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2021-11-25刘贵福
刘贵福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距辛亥革命发生还不到十年,由同盟会改组而成的国民党仍是活跃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为了分析国情,制定革命方略,以及在国共合作中配合现实斗争,对辛亥革命的发生原因、性质、意义和结局等方面都做了许多分析。这些分析,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一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对辛亥革命做出公开评价是在1922年。在该年6月15日的《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主张》中,中国共产党分析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提出辛亥革命“毕竟推倒了几千年因袭的帝政”,“在中国政治史上算是开了一个新纪元”。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全面分析了辛亥革命的内容、性质和失败原因:
辛亥革命战争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自强运动里面包含着民族独立及发展实业两个主旨。所以辛亥革命战争,是适应近代由封建制度到民主制度,由单纯商品生产到资本家商品生产制度之世界共同趋势的战争,是在历史进化上有重要意义的战争,不幸这种战争在中国,至今尚未能成功;所以未能成功之主要原因,是因为民主派屡次与封建的旧势力妥协。①《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主张》(1922年6月15日),《先驱》第9号,1922年6月20日。
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对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制度的历史意义给予了肯定。但与孙中山和国民党肯定辛亥革命有所不同,②如孙中山在《中国革命史》(1923年1月)一文中曾较为全面地论述了辛亥革命的意义:“此役斯得之结果,一为涤荡二百六十余年之耻辱,使国内诸民族一律平等,无复轧轹凌制之象。二为铲除四千年君主专制之迹,使民主政治于以开始。”见《孙中山全集》第7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6页。中共从一开始就不太强调辛亥革命的“反满种族革命”的意义,并在此后也不断地批评辛亥革命太偏向于排满的做法和后人将辛亥革命视为汉族反对满族统治的“种族革命”的看法,而认为辛亥革命是一场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一个全新的认识。
这一认识是共产国际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指导下分析得出的。共产国际“二大”认为,东方国家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很长时间内将是有限的,民族解放革命在目前按其阶段、按其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共产党应该支持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民族解放革命是摧毁帝国主义殖民地后方的强大手段。1922年1至2月,共产国际召开远东各民族代表大会,将共产国际“二大”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具体化,中国共产党人参加了这次大会并接受了上述理论,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开始了对辛亥革命的性质意义以及辛亥革命后十年的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状况的分析。
此前,张太雷在1921年6月共产国际“三大”上的《致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就已提出了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报告》提出,中国1911年的革命,像法国革命一样,也是一场毫无疑义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次尝试夺取政权的革命。资产阶级曾一度夺取了政权,但未能保住政权,很快政权又落到一伙专制统治者手里。资产阶级因为太软弱了,还没有强大到可以取代专制统治来管理国家的程度,所以失败了。③姚维斗编:《张太雷文集(续)》,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5页、第6页。张太雷是1921年春到达莫斯科并参加了共产国际工作,担任远东局中国科的书记。因此他较早地接受了列宁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理论,并用这一理论来分析辛亥革命。张太雷在共产国际“三大”上还提出《关于殖民地问题致共产国际三大提纲》,也是他接受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的一个体现。不过,张太雷的观点在当时尚不是全党的共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的性质做出新的分析,并认为辛亥革命没有成功,但辛亥革命没有成功的观点却非中国共产党独特的看法。辛亥革命后,人们所希望的推翻帝制后应出现的民主和繁荣并没有出现,对革命失望,视革命为失败是当时社会和革命党内普遍的情绪和看法。孙中山就认为:“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为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①孙中山:《建国方略·自序》(1918年),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3页。“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②孙中山:《中国革命史》(1923年1月),见《孙中山全集》第7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66页。。在这个问题上,中共与孙中山及他所领导的国民党的观点是相同的,体现了当时社会对辛亥革命的普遍认识。与国民党不同的是,中共在民族和殖民地理论指导下,对辛亥革命的失败和辛亥后的中国国情有更深刻的认识。中国共产党认为辛亥革命后,“人民不能摆脱国际帝国主义及本国军阀压迫的痛苦”,“名为共和国家,实际上仍旧由军阀掌握政权,这种半独立的封建国家,执政的军阀每每与国际帝国主义互相勾结”,③《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主张》(1922年6月15日),《先驱》第9号,1922年6月20日。