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的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研究
2021-11-26郑建辉薛彦华
高 思,郑建辉,2,薛彦华,3
(1.河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2.华北理工大学 迁安学院,河北 唐山 064000;3.河北师范大学 全人教育研究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24)
科学研究是我们出于求知和探索的欲望,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去寻求周围各种现象的真相。但随着社会环境的转变及我国科学体制的变革,科学的固有价值“追求真理”在某种程度上被忽视了,部分科学工作者违背了科学的初衷误入学术不端的歧途。学术不端行为不仅会让新生的科研力量丧失对科学的信心,也会降低科学在公众心中的信任程度,最终导致社会无法建立信用体系,人类文化的蜕变。因此积极发现并解决学术不端问题,成为我国科研界心之所向。
一、我国学术不端研究现状的数据分析和图谱解读
数据来源于CNKI平台,以“学术不端”为主题,年限设置为1979-2019,来源类别选择CSSCI,经检索获得554篇文献。删除与主题不相符合的文章,有效文章为443篇。对全部检索结果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获得发文量趋势图。然后借助CiteSpace软件对443篇文章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得到相应图谱,根据关键词节点的大小和连线、突显强度以及时间线分析该领域内的研究现状。
(一)研究热点
文献的关键词是表达文献主体概念的词语,是学者学术思想与观点的凝练。图1显示的文献关键词共现分析图谱。图中各个十字(圆点)代表节点,节点及字体的大小与关键词的共现频次高低是正相关的关系。该图谱比较直观的反映了学术不端的研究热点。
图1 样本文献关键词共现分析图谱
图1是以“学术不端”和“学术不端行为”两个主题形成的共现网络。与“学术不端”共现最为明显的关键词是“学术道德”,在学术不端的防治当中,学术道德的研究是站在预防的角度上,通过道德约束力,借助科研工作者的主观意识来抵制学术不端。与“学术不端行为”共现的词有“知识产权”、“一稿多发”、“同行评议”、“应对策略”等。表明关注到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及相关的具体策略研究。
其他关联性较大的词汇有“学术评价”、“学术期刊”、“检测系统”、“科研诚信”等。通过完善检测系统把关学术论文,通过改革学术评价,加强科研诚信等措施来规范学术行为等。由此推断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是以两个议题为中心进行原因和策略研究。
为了更清晰的探明研究热点,对样本文献进行Time-zone可视化,由图2可知,2005-2013年研究热点多且集中,研究关注到学术不端行为的不同主体,具体侵权的类型,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及对策探究。自2013年之后,主要关键词为“学术共同体”、“同行评议”、“期刊编辑”、“出版伦理”等。关注到期刊编辑和同行评议者对论文的把关作用。研究热点从宏观研究转向微观研究,研究点更为聚焦。
图2 样本文献关键词时间线分析图谱
综上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学术不端的概念界定、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原因分析及对策分析4个方面。其中对策分析比较突出以学术道德为基础的预防研究,并且关注到编辑和同行评议的作用、检测系统工具的应用等。
(二)研究趋势
发文数量是反映研究趋势的一个重要指标,由图3可知发文数量自2005-2013年呈曲线上升趋势,结合图2可知此阶段研究不断深入,内容不断丰富。该领域受到相关研究者的持续关注,关注度持续增高。2013年发文量达到峰值。2013-2019年,发文数量出现较小回落,但整体趋势是比较平稳的。说明学术不端一直是被研究的热门话题,研究趋于平稳发展。
图3 CNKI平台所呈554篇期刊的发文量时间分布
为了直观的显示某个时间点的研究趋势,对关键词进行爆发性检测得到图4,爆发点关键词指的是某个时间点使用频次的增加,能够反映出学者在不同时间点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的变化情况。2006-2008年“学术不端行为”的突显强度为6.0261,表明这两年是学术不端行为研究的高频期。2015-2016年着重研究“学术道德”。2015-2019年“科研诚信”的突显强度为3.0995,呈现高突显状态,并有持续突显的趋势。研究从“学术不端行为”到“学术道德”再到“科研诚信”,层层递进,研究不断深入且细化。“科研诚信”处于研究前沿,后继研究应多加关注。
图4 样本文献关键词爆发点分析图
