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音希声
——重温38年前费孝通的经典调研

2021-11-25申斯春

江苏地方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航船费孝通小城镇

◎申斯春

(江苏南京210013)

1983年的金秋时节,南京西康路33号,民国使馆区美国大使馆旧址的一个会议室,江苏省小城镇研讨会悄然召开。这个会议从9月21日开到了27日,总共开了8天,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省委副书记孙颔到会讲话,《新华日报》在头版进行了报道,发表了社论,并开辟了专栏,发动全省有识之士进行了讨论。

背景

这次会议之所以引起全省上下高度重视,是因为江苏小城镇众多,如星罗棋布于江淮大地,当时全省县属镇134 个、公社镇1700 多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采取了一系列拨乱反正的措施,城乡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繁荣起来了,人们开始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看到了遍布全省农村的小城镇的重要作用,1982 年5 月,中共江苏省委在常州召开的城市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以城市为中心,以小城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组织城乡新的经济文化科技网络,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

1983年3月,江苏省实现了市管县的新体制,这项改革为组织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创造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人们对作为城乡接合部的小城镇引起了重视,并开始注意到小城镇工作中实际存在的种种问题,例如规划问题、行政和经济体制问题、建设资金问题、劳动政策问题、人口流动问题、土地占用问题、环境保护问题、治理开发和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等等,都亟待研究和解决,可是这种种问题大多情况复杂,头绪纷繁,应当如何正确认识这些问题?为此而必须采取的改革措施又是什么?小城镇在四化中的战略地位应该如何认识?城乡的界限究竟应当如何划分?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小城镇,连接城乡的作用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小城镇发展的规律性又是什么?如此等等,人们深感对小城镇有做系统的深入的研究之必要,希望社会科学工作者能从理论和实践上给予指导。

情结

会议自始至终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亲自指导下召开的,他在会议开始时做了学术报告,在会议结束时又作了讲话。从他的讲话中得知,早在1936 年他就对小城镇研究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但是没有条件搞,只对故乡开弦弓村进行了调查,即便这样,也在不经意间产生了社会学名著《江村调查》。

费孝通在会上回忆说,1936 年,他从清华研究院出来以后,去到广西大瑶山调查,摔伤了以后回家乡修养,姐姐费达生送他到吴江开弦弓村住了一个多月,这个村有个农民开办的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是在费达生帮助下建起来的。利用这个关系,费孝通一边养伤一边搞社会调查。

多年后他还记得,有一天去村里一家小店去买香烟,谁知这小店整包的不卖,卖了老顾客就抽不到了,他们只能一支一支地零卖。不过店主说,要买整包的烟,可以去找航船带。

这件事引起了他的注意,当时这个开弦弓村只有三四百户人家,1000多口人,是江南少见的大村子,可是村内只有三四个小商店,商品品种极少,规模小到连整包香烟也要分拆开来零卖。那时这个村子里的农民生活并不是完全自给自足的,农民的日常用品从什么地方获得呢?费孝通就带着这个问题去观察店主所说的航船。

其实,航船就是普通手摇的、有货仓的小木船,因为主要用于人的交通和货物的流通而得名。那时村子里有两条航船,每天早上在航船摇出村子前,沿河而居的两岸农民们便招呼船老板带东西,都是开门七件事少不了的必需品。

这是一幅开弦弓的《清明上河图》,有回忆不尽的乡愁。年轻的社会学家观察到,每天早上,在航船摇出村子前,两岸农民们便招呼船老板代为办事儿,这家提个瓶子托买酱油,那家递上竹篮委托捎回点其他日用物品。船老板逐一把空瓶、竹篮等放在船上,便摇着航船离村出发了。航船的目的地就是离村子有6 公里的震泽镇,当航船来到震泽时,守候在岸边的商店学徒们一拥而上,抢着来做各种生意。船老板自己则被招呼到茶馆落座喝茶。到了下午,商店学徒们把装满物品的篮子、瓶子又送回航船,航船立即又摇回归途。

