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时期贵州高等教育发展及其影响研究

2021-11-25李孟林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
关键词:抗战时期高等教育影响

摘要:抗战时期贵州作为陪都重庆的屏障和西南交通枢纽,战略地位日渐凸显。随着大批高校西迁落地过程中,贵州不仅保存了民族教育的种子,而且孕育出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国立贵阳医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高等院校;内迁与本土高校的并存,催生贵州高等教育发展动力,促进了贵州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抗战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影响

一、绪论

抗战时期,为保留濒于战火的教育火种,多所或国立、或省立、或私立的高等院校先后迁入贵州等边疆地区,谱写了中国教育史上自东向西的“文军长征”新篇章,对贵州高等教育的进步,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抗战时期贵州高等教育发展状况

抗战是民国时期贵州得以发展的重要转折点,随着战火蔓延,沿海地区众多高校内迁贵州、本土高等院校的建立,贵州高等教育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1.省内高校发展状况

国立贵阳医学院(今贵州医科大学)。“民国二十六年 (1937年)抗日军兴…有鉴于医药人才缺乏,为谋战时急切之需,并树立西南医学基础,救济沦陷区医学生之学业,乃有设立贵阳医学院之议”。从设立伊始,至贵阳解放,贵阳医学院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医学系16期,毕业239人;护士班15期,毕业113人;助产班11期,毕业44人,卫生工程专修科4期,毕业17人;药学专修科1期毕业4人,共有毕业生417人”。

国立贵阳师范学院(今贵州师范大学)。1941年,在贵阳的大夏大学教育学院行政系停办,学生安插一时难以解决,加速了贵阳师范学院的诞生”。1941年6月,“大批学者云集贵阳,创办大学的条件成熟,经国民政府批准建立国立贵阳师范学院”,贵阳师范学院一经成立便发展迅速,“1942年有教授22人,副教授8人,学生270人”。在院系设置方面:“该校设教育、国文、英语、史地、数学、理化六系及体育专修科,附设专修班”。

国立贵州大学(今贵州大学)。1942年,“贵州省参议会提出设立贵州大学的提案。经获批首先成立國立贵州农工学院。“该校正式成立于1942年8月1日,张廷休担任校长,开学后,学校有教授46人,副教授15人,讲师31人,助教16人,职员125人,学生401人”。至 1945年已设有四个学院,即文理学院、法商学院、农学院、工学院,并附设工业职业学校、先修班和文科研究所。

2.内迁高校发展状况

私立大夏大学。1937年大夏大学迁入贵州,以王伯群担任校长,该校初设文学、理学、商学、法商和教育五个学院,后调整为文学、理学、法商三个学院。“1942年有教职员工108人,其中教授37人,副教授13人,讲师16人,助教6人,职员36人;有学生共632人”。“1944年秋,大夏在贵阳学生有1450人;1945年春,大夏迁到赤水,入学学生为863人,同年秋季,大夏入学学生为1232人,至1946年第一学期已有学生1797人,教职员312人”。

国立浙江大学。1937年12月24日杭州失陷后,该校最终在1939年底,迁抵贵州遵义。校总部设在遵义,下设有下设文、农、工、师范、、理五个学院,学院之下设系。后把农学院、理学院、师范学院迁到湄潭,全校一年级全部迁到湄潭县永兴镇。到1942年,共有教职员工430人,学生1548人,其中研究生院28人。浙江大学在贵州发展的七年间,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不但没有使浙大学术能力萎缩,反而得以持续发展。

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1939年2月,由湖南迁来贵州平越(今福泉县),设土木工程、矿冶工程、铁道管理3个系,12个班级,学生550多人, 教职员100余人”,来黔首任院长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42年、国民政府将其改为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交大在贵州办学期间,促进了平越地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教育体系。

国立湘雅医学院。“私立湘雅医学院于1938年从湖南长沙迁入贵阳,院址在贵阳次南门外长郡义园(今花溪大道上,此地因此得名湘雅村)”,在校学生达259名,较之战前增加了 1倍多。学院后在1944年 12月迁往重庆,1946年5月迁回长沙。湘雅医学院共在贵州办学六年,培养了大批医学专业技术人员,极大地提高了贵阳地区的医疗水平和医疗教学水平。

