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路径

2021-11-25石彩红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
关键词:乡村文化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深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对教育质量的追求也愈来愈高,乡村教育已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加之户籍制度的改革,乡村教育面临着重重困难,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更是不容乐观。文章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机遇出发,探寻阻碍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所在,最后在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个维度开拓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乡村文化;

一、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机遇

(一)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与乡村文化一脉相承

继承乡村教师公共精神,承担文化遗产责任,是农村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乡村振兴依托于教育振兴,而乡村教育振兴更是依赖于乡村教师素质的提高。如今乡村教师作为乡贤的形象不同于往日,不仅要提高其教师的职业德行、学科专业素养、执教能力等素养,还将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履行继承和发展先进乡村文化的责任。

(二)乡村振兴战略唤醒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内生增长机制的建立,使得村庄散发出活力,形成了更具可持续性的乡村人才队伍,改变了以前单一需求的思想,并帮助乡村教师具备积极发展的能力,通过积极开展乡村教育改革,提供更多支持社会变革的可能性。尊重乡村教师的个性化和自主发展是职业信心的一种表达,可以避免与城市教师发展同质化。

(三)文化回应性教学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以文化为中心的文化回应性教学是197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育概念,用以在西方课堂上提出关注和回应不同学生群体的多元文化背景。在与乡村社会融合过程中,乡村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在乡村社会中的地位以及更大的城乡社会的背景。在进行文化回应性教学的过程中,乡村教师进入实际的乡村领域,重新审视其文化身份,并通过与乡村居民的自然交流和学习来了解其生活环境、乡村历史和文化习俗。[1]

二、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困境

(一)基于社会学视角分析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1.城市取向和乡土文化冲突问题

以城市为中心的科技文明几乎已经取代了传统社会的本土文明,而乡村文化也正在变成城市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相对较强的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思维模式和城市文化正在逐步向乡村传播。于乡村而言,城市似乎是现代化和进步的代名词。乡村学校课程和生活的核心难以融入城市文化。但随着现代化浪潮的推进,“城市定位”变成了现代化学校的标准,逐渐在乡村社会占据主导地位。

2.難以摆脱社会身份认同危机

大学毕业生现已成为乡村教师的主要来源,但是许多年轻的老师来到乡村,非但家庭不支持,其实自己主观愿望也不想留在乡村。[2]由于无法得到家庭甚至是当地居民的尊重和支持,在当今的乡村学校教育改革甚至是其他的改革事业中,乡村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一度陷入危机。乡村教师的主观态度和意志并不是造成社会认同危机的真正原因,究其根源在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引起的国家发展重心转移和城乡二元化。[3]

(二)基于资源配置视角分析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1.“被培训”模式弊端凸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国提出“培养教师轮岗并加强实践学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革之前,中国的教师培训主要集中在学术补偿上;文革后直到1980年代末一直提倡的教材和方法与学历的同等重要性。从1980年代到21世纪初,重点放在机构教育上,从21世纪初到现在,重点放在建立专业的教师培训体系上。[4]新课改背景下,鉴于乡村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能力不健全这一客观事实,国家经常积极开展乡村教师培训,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乡村教育信息化普及程度低阻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逐步得到改善。但是,学校缺乏专门的信息技术管理人员,乡村教师信息应用水平不高,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丰富依然习惯于使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导致教师管理信息水平没有提升。 2017年,中国全面引入了国家教师管理信息系统,但乡村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相对较少,专业经验较少,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使用信息技术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而且还缺乏“互联网+”的意识,其信息素养水平亦会影响学生接受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基于发展需求视角分析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1.乡土情怀渐行渐远

中国乡村教师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截至2018年底,中国乡村中小幼教师256.2万人,占教师总数的21.7%。[5]在基础教育中,乡村教师的局部情感是内在力量在乡村教师自我成长过程中的体现。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乡村教师对乡村文化的情感逐渐淡漠,当初要继承乡村文化的热情渐渐弥散,在城市教育资源的覆盖下,“内在思想”变成了“外在思想”,专业发展的动力被与城市融合的模仿教学所掩盖。

2.学校教师队伍失衡制约着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乡村教师经常被归类为“文化弱势群体”,基于年老教师的角度来看,乡村教师的问题突出,年龄组相对较高,基础教育水平较低,学科结构不平衡,教育技术和教育理念存在明显缺陷;从中年教师的角度来看,核心教师的流失率比较高,有的教师很快就会感到疲倦或停滞不前;从年轻教师的角度来看,三年内新教师的流失明显,教师专业对口情况和师范生的比例仍然处于失衡状态。[6]

三、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一)政策支持:政府推进乡村教师工作扶持及职称评聘制度

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良好的职称政策支持,这不仅关系到教师的收入和报酬,而且是表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心理标志,也关系到教师的职业信心和社会身份。为了完善乡村教师的考核聘任制度,有必要建立考核标准,设计考核项目和考核指标公开制度。在评价标准上,要建立起乡村教师独有的专业基线。由于城乡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理念的差异,所以对于乡村教师而言,不应模仿城市教师的考核标准,其考核标准应侧重于考察职业技能,职业感觉,专业知识等独有的乡村含义。

(二)教研培训:专业引领成长

在师资培训和发展的过程中,培训机构必须首先从乡村学校的教師和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出发,了解学生和教师的具体情况,并根据问题和教育机构的分布整合和调整培训内容。为了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提高教师培训效率,要对县、区、镇的所有乡村教师培训机构进行总体规划,从上至下按级分类,明确分工。对于培训的内容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培训要直击要害,切实有效。完善培训流程,建立可操作性、有效力的教师教育体系。

(三)文化影响:增强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怀

新时期的乡村教师不仅要发挥教书匠的作用,而且要有本地区特有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坚实基础,要有理性的反思和对时代负责的精神,要有甘愿扎根乡村服务于乡村教育的情怀。从乡村教育发展的角度看,乡村教师“回归本土文化”本质上要求教师走“主体觉醒,文化意识,创新发展”之路,回归当前教育现实,将各种教育资源整合到现实环境中,以获取新知识,探索新方法,寻求新权力,并最终从乡村文化的“所有者”过渡到优越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石耀华,余宏亮.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卷化”困境与消解[J].教育科学研究,2015(10):72-76.

[2]唐松林,丁璐.论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知识分子身份的式微[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2(01):52-56.

[3]乔晖.乡村振兴背景下卓越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3):90-98.

[4]王艺娜.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的困境及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9(16):8-11.

[5]教育部.2018年教育统计数据[EB/OL].[2019-08-10].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8/qg/index_4.html.

[6]王艺娜.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的困境及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9(16):8-11.

作者简介:  石彩红(1994),女(汉族),山东德州人,鲁东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乡村文化乡村教师专业发展
浅谈义务教育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重庆市长寿区实践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试论引领乡村教师走向自觉阅读的方略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的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