从文献的发表量来看,2005-2008年是学术不端研究的探索期。探索什么是学术不端及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2009-2013年是爆发期,基本形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研究体系。2014年至今是平稳期,研究趋势由宏观研究转向微观研究,由对策研究转向防范研究,通过加强科研诚信体系建设,依靠科研工作者自律自净作用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预防,这是当前研究趋势的重要转向。
二、我国“学术不端”研究热点述评
(一)“学术不端”的概念研究
关于学术不端概念的界定,李志民[1]从伦理的角度指出“不端”是缺少科学理性,而“端”就是要求学者遵循科学理性,基于严谨的逻辑、理论知识及实验活动等的判断得出科学结果。蒋寅[2]从规范的角度指出学术不端是以利益为目的有意识地违背学术规范的行为。周祝瑛[3]等在归纳其他国家定义后指出学术不端是研究者主观上利用一些不当方式,在学术领域获得名声和利益的行为。翁鹭滨[4]指出学术不端是故意采取欺骗手段,达到不正当目的的行为。
此外,2007年中国科学院发布《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和2007年中国科协发布《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等,认定学术不端是在学术与科研领域内中各种造假、抄袭、剽窃、窃取科研资源、违背社会道德和科研共同体惯例的行为。
综上可知学术不端是一种意识性的活动,具体应聚焦在由意识产生的行为当中。由此可将学术不端定义为在学术活动中不遵守学术规范,违背学术道德与诚信,脱离学术轨道的一系列行为。
(二)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研究
鉴别学术不端行为,单靠定义,具有一定的困难性。为了更加有效地鉴别学术不端,细化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必要的。
1.一般表现形式
综合整理2007年中国科协发布《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2007年科技部施行的《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法办法(试行)》、2009年中科院发布《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2009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其中主要的表现形式有:(1)做虚假陈述,提供虚假信息;(2)侵犯和损害他人著作权、署名权;(3)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研究成果;(4)干扰和妨碍他人研究活动;(5)参与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评审工作及商业广告宣传;(6)一稿多投;(7)其他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和科学共同体惯例的行为。
2.具体表现形式
我国学者对于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分类研究,依据学术活动顺序主要分为三类。申请奖励中的不端行为[5-6]:(1)申报信息不实;(2)夸大科研成果价值;(3)剽窃他人成果或者学术侵权;(4)拼凑关联度不大的项目进行报奖,重复报奖;(5)游说相关人员干预评奖。研究过程中的不端行为[7-8]:(1)捏造;(2)变造;(3)抄袭他人或者自我剽窃;(4)选取能够支持自己的结论的观点和数据,改写他人观点;(5)将自己发表或出版的论著,赠予或转让他人,替他人代写或雇佣枪手;(6)不标注或随意标注参考文献。成果发表时的不端行为[9-11]:(1)为了尽快投稿,未经他人同意,随意署名;(2)不负责任的发表尚不成熟的研究成果;(3)利用新闻界、关系网不恰当地拔高研究水平和成果价值;(4)因私利延迟成果发布的时间。此外,李曙光等[12]特别指出有意制造SCI检索量,制造虚假国际学术活动记录是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研究,我国有关机构概括了七类,我国学者则从分类的角度进一步细化研究,关注到了未被纳入的新出现的形式。但各类表现形式之间互有交叉,概念界定不具体,没有形成清晰的条文化的规定,同时未从学术不端行为的恶劣程度以及对社会影响层面上进行归类研究,给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和相应的惩罚措施的制定带来阻碍。
(三)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分析
由图1和图2直观显示出关于原因的词有“科研压力”、“道德推脱”、“学术失范”、“学术评价”等。结合文献发现我国学者主要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对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1.道德环境的缺失
