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类作文八步教学法的实施与应用
2021-11-25李影
李影
摘 要:通过学习励志类八步作文模板,学生能够在写作上有法可循,并能在此基础上,发现生活中鲜活有趣的素材,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写作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关键词:励志类作文 八步教学法 实施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7.018
初中作文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的观察、理解和感悟能力。在写作中,我们常常将作文分为亲情类、励志类、说理类、写景类等几大类别,本文主要介绍励志类作文八步教学法的实施与应用。
一、励志类作文八步教学方法
面对初中学生作文写作难的问题,我以学生最熟悉又最难写好的励志类作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模仿写作。
首先,我将励志类作文八步写作法的具体内容用多媒体呈现出来,使学生明确每一个步骤要点。第一步:找出故事的起因或我遇到的障碍(写清障碍+主观感受),这一部分要略写。第二步:找出精神领袖(精神领袖可以是人,可以是物,还可以是事情。是人物,就写清楚人物的语言 、动作、心理等,细致描写它给你的启示部分;是物,就写清它的特征,重点写它给你的启示;是事情,就写清事情的经过,细致描写给你的启示部分)。第三步:我听了精神领袖的故事或鼓励有了怎样的触动(主观感受)。第四步:我受到触动后的主观思想。第五步:我因此怎样行动并克服不足的(略写)。第六步:我终于取得了成功。第七步:我成功后的主观感受。第八步:整个过程给我的启示(尽量用哲理句来表达)。
在介绍完这八个组成部分之后,我以成长励志类范文进行八步内容的一一讲解,让学生理解八步内容在具体文本中是如何表现的,我的做法如下:以《舞台》这篇文章为例,我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到八步中的每一步,以表格的形式填写上,再共同探讨这八步内容的详略安排是否合理,仔细分析八步教学在《舞台》这篇文中的具体作用,特别是其中的第二步,“精神领袖部分”的描写与第五步“我怎样行动”部分的描写,同是描写,应采取怎样的侧重,其目的是什么?这样重点突出,目的性强,学生就能够知道自己要什么,做什么又以《正己之心,成功之魂》为例,放手让学生自己在文中找到八步中的具体内容,填写在表格上,强化八步教学模板在文中的具体呈现。然后让学生到台前展示自己分析的过程,谈一谈八步中的哪一步在此文中最为精彩,并评价此文存在的优缺点。再以《磨砺》《慢》两篇文章为例,对励志类作文八步模板在文章中所表现的具体内容进行训练,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内容并归纳,从而使八步教学法内化为学生创作此类作文的“公式”。
最后,我要求学生对所有的材料进行整理,并关闭PPT展示的八步教学模板,让大家重新理顺励志类作文八步内容。至此,励志类八步教学法的理论指导完成。
二、励志类作文八步教学法具体实施与应用
我给出的题目是《春天终会到来》,先分析题目,“春天”的内涵,“终会”又蕴含着怎样的作文内容提示,在明确这些后,要求学生选材,并小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到台前叙述自己所选材料,师生共同评议。通过学生的头脑风暴,学生间、师生间的思维碰撞,学生挖掘出了大量的作业素材,学生们发现生活才是作文最广阔的素材来源,真实是作文的生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不是没有生活,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本次挖掘出来的素材,新颖又富有生活情趣:校园里,运动场上,跨栏的阴影,在体育教师的鼓励下,重新激发斗志,收获属于自己的辉煌;教室里,考试卷上,刺眼的红叉叉,在同桌的言传刺激下,铆足劲不服输,成绩节节拔高;声乐课,舞台上,鼻息牙关不到位,张嘴失声,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勤练习,练就一副金嗓子……这些素材使学生明白,原来这些鲜活的生活经历皆可入文。
材料备好后,下一步就是列提纲,提纲的架构,完全按照励志类作文八步来设计。列好提纲后,仍是小组合作,互相质疑,找出不符合八步的内容,特别是缺少其中某一步的,进行修改。选出3个代表到台前展示,师生评议,从而使学生们在脑海中对励志类作文八步法产生真正的认识。
