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校园足球政策研究综述

2021-11-25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5期
关键词:足球政策校园

杨 晨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校园足球的推广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传播足球文化、促进体育产业发展、走向体育强国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为发展校园足球,相继推出多个校园足球相关配套政策。目前我国学者对我国校园足球政策研究多为政策执行层面的纠偏和评估,而对我国校园足球政策的整个形成过程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从政策背景、决策、执行、评估和纠偏出发,综述现有文献对我国校园足球政策研究的实际情况,以期为我国校园足球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出参考。

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CNKI)以“足球政策”“校园足球”“通知”“意见”等关键词进行检索,并查阅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足球协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等相关文件档案,共收集到280篇文献。以《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和《教育部等 6 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的内容为研究背景,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梳理我国校园足球相关政策后考查文献从校园足球政策的执行、评价、纠偏等角度对我国校园足球政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2 相关政策梳理

2009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2014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大力推广校园足球,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教育部等 6 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等意见的出台,将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推向高潮,相继有多个地区为《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做出应对措施和政策。在诸多的政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基于政策的背景、制定、执行和纠偏从理论角度对校园足球政策做以审视。

3 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3.1 校园足球政策背景制度

2014年以来推行的校园足球政策是以学生体质逐年下降、学校体育由于应试教育体制而边缘化以及校园安全责任规避与学校体育形式化为背景提出的。在屡次提出的阳光体育、体质测试达标等政策后我国青少年体质改善不大。目前,校园足球提升到国家层面,能否改善校园足球发展现状,要以其已经存在的“背景制度”为分析点,从问题的根源入手,相关部门在制定政策时也就有了实际的方向。校园足球是我国足球发展的基础,政策的颁布和执行不仅是为了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也是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普及体育文化、促进体育产业和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支持。以政策背景为起点能有效促进政策执行的力度,并及时发现执行和纠偏的问题。

3.2 校园足球政策决策研究

2015年出台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有17处提到了校园足球,旨在以校园足球为切入点,发挥足球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同;旨在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规模化成长,建立较完整的竞赛体系;壮大师资队伍,以多种方式引进海外教练员并提高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和评价体系。《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多处提到要加强足球场地的建设与管理和加大财政投入,并建立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同年7月,又相继以教育部为主导,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等5部门共同推进《教育部等 6 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的实施,在实施意见中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应发挥的作用,更加细化和明确了6部门对校园足球发展的职责。

3.3 校园足球政策执行研究

段长波以米特—霍恩的政策研究模型为主导,分析了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经费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都在执行过程中作用非常重要。其中,校园足球政策执行人力资源最能推动校园足球政策的执行,校园足球政策执行的工作需要学校领导、教师、教练员、学生共同推动。而研究显示,政策执行多取决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学校教师、教练员也存在非专业指导和教学;学生在校园足球活动中往往成为“被选择者”,年级学段越高,参与人数越少。

各级政府部门校园足球经费拨付的力度、社会资金支持度与校园足球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各地区结合实际情况均下拨校园足球专项经费,用于支持足球特色购置体育设施设备、维护塑胶场地、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等方面的支出,但由于专项经费由地方财政承担,各地方必然选择最有利或最低成本的方式实施,这便出现了地方财政执行困难的问题。

物质资源是政策实施主体达成政策目标所依赖的重要因素和媒介。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物质资源包含学校体育场地、训练设施设备、校园足球文化内涵拓展等诸多方面,其中场地设施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场地设施不足是限制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的直接原因。

综上所述,在政策决策环节,政策制定者多思考全面,但在执行过程中不免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现已有文献提出问题所在,大多数研究提出问题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等方面,而对信息资源、权威资源研究的较少。

3.4 校园足球政策执行评估与纠偏

目前对政策执行偏差问题主要有4种解释视角:技术视角、体制视角、利益视角和环境视角。校园足球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过分注重成绩、形式化严重等政策执行走样、跑偏的现象。张兴泉从制度环境视角认为我国校园足球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之所以出现偏差,是由于在应试教育和学校安全事故规避背景制度的阻力制约下校园足球政策本身提供的激励程度不足导致的。此角度在不同的制度背景下能随时调节,以期达到较好的执行力度。李锦琼等运用米特—霍恩政策执行系统模型对我国校园足球有关政策的制定、执行及效果等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政策执行各部门沟通严重不足和财政支持不足为重点表明阻碍校园足球的发展的原因。姜南以协同理论将我国校园足球政策执行看作一个开放性系统,促使政府执行主体、校园执行主体、社会执行主体以及学生目标群体这4个人力熵流产生交叉利益协同政策执行动力。任振朋基于史密斯的政策执行过程的“四因素论”,从理想化的政策、政策主体、目标客体和政策环境4个方面因素分析对校园足球政策执行的影响,认为校园足球现有政策具有现实性和超前性;政策主体和客体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目前政策执行环境不乐观。

综上所述,我国的公共政策执行一直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多角度的研究,以专门的公共政策研究模型研究较多,从实际角度提出了建议。就目前研究看,我国校园足球政策的提出与执行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现实性。但是,通过查考文献不免有一些直接根据现状就提出建议政策的情况,这会导致研究的重复性并给政策制定者带来工作上的冗杂。

4 问题与展望

通过对校园足球政策制定执行的各个环节的论文和相关政策的分析,发现我国校园足球在政策的背景和决策都有一定的及时性和全面性,但在执行方面仍有困难和偏差。而我国现有对体育政策的研究尚处在摸索阶段,政策的不完整性问题仍旧存在。

4.1 现有研究方法单一

本文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缺少实地考察和数据的量化。研究校园足球政策只有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氛围等多方面,比较其政策的执行才会有更深的对比与认识,不然会造成资源浪费,且无法达到研究目的的后果。因此,本文研究建议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深入对政策的横向、纵向进行了解和调研,这样才能对比研究,取长补短,完善政策。

4.2 政策执行多以宏观视角审查,缺少细化对策

较多学者采用理论研究,利用不同的政策研究模型构建政策的框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并从宏观的角度表明政策在制定和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但是缺少细化研究,提出的问题尚未能从实际解决此学校或者训练中心的问题,对政策执行者尚不能提出较合宜的参考建议。所以,建议政策制定部门敦促不同地区的政策执行者细化执行条例和内容,并加大执行力度和监管力度,提高政策执行效率。

5 结 语

校园足球作为学校体育改革的新面貌已取得较大进步。政策生成的过程需要问题的发现、可行性预测、实施后统计和反馈以及持续性的反馈与修正,这些环节都是不可缺少的。本文通过对校园足球政策背景、决策、执行、评估与纠偏等方面综述、评论现有足球政策研究的文献,以期在政策的任一环节都有监督和评 判,为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最有效的路径。

猜你喜欢

足球政策校园
政策
政策
助企政策
政策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