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齿轮珩齿加工缺陷的工艺改进新方法

2021-11-25冯春亮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1年10期
关键词:齿面高点砂轮

冯春亮

(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胶州 266300)

在汽车、机械与航天等多个领域中,许多用于生产制造的机械设备均包含齿轮轴这一部件。在一些小规模生产企业中,因为所用的机械设备较为分散,生产力较低,在齿轮珩齿加工中常常存在工艺缺陷,所以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对加工工艺进行改进创新,以此来提高珩齿加工质量,避免出现预检不合格、珩磨轮打齿等情况,促进提升整体加工水平,取得理想的工艺应用成效。

1 汽车珩齿加工技术原理

在汽车制造业中,强力珩齿的应用较为广泛,以德国大众的MQ 与DQ 系列变速器为例,其高速档位多采用珩齿与磨齿相互啮合的方式传动。变速器是动力汽车中的主要部件之一,其传动性能对整车运动效果具有直接影响,若变速器传动性能良好,且变速器整体具有噪声效应低、可承载冲击力强、传动速度快等特点,则需要使用精度较高的齿轮。现阶段,多采用强力珩齿、蜗杆砂轮磨齿工艺来提高传动性能。但因为个别齿轮结构复杂,且蜗杆砂轮在经济性方面存在劣势,所以强力珩齿工艺的应用频率较高。其加工技术原理主要为交错轴齿轮内啮合,加工时,珩磨轮安装在外侧,设置在机床珩磨头的位置,被加工对象安装在内侧,设置在主轴上,珩磨轮中心与工件中心预留一定角度,即轴交角,如图1 所示。由图1可知,轴交角为β1与β2之和,其中β1与β2分别为工件和珩磨轮的螺旋角。零件齿轮与砂轮不但具有径向切削力,且刀具砂轮还可顺着轴向方向循环直线运动,使轴向与径向切削互相配合,从而构成错综复杂的交错网纹面,使齿轮啮合更加稳定,并延长该部件的使用寿命[1]。

图1 强力珩齿技术原理图

2 汽车齿轮珩齿加工缺陷成因与处理方式

2.1 预检不合格

预检对待加工工件精度的要求较高,但是在工件加工期间难免有一些杂质附着在表面,有时还会粘在检测轮上,此时可利用高压风枪进行清理;若检测轮磨损严重,同样会影响预检结果,此时可通过更换检测轮的方式解决。另外,由于前几道工序的偏差累积,而导致部分待加工工件自身质量较差,也会导致预检不合格,针对这种情况,可根据跨棒距尺寸、预检跳动值等判断这一工件能否使用,若径向跳动值超过设定标准,或者临近下限,则应报废;反之则可在对其进行加工改进后,继续投入使用。针对待加工件齿厚较薄的情况,此类工件很容易产生废品,基本没有加工意义,可直接报废处理。若工件齿厚较厚,加工时珩磨齿顶位置可能与齿根处相互干扰,从而使珩轮打齿风险提升,因此也需要报废处理。

2.2 珩磨轮打齿

珩磨轮材质较为脆弱,在加工期间很容易出现打齿情况,且以整圈打齿为主,主要原因如下。一方面,滚刀设计不够合理,滚齿在珩齿之前开展,此时若滚齿加工的产品与珩齿加工不匹配,如凸角设计偏小等,珩齿工件的渐开线根部便会产生较大的台阶,从而导致珩磨轮打齿。对此,应在滚刀图纸设计阶段进行优化,如适当放大滚刀凸角等。另一方面,砂轮参数设置不准确,在珩磨轮修正期间,若修正后齿长过长,在加工中齿顶势必会与产品根部发生接触,从而引发打齿。对此,可调整齿面参数,适当减少修正工具中“齿长修正”的数值即可。

3 汽车珩齿加工工艺与缺陷改进的实例分析

3.1 工艺特点

以MQ200 与MQ250 两种类型的变速器齿轮为例,二者的加工形式基本相同,以滚齿倒棱、珩齿加工为主,但在具体加工工艺上有所区别。例如:MQ200使用滚齿倒棱一体技术,通过粗滚—倒棱—精滚的方式,有效剔除了倒棱在齿面上的高点,从而提高加工效率;MQ250 采用热处理前焊接工艺,将齿轮、齿座与齿环相结合,构成整个换挡齿轮。MQ250 所采用的工艺优势在于成本较低,缺陷在于结合齿环没有后续加工,在热处理后容易出现变形。珩齿工艺的特点在于增加一项“硬车加工”环节,即在热处理完毕后,对配合面进行车削加工,从而使精度满足要求,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齿环不会在热处理作用下发生变形,可使齿座与齿环充分配合,不足在于使用该工序会使投入成本增加[2]。

3.2 缺陷问题

在汽车齿轮精加工领域,珩齿加工属于关键环节之一,它对珩前零件净尺寸具有严格要求。因此,在正式加工之前,需要采用预检系统对零件齿轮、预检轮进行双向滚动测试,依靠中心距离预测偏心径跳、高点等是否位于合理范围。在大批量生产期间,与磨齿相比,珩齿加工缺陷的发生率更高,如预检不合格、砂轮打齿等等,具体成因如下。

3.2.1 预检不合格

导致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齿面存在高点,经过热处理后发生变形,从而使径跳增加,加工余量过多或者不足。主要表现为MQ200 与MQ250 的不合格率分别为0.2%与30%。

3.2.2 砂轮打刀

导致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加工期间切削力度过大、设备精度较低、刀具存在质量问题等。主要表现为砂轮异常受损[3]。

