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时期宁夏平原引黄灌溉的三次大开发

2021-11-25吴晓红

西夏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灌溉水利宁夏

□吴晓红

黄河流经宁夏境内形成的一片狭长的冲积平原称为宁夏平原,宁夏平原农业开发始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当时北方以游牧为主的匈奴逐渐强大,其势力范围越过阴山和黄河,统治着生活在“河南地”的义渠、朐衍诸戎部落,并对中原各诸侯国和统一后的秦国构成威胁。为解除匈奴南下对中原农耕民族侵扰之边患,秦始皇于三十二年(前215)“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1]252,次年“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阳山(今内蒙古狼山)、北假中(今内蒙古河套与阴山之间),筑亭障以逐戎人”[1]253。蒙恬大军驻扎于“河南地”,使“匈奴不敢饮马于河”[2]2401,并“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徙适戍以充之”[2]3748。中央王朝开始对西北地区实行移民和农业开发,重点区域在“河南地”。“河南地”是黄河以南秦汉时期区域性地名,即河套地区,包括今内蒙古黄河以南,宁夏、甘肃黄河以东,陕西北部和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的广大地域。

秦朝在宁夏平原设置二县二障,二县即富平县(今宁夏吴忠市西北)和朐衍县(今盐池县张家场古城);二障即神泉障(疑在吴忠市西、青铜峡峡口一带)、浑怀障(原陶乐县西南)。秦朝对宁夏平原的开发以移民戍边的形式,“徙谪,实之初县”[1]253,内地罪人被迁向榆中至北河新设县时,部分人被安置在宁夏平原,成为宁夏平原首批拓荒者。秦朝实行军民屯垦以解决供应问题,宁夏平原黄河两岸土地平整,为黄河泥沙淤积而成,土质疏松,开挖工程难度小,只要选好地势较高的进水口,就可导水入渠实现全程自流灌溉。学术界对宁夏最古渠道秦渠、汉延渠开凿年代持不同意见,一说二渠均开凿于秦朝,一说秦渠开凿于秦朝、汉渠开凿于西汉,一说二渠均开凿于西汉。无论何种说法,秦朝时期宁夏平原的拓荒者按照内地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利用先进的水利技术发展引黄灌溉,“凿井提水发展灌溉农业外,在靠近黄河水源的地方用瓦罐、木桶等提水或用牲畜驮水而发展灌溉农业,也是有可能的”[3]26。因大部分移民是被强制迁徙戍边的罪犯,对农业开发的态度非常被动,宁夏平原的开发基本局限在黄河东岸一带,临时水利设施规模较小,未能发挥效益。

随着秦朝灭亡,“秦所徙适戍边者皆复去”[1]2288,匈奴重新夺回河套地区,农田变为牧场,水利设施淤陷毁坏,中原王朝在河套的第一次移民开发尝试昙花一现。宁夏平原真正开始大规模进行水利开发建设是从西汉开始,并形成了汉、唐、明清三个开发高峰。

一、汉代移民实边宁夏平原水利首次大开发

秦亡汉兴,汉惠帝四年(前191)灵州始设,宁夏平原重归中央王朝管辖,农业生产开始恢复。元朔二年(前127),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李息等“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余万。于是汉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1]2901。为了加快边疆开发,汉武帝采纳平津侯主父偃建议,设立朔方郡,扩大移民规模,当年向朔方移民10 万。公元前119年,汉朝又将72.5万关东贫民迁徙至陇西、北地、西河等地,宁夏境内人口增加,并在宁夏境内设置了八县和月氏道,其中灵州、灵武、廉县位于宁夏平原引黄灌区,为移民从事屯垦和兴修水利提供了便利。

