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职院校预算编制与管理因素及对策分析
2021-11-25唐纯
唐纯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一、影响高职院校预算编制和管理的因素分析
(一)预算编制层面
1.预算编制目标缺乏战略支持
从目前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在预算目标设置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的利益参与机构和内部管理组织较为复杂,涉及学校出资人、合作办学方等,而预算目标设置需要协调各层级之间的关系,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使得高职院校在预算目标设置方面存在难度;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的预算目标与战略规划联系程度不高,过于追求短期效益,没有考虑到高职院校的长期发展。中长期目标缺乏联系性,甚至存在严重背离,进而影响了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性[1]。
2.预算编制时间与执行差异较大
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的预算编制工作时间在下半年,而真正落实到教育工作中,还需要在春节过后春季学期开学时,经过财务部门充分分解,由校长办公会审核通过以后,才能正式执行。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时间上的差异,使得预算编制内容无法全面覆盖整个预算年度,也影响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3.预算编制方法相对落后
由于预算管理在我国应用时间较短,高职院校长期以来所采取的预算编制方法,大多为简单的增量预算法,即以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为基数,联系本年度的项目规划,对历史数据进行适当增量和递减,就形成本年度的预算方案。这种预算编制方法虽然程序简单,可用于固定经费编制,但无法应用到动态数据层面,也缺乏对教育行业和市场环境的兼顾;同时,伴随着教育行业市场化逐步推进,高职院校的收支情况会受到生源规模、同行竞争等因素的影响,过于单一的预算编制方法必然会影响预算编制方案的可执行性。
4.预算编制缺乏充分的沟通
由于预算责任部门预算管理意识淡薄,以及对预算编制的重视度不够,在申报项目计划及经费时,事先未与财务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并且在编制本部门次年年度预算时也未申报该项目,而是直接向学校领导申请,认为只要经校长办公会通过,上级主管部门批复,就一定会有预算安排,最终因沟通脱节而造成项目漏报。尤其是一些需要提前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次年计划的特殊项目容易漏报,如公务用车购置申请。
(二)预算执行层面
1.预算执行监管不到位
首先,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尚未成立专业的预算管理部门,预算编制到执行监管由财务部门牵头主导,其他责任部门参与程度较低,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很难保证预算方案的精准性;其次,高职院校所获取的财政资金拨付时间,因地域差异而存在差异,而预算项目执行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持,这就造成预算执行进度与资金支出进度产生时间差异,超预算支出或账户滞留资金较多等现象时有发生,使得高职院校整体的预算执行率较低;最后,高职院校缺乏完善的预算控制机制,在预算执行过程缺乏实时跟踪与监督控制,再加上问责机制的缺失,使得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预算执行进度缓慢或预算执行偏差较大等问题[2]。
2.预算分析机制不健全
预算分析机制就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以季度或月度为一个周期,由预算责任部门提交预算执行分析报告,并以组织会议的方式分析预算执行偏差产生的根本原因。但部分高职院校尚未建立预算分析机制,不能及时了解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造成预算执行松弛,也无法真正发挥预算管理对资金收支的控制作用。
(三)预算考核层面
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尚未加强预算执行成果与部门或个人绩效考核之间的关系,由于奖惩机制不健全,无法调动各部门人员对预算管理工作的认同性和积极性。预算执行意识淡薄,也是阻碍预算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未对重点预算项目实施项目绩效分析,忽略了投入与产出对比,且预算执行成果未反馈和应用到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工作当中,使得预算管理无法在优化资源配置环节发挥作用。
二、高职院校优化预算编制与管理工作的策略分析
(一)确保预算目标与战略规划的一致性
预算管理是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全面覆盖、全过程监管和全员参与的基本特征,涉及高职院校经营活动及部门层级的方方面面。因此,高职院校在编制预算目标的过程中,要加强预算目标与战略目标之间的联系,协调统一投资方与管理方的理念,明确高职院校的长期发展目标,并在战略规划的引导下分别设置长期预算目标与短期预算目标,确保预算目标与战略规划高度融合。
(二)加强预算编制工作的科学性
要想加强预算编制方案的科学性,高职院校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管理活动:其一,针对预算编制工作设置管理组织和行为规范。预算编制工作必须要严格遵循“全员参与”原则,由财务部门牵头主导,其他责任部门高度配合,在总预算目标的指导下,向各院系和预算责任部门下达预算编制意见;同时,预算编制也要落实“以收定支”原则,按照重要程度对预算项目进行等级划分,统筹安排预算项目。其二,明确预算编制内容。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预算编制内容应当包括学费收入、住宿费收入、人员经费预算、基本运行经费预算、基础设施建设预算、设备采购预算等。为了确保预算方案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单位不仅要将一切收支活动纳入预算范畴之内,还要利用预算工具测算项目费用投入成本与预期收益,为预算编制和项目决策提供可行性分析,保证预算计划的有效性。其三,合理调节预算编制时间与预算执行差异。依据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相关要求,高职院校的预算编制工作也要遵循“二上二下”的审批流程,并依据自身的情况对预算编制时间进行适当调整,通过设置预算阶段性目标、编制中长期预算等方式。其四,采用多元化的预算编制方法。高职院校的预算编制方法选择应当结合预算收支的特征,选择有针对性的预算编制方法。例如:由于高职院校的收入来源较为固定,以财政收入和教育事业收入为主,因而,可以采用增量预算法编制预算;而支出预算则需要对上一年度的账户余额清零,依据下一年度的项目计划重新下拨,可以采取更灵活的零基预算法或滚动预算法编制预算。
(三)实现预算执行全过程控制
为了实现对预算执行过程的全面控制,首先,高职院校应当以严格的操作规范和规章制度为基础,要求各部门人员严格执行资金支出审批制度,依据预算方案开展业务活动,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预算资金下拨要以项目预算方案为依据,且资金支出进度要与预算方案保持一致,非特殊情况超支不补,有结余留存账户;同时,部分特定用途资金项目如需要在年底结转到下一个预算年度,需要相关部门责任人向上级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批以后方能执行结转。其次,高职院校可以落实岗位责任制,要求业务活动开展要以预算计划为依据,并严厉打击随意更改预算项目、年底突击花钱等现象,追究责任到个人。最后,完善的预算分析机制是加强预算执行事中控制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可以以财务部门为牵头部门,加强财务部门与责任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定期组织各预算责任部门开展预算分析会议,实时监督各项目的预算执行效率,及时解决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勒令预算执行偏差较大的部门进行整改,强化预算过程监督。
(四)健全预算绩效考核体系
高职院校需要实行预算执行结果与绩效考核环节直接挂钩,将预算执行率纳入部门与岗位考核指标范畴之内,并落实奖惩制度。对于一些实现预期预算目标的项目和部门,可以给予物质奖励和资金配置倾斜政策;对于一些预算执行率较低的部门,则相应地降低下一年度的预算资金额度,并向关键责任人追究责任,发挥预算绩效考核的控制作用。此外,高职院校还要重视对重点项目的绩效考核,不仅要分析预算执行进度,还要评价项目成本效益性,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项目主要评价指标,并为下一年度的预算编制提供数据支持,搭建完善的预算闭环管理体系。
三、结语
在政策引导和管理需求的共同作用下,预算管理对于高职院校适应政策环境、提升管理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因此,高职院校要立足于影响预算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预算目标设置、预算编制优化、预算执行监管与预算绩效考核等环节的改进,规范组织和开展预算编制及预算管理活动,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