3.2.3 齿面黑皮

导致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加工余量较少、设备精度较低、热处理后变形不够均匀。该问题导致的缺陷比例近似为0.1%。

3.2.4 尺寸不符合标准

导致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设备精度较低、刀具存在质量缺陷、热处理后变形不够均匀。该问题导致的缺陷比例近似0.1%。

3.3 改进方法

根据上文可知,MQ250 变速器的主要不足在于预检不合格,缺陷不合格率在30%左右,主要成因在于齿面存在毛刺高点,从而导致在挤压倒棱中难免在端面、齿面等处形成高点,如图2 所示。对于端面上的高点,可采用毛刺刀将其剔除,但齿面上的高点仍然很难去除。一般在生产大批量产品时,针对预检不合格情况,需要采取返修方式处理;针对较为严重的高点,可由技术人员手动去除;对于不严重的高点,可适当增加预检范围,使不合格的零件也能够达到预检标准,但此举很可能出现珩齿砂轮打刀情况。对此,本文提出两种改进方案,有效消除了该工艺存在的弊端[4]。

图2 挤压倒棱示意图

3.3.1 方案一

针对预检不合格的情况,可优化标准工艺,在滚齿与倒棱的基础上,利用剃齿机去掉齿面上的高点,再经过热处理后珩齿。此举并不能彻底实现剃齿加工的目标,只是在表面用剃齿设备缓慢地将齿面两侧的倒棱毛刺去除。滚齿倒棱后将零件送检,根据检测报告可知,齿轮两侧面均带有毛刺高点,且毛刺较为显著,高度在0.02 mm 左右;剃齿设备辅助去除高点后进行送检,根据检测报告可知,齿面两侧的毛刺高点被彻底消除。前者未能顺利通过预检,在预检设备中发出报警,并在检测界面弹出“齿面高点”的提示;而后者顺利通过预检,这意味着剃齿设备的应用可充分发挥辅助作用,充分剔除毛刺高点。在使用这种操作工艺后,MQ250 变速器的缺陷比例下降到了1%,预检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5]。

3.3.2 方案二

此方案是优化珩前毛坯质量与加工余量,由此降低加工缺陷比例,具体措施如下:在热处理之前实施剃齿工艺粗加工齿面,再利用滚齿倒棱、热处理、珩齿加工。虽然剃齿与珩齿均属于精加工,实际操作时选择其中一种即可,但在珩齿之前实施剃齿可使粗加工效率更高,从而有效避免产生珩齿缺陷,具体操作如下。一方面,优化珩齿余量。先利用剃齿工艺粗加工齿面,再对零件进行两次精加工,并重新划分加工余量,使珩齿余量与常规值相比单侧降低0.02~0.04 mm,剃齿余量与常规值相比单侧降低0.02~0.05 mm。根据大量生产实践可知,针对砂轮打刀问题可通过减少加工余量的方式解决,珩齿打刀不但会造成设备故障,还会降低生产设备的运行效率,进而减少生产量,若未能及时处理,还会增加刀具与维修方面的成本投入。通过减少珩齿余量的方式,可使生产节拍提高3 s,从而使生产效率与产量得到极大提升。另一方面,优化齿轮参数。针对齿形角、鼓形量、齿向角偏差等,可通过热处理变形进行校正,这种方式对珩前毛坯质量也将产生一定影响,若变形过度,便会影响加工期间的切削力与预检结果,从而使零件齿面形状发生改变;若齿形角的偏差过度,还可能使零件黑皮,从而导致装配后变速器会产生啮合噪声,但由于滚齿预修行能力较弱,只能使齿向角朝着偏差相同的方向调整[6]。

3.3.3 两种方案对比

针对上述两种应用方案,通过质量、效率与成本等方面的对比,可为汽车企业的生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对于方案一来说,可妥善解决齿面倒棱高点、珩齿砂轮异常磨损、零件测量缺陷以及珩齿黑皮等问题,并降低打刀频率,且珩齿效率不会受到过多影响,采用旧剃齿设备便可实现,刀具成本为每台0.2 元;对于方案二来说,珩齿余量可降低0.02~0.04 mm,在修正余量与热变形后,每年可使打刀砂轮数量降低0~5 片,并且避免了珩齿黑皮情况,生产节拍可提高3 s,每年处理打刀故障停台的时间可缩短为1 200 min,成本每台只增加2.1 元,若剃齿刀磨床中的零件能够共用,则成本可进一步降低。从整体来看,方案二在质量、效率与成本方面更具优势,值得投入到实际生产之中。

4 结语

综上所述,珩齿是汽车齿轮精加工方面的关键工序之一。为提高加工质量与效率,本文提出两种改进方式,一种是在热处理前利用剃齿设备辅助去除高点,另一种是用剃齿设备粗加工珩前毛坯齿面,两种方式均可解决预检不合格及砂轮打刀等问题。根据应用结果可知,方案二在成本、质量与效率方面更具优势,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调整,使生产效率达到最大化。

猜你喜欢

齿面高点砂轮
尚代肯山脉高点风景
蛋鸡养殖户这回该笑了 三季度蛋价有望涨至年内高点
建湖:“乘风破浪”迈向高端装备制造“智高点”
基于NURBS理论的渐开线齿轮齿面修复
不同加载作用下砂轮片破裂失效的有限元分析
磨床砂轮修整器的改进
转塔式砂轮架B轴回转机构设计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面齿轮齿面粗糙度研究
高速动车组弧齿锥齿轮齿面疲劳点蚀失效分析
17CrNiMo6齿轮轴齿面剥落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