科研工作者道德素养的形成主要依靠社会、家庭、学校的道德环境与教育。其中良好社会道德环境是保障,家庭德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会对学术环境产生浸润作用,路丙辉[13]指出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急功近利的思想侵蚀了学术领域。杜鹏等[14]谈及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西方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等对科研工作者造成了影响和冲击。对于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欧阳鹏等[15]指出处于应试教育背景下的部分家庭教育偏“功利”,与考试成绩无关的教育内容全不涉及。对于学校教育来讲,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指出青春期(12-18岁)是寻找自我同一性的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程孝良等[16]指出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对学生道德规范的养成起关键作用的中学,对道德教育的重视尤显不足,造成学生道德发育的缺陷。这样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如若大学诚信教育与导师示范教育弥补不了学生道德方面缺陷,就会增加学术不端行为出现的可能性。
2.评价体系不完善
学术评价是经过学术共同体内部在共同的标准与规范下对学术的承认,目的在于促进学术发展[17]。当前学术评价的问题,胡春燕等[18]基于社会资本视角指出平行网络中的人共享有限的学术资源,而垂直网络中的上层代表垄断学术资源供给。由此导致评价结果不能够切实的反映在资源分配等方面。刘普[19]指出在评价中存在着“唯论文”的不良倾向,并成为评职称、评项目、评奖励等的主要依据。陈治亚[20]谈到这种指标量化为主的评价方式,使得学术研究导向呈现短期化。短期化的研究导向违背了学术研究的一般规律,会导致短期内大量低水平的论文泛滥,阻碍学术创新与发展。特别是在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中,陈广江[21]指出非升即走的评定办法越来越流行,致使高校教师为了自身的利益,迫于时间期限以及科研任务的双重压力,难以进行耗时较长的创新性研究,更有甚者选择了学术不端行为。
3.监督机制不健全
程孝良[16]等基于理性选择理论视角指出,学术不端行为是行为者在衡量投入与产出比之后作出的“选择”,即不端行为的预期收益大于行为成本。行为成本低的一个因素是监督的不到位。祝光英[22]指出高校基于本位主义、保护主义的理念对科研工作者的学术活动缺乏严密的监督。张建华[23]从经济学角度指出,信息的不对称给编辑和出版社鉴定学术不端行为带来一定的困难性。而成果价值的鉴定、判定是否剽窃之作以及专家审稿成本过高,会使得部分期刊或出版单位因追求利益放宽评审标准。
4.惩戒工作不到位
惩戒不到位是造成行为成本低的另外一个因素。吴高波[24]指出在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处罚时,有的高校能够做到从严从重处理,有的则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掩盖学术不端行为,实在掩盖不住就进行一些不痛不痒的处理,未能发挥有效的警示作用。就目前媒体曝光的惩戒措施主要有追缴经费、撤销荣誉、解除聘用等措施[25]。惩戒方式较为单一,并且仅靠高校内部的惩治措施恐难以根治,需要对学术不端行为形成法律威慑力。对学术不端作品的处理,杨珠[26]谈到我国目前被撤销的论文未刊登撤销声明的现象较为严重。学术不端作品处理措施的不及时不完善,会使不知情的学者继续下载和阅读,影响后继研究的进程。
我国的学者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阐述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的较为全面和详尽,为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打下良好基础。
(四)学术不端行为的对策分析
通过研究现状的分析可知,“科研诚信”是未来研究趋势。图谱所显示的对策关键词有“检测系统”、“学术评价”、“制度建设”、“同行评审”等。对策研究主要集中在道德、评价、监督和惩治四个方面。
1.抓好道德教育,增强自律意识
对于社会道德教育,杨超[27]提到要以诚信建设引领社会公德的发展。凡景强[28]指出应构建道德体系的法律支持、改革传统的风俗习惯,发挥政府职能,营造公序良俗的环境。家庭教育方面,父母要以身作则,摒弃功利主义的思想,对家庭成员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惩戒。关于学校道德教育,基础教育阶段不能忽视道德教育。高等教育阶段,陈翠荣等[29]主张高校要开设专门的学术道德教育课程。顾越桦[30]强调高校中导师在科学研究中对学生有着表率作用,因此高校一方面要加强导师的道德教育,另一方面也应加强导师对学生的道德示范作用。此外科研工作者内部消化与吸收也是十分重要的,周宏岩等[31]指出要以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的方法来提高科研工作者的内在道德自律。
2.改革评价机制,合理配置资源