汉武帝重视发展农田水利,“令吏民勉农,尽地利,平繇行水,勿使失时”[2]1685,并三次对全国进行大规模水利开发建设。元光三年(前132),“朔方亦穿渠,作者数万人,各历二三期,功未就,费亦各巨十万数”[1]1424-1425。这说明生产力的低下导致引黄灌区开发历经多次反复,并付出了巨大的劳力和财力。元狩四年(前119),“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渡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1]2911,开渠引黄河水灌溉范围已扩大至今包头以西至兰州附近之间的黄河沿岸冲积平原,包括宁夏平原在内。学者考证宁夏引黄灌渠是在元狩三年(前120)前后,由官方组织吏卒开凿的,这是“宁夏平原开渠的最早记录”[3]31。元封二年(前109),濮阳瓠子河自元光三年(前132)决口泛滥20 余年未再堵合,“用事者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1]1414。武帝发卒数万人,亲到河上督工,令群臣从官自将军以下背薪柴填堵决口,终于堵合。据考证,西河即今宁夏灵武至内蒙古五原黄河段,当时已在黄河沿岸冲积平原上开渠引黄河水灌溉。虽然三次水利大开发没有涉及具体的水利工程地点、工程的灌溉等信息,但足以证明西汉时期银川平原河东、河西灌区已初步形成。河东灌区主要干渠有秦渠、汉渠,河西灌区有汉延、唐徕等渠,这些古渠开凿时间因缺少文献记载和考古佐证,故无明确结论。西汉末年,匈奴各部乘中原赤眉等农民起义之机不断南犯,河套地区的农垦再次受到冲击和破坏。

东汉时期朝廷重新实施水利建设,多次诏令地方“修理旧渠,通利水道,以溉公私田畴”[4]222。宁夏引黄灌溉在西汉开创形成的基础上也有发展。永建四年(129),汉顺帝采纳尚书仆射虞诩《请复三郡疏》,重建安定、北地、上郡三郡行政建置,恢复河套地区屯垦戍边,委派郭璜任河堤谒者,前往三郡“督促徙者,各归旧县,缮城郭,置候驿,既而激河浚渠为屯田,省内郡费岁一亿计”[4]2896。郭璜修复城池、恢复屯种、疏浚渠道,在河套地区大兴水利、大办屯垦。宁夏属安定郡和北地郡管辖,富平县(今吴忠市利通境内)是北地郡郡治,境内的水利设施得到整修利用,引黄灌溉逐渐恢复,并掌握了激河工程,“即以船运石下沉至河中预定位置形成潜坝,抬高渠口水位增大入渠水量,使水流下,孰弗能治;激而上之,非巧不能,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民间称其引水湃或迎水湃,宁夏无坝引水的主要渠道多采用此法引水”[5]14。两 汉时期,在大规模移民屯垦开渠中,宁夏平原引黄灌溉出现了第一个开发高峰,汉渠、光禄渠、七级渠、秦延渠等古渠道已基本形成并运行,宁夏引黄灌区逐渐发展为黄河上游规模较大的灌区,出现了谷稼殷实、牛羊衔尾、群羊塞道的兴旺景象,史称这个河套移民新垦区为“新秦中”。

二、唐代开边营田扩大宁夏平原水利开发规模

唐代,治水被视为治国安邦之大计,中央工部尚书下设有水部“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同时又设都水监“掌川泽津梁之政令”[6]226。《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全国有灌区250余处,其中灌溉面积千顷以上的大灌区有33处,宁夏引黄灌区便是其中之一,农业生产条件较为优越。唐王朝很重视在宁夏平原屯田(唐代称屯田为营田),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十年(646)巡幸灵州,令建廨舍(即屯田办事机构)开置屯田,武则天天授年间(690 —692),娄师德在灵州、夏州督理屯田有功,升迁为宰相。