由此导致中国内乱,经济难以发展,小工厂主小商人、手工业者及农民不断破产等结果。并且,关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中共在《对时局的主张》中也作了分析,认为“民主派屡次与封建的旧势力妥协”是辛亥革命的主要原因,并列举了武昌起义后,革命军队屯聚南京,不能渡江北伐,革命军领袖将政权交付北洋首领袁世凯,以及在护国战争胜利后,南方护国军的实权大半落入非革命的民主派手里,遂将政权交付反动派代表北洋段祺瑞手中的两次妥协现象。此后,为配合革命开展,中国共产党更将分析辛亥革命失败原因作为研究辛亥革命的重点,不断探寻。从后来的历史看,中共关于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分析也影响了国民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国民党“一大”宣言在分析辛亥革命时就接受了中共提出的辛亥革命失败是因为与封建势力相妥协和帝国主义破坏的观点。《宣言》写道,“革命虽号成功,而革命政府所能实际表现者,仅仅为民族解放主义。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④《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1月23日),见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第11页、第12页。另外,关于孙中山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总结,可参见李侃、陈东林的《孙中山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和教训的认识过程》,《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4期。
中共对辛亥革命性质和失败的分析对于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具有重要的意义。1926年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中曾对此有过分析。他写道: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没有决定什么政策”,“只有宣传和党纲的规定”,到党的“二大”时,当才开始分析中国的政治经济,结论是:辛亥革命未成功。理由是:1.帝国主义帮助反革命来压迫革命。2.政权落于封建军阀手中,因此得出的结论是要继续革命,所以提出的口号是打到帝国主义和军阀。所以当时中国共产党即发表对于时局之主张,“第一,分析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后的势力,分析北洋军阀之产生及其存在(是帝国主义帮助的);第二,分析辛亥革命的失败,是帝国主义的帮助。因此这次大会提出的口号是继续辛亥革命联合各阶级起来打到帝国主义和军阀”。⑤蔡和森:《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见中央档案馆编《中共党史报告选编》,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第35页、第36页。蔡和森这里的描述的时局主张即《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主张》。可以说,对辛亥革命的分析,是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中国国情的开始,是制定各项民主革命政策的一个开端。准确认识辛亥革命的性质,为继续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也为联合国民党共同进行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研究分析辛亥革命是为制定革命方略服务的。
在对辛亥革命和革命后的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分析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修改了在“一大”上提出的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纲领,①《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见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3页。改变了“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②《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见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第8页。提出“在无产阶级未能获得政权之前,依中国政治经济的现状,依历史进化的过程,无产阶级在目前最切要的工作,还应该联络民主派共同对封建式的军阀革命,以达到军阀覆灭能够建设民主政治为止。”③《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主张》(1922年6月15日),《先驱》第9号,1922年6月20日。其后,中共正式提出民主革命纲领,并在共产国际的倡导下,更决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迅速促进民族民主革命的发展。
二
《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主张》发表后,中共领导人进一步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中国资产阶级的历史、现状和中国资本主义的特征,呼吁资产阶级联合无产阶级,开展民族民主革命。这些都不可避免地涉及辛亥革命的历史。1923年4月25日,陈独秀发表《资产阶级的革命和革命的资产阶级》一文,对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失败原因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辛亥革命,已由和平的资本民主运动进步到革命的资本民主运动,更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帝制变化到资本民主之剧烈的开始表现。所以单以满汉民族冲突解释辛亥革命之原因,那便只是皮相的观察,忘了经济的历史的基本条件。因为辛亥以前,已经有了十七年以上的富强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正是封建派压迫资本民主派富强维新运动之反动,所以“非革命不能自强,非推倒满清不能革新”是当时革命派反对立宪派之重要理论。当时革命派与立宪两派的方法虽有不同,而两派之目的同是革新自强,换句话说,就同是“革旧制”“兴实业”“抗强邻”这三个口号,明明白白是半殖民地之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口号,那能说是满汉民族之争。