提纲列好后,便是最重要的内容创作部分,在创作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学生所写内容偏离提纲的问题。中心不突出、详略不当、有伏笔没照应、甚至废话连篇缺少主题内容的现象层出不穷,因此对待学生写作,教师要做的首先是要有耐心,找到不同的作文,在台前展示,对照八步法共同分析,失误在哪里,闪光点在哪里,只有这样,才能坚定学生写作的信心,为下一步修改作文奠定基础。
修改作文要全体进行,虽然有些同学的作文,第一次成文就比较优秀,但第一次修改作文仍要全员参与,因为我认为学生作文能力的提升是在修改中实现的,那些优秀生的作文,需要教师单独指导,做精做细,具体到一句话、一个词、一个标点,这种高品质的要求才会出高品质的文章。个别学生,即使批改讲评结束后,还是不会修改作文,这就要求教师额外费些心思,对这样学生的作文要单独指导,边指导边让学生在自己的作文旁边做批注,为自己修改作文做准备。对于作文的单独指导,我先根据学生的作文和提纲要领,让学生找到文章八步的具体内容,分析详略安排,找出自己这八步的失误之处,让学生感到有迹可循,不会在下笔之时毫无头绪。
修改作文后,再进行作文讲评,这时学生们都感到自己的作文质量有所提高,在讲评时都希望把自己的作文拿到台前展示,也充分说明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第二次作文讲评要多指出学生作文的闪光处,让他们体会到写作的愉悦和成就感。作文经过一次修改后,从内容上来说基本是合格的,但语言表达及最后一步的哲理启示,提升高度部分会显现出不足,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会借鉴模仿,把一些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有意识地用在文章中,并把自己认为有文采有哲理的语言用红色笔标注上,这就进行了第二次的作文修改。有的学生在写完内容之后,在结尾处挖掘主旨,提升高度时思维有限,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助力”,让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方可提升。
两次作文修改后,我就会把优秀作文及进步很大的作文打印出来粘贴于后墙报上,这种纸质打印后的作文,让学生很受触动,他们利用课间及午休时间,站立于作文前,感受着作文带给他们的快乐时光。
对于三次作文修改,完全出于自愿。有不满于62分—64分(满分70分)的作文,希望通过再次修改达到65分以上,这样的学生我都会单独指导,字字句句斟酌分析,力求完美。对自己要求高的孩子,会对作文进行三次、四次甚至更多次的修改,改着改着,就会发现,励志类八步作文法的运用,始于它,却高于了它。
也许有人会说,作文有了模板,就像数学套用公式,哪还有自己的个性?其实不然,从模仿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模仿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类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基本技能。人类幼时学走路,学说话,及至更为精细的刺绣、驾驶等,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而古今中外的能工巧匠、艺术大师、文学巨匠……也无一不是从模仿起步的。因此,学生也会在有意或无意的模仿写作中,逐渐掌握写作技巧。正是有了这样的模板,让学生在写作上有路可循,能使学生的写作思路更清晰,结构更完整。而且写作中作文的选材、文字表達都蕴藏着作者独特的思想和灵魂,它不会同于数学中的数字。
通过本次作文模板的应用,不仅让我在励志类作文教学中积累了大量实际教学经验,也让学生在写作上有法可循,可谓是一举两得!但此模板也不是万能的,同学们要根据作文题目类型和要求去灵活调整模板的结构和语言,做到活用模板却不拘泥于模板。从模仿起步,大文豪茅盾有言:“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提高、发展、再提高才是目的。所以,希望同学们能从本次作文模仿中,逐渐摸索,走向创新,拥有创造的翅膀,在文学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 张兵《谈“八步走”作文教学法的正确运用》,《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8年第11期。
[2] 李荣俊《“八步作文教学法”之写人基本路径模式初探》,《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