银川平原原北魏、北周旧有水利设施得到了疏浚修整并有新开渠道。大历八年(773)八月,“吐蕃寇灵州,郭子仪败之于七级渠”[7]176。七级渠位于灵州城附近,是黄河东岸主要古干渠,在唐代得到疏浚。大历十三年(778)七月,“虏大酋马重英以四万骑寇灵州,塞汉、御史、尚书三渠以扰屯田,为朔方留后常谦光所逐”[7]6092,说明当时汉延渠、御史渠是宁夏平原的主要渠道。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六月,灵州大都督府长史、灵盐节度使李听率部疏浚位于灵州境内黄河东岸的古渠光禄渠,“溉塞下地千顷,后赖其饶”[7]4879,该渠曾是银川平原主要灌溉渠道。《万历朔方新志》载“听所开亦汉故渠也”,考证该渠是以汉代河东古渠为基础,经过疏浚整治、深挖宽辟,继续延长运行的一大干渠。穆宗长庆四年(824)七月,“疏灵州特进渠,置营田六百顷”[8]510,并将原回乐县南六十里的另一条古渠薄骨律渠(北魏薄骨律将刁雍所凿),其渠口位于今青铜峡峡口附近,疏浚修整后灌田1000余顷。

秦汉以来,引黄灌溉工程建设和土地开发主要集中在银川平原南部,卫宁平原尚未形成规模。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在今中宁石空堡附近置丰安军,8000 余官兵“屯田二十万以上”[9]7,由此可见在干旱地带的卫宁平原开垦,水利灌溉设施应该是有保障的,但缺少水利工程及渠道沿革的史料记载。

从汉渠北流40余里始为千金大陂,千金大陂在唐灵武县北“四十二里,长五十里,阔十里”[10]95,是河西灌区最大的湖泊。银川平原有薄骨律渠、特进渠、汉渠、光禄渠、七级渠(秦渠前身)五大干渠贯通南北,汉渠“其左右又有胡渠、御史、百家等八渠”[10]95,支渠纵横阡陌形成自流灌溉,灌溉面积增加,卫宁平原得到初步开发,宁夏平原引黄灌溉出现了自秦汉以来的第二次开发高峰。

三、明清屯田开渠推动宁夏平原水利开发管理全面发展

(一)明代军事屯田设立治水管水机制

明代,宁夏平原为北方九边重镇之一,实行规模庞大的军事屯垦。朱元璋为了巩固新王朝统治,恢复农业生产,重视并鼓励发展农田水利。宣德六年(1431)宁夏设立河渠提举司,正提举司1 人、副提举司4 人、吏目1 人、司吏2 人、典吏8名,“专掌水利,兼收屯粮”,并令“御史二人往理其事”[11]103-104。宁夏历任地方官员视治水管水为己任,整修疏浚旧有渠道,尤其是对水利工程的改建扩建,使宁夏平原农田灌溉得到大规模开发。

洪武十二年(1379),河州卫指挥使兼领宁夏卫事宁正亲率军民“修筑汉唐旧渠,引河水溉田,开屯数万顷,兵食饶足”[12]208,元代旧渠逐渐恢复运行。宁夏实行军卫制管理,凡驻军“十月赴操,以司战车;二月归农,从事屯垦”。到永乐三年(1405),出现天下屯田积谷宁夏最多的好局面。[3]152正统四年(1439)六月,参赞宁夏军务右佥都御史金濂奏,宁夏原有五渠,资以灌溉,今明(鸣)沙州七星、汉伯(史料记载有误,汉伯渠在灵州,不在鸣沙州)、石灰三渠久已淤塞,请令河渠提举司浚之,计用工4 万,可灌溉荒芜田1300 余顷。明英宗允之。

