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性组织的全面预算探讨
2021-11-25王海霞
王海霞
(中国照明学会,北京 100009)
非营利性组织虽然拥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必须在关注自身研究内容的同时,保证内部管控工作可以满足组织发展需求,否则便会在发展过程中,因为内部管控方式不当,使组织发展陷入僵局。为解决此方面的问题,本文将着重关注非营利组织在预算管理方面的工作分析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提高非营利组织资金使用效率,强化其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的水平,在发展过程中抵抗外部冲击,实现组织建设的目标。
一、全面预算基本理论
(一)预算与全面预算含义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保证内部管理制度符合自身运行需求,预算是企业内部管理中的重要板块,应用在内部资源分配方面,通过全面预算可以合理分配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建造系统科学的资源分配方法,完成企业战略目标。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保证预算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建立监控战略目标,设置相应的方案,帮助企业预测自身发展前景,了解阶段运行资金开支情况,合理分配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目前,通过预算调整企业的现金与利润流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确保各项活动拥有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撑,并保证各环节工作可以顺利运行。全面预算是预算主体在未来一段时间设计的经营、生产的财务目标,而预算主体对财务目标的核定时间一般在一年或一年以上,其目的是通过利益目标组织资源,由此计算利润预计额,从而实现组织目标,了解工作计划,依靠目标利润设定作业指标,比如资金筹集、成本量、销售量、生产量等内容。以销售预测作为工作的起点,对现金收支生产与成本进行评估、核算,制作预计损益表、预计现金流量表、预计资产负债表,通过相应财务报表反映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中的经营状况与财务情况。
(二)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可以视为以往预算管理的优化升级版本,财务部门会根据财务预算要求,从支出、收入、盈亏成本等层面完成预算统计工作。目前,企业使用的预算方法是在财务基本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核查收入对应的销售量与成本对应的生产量、销售对应的生产量,掌握各部门与管理部门产生的收入与支出费用,并将其全部纳入财务预算工作中,按照财务核算要求,最大程度量化组织运营涉及的各项计划内容,根据管控要求编制预算报表设计表格,不同时段组织的运行方案,对各类活动进行全过程监管。
(三)全面预算特征
1.全程性
全面预算拥有全程性,很多企业以为预算在年初完成便结束,但是相关工作是贯穿组织机构各类活动的所有环节,在组织活动运行期间均存在预算工作,并会定时按照预算主体需求调整预算方案,收集相应信息修正财务数据,而考核任务也会在活动进行期间同步运行,并在长期运行中实现。
2.全面性
全面预算并不是某个部门或某些岗位完成的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全面预算拥有全面性。在工作进行期间,公司各部门各岗位均需要参与其中,不止财务部门需要参与全面预算,销售部门、生产部门也需要参与全面预算,提供预算需要的数据,由此编制报表接着完成全面预算余下的工作。
3.目标性
全面预算管理确立工作目标,在进行阶段组织或企业确定自身运行的目标,在确定目标后以目标作为导向编制工作计划,明确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作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推进的前提。
4.全面性
全面预算具备全面性,其通过对未来的经营活动与财务结果进行全面、充分的预测,综合各类预算活动,以反映机构活动进行情况,掌握企业或组织的财务状况。
二、非营利组织预算工作发展现状
(一)预算观念落后
非营利组织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没有重视预算管理,同时大部分工作人员在预算管理方面缺乏工作经验以及专业能力,只将其作为组织运行的一项管理制度,没有考虑到产出投入两者间的关系;部分单位只是将预算作为财务部门的工作,没有从企业运行层面设计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由此影响到预算的执行效果。
(二)预算体系缺失
