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得清楚 学得明白
2021-11-25刘辉
刘辉
【摘 要】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至今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当前,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最根本原因,还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规律把握不够准确。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要理性审视和观照教材,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使自己清清楚楚地教学;还应该立足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情起点,让学生明明白白地学习。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效率低下 教学内容 学习过程
1978年,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著文写道:“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吕叔湘先生的这段话,相信大多数语文教师都不会陌生。可是,到现在为止,这种“怪事”仍在发生,应该说,离理想状态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寻本溯源方能探得真知。“任何听过数位或数十位语文教师讲同一篇语文课文的人,都会震惊:这些课实际上是个体的教师任凭自己的语文知识在从事教学;学生在学的,完全是由不同的语文教师随意择取或任意制造的不同的东西,这些东西有些甚至叫不出名目。”王荣生教授的这番话引人深思。笔者认为,当前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最根本原因,还是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规律把握不够准确。要改变这种现状,作为一线教师,就要理性地审视和观照教材,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使自己清清楚楚地教学;还应该立足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情起点,让学生明明白白地学习。
下面,笔者以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理性观照,让“教学内容”清清楚楚
教学一篇课文,其教学内容就是有效达成既定的课程目标和教育目的,发掘、利用其中的核心教学价值。那么,这“核心的教学价值”又该如何选取和确定呢?
(一)从整体出发,站在课程的高度审视文本
每一个文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在整个语文课程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与前后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站在课程的高度,从整体出发去审视文本在整个课程、整个学段、整个单元的位置和作用,做到瞻前顾后,这样才能精准确定应该要教些什么。
《天窗》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纯朴的乡村”,编者围绕这样一个主题编排组织单元学习内容,意在让学生通过阅读去感受和发现乡村生活的美好,欣赏乡村的独特风景,体会乡村就是一幅和谐的画卷。本单元阅读方面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关于“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范畴的语文要素,统编教材做了循序渐进的统筹安排如下(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目标的达成是拾级而上的。从二年级开始,学生就开始通过想象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去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到了四年级下学期的第一单元,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是“抓住关键语句”。当我们从整个课程体系和编排体系的角度去审视本课的语文要素时,就会发现它与前后是有内在关联的,这样就可以精准地把握现阶段最应该做的是什么,从而确定本课教学的核心价值。
(二)紧扣语文要素,精准文本定位
“抓住关键语句”中的“关键语句”该如何定位呢?笔者认为,这需要我们教师把整个单元的课文放在一起分析,还要结合“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进行综合考量。在理性地審视之后我们发现,本单元的关键语句,是针对“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而言的,也就是对“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提示或比较直接帮助的语句。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设计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找到体现课文思想的关键语句,并学会“寻找途径和方法”。
当然,除了让学生学会“寻找体现课文思想感情的关键语句的方法”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学习任务,那就是抓住关键语句,通过品词析句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这也是这个单元要完成的重要目标。有了这样的整体观照和认识,我们的教学就有了“靶心”和定位。
二、立足学本,让“学习过程”明明白白
确定了教学内容,那如何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学得明明白白呢?
(一)聚焦“特写”,亲近文本
统编版教材的单元人文主题,既是单元学习要落实的学习和成长目标之一,同时也为单元的学习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学习情境”。知识好比“盐”,情境好比“水”,盐只有化于水中,才好下咽和吸收。因此,在教学伊始,笔者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画面,将他们带入乡村生活的“情境”中。
师:在上一课,我们一起来到了美丽的乡下人家,欣赏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乡间画卷,这里的每一处景致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我们徜徉其间,流连忘返。这节课,让我们快乐地继续旅行,将目光由全景聚焦到局部,跟着大作家茅盾先生去欣赏他笔下的乡村特写镜头——天窗。
这样的情境创设,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文本的学习中,为整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揣摩大意,寻找关键语句
正如上述分析的那样,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能够体现课文思想感情的关键语句,是本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那么,如何完成这一目标呢?在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学习任务单”(见图1):
寻找表达课文思想感情的关键语句:
先让学生自读、圈画和摘抄,接着围绕这个“任务单”,师生共同学习。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课前,大家已经进行了预习,那你能说说作者围绕天窗写了哪些内容吗?
