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华字典》和《漢和辞典》对比研究及启示

2021-11-25钟磊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
关键词:新华字典对比研究启示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两部字典的体例、附录、释义引用等方面,发现两者的共性与差异,《新华字典》在包容性、文化留存及学术示范方面存有缺憾,在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世界积极回应的时刻,中国文化势必弘扬远播,《新华字典》需要充实更新,从而更好为我国为世界培养人才,给我们还在起跑线上的孩子们一些优势,给他们一本合适的指导性工具书。

关键词:新华字典;汉和辞典;对比研究;启示

字典1,是为字词提供音韵、意思解释、例句、用法等等的工具书。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自身不断演化,而且影响甚广,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各种字典,第一部字典是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后有《唐韵》,《集韵》,《声韵》,《正韵》,《沈韵》,《字汇》,《正字通》,《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今天,字典种类繁多,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新华字典》,它是一部著名的语文小辞书, 发行量已超过6 亿册。《新华字典》第11 版由商务印书馆于2011 年出版。(金欣欣,2017.10),可见发行量之大,影响之广之深。

但不仅中国人需要汉字字典,日本人也要学汉字,1981年10月(1945个),2009年10月(2040个),2010年11月(2136个),三次将《常用汉字表》由1945个,增加95个,最终为2136个。(马莹,2018)

日本的《汉和辞典》种类也很多,三省堂、明治书院、角川书店、大修馆书店、学研教育出版和小学馆各个系列,如:三省堂《新明解汉和辞典》(长泽规矩也,1974第1版,1977年第2版,1990年第4版);明治书院《新释汉和辞典》(吉田贤抗,1965年第1版,1971年新修版第1版,1980年新订版第1版,1981新订版第3版);角川书店《角川最新汉和辞典》(铃木修次.武部良明.水上静夫,1975年初版);大修馆书店《新汉和辞典》(诸桥辙次.镰田正.渡边末吾.米山寅太郞,1987年);学研教育出版《学研现代标准汉和辞典》(藤堂明保.加纳喜光,1995年);小学馆《新选汉和辞典》(小林信明,1963年第1版,2011年第8版)。

汉语字典和日本汉字字典在两个不同的国度中都在演进变化,时而发生互动,促成彼此变革,我们仅就两本小型字典进行比较,看看对我们有没有启发。我们要比较的两本字典是《新华字典》(1957年6月第1版,2011年6月第11版)和《新釋汉和辞典》(1965年第1版,1981年新订版第3版,以下简称《汉和辞典》),主要从体例、附录和释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体例。

《汉和辞典》与《新华字典》因为编纂蓝本、目的、使用对象和字头的不同,因此,体例上,既有相似之处,也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我们重点查找对汉语字典编纂有益的方面。根据谢仁友(2008),《新华字典》的编纂环境是“市上小字典当在百种以上,大家抄来抄去,猜想皆此类耳。”可见当时市面上的字典种类繁多,而《新华字典》也不是无中生有,应当有蓝本,但具体是哪一部,不得而知,并在此基础上有革新。而《汉和辞典》的蓝本是《康熙字典》。但是,在变革的过程中,现代汉语的变化在汉和辞典中也有记录。不能说它研究的都是文言文,而是尽可能看到汉字的全体。日本学者做研究不遗余力,值得我们学习。两本字典体例上比较参看表-1。

(一)容量,《汉和辞典》字头6600个,注解词汇36000个;《新华字典》字头13000个,注解词语3300个。前者字词并重,后者更重字,且字数更多。前者更丰富,后者更简洁。相应的使用对象,前者可以满足高中生、大学生、中学生或普通人日常使用,读者范围较广,而后者最初编写的动机更重在扫盲,因此,使用面极广,但实际上,使用最多的是小学生与中学生,大学生,甚至一般市民都可以使用。

(二)字头排序。《汉和辞典》是按照部首排序,辅之以笔画索引和音训索引;《新华字典》是按照拼音排序(首字母在26个字母的先后),辅之以部首检字表和难检字笔画索引。

(三)字体,前者有新旧字体对照,后者既有新旧体字,包括繁体字和异体字。而前者的新旧体字不能简单理解为汉字的简繁,如汉字乐在新华字典中为乐(樂),而汉和辞典为楽(樂),因此,汉字简化的同时,日语汉字也在简化,但变化结果呈现差异。《新华字典》里还有异体字。

