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一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策略探究
2021-11-25皇甫幼浩
皇甫幼浩
摘 要:伴随着高中课程标准的修改,历史教学提出了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这次改革进而影响到了初中历史教学。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的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既符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又适应当前新一轮教育改革的需要。本文结合本人实际教学探讨培养初一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一学生 历史时空观念 培养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5.036
一、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时空观念的内涵
国家普通高中历史课标研制组重新对课程标准进行改革,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等文件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提出了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历史核心素养包含五大部分,历史时空观念、史料实证意识、家国情怀、历史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目标做了如下表述: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实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分割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实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二、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重要性
1.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当代社会是一个人才竞争激烈的时代,人才的培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国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被提上日程。近年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
2.历史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
时空观念对于学生特别是七年级刚刚接触历史这门学科的学生意义重大,任何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特定的历史時间和历史空间,时空观念的培养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
3.培养学生跨学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同时在学生学习时需要调动学生的语文、地理等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将历史人物和事件放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跨学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策略
1.利用历史专有名词、时间轴、历史大事年表、朝代歌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历史这门学科,需要掌握历史时间的多种表达方式。首先需要掌握一些历史专有名词和历史分期方式,以此来梳理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国古代史按照使用的工具不同划分为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按照社会性质不同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另外学生还需要掌握不同时代的特征,例如夏商周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时期,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的时期,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以此来对中国古代史的某个时间段有一个宏观的认识。
七年级课本在表述历史时间时使用公元前、公元这些时间表达方式,但是课本当中对于公元纪年法只字未提,在实际教学中,历史教师应该专门针对公元纪年法进行系统教学,在讲解公元纪年法的同时可以结合历史时间轴,重点讲解公元纪年法中公元前和公元后的区别,以及历史时间轴中公元元年是公元一年,没有公元零年这一说法,世纪和年代如何换算,世纪初世纪末如何规定等一系列问题。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最难的应该是历史相隔时间问题,特别是公元前、公元后计算问题,利用历史时间轴是突破这个历史教学难点最好的办法。另外需要在教学中补充中国古代特有的纪年方式,例如年号纪年法、天干地支纪年法等。
七年级学生对历史学习有很大的兴趣,但是历史时间的记忆对于同学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历史大事年表、朝代歌、历史口诀等方式化解这个难点。例如蜀国建立的时间是公元221,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恰好是公元前221,学生可以把这两个历史时间放在一起记忆。通过这样一些记忆技巧,学生在记忆历史时间方面就轻松很多,而记忆相关的历史时间是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最基本的要求。
2.利用历史地图
历史总是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时间是历史发展的轨迹,空间是人类开展活动的历史平台,历史地图通常被用来“表示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空间下的发展状况,能对历史事件的地点、空间联系及其地理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历史地图可以简明直观地反映时代的历史变迁,帮助学生架构起一个动态发展的时空格局。
历史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历史教科书特别是历史地图资源,引导学生掌握识读历史地图的方法。例如讲解《春秋战国形势图》时,指导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历史地图,例如地图名称,图例和古今地名对照。同时充分地利用历史地图册和历史填充图册,丰富课本知识,形成全面完整的时空观念。中国古代史当中涉及一些地理专有名词,例如,中原地区、西域、河西走廊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江南地区、南北方、东西方……由于七年级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地理学科,对这些地区没有空间概念,所以在讲解相关历史知识时历史教师有必要进行相关地理知识的补充和拓展。
3.利用图示法
历史图示的概念是“用符号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色彩的变化,使历史知识教学处于一个形象的动态演进过程中,从而调动了大脑两半球皮层细胞的活动积极性,使得难教难学的历史知识变得既形象又直观,既简约又有序。”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我们可以借助图示。
首先,制作历史时间轴图示结构,以课本某一时间段为对象,将发生在此时间段内的重大历史事件依次排列,不仅能展示历史发展脉络,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直观反映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例如梳理七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可以引导学生将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人和半坡人标注在历史时间轴图示上。其次,利用图示表示历史空间范围,例如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图、秦朝疆域四至图、魏蜀吴三国鼎立形势图等。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历史图示,学生绘制图示的过程,时空框架就在学生的脑海里建立起来了。
4.利用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能对中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起到一定作用,教师为学生提供体验的情境,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感知时空特点,从而获得真实的、生动的直观经验,实现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融合与互动。情境教学可以采取排练历史话剧、教师描述历史情境、多媒体技术还原历史情境等方式来开展。
例如在学习商鞅变法这一知识时,商鞅变法的内容和作用是重点和难点,我采取了情境教学的方法,将全班分为四大组,分别代表新兴的地主阶级、农民、旧贵族和士兵四个不同的阶层,要求学生从所代表的阶层利益出发,思考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哪一条对所在的阶层最有利或者最不利,并说明理由,学生很快分析出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对新兴的地主阶级最有利,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对旧贵族最不利,奖励军功对士兵最有利,鼓励耕织对农民最有利,这样的情景教学法不仅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同时也解决了本课的难点和重点。
初一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内容共分为5部分,历史时空观念作为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一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非常重要。本文从历史时空观念的内涵、重要性和培养策略进行探讨,虽然不全面,但希望可以和各位初中历史教师共同探讨学习。
参考文献:
[1] 刘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 赵恒烈《历史思维能力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3] 傅国兴《高中历史时空观念的培养目标及教学策略教学——以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为例》,《福建教育》201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