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对于技工院校的当代价值
2021-11-25任颖
任颖
关键词:传统文化 技工院校 当代价值
课 题:本文系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18-2020 年度交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交教研1802-199)的研究成果。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文化交往也日益频繁,不同文化间相互碰撞、影响、渗透,文化软实力的较量俨然成为大国较量与博弈的重要载体。在古今碰撞、中外互动的今天,我们必须处理好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以高度的文化自信面对当代中国发展中的问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与文化话语权。
技工教育作为教育领域内与经济社会联系紧密的一个教育类型,对于人才培育的嗅觉最为灵敏。面对新变化,技工院校既要发挥其优势特长,立足技能培训,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为社会输送技能过硬、素质优良、职业迁移能力强,同时又有着高度文化自信的技术技能人才。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难以全面罗列、面面俱到。笔者在这里仅从与学生素养提升联系较为緊密的角度入手,对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进行阐述,希望对技工院校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一定的借鉴与启发作用。
一、传统文化对于凝聚社会共识,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基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有二十四个字、十二个主题词,分为三个层面,分别对应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高度凝练,代表着中华儿女的民族记忆与现实追求,凝聚着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精神力量。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传统文化底蕴的集中体现。
对比中西方价值观的研究,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西方的价值观普遍注重个人本位,其社会共同的价值理念体现为对民主、平等、自由、独立、个人贡献的强调与重视,较为利己;而东方的价值观普遍关注道德、公平、宽容、博爱等内容,更为利他。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表现为“人本思想、辩证思想、无神论传统、古代唯物主义、天然协调、人际和谐、民族独立、忧国忧民”等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十二个主题词分别对应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主张。富强源于“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主源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文明源于“见龙在田,夷夏大防”,和谐源于“不偏不易,中正和合”;自由源于“为仁由己,百家争鸣”,平等源于“列德尚同,爱无等差”,公正源于“不疏贵贱,一断于公”,法治源于“礼法共治,德刑合一”;爱国源于“宅兹中国,心系天下”,敬业源于“敬业乐群,惟精惟一”,诚信源于“诚者天道,言信行果”,友善源于“上善若水,仁者爱人”。
最后,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必须坚持继承、弘扬、传播传统文化。
千百年来传统文化引导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前进,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在历史上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时至今日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综合国力竞争加剧的今天,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强化民族历史记忆,对于凝聚民族共识、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说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对帮助技工院校的学生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意义非凡。
二、传统文化对于提升学生个人素养、形成刚健有为的文化性格具有重要的价值
首先,传统文化的丰富积淀,可以提升个人素养,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坚实支撑。
传统文化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在五千年的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上都积累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民族情感与悠久的民族记忆,是今日个人素养提升的坚实基础与保障。
同时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较高的国民素质做支撑,而国民素质的提升则离不开文化传统的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出优秀的文化传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只有优秀的民族文化才能使中华民族的优良作风代代相传,并重铸新时代的民族特性,也只有拥有中国特色、民族情感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凝神聚力,推动中华民族再次走向辉煌。
其次,传统文化历来重德,可以成为丰富精神生活、提高道德修养,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国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德行的培养,重视将德行修养作为人际关系调和的纽带、社会安定和谐的准绳。《周易》中有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可见早在商周时期古人就对德行修养十分重视。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孟等人逐渐将以仁义、德行为核心的儒家学派发扬光大,开启了中国重视德育教育的历史新局面。孔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可见其非常重视并大力提倡以德修身。孔子还曾说过“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突出强调了德行修养乃立身处世之本,并指明了个人德行修养的方向。后世历代均沿承儒家仁义道德之说,重视个人品德的养成与培育。
可见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十分重视个人的德行修养,形成了崇德尚行的良好社会氛围,为中华民族整体民族素质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传统文化经历磨难,不断融汇创新,使中华儿女形成了刚健有为的文化性格,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中华五千年的漫长文明进程并不是一直顺风顺水、恬静安宁的,其间充斥着政权的更迭、外族的侵略,但中华民族往往都能在逆境中焕发生机,中华文明即便面对天灾人祸,也能代代相传。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坚忍不拔、勇于进取,确保了中华民族屹立不倒,中华文明代代相传。而多灾多难的历史境遇也造就了中华儿女刚毅顽强的文化性格。正是这种文化性格成为中华儿女勇敢、顽强的强大内驱动力,成就了民族的兴旺发达,并内化为中华儿女的深沉记忆和自觉追求,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在当今中华民族奋发图强,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这种刚健有为的文化性格成为激励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奋发努力的坚实基础,继续发挥历史作用。