(四)字音。《汉和辞典》注音方法更丰富,既有假名注音,也有拼音注音(带四声),也有同韵字注音,同时区分出是唐音、吴音或汉音;而《新华字典》主要采用拼音注音和注音字母注音两种方法。这主要由于汉字引入日语来源复杂,读音各异,相比而言,汉字演化有淘汰取舍,反倒简单一些。

(五)笔顺。《汉和辞典》包含笔顺信息,而《新华字典》不包含笔顺信息。

(六)反义、同义词信息。《汉和辞典》和《新华字典》包含反义词信息,但《新华字典》同义信息主要通过构词体现。

(七)部首及笔画数。《汉和辞典》给出字头归属部首及偏旁笔画数。《新华字典》没有给出字头所在部首及笔画数。

(八)解字信息。《汉和辞典》有“字義”、“参考”后有“解字”部分,对六书类型标注,外加具体解释,《新华字典》没有解字信息。

(九)典故,用例。两本字典都有用例,因此,两本字典都注重使用,但在典故方面,《汉和辞典》用典较多,而《新华字典》用典稀少,事实上,没见到典故的使用。

(十)术语信息。这里主要体现在字词所使用的专业领域,体现了一定的专业性,可以提高语言使用的精度,《汉和辞典》使用了相关标记,而《新华字典》这方面是缺失的。

(十一)字体、字号。相对来说,《汉和辞典》字体种类较多,字号变化也较大,区别度较大,易于使用,不易视觉疲劳。《新华字典》字体各类较少,字号变化也较单一,但仍然较为简洁清晰。

《新华字典》在语义关系上,字词来源上(外来语、方言、少数民族语)标注清晰,符号的使用说明较为详细。

二、附录比较。

《汉和辞典》与《新华字典》附录也各具特色,《汉和辞典》附录总数更多,共十七条,汉字知识有十条,七条附录涉及中国文化。《新华字典》附录总数较少,共十条,汉字知识一条,九条涉及中国政治、农耕、化学、计量、地质、世界各国情况、世界历史及标点使用方法。因此,《汉和辞典》附录专业性更强,与正文关系更紧密;而《新华字典》附录补充性更强,与正文相辅相成,互相补充,这不能不说也是一大特色。

从具体内容来看,两个附录里相通的东西比较少,虽然《汉和辞典》附录里有汉语读法,但这里都是日本语里的读法,只有中国度量衡表与计量单位简表及汉字的平仄法与汉语拼音方案中的相应内容相通,其它内容相去较远。具体情况见表-2。

三、引用差异。

对于两本字典引用上的差异,我们仅选了每本字典的前四页,这样可以直观地去认识引用数量的差别,我们数了吉田贤抗的《汉和辞典》和《新华字典》,结果如下:

(一)《汉和辞典》。

第一页:《朱熹.偶成》《陶潜.雑詩》《史記》

第二页:《李白.蜀道难》《王昌齡.芙蓉楼送辛渐》《论语.卫灵公》

第三页:《苏轼.春夜》《沈既济.枕中記》《白居易.闻夜砧》

第四页:《礼記》《论语.里仁》《蜀志》《礼记》

(二)《新华字典》。

第一页:0

第二页:0

第三页:0

第四页:0

这里确实令人意外,四页没有引用,后来翻了整本字典,仍然是零引用,没有标注。

上面《汉和辞典》是孤立情形还是普遍现象呢?我们又查考了三省堂的《汉和辞典》(长泽规矩也),大致情况如下:

第一页:0

第二页:《史记.吕布韦传》《史记.鲁世家》

第三页:《苏轼.春夜》《枕中记》《周礼.大司马》《国语.齐语》

第四页:《史记.张仪传》

从数据上看,这本三省堂的《汉和辞典》与明治书院的《汉和辞典》引用的数量相当,唯独《新华字典》数量为少,是不是真的没有典故?确实无需引用?