生:课文先写了天窗的由来,接着写了孩子们仰望天窗的两个场景——夏天阵雨时看天窗和晚上休息时看天窗。最后,感谢发明天窗的人,赞美孩子们的想象力。
师:你理清了课文的脉络。联系全文来看,你能初步感受到作者主要想表达什么吗?
生:孩子们被管束时,可以由天窗去想象外面世界的精彩。
师:是呀,孩子们被关在屋里时,天窗成了他们连接外界的窗口。
生:天窗给孩子们带来快乐。
师:看样子,你已经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那么,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最能传达这种情感呢?
生:第4段和第6段反复出现的“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师:还有补充吗?
生:文章的最后一句。
师:你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孩子!在课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或课文的过渡句、最后一句,这些句子往往是能够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语句。在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抓住这些关键语句,就能初步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回顾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找到这些关键语句的?
生:先阅读全文,大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再联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想表达什么,揣摩课文大意,最后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看看结尾或過渡段是否有相关表达了文章思想感情的语句。
(三)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思想感情
当学生已经找到了体现课文思想感情的语句后,下一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通过抓住这些关键语句,通过品词析句,去体会课文的这种思想感情。笔者以提问的形式设计了以下教学:
1.孩子们为什么需要慰藉
通过品读课文第4段和第6段的相关语句,学生们感受到:当孩子们下雨天被关在屋里、晚上睡觉前被逼着上床时,心里很失落和无奈。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这种心情。
2.这是一种怎样的“慰藉”
慰藉是一种体验,需要设身处地进入角色后才能感受到。因此,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学习活动:
假如你就是乡下的孩子,你觉得天窗带给你的慰藉,其实是一种___________的快乐。请在横线上写出你的想法,并结合文中具体词句说明理由。
学生在结合具体词句说明理由的过程中,会逐步感受到这种慰藉不仅是一种“可以看到外界”的快乐,更是一种想象的快乐。原来,思想感情是可以通过想象的画面来传达的,且就隐藏在奇幻的想象和美妙的文字中。
3.孩子们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
对于结尾的这句话,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会有朦胧的理解,但却不一定知道怎么组织语言来表达,怎么办?这就需要教师从整体感悟的角度出发,给学生提供一些句式,让他们来倾吐自己的内心感受。如:
A.孩子们透过天窗,从雨脚、闪电想象到了天窗外;
B.从天窗的想象到了;
C.是孩子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力,透过小小的天窗看到了 。
通过交流,学生会发现:实的,是孩子们看到的;虚的,是孩子们想到的。孩子们从看到的“一”想到了“百、千、万”,从局部的现实生活,想到神奇的大千世界,这就是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确实的天地。
(四)学会思考,汲取写作智慧
前面的学习,学生还只是在“文本”这个小范围里徘徊,学习还应该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笔者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天窗不过是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事物,作者为什么能够从如此平凡的事物中写出如此美好的情感体验?
学生结合课文充分地抒发感受和收获,他们逐渐明白: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来源于真实的生活体验,来源于丰富的想象,更来源于对身边事物的深入思考。作家茅盾先生从小生活在浙江乌镇,童年的生活成为他写作的源泉,同时,他又是一个善于观察、思维敏锐的人。天窗不过是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事物,但是他却从平凡中看出不平凡,写出平凡背后的情趣和哲学般的思考,这就是大作家之所以“大”的原因所在吧。
总之,对“教学内容”的理性观照,让教学摆脱在迷雾中行走的困境;对“学习过程”的理性探寻,使教学不再脱离学生的现实和起点。这两者就好比鸟的双翼,当鸟儿“展翅翱翔”之时,“鹏程万里”还会是遥不可及的目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