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护理干预模式对降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作用

2021-11-25何燕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2期
关键词:献血者降低不良反应

何燕

摘要:目的:对积极护理干预模式对降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作用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针对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份这段时期选择120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进行研究与探讨,探讨该120名献血者进行献血后出现的的不良反应。借助电脑把这120名进行了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进行随机分配,分别分成两组,为以下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于观察组我们对它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另外一组对照组我们则对它采用积极护理模式。通过实验得到结果,将两组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的方式,比较该两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采血后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人数以及采取到的血液中血小板、血红蛋白是否正常等等。结果:观察组组血小板、血红蛋白指标明为(213.1±35.5)109/L、(121.8±13.1)g/L,比对照组的 (237.9±37.6)109/L、(145.9±11.4)g/L两组数据更低,献血后不良反应发生人数也比对照组人数多,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护理方式效果较好,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该患者而言,采用积极护理干预模式较采用常规方式而言,可以很大程度减少采血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概率,并且通过这种护理干预模式既可以保证采血者采到的血小板质量,又可以保证采血过程中以及采血后的安全性,让献血者进行献血过程更加安心,这种护理方式对医院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应全力推荐医院采取此种护理方式。

关键词:积极护理;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不良反应;降低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2--01

引言:机采血小板的进行需要使用血细胞分离机来采集血小板,患者所捐献的血液中其他成分还需要通过输血的方式还给其的献血者机,不对其全血进行采集。正常情况下,成功集采一次血小板的时间为一个半小时。为减少献血者在献血后出现不良反应,医院要在其献血前做好心理护理。本文通过采取不同护理方式的120名患者献血观察以及献血后的情况进行探讨,结果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7月至2021年11月份这段时期选择120名机采血小板献血者进行研究与探讨,将这120名献血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成分别有60人的观察组,对照组。前者包括男献血者29个,女献血者31个,大概年龄范围为23~58岁,平均年龄为(30.1±6.6)左右;对照组包括男献血者30个,女性献血者30个,大概年龄范围为24~55岁,平均年龄为(32.8±4.5)岁。将两组献血者的年龄与性别进行比较,我们得出该统计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献血者各项指纳入标准:献血者各项指标必须符合我国献血标准;献血前三天无发热等不适现象;无精神疾病。排除标准:男性体重没有达到50kg及以上的则采血者不能对其进行采血,女性体重未达到45kg及以上者则不能对其进行采血;血压不稳,波动较大者;自身患有抑郁疾病者,静脉条件不好者也不能对其进行采血。

1.2一般方法

根据以上内容分别对两组成员进行不同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普通护理方式,对照组具体护理方式如下:(1)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热情对待献血者,在献血进行前对准备献血者备好热水、书本等,让准备献血的人们在献血前的空闲时间有事情可做。(2)进行知识宣传:在献血前对献血者进行献血知识讲解,让献血者清楚献血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对献血者进行采血过程中的护理:采血进行前,要了解其最近几天的睡眠、饮食以及用药情况等,良好的饮食作息情况可以提高血小板的质量。采血进行后,在患者采血后的三天以内要对献血者进行电话问候,了解他们是否发生不良反应以及发生了什么不良反应等问题。

2.评价指标

2.1献血过程中献血者心理状态评分

针对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的观察组与采取积极护理模式的对照组这120名成员献血后的心理状态进行研究与探讨。通过数据显示,可以得出下面几种结论:观察組成员献血时心理状态评分较对照组更高,对照组心理状态等级更高者人数更多。将该88名献血者献血时心理状态分三个等级:分别为轻级,轻级,轻级心理状态较好,将心里状态评分为50~59这个阶段的成员概括为轻级、中级:中级心理状态适中,将心里状态评分为60~69分这个阶段的成员概括为中级;重级:重级心理状态最差,将评分大于70分的成员概括为重级,成员所得分值越低,说明其心理状态越好。详细数据见下表1 。

2.2不良反应情况发生人数

通过观察,得出以下结论,其中观察组献血者面色发白,头晕目眩人数15人,心闷、心悸、血压下降明显者20人,口吐白沫、出现休克等症状者10人,其他不良反应者15人,观察组全部成员献血后都出现了不良反应,对照组面色发白,心慌、头晕目眩人数为5人,血压下降明显者10人,口吐白沫、出现休克等症状者5人,其他不良反应者10人,剩下的30人在献血后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3.讨论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知道积极护理方式更适合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因此,采血站应该把积极护理方式运用的更加广泛。除此之外还需要为献血者准备牛奶,红枣等富含营养的食物,预防部分献血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采血者需要提前决定好需要采集的血小板数量,以避免采血过程中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机采人员要选择质量较好的静脉,保证献血过程一次性完成。进行采血时,可以先采集较少血液先进行留样,可以避免细菌大量进行繁殖而导致血液产生污染。采血完成后要通过电话方式对献血者进行献血后问候,让其24小时内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并且抽血的手臂不能抬高或者举过重的东西,并让献血者多喝水并保持充分休息时间。

综上所述,机采血小板这种采血方式在采血应用方面越来越广泛,所以更要对献血者采取积极护理方式,以减少采血时间并且可以降低献血者献血后的不良反应,对于血站的采血工作也具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欠晓春.积极护理干预模式对降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影响研究[J].贵州医药,2021,45(03):503-504.

[2]杜丽莉,魏延民.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对降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03):495-496.

猜你喜欢

献血者降低不良反应
成分献血者电话回访效果分析
献血反应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献血注意事项早知道
夏季单采献血者献血反应发生率增高的原因及护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降低企业杠杆率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改进运行模式降低供水电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