事实上,不可能这样,象“倧(传说中的上古神人)”、“鬷(古代的一种锅)”,这种陌生的东西不可能编者生来就知道,肯定有出处,有必要标出,也可能是因为篇幅限制,为了轻便,但不能不说,从学术规范来讲,这是很不严谨的,而且,这本字典使用广泛,小学生耳濡目染,起到了非常坏的表率作用。

四、启示。

通过以上的三个方面的比较,我们发现《汉和辞典》和《新华字典》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主要在三个方面需要重视。

(一)兼收并蓄,与时俱进。

《汉和辞典》的编纂一个重要的启示是能够兼收并蓄,尽量避免主观倾向,而《新华字典》个别字头的解释还存在这类问题。如:《汉和辞典》1047页。

鬼:①死者的灵魂。 ②神灵。③恶鬼。

《康熙字典》1460页。

鬼:(説文)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头,鬼阴气贼害,从厶。

《新华字典》174页。

鬼:①迷信的人以为人死之后有灵魂,叫鬼:妖魔~怪。

其实,这里对于科学没有定论的事情,建议用引用古说的方式解决,既然《康熙字典》里释义时也是引用前人的字书,今天的字典依然可以使用,但是作为普遍使用的权威工具书,客观一些会更好。

另一个启示是与时俱进。《新华字典》中有一些字头的义项排序可以适时调整,如:《新华字典》484页。

汤:①热水。 ②煮东西的汁液。③烹调后汁特别多的副食。④ 姓。

《汉和字典》561页。

湯 ①热水,开水。 ②温泉。③汤药。④殷商第一个君主。

《说文解字》二三五下。

湯:热水也。

其实现代汉语里汤的意思变化很大,汤最常见的意思是汤汁副食,所以,建议最常见的意思放在前面,而热水这个义项是古语,一是向后放,二是标注出来是古语。虽然以前的字典是那样编排,但主要針对的是文言文,而《新华字典》主要针对白话文。

只有兼容并包,与时俱进,才能使字典切合时代,容纳更多观点,多一份包容,才能更好发挥工具书的作用。

(二)重视传统,深度挖掘。

我们看到汉和辞典里满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气息,也尽可能记录着中国古代文化信息,然而,五行、八卦、星象学、古代度量衡、古物图录,在一本《汉和辞典》里记录详细,令人震惊,那种丰富,那种详尽,让我有一种危机感,觉得咱们中国人还能记住多少传统,心中能有多少文化。或许,《新华字典》文化相关的内容可以加一些,因为,中国人应该了解自己的文化。

一带一路倡议之下,文化走出去,靠没有文化修养的人去宣传文化是不可能的,因此,《新华字典》应该加入文化元素,要深入,全面,细之又细。

(三)注重养成,优化学术环境。

现在大学生毕业都要写论文,常见的问题就是学生在综述部分没有引用,学生觉得都是自己的知识,哪里有必要引用呢?想一想总字数72万字的《新华字典》没有引用,没有典故,没人追问,那一、两万字的毕业论文没有引用、没有典故是不是大惊小怪呢?

《新华字典》从文化知识普及方面,作用是非常大的,但培育学生的学术修养,实在是没有做好表率,恐怕起的表率是负面的,而且,这本字典印数巨大,普及甚广,仅《新华字典》第11版,2016年6月第529次印刷,印数就达50万册,我们的学生就是在不需引用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等到了大学,无意识已形成,你教他们学术论文怎么写,学生们可以改变,但很辛苦,为什么一切东西都要去学,而不是去养成呢?所以,学术习惯,学术风气,可以从修订《新华字典》开始。

参考文献:

[1] 长泽规矩也.《三省堂汉和辞典》(第2版)[Z].东京:三省堂,1977.2

[2] 管锡华译注.《尔雅》[Z].北京:中华书局,2014.7

[3] 吉田贤抗.《新釈漢和辞典》[Z].东京:明治书院,1985.1

[4] 金欣欣.《新华字典》第11版出版发行述略[J].出版发行研究,2017.10

[5] 金燕,胡凤玲. 浅析日本文字-以汉字为中心[J]. 科技.探索.争鸣(外语论坛),2016.12

[6] 马莹.日语常用汉字的发展[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5

[7] 谢仁友.《新华字典》与人民教育出版社[J].中国出版,2008.5

[8] 许慎.《说文解字》[Z]. 北京:中华书局,1963.12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新华字典》(第11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6

[10] 中华书局编辑部.《康熙字典》[Z].北京:中华书局,2010.1

作者简介:

钟磊(1979.3-),男,汉族,安徽省泗县人,讲师,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吉林外国语大学吉林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系,研究方向为翻译、语料库、词典学。

注释: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D%97%E5%85%B8/201819?fr=aladdin&ivk_sa=1022817p

猜你喜欢

新华字典对比研究启示
“新华字典”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案开庭审理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汉藏数词对比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
新版《新华字典》将收入网络用语
最受欢迎的字典
《新华字典》修订将加注常用网络流行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