隆庆年间(1567—1572),宁夏佥事汪文辉将汉延、唐徕二渠进水木闸改建为石闸,其首创石质正闸、退水闸,提升了水利工程技术,降低了渠道岁修的人力和费用。

天启二年(1622),张九德由按察副使饬河东兵备晋升按察使驻守灵州,对秦家渠河道水势进行实地勘查后,提出从十里外修建黄河石堤,阻挡黄河吞噬灵州,两年半后筑成长达6000余丈的石堤,保障了灵州军民的安全,使“向所冲淤转成腴壤”[13]81,增加了农田灌溉面积,促进了农业发展。他还对灵州境内的秦渠、汉渠进行整修,为秦渠修建400余丈长堤,并在堤下数里建猪嘴码头,即挑水坝,使秦渠口以下20 余里渠堤不受洪水侵扰,农田灌溉得到保障。有了筑堤秦渠的经验,他又将汉渠水引入灵州南部巴浪湖,由巴浪湖流入清水沟,再于秦渠末端开清水沟洞,“自秦渠北岸抵洼,疏渠道三十里,泄水入河,复故田数百顷,增税额数千石”[13]83,两渠经过整治重现生机。

嘉靖四十一年(1562),宁夏抚军毛鹏将位于卫宁平原河北灌区的元代蜘蛛渠更名为美利渠,改扩建后渠长58 里,灌溉面积300 余顷。弘治六年(1493),宁夏参将韩正将卫宁平原河北灌区的石空渠进行修浚,使渠长73 里,灌田170 余顷;卫宁平原河北灌区的白渠改建后,渠长42 里,灌田170顷;卫宁平原河北灌区的枣园渠改建后,渠长35 里,灌田90 余顷;卫宁平原河北灌区的中渠改建后,渠长36里,灌田120顷。

为了改善灌溉条件,宁夏还陆续开凿了多条新渠。宁夏巡抚都御史王珣曾主持开凿靖虏渠和金积渠。位于黄河西岸的靖虏渠(又名昊王渠)是西夏废渠,弘治十三年(1500),王珣奏请在昊王废渠基础上开凿靖虏渠,“惟西一渠逼在山下,首尾三百余里,渠两岸高峻,中广二十余丈……请发卒相地势,循故渠疏凿成河,引水下流”[14]377。后因石坚沙深未能成功,仍为废渠。同年,王珣又在黄河东岸金积山口“役夫三万余名,费银六万余两”[15]188,开凿金积渠,也因山石坚顽、锤凿困难没有成功。银川平原开凿新渠虽然失败,但卫宁灌区在黄河以南先后开凿羚羊角渠、贴渠、羚羊殿渠、柳青渠、胜水渠、夹河渠6条新渠。

至明嘉靖年间(1522—1566),宁夏平原有干渠18条,其中位于宁夏总镇的有汉延渠、唐徕渠;位于灵州守御千户所的有汉伯渠、秦家渠;位于卫宁灌区的有蜘蛛渠、白渠、枣园渠、中渠、羚羊角渠、七星渠、贴渠、羚羊殿渠、夹河渠、柳青渠、胜水渠和位于西路广武营的石灰渠。“18 条大小干渠总长1479 里,共溉田15734 顷,汉渠、唐徕渠占总灌溉面积的80%,这是宁夏河套平原引黄灌溉史上第一次记载比较全面而确切的数字。”[5]35

(二)清代开凿新渠扩张北部引黄灌溉

清代在恢复战乱后的农业生产中,很重视农田水利,对宁夏河套地区河渠疏浚尤为重视。清初宁夏设水利都司,雍正三年(1725)改为水利同知专司水利。地方官吏以重视水利为己任,认为“河渠为宁夏生民命脉,其事最要”[15]282。宁夏平原的引黄灌溉在工程建设和灌溉管理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顺治十二年(1655),宁夏巡抚黄图安在《条陈宁夏积弊疏》中提出整顿兵饷、渠工等八项改革措施,并于顺治十五年(1658)亲自主持疏浚唐渠、汉渠。康熙三十六年(1697),康熙亲征噶尔丹途经宁夏时,“亲巡农野,视渠流灌溉”[16]26,对宁夏疏渠灌田的重要性更为明悉。平叛结束后,康熙将疏通河渠作为宁夏引黄灌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令对古渠道进行疏浚整治。