三、抗战时期贵州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因

全面抗战时期,贵州作为陪都重庆的重要屏障和抗战大后方基地,战略地位突出;国民政府制定开发西南,建设贵州的战略方针,在主观和客观上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1. 贵州地处抗战大后方

贵州地处西南远离主要抗日战场,受战场影响和战争波及相对较小;除此之外,省内亦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护,例如“组织公私各级学校向郊区疏散,在贵阳城区增辟城门,扩展道路,以防日机再度来袭”。但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贵阳亦遭到日军侵略,日军的轰炸虽然给贵州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但抗战期间,贵州高等教育仍在持续发展。

2.众多高校内迁

“自抗战开始,敌人摧毁我教育文化机关,极尽其残暴之能事,教育部以教育为国家百年大计,不可一日间断,乃积极从事各公私笈院校内迁”。面对日军全面入侵的严峻形势,国民政府为保存教育资源,将一批重要的高等院校、军工学校、知识分子迁往西部地区。高校内迁的结果是贵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到1945年“贵州省境内有高等院校9所,在校学生4223人,教员524人”。

3. 国民政府的支持

为了建设抗日大后方,国民党政府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政府机关、工矿部门,教育科研单位大规模内迁到西南、西北。与教育相关措施办法达到35项,占比达8%,如五届七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办法迅速筹款以挽救全国教育危机案”,五届八中全会通过的“高等教育困难益甚请速筹拨巨款以资维持案”;五届九中全会通过的“救济战时高等教育以宏人才之造就案”。

四、抗战时期贵州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与评价

抗战时期,是贵州高等教育事业前所未有的黄金十时期,在有利的社会环境下,高等教育实现了多层面的突破和创新,使这一期间贵州社会发展呈现全国少有的生机景象。

1.为贵州教育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随着高校内迁,贵州几所高等院校的成立,这一局面得到改善,“西迁高校帮助贵州各地创办新的学校,当地学校也纷纷聘请西迁高校的学者教授执教和讲学,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借鉴西迁高校的办学经验,与他们联合办学等,大大提高了贵州的办学层次、规模、师资水平和教学质量”。

2.助推贵州抗日救亡运动发展

抗战期间,贵州许多地方出现了“学生从军运动积极展开,广大青年学生纷纷要求投笔从戎的动人场面”。学生从军人对整个社会参与到全民族抗战起到了极大的调动作用,为抗战的兵力补充,统一战线作了良好表率。

3.促进贵州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内迁企业和人才以及大学经济带来的效应,促使贵州经济文化得以大发展。贵州拥有极其丰富的矿产、水利资源,这成为开发贵州的客观条件;再加上各高校结合现实需要,通过学科建设、培养专业人才,以适应当地经济开发需要。

五、结语

贵州高等教育之所以在抗战时期迎来发展高潮,一方面是客观形势的逼迫,人民群众以及爱国人士的积极努力,另一方面国民党政府在主观上是支持的,从《抗战建国纲领》及历次国民党代表大会通过的教育议案、地方政府兴办教育的具体措施,对于保存民族教育的命脉和高等教育的前途,继续培养新式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也为抗战提供了大量急需的各种人才,这对大后方经济发展乃至抗战胜利,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贵州高等院校校史汇编》,贵阳:贵州人民岀版社,1989年,第7页。

[2]贵州文史资料选辑,第26辑:《抗日战争时期的贵州院校》,贵阳:文史资料委员会,1987,第35页。

[4]《贵州省志·教育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92页。

[5]何仁仲:《贵州通史》第4卷,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第359页。

[6]孔令中《贵州教育史》,貴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

[7]《贵州通史·民国时期的贵州:第四卷》,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

[8]范同寿:《贵州简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第212页。

[9]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贵州省档案馆,贵州省档案损失调查》,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李孟林:男,汉族,1991年出生,贵州六枝人,贵州大学2019级中国史专业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区域文化史

猜你喜欢

抗战时期高等教育影响
论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出版与传播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从《电影与播音》回望抗战时期川渝电化教育的发展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抗战时期迁黔军事院校体育活动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