学中需“坚持历史化、价值化、审美化的教学原则,以各种开拓创新的教学方式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发挥课程育人功能”[9]。例如有的教师在讲解文学写作的时候,就把“七一”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4名优秀青少年领诵的颂词分享给学生,让学生感悟百年里的历史风雨和精神积淀,激发学生进行语言创造和文学写作的兴趣与爱好。

(五)建构课堂话语体系

课程思政的触发器要领在于凸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真正基于专业课程的知识结构体系,广泛吸纳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中的优秀思政元素,建构起有利于青年成长成才的课堂话语体系。这个课堂话语体系具有实现课程育人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同时也承载着借助于专业知识和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课程专业知识向外延伸拓展的张力功能,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伟大志向。这个话语体系也是由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感发、相互启发实现的师生互惠、教学相长的思政育人共同体。

总之,课程思政要做到如盐化于水、如盐溶于食物一样,要只闻其味,不见其形,做到润物于无形,让学生在不同的“食物”之中吸取营养,具体的专业课教学就要在专业课程之中巧妙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产生化人心的力量,真正达到立德、树人、启智、润心、培根、铸魂的专业课程育人功效。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专业课教师要进行课程思政的创新和实践,需要找到恰当的接入点和触发器,以正确的价值引领,不断深化课程内涵改革,“充分发挥课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10],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内容的无缝对接。对于施教者而言,离不开自身修养的提升,概括起来讲,就是要做到“大、行、德、广”四个字。所谓“大”就是要大气,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图大志;所谓“行”,就是要知行合一,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为举止感化人心,在青年大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榜样,树立起理想信念,奠定好人生基石,及时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所谓“德”,就是要有师德修养,做一个真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所谓“广”,则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宏阔的专业视野。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成就“最美课堂”。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案例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ORACLE CINEMA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思政课“需求侧”
体育院校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课程模式构建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