清朝初年,新灌区的开发与老灌区的维修改造同时进行。银川平原新开渠道有3条,大清渠、惠农渠、昌润渠。银川平原先后整修改造唐徕渠、汉延渠、秦渠、汉渠4条前代旧干渠,旧贴渠、新贴渠2 条唐徕渠辅渠。在卫宁平原,清政府亦修复旧渠,维护保养,使水利渠道发挥最大的功用。在黄河以北,修复的旧渠有:美利渠、贴渠、镇靖堡北渠、胜水渠、新顺水渠、石灰渠。在黄河以南,修复的旧渠有5条:羚羊角渠、羚羊殿渠、柳青渠、七星渠、通济渠。

康熙四十七年(1708),宁夏水利同知王全臣主持在汉渠、唐徕渠之间开凿大清渠,渠口开于汉渠5里之处,引黄河水北流7里至陈俊堡,设正闸一处、退水闸三处,再向北引流至70 余里,尾水入唐徕渠。为了使大清渠的灌溉效益得以充分发挥,雍正十二年(1734),宁夏官员钮廷彩、石礼图等“兴工修建,恢宏旧制,畚锸咸施,淤者浚之,窒者疏之,坚其湃岸,固其闸座”[16]763。

雍正四年(1726),兵部侍郎通智、户部侍郎单畴书、右通政使史在甲到宁夏主持开渠事务,通智、单畴书等先后成功开凿了惠农渠、昌润渠,整修了唐徕渠、汉延渠、大清渠,奏请设置新渠、宝丰二县,鼓励移民屯垦。乾隆三年(1738)宁夏大地震后,惠农渠道遭破坏,宁夏官府先后于乾隆五年(1740)、乾隆九年(1744)、乾隆十年(1745)、乾隆三十九年(1774)四次修复,惠农渠“共长二百六十二里,大小陡口一百三十六道,浇灌宁夏、平罗二县田四千五百二十九分半(以百亩为一分)”[16]245。昌润渠也于乾隆三年大地震中被震毁,乾隆八年(1743),宁夏府知府杨灏兴工修复该渠。乾隆三十年(1765),宁夏府知府张为旃奏请朝廷,改渠口于宁夏县通吉堡溜山子,至永屏堡归入黄河,“长一百三十六里,大小陡口一百一十三道,浇灌平罗县埂外田一千六百九十七分半”[16]246。在卫宁平原,也新修灌溉渠道5条:新北渠、新渠、顺水渠、长永渠、羚羊夹渠。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频繁地修浚与开凿,宁夏平原的水利灌溉事业达到了历史时期的极盛,尤其是大清、惠农、昌润三渠的开凿,使宁夏水利灌溉系统向北大大延伸,宁夏引黄灌区形成系统完整的灌溉网络。据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宁夏府记载,当时直接由黄河开口引水的有汉延渠、唐徕渠、大清渠、惠农渠等23 条大小渠道,全长2198里,溉田近218万亩,创宁夏水利灌溉史新高。由此可见,明清时期是继汉、唐之后宁夏平原水利开发建设的第三次高峰。

综上所述,宁夏引黄灌溉始于秦代,历经2000多年发展经久不衰,形成了汉、唐、明清三个明显的开发高峰,究其原因和经验主要有四点:一是宁夏引黄溉灌区发展农业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条件,二是宁夏独特的区位决定历代中央政府必须重视在宁夏开发水利以发展农业生产,三是历代在引黄灌区进行农业开发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河渠及灌溉管理办法,四是宁夏引黄灌区人民长期积累的丰富治水经验和实用的农耕技术。

猜你喜欢

灌溉水利宁夏
纳米比亚着力发展农业灌溉
低碳经济下水利行业的发展
Life in 2060
农业节水灌溉措施研究
水利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分析
宁夏
水患变水利 保护安阳“母亲河”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宁夏
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