评价机制在学术资源配置中占有重要地位,科学评价是规避学术不端行为的一个重要举措。曹南燕[32]强调在政策导向上防止重量轻质、形式主义、虚报浮夸、功利性、短期化等不良倾向。祝光英[22]指出在评价理念上要摒弃唯结果论,注重学术成果的同时,也要注重科研人员的精神贡献和发展潜力以及科研成果的实际贡献与未来价值。对于高校教师而言,陶夏等[33]指出要改革当前的职称制度,树立教学质量的底线。自古文人立世,德重于才,再有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因此在职称评定时,可以考虑将思想道德评价和学生评价这两个指标赋予合理的权重。不要因为只重视业绩,造成高校在教育层面上的机能下降。对于评价中的关系网,李新援[34]指出应采取专家定期轮换制、聘请外单位或者国外专家评议制,实行回避制评价过程,完善同行评议。总之应建立灵活性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将评价结果切实地反映到资源分配的运用上。
3.健全监督机制,提高控制水平
费孝通先生[35]说:“理想中的理治是每个人都能自动地守规矩,不必有外在的监督,但这并不常有。一个人可以为了自私的动机,偷偷地越出规矩。”因此在帮助科研工作者形成自律意识的同时,外在的监督也是十分必要的。
第一,发挥内部监督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高校以及导师的监督显得尤为重要,导师是最容易感知到学生的研究是否存在不端行为。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专业领域的同行监督是最直接和最快捷的方法。第二,发挥外部监督的作用,首先政府可以成立专业的监督机构,负责对学术行为进行监督、受理举报及惩处违规行为[36]。其次要畅通社会监督的渠道,做到举报有门,投诉有道,保护举报人和被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再次,发挥媒体监督的作用,大众媒体因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它的监督必然能够使得学术不端者有所忌惮。最后,期刊及出版社,要加强论文检测,发挥同行评议的作用。加强对科研活动的全程监督,提高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控制水平。
4.加大惩罚力度,提高行为成本
维护社会场域中的诸多规范的持久性,必要的强制性手段是一种必须、合理的惩罚[37]。通过惩罚会让学术不端行为者付出应有的代价,这也是对新生研究力量的警醒。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直接责任人,陈巧玲[38]指出应实行“一票否决”制,及时取消因学术不端行为获取的一系列利益,公开处理结果。对已经发表的学术不端的作品,学术期刊及数据库要及时的撤回并发表声明。其次,张立迁[39]主张建立科研信用档案和学术信用数据共享平台,与高校一系列的科研活动和社会信用体系互通互联,从切身利益和舆论谴责两方面促使科研工作者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最后,张慧芳[40]指出要通过法律建立最强防线,健全学术不端的民事法律责任,制定符合职业特点的学术不端行政法律制裁措施。第二,对于间接责任人,由于疏忽导致论文发表的,要接受教训,主动反思自己,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如果是碍于情面,以及其他因素故意玩忽职守的,应承担连带责任。
综上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我国学者确实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但对策研究还需要继续深入,比如科研诚信教育的教材、教学方法、考核办法等的具体内容的制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导师对学生的学术素养培养的内容和时间也需要具体制定,潜移默化影响必然是重要的,但具体的学术指导也是不可或缺的。
三、对我国学术不端行为后继研究的探讨
当前研究现状显示研究者对学术不端领域的关注度和热情较高,研究侧重于微观的具体研究。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和对策分析比较详尽,指出了外在评价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和内在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也关注到编辑和同行评议对论文的把关作用。但仍有部分领域存在研究的盲点,扫除这些盲点,对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纵深发展无疑是必要的。