三、传统文化对于培育爱国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是传统文化对于培育爱国精神意义重大。
多灾多难的民族历史孕育了以爱国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特质。自古以来,中华大地就不乏舍身爱国、以天下为己任的仁人志士。春秋时期有屈原心忧楚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愿以死明志也不愿与浊世同流合污;汉有苏武牧羊北海边,被扣匈奴十九年,抱着宁死的决心,始终拒降匈奴;唐有郭子仪、李光弼放下恩怨,团结对敌;宋有岳飞精忠报国,辛弃疾《美芹十论》忧国忧民;近有抗日英雄杨靖宇转战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宁死不屈……面对家国危难,一代代英勇的中华儿女从未害怕过、动摇过、退缩过,反而以百倍的爱国热情团结凝聚在一起,家国的危难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面前反而变成了爱国精神的催化剂,国家、民族越艰难,我们对国家、民族的爱越深沉与坚定。
二是传统文化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华民族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中原汉族政权与边疆少数民族的战争与交锋,绵延了整个有史料记载的中华历史。无论是汉民族的政权稳固,还是少数民族的占据上风,都不能阻挡以汉族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对周边多元文化的吸纳与影响。即便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导地位,汉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与渗透也从未停歇。这皆源于传统文化的魅力。传统文化有许多优良的文化基因代代传承、代代焕新,经过时间的沉淀与打磨,绽放出夺目的灿烂光辉,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量的不二法宝。
四、传统文化对于培育民族思维、提升文化软实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传统文化对于培育动态平衡、天人合一的民族思维至关重要。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世界被看作一个不断变化、相互关联的整体。万事万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为前提、互为因果。《易经》将世界看作陰阳对立调和的产物,万事万物彼此影响与相互转化。而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也是以事物的动态平衡为核心理念的。这些认识影响深远,直接影响到国人对待自然、社会、他人的态度,促使国人形成了包容、平和的民族思维。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天人合一思想。可以说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所在,强调的是尊重自然又顺从自然规律的天人和谐的状态。无论是西周时的“神人关系和天定人伦” ,汉代董仲舒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还是北宋张载的“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都强调的是顺应自然,以达到平衡的和谐状态。
可以说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促成了动态平衡、天人合一的民族思维的形成。
其次,传统文化对于形成贵和尚中、兼容并包、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中华民族很早就认识到,世间万物皆具有多样性,并在承认事物多样性的前提下追求和谐统一。早在西周,史伯已经认识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指出万物只有不同才可繁衍生长,如果完全相同则无法生长发展,此时对“和”“同” 已经有了辨证的认识。后经儒家学派发扬光大,《中庸》中有这样的表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提出“和”是人际关系最为理想的状态,而“中”则是度,追求不偏不倚,不过不及。儒家的“中庸”之道,倡导一种不偏不倚的态度,追求一种对立统一的状态,对后世影响至深。这种贵和尚中的民族性格,对中华民族理性精神的形成,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在贵和尚中的精神影响下,中华民族一直以来都秉持着兼容并包的开放态度。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以来的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儒释道融合互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文化大融合,唐宋的中外文化交汇,都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有容乃大的宏大格局,使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直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坚毅顽强、勇于进取。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不缺不畏险阻、抗争为民的仁人志士。这种前赴后继、自强不息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最终战胜一切艰难的强大精神支柱。
最后,传统文化对于温养以人为本、经世致用的民族关怀弥足重要。
以人为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中国传统哲学将天地人并称为三才。天地人三者中,人为重心,强调人可以“与天地参”。古人认为“天命靡常”“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无论是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鬼神、人与历史上,都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理念。
而正是中华传统文化尚实不尚虚,促使更多的古人立足现实,关注现世。比如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儒家更是积极主张入世,孔子曾为传播儒家学说与施政理念,奔走各国。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均是出自对现实的强烈关怀。
之后的古人深受影响,以人为本、经世致用的民族关怀绵延不绝,保证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代代相传。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世界历史上唯一传承至今的古代文明,具有强大的、旺盛的生命力,是中华儿女解决当代发展难题的历史底蕴与自信源泉。传统文化在当代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师曼,刘晟,刘霞,周平艳等.21世纪核心素养的框架及要素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
[2]陈来.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J].新湘评论,2015(5).
[3]王蒙.王蒙谈文化自信[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浙江交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