我国最新出台的预算法没有给出统一的预算体系,非营利组织应为自身在运算方面掌握程度不足,所以开展预算工作时无法根据相关部门对预算工作提出的要求,结合自身财务特征合理设计预算体系。
(三)预算编制滞后
非营利组织采用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固定预算并调整定期的预算内容。下一季度的预算通常以上一季度的数据作为参照进行设置,没有根据非营利组织制定发展目标,考量多项因素设置阶段预算报表,由此会带来很多问题。大部分预算工作人员只是对某些金额进行删减,接着调整相应的数据信息,由此编制的预算存在很多问题,虽然编制方法简单、容易操作,但是并不具备可行性,在实施期间会因为很多变数因素的出现,影响到预算结果的合理性。
大部分非营利组织的预算工作人员在预算方面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专业能力,所以会生搬硬套其他非营利组织或是其他机构在预算方面的管控方式。非营利组织的预算模式设计考量不足,无法按照非营利组织计划完成预算任务,这样不仅会影响到预算结果的准确度,还会在组织运行期间产生很多风险。部门在运行过程中,由于非营利组织没有对各项财务开支进行科学严厉的把控,所以会存在某部门在发展期间不合理的开出很多并不需要产生的经费。
采用固定预算加定期调整的方式,会因为编制方式掺杂过多主观性内容,由此影响到预算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在预算过程中必须去除主观因素,从客观层面进行考量设计,但是当下由于编制方式存在问题,并且预算人员没有制定周全的计划,从而容易造成缺口,在非营利组织运行期间产生很多不必要的经费,这样会浪费非营利组织可应用的流动资金。
(四)预算执行力低下
非原位组织在经济活动运行期间发现预算执行力低下,首先非营利组织应为工作特质只关注研究的事物,对于预算管理缺乏清醒的认知,致使非营利组织存在预算执行力不足。大部分非营利组织并没有科学的预算制度,所以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因为管控体系不健全存在内容缺失的弊病,导致超出预算的情况无法制止,预算工作人员无法凭借现有的预算制度控制预算资金。
预算人员无法根据流程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得到上级的预算批复,由此导致预算部门常常需要变更预算计划,才能保证各类活动可以获得资金运行。此外,非营利组织没有为预算模式搭建数据库,也没有完成财政信息控制系统配置制度等工作。
三、非营利组织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建立科学的预算体系
在预算编制时成立预算委员会以及监事会,并根据监事会预算委员会的职责挑选工作人员。预算委员会工作涉及非营利组织各部门人员,需要在预算项目运行前设定相应的指标,还需要保证活动运行期间按照要求进行监督与审批。在此过程中展示预算指标,并定期展示预算工作的信息,采用公开听证会等形式,接受媒体与民众的监督,让社会各界人士了解活动进行情况,以此提高资金运行的合理性。
(二)提高预算内容的完整度
非营利组织在预算过程中需要掌握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的相应数据,同时还应将其列入预算考核中对预算编制进行合理考量,从非营利组织提出的目标进行设计,关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方面的使用情况,需要在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完成预算合计,明确阶段工作的执行情况,根据预算目标分析预算成果。除此之外,各部门开展预算工作过程中,必须明确部门工作重心,确定年度目标,对经营费用、资本投资费用、管理费用、成本支出等进行全方位的考量核算。
(三)建立预算考核体系
当下需要提高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水平,管理层应该关注预算工作效率与成果,了解市场发生的变化,还需要合理的调配资源,改变预算考核体系,提高市场分析能力。掌握内部各部门设置的预算目标以及预算目标的执行情况,采取措施鼓励各部门按照设定的任务开展相应工作,完善考核体系,确保各项工作可以按照要求完成全过程财务监管的任务,掌握组织内绩效评估方式,协调组织资源,保证活动可以顺利进行。
四、结语
近年来非营利组织迅速发展,可以弥补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但在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同时发现企业因为在预算方面掌握程度不足,无法随市场的发展,合理应用预算方式,从而会出现很多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如果无法优化资源配置,完成预算审计工作将会使非营利组织处于被动的境地。当下必须保证非营利组织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整合各类资源,形成高聚合力的组织,提高自身组织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