第一,在后继研究中,规范学术不端内涵的表达,提高公众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普遍性认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同时加强学术不端行为的分类研究,在明确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的同时,依据违规行为的恶劣程度以及对社会影响的大小制定不同的惩罚措施。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根据学术不端行为的分类以及学术不端行为的恶劣程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来限制学术不端行为者申请JST部分或全部科研项目的申请资格和时间[41]。通过深化学术不端行为的分类研究提高惩罚的准确度和精准度,重塑科研工作者对于学术规范的认同和敬畏。
第二,当前研究热点转向以科研诚信为主的预防研究,后继研究应推进科学诚信的终身教育,年轻人有必要从早期阶段就开始熟悉科学伦理。在幼年阶段养成实验的习惯,进行科学的观察和结果的分析,培养批判性思维。此外还应在研究人员的职业生涯中反复进行科研诚信教育,重视科研诚信知识的巩固和更新。在普及科研诚信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导师的角色示范作用。大学作为承载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要十分关注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导师仅仅传授给学生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是不够的,导师应不断地向学生提出关于科学家的基本角色和社会责任的问题,努力与即将成为未来科学家的学生进行对话,分享共同的价值观。导师的教育目标应从“科学”教育转向“科学家”教育。还应编写专门的科研诚信教材,积极借鉴他国经验,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比如日本在进行科研伦理教育时,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引入《THE LAB》学习教材,这是一种虚拟体验型课程,各位体验者通过该课程,体验不同角色在不同场合进行有责任的研究活动判断,从而获得通过伦理知识进行行为判断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2]。定期对科研诚信教育进行考核,将接受科研诚信教育纳入与学术奖励、课题申请和职位晋升的考核指标等。政府、大学、学术机构等多主体协同联动促进科研诚信教育的实施,不流于表面化的工作,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诚信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科学研究环境,提高科研诚信教育的覆盖率。
第三,还需要关注的研究热点是“编辑”和“同行评议”。期刊编辑是论文最后的把关人,而同行评议者是能够有效评价该领域的科学研究质量的人。带有专业敏感性同行评议者与期刊编辑共同合作,借助检测系统工具,严审论文,才能够担负起向社会各界介绍优秀论文的责任。关于如何提高编辑的学术素养,如何组建专业的同行评议人员,以及编辑与同行评议产生不同的评审结果时应如何处理,如何规避编辑和同行评议者与论文作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等,在后继研究中应予以关注并深入研究。
第四,通过综述研究热点发现应谨慎对待学术不端行为的媒体监督。引起舆论哗然的湖南大学的刘某论文抄袭事件,被抄袭者走正当程序举报刘某,未得到高校快速的解决而是一味的拖延,直到通过微博媒体的曝光,才引发一系列处理措施。由此网友评论“维权靠微博”。大众媒体的监督不应成为主要的维权手段,在真相未明的情况下,三人成虎,容易造成舆论一边倒的情况。这样不仅影响公众与科学之间的信赖关系,还会对涉事人的名誉造成影响。在后继研究中,研究者所在的研究机构应承担主要的监督责任,建立受理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窗口,规定具体的举报方式,成立相应的监督机构等,在真相查明之后再借助大众媒体公布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结果,形成社会舆论压力,让科研工作者明确学术不端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树立学术不端行为的警戒线。
总之,事前预防是在学术不端行为之前所采取的积极措施,但学术不端行为具有隐蔽性,再加之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也给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带来一定的困难性,在学术不端行为突破预防机制的防线后,那么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机制就要发挥其作用,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越精准,惩罚越得当,就越能够加深后继研究者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理解,起到警示警醒的作用。事前预防是首要任务,事后处理是必要环节。需二者协同并进共同应对学术不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