就这样,航船每天在震泽与村子之间往返。村子里要去镇上的人都可以搭乘这条船,奇怪的是,所有的人都不用付船钱。追问之下,才知道他们有个君子协议,年终一次性算清船老板的辛苦钱。原来在春秋两季,村内农户出售蚕丝和粮食都要通过航船卖到震泽镇上去,镇上的丝行和米行在年终时就得给船老板一定的佣金,也算是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了。

这个印象一直留在费孝通的记忆深处,他感觉到小镇是一个商品流通的中转站,农民将农业产品运到镇上出售,又从镇上买回所需的日用工业品,对镇周围的农民生活来说,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经济中心。米行、丝行和船主,学徒以及杂货店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商品流通组织,震泽通过几百条航船与其周围一定区域的村落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双循环的格局。

由此可见,小城镇作为农村经济中心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有具体的实际内容。在半个世纪前,震泽镇作为商品集散类型的小城镇对作为社会学家的费孝通来说,是相当有吸引力的,但那时他是单枪匹马搞调查研究工作,不能不以村为界,没有能力进入镇这一层次,他只是在村子里遥望到了小城镇,感觉到了小城镇这种社区的存在对农村所发生的影响。此后,他说他总希望有一天能进入小城镇做些调查,苍天不负有心人,直到1981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开始重视小城镇发展问题,这个愿望才有机会得以实现。

影响

《新华日报》发表的评论员文章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在江苏进行的小城镇研究,同我省实际工作的需要正好不谋而合。这是江苏求之不得的事情。小城镇,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是城乡的接合部,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众多的小城镇已经或者正在发展成为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许多小城镇沟通着城乡经济、文化的脉络,促进着城乡经济文化的发展;这许多小城镇的发展还有利于按照我国严格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乡建设方针,逐步建立一个宝塔式的多层次城镇结构。总之,小城镇在四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已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有鉴于此,在费孝通教授的指导下,会同我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在江苏开展了对小城镇的研究,我们对此表示热烈的欢迎,毫无疑问,这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时至今日,2020 年江苏省城镇化率已达到72%,位居全国第一,比1983年的20.3%增长近3倍。其中,江苏10 万人口以上的建制镇达到46 个,也位居全国第一,贡献率不可小觑。而陕西、甘肃、宁夏和新疆等地则为零,这是东西部地区差的一个明显标志,也是江苏实现全面小康的显著特征。

启示

斯人已逝,没有多少人能记起费孝通先生在这个历史转折时期的讲话,然而大音希声,大德无形,38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温这个调研活动,对于我们研究和制定“十四五”规划仍有新的启示。

首先,要像费老那样潜心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提出真知灼见。他从江村调查到小城镇研究,一辈子都在关注乡村振兴问题,前后跨度有50 多年,经历战乱、灾荒、运动,愈挫愈勇,初心不改。

其次,要像费老那样让战略研究接地气,把课题变成一个区域乃至国家的政策,以至全社会重视并行动起来。我们现在要围绕中央制定的“十四五”规划,锁定六大目标、十二项重点工作开展研究。做到上瞄大目标,下找结合点,增强江苏经济的韧劲、后劲,稳中求进。

再次,要像费老那样拥有家国情怀,关注社会的边缘区域和人群,不为少数利益集团所诱。在城镇化建设上,宁要小而美,不要大而杂。这在交通现代化和互联网迭加效应之下,完全可以实现。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宁可稳一些,不要快而危。例如,多年之后,我们才知道工业破坏农业、农业报复工业的相互“毒化”,比如,费老记忆中的小镇曾经是丝绸之乡,但现在还能栽桑养蚕吗?

猜你喜欢

航船费孝通小城镇
今天,为什么我们要怀念费孝通?
费孝通的十个文化洞见
吴文藻从不“顺便”
发挥小城镇纽带作用 推动河南城乡融合发展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三)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二)
山·水·乡愁
——黔南示范小城镇集锦(之一)
中国港航船企指数(CMEI)
2014中国港航船企收入榜单
2013中国港航船企净利润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