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宿迁市早死亡居民的死因构成及顺位分析
2021-11-25袁亮
【摘要】目的 了解当地早死亡居民的主要死因构成,为完善疾病預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宿迁市死亡于30~<70岁的所有病例,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采用SPSS22、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9全年宿迁市报告居民死亡33537例,粗死亡率为566.16/10万。其中,早死亡9341例,早死亡占比为28.09%,男性早死亡占比(35.05%)高于女性(20.47%)。全部早死亡病例中,前5位死因分别是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结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伤害是导致早死亡的主要死因,应高度重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的预防和控制。
【关键词】死亡率;早死亡;死因顺位
死因监测是研究死亡水平、原因及变化规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监测数据是评价居民健康水平、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基础性资料。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水平是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慢性病预防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过早死亡对家庭、社会的影响很大,分析居民早死亡情况,可以为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现对2019年宿迁市居民死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居民早死亡率、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为政府制定重点人群疾病预防控制策略,落实防控措施、开展效果评价等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人口资料来源于《宿迁统计年鉴-2020》,死因资料来源于宿迁市死因报告数据。
1.2 指标及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 ICD - 10)进行死因分类编码,应用SPSS22、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死亡率、死因构成,并进行死因顺位排序。
2 结果
2.1 死亡概况
2019年末宿迁市户籍人口5923600人,其中男性3072273人、女性2851327人。全年报告死亡信息33537例,粗死亡率为566.16/10万,低于2015年宿迁市居民死亡率。当年死亡人口中男性18658人、女性14879人,男性粗死亡率为607.30/10万,女性粗死亡率为521.83/10万,男性粗死亡率高于女性,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93,P<0.01)。
2.2 早死亡情况
2019年宿迁市死亡报告信息中,本地户籍早死亡病例9341例,早死亡病例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27.85%。其中,男性早死亡6342例,占男性死亡总人数的35.05%;女性早死亡2999例,占比20.47%,男性早死亡占比高于女性。
2.3 早死亡的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
在报告的2019年宿迁市早死亡病例中,前五位死因依次为,肿瘤(41.83%)、循环系统疾病(36.35%)、损伤中毒和外因(11.40%)、呼吸系统疾病(2.94%)、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2.13%),与 2018年扬州市居民早死亡顺位一致。其中,男性早死亡病例的死因,前4位与全人群一致,第5位为消化系统疾病;女性前3位与与全人群一致,第4、5顺位分别为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见表1
2.4 不同年龄早死亡情况
按照每10年为一个组别,即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将早死亡人群分为5个年龄组。在早死亡病例中,60-69岁占比最高,其中,男性、女性60-69岁早死亡病例占比分别为53.72%和54.18%,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每个年龄组的死亡人数呈倍数增加。见表2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病例因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占比逐步增加;因损伤中毒和外因所致的伤害致死比例逐步下降,伤害致死占比以30-39岁最高(38.19%),为该年龄组首位死因。女性因循环系统疾病致死的占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60岁以后,成为首位死因。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分析发现,早死亡病例占全部死亡人口的27.85%,其中男性早死亡占比明显高于女性,与男性平均寿命较女性短的研究结果一致,可能与男性在社会、家庭中均承担较大压力,且男性的不良生活习惯较多,如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等因素,导致男性患病年龄较小有关。
在早死亡病例中,肿瘤已成为排名第一的死因,且呈现年轻化发病的趋势,与徐康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因此,普及肿瘤预防知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肿瘤危险因素影响,降低肿瘤的发病率及其导致的死亡,可以延长人群平均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早死亡的第二顺位病因为循环系统疾病,女性在60岁以后,循环系统疾病致死成为首位死因,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中的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事件,其患病率高、致死(残)率高。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需要高度重视二级预防,将血压等控制在合理范围,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延长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综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但也滋生很多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等,导致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危险的增加,并逐步成为致死的主要原因。鉴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多因素综合致病特点,建议政府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引导群众摈弃不良生活方式,营造有益健康的环境;加大高危人群筛查,尽早发现高危或患病人群,采取生活方式干预,防止和延缓慢性病的发生;对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医保报销等必要的政策支持,促进患者规范治疗,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陈竺.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报告[R].北京: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8:13.
[2]《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
[3]于蕾,唐娟.2015年宿迁市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6, 26(007):315-316.
[4]杨文彬, 解晔, 李秋梅,等. 2018年扬州市居民早死亡现况及顺位分析[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40(6):4.
[5]俞浩, 武鸣, 林萍,等. 2012年江苏省居民死因顺位及主要疾病潜在寿命损失分析[J]. 江苏预防医学, 2015(03):26-29.
[6]徐康,王涤,石小玲,等.2010-2015年淮安市30~69岁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2):196-200.
[7]杨人贵, 黄渊秀, 谢强明,等. 2016年长沙市心脑血管事件监测结果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18, 025(005):572-575.
作者简介:袁亮(1981年10月-),男,江苏沭阳人,宿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本科,主要从事慢性病管理、医疗保障研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