辛亥革命所以失败的原因(此次革命表面上虽说成功,实质上可以说是完全失败),也正以当时的幼稚的中国资产阶级,未曾发达到与封建官僚阶级的截然分化的程度,未曾发达到自己阶级势力集中而有阶级的觉悟与革命的需要,他们大部分只看见目前的损失,不懂得民主革命是他们将来的利益,更不懂得民主的革命党之胜利就是他们资产阶级之胜利,所以革命事业犹在中途,他们便现出小资产阶级和平苟安的根性,反对继续战争,而且反对革命党,遂使全国的武装及政权完全归诸帝政余孽北洋军之手。帝国主义的英、美、日本等国知道中国资本民主革命成功是他们的不利,极力援助北洋派压迫革命党,于是革命党失败逃亡,以至帝制两次复活,革命党屡战屡败。一直到现在还是孤苦奋斗。④独秀:《资产阶级的革命和革命的资产阶级》,《向导》第22期,1923年4月25日。
这篇文章对辛亥革命的分析与《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主张》中的相关论述比较又有所发展。第一,它批评了以往从满汉矛盾出发解释辛亥革命的做法,而更明确强调辛亥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于参加辛亥革命的主要分子不是纯粹的资产阶级,而是没有进入经济生活领域的知识分子这一历史现象,陈独秀则解释道:“这种非阶级化的‘士’的浪漫的革命,不能得资产阶级亲密的同情,只可以说明辛亥以来革命困难不易完成的原因,不能以此说明他不是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①独秀:《资产阶级的革命和革命的资产阶级》,《向导》第22期,1923年4月25日。不过,陈独秀对这一观点并未作具体的说明。在陈独秀之后,彭述之对这一问题曾展开过论述。第二,对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做了更为细致的分析,指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力量间的关联、资产阶级发育的不成熟,以及帝国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敌视和破坏都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这比《对时局主张》的分析更为细致和丰富了。
陈独秀通过对辛亥革命性质和结果的分析,提出,“依世界政治状况和中国的经济文化状况和国际地位,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正负着历史的使命,这是毫无疑义的。”②独秀:《资产阶级的革命和革命的资产阶级》,《向导》第22期,1923年4月25日。陈独秀进而认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既然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革命党便需取得资产阶级的充分援助,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若失去资产阶级的充分援助,在革命事业中便没有阶级的意义和社会基础。陈独秀还认为中国资产阶级势力微弱,尚不足克服封建军阀及国际帝国主义,革命党易于采取右倾妥协政策,所以国民党应该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打倒共同的敌人。③独秀:《资产阶级的革命和革命的资产阶级》,《向导》第22期,1923年4月25日。
瞿秋白在1923年7月1日发表了《中国之资产阶级的发展》一文,其中一部分专论中国资产阶级与辛亥革命的关系。④瞿秋白原文发表在《前锋》第1期上,作者在自编文集时,将其中第二部分加上“中国资产阶级与辛亥革命”一个小标题。见《瞿秋白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4页注释。此前,瞿秋白在《东方文化与世界革命》一文中,也写道:“辛亥‘革命’为资产阶级透了一口气,可还不是资产阶级的革命,资产阶级的革命不但没有完成,并且着手预备的也还很少。”见《瞿秋白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2页,在这里瞿秋白强调中国资产阶级“稚弱”,与陈独秀所说的辛亥革命的领导阶层是“非阶级化的士”,有些异曲同工,但陈从革命的内容分析,仍肯定辛亥是资产阶级革命,而瞿秋白则虽也看到了“辛亥革命为资产阶级透了口气”的革命内容,却不强调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其后,彭述之也遇到了这一问题,关于彭述之的分析,详见后文。瞿秋白认为,帝国主义的侵略破坏了中国传统宗法社会的小农及小手工业经济,导致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国资本主义始于外国势力的刺激,近代技术在中国首先应用于军事,这与小农经济破产相遇,于是上则造成军阀,下则造成土匪;因中国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必须乞灵于国家,于是官僚资本产生;因外国帝国主义侵略,为方便外货输入和原料输出,交通资本先于工业资本而发展。中国资本主义从开始就受外国帝国主义压迫,但中国资产阶级发展程度,本不能发生民权共和的运动。所以大多数资产阶级反对清朝的动机,发于间接的痛恨帝国主义者多,而起于要求民权者少。瞿秋白认为:
辛亥革命为反抗满清及列强之双方的民族主义革命,当初是一部分失志的官僚资产阶级,利用此民族主义的国内平民和国外侨商,起而反抗在朝的官僚资产阶级。其结果,——平民受欺,侨民被摈;而袁世凯等更利用此自私的新官僚资产阶级,遂成军阀统治。当初是反对铁路“官”有,反对大借款,反对帝国主义;其结果,——铁路及借款运动仍旧失败,反而断送关、盐管理权于外人,国债增加几十倍,帝国主义势力反因此大增。⑤屈维它:《中国之资产阶级的发展》(1923年6月2日),《前锋》第1期,1923年7月1日。
瞿秋白认为辛亥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和清政府的民族主义性质的革命,这一点与陈独秀的观点是相同的,但瞿秋白更强调辛亥革命的反帝性质,而不将其争取民主的性质作为主要方面,这一点与陈独秀又有所不同。瞿秋白也认为辛亥革命没有成功。瞿秋白认为,中国经济求发展必须反抗帝国主义,必须在政治上的独立。中国争取独立的力量正养成于资产阶级的发展之中。中国的资产阶级虽然有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的一面,但力量薄弱。所以,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运动,一定要有劳动阶级的革命行动不能成功。“中国的民族运动,最得益于组织最易有团结的无产阶级之猛进,当能联合小资产阶级,督促资产阶级而行向民族革命,以至于与世界无产阶级携手,而促成伟大的长期的世界社会革命,彻底颠覆帝国主义”。①屈维它:《中国之资产阶级的发展》(1923年6月2日),《前锋》第1期,1923年7月1日。陈、瞿二人都主张资产阶级应联合无产阶级,但与陈独秀不同,瞿秋白更强调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重要地位。这种不同的认识,也影响了后来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政策。
除了陈、瞿外,其他中共党人也对辛亥革命的性质和失败原因做了多方面的分析。如恽代英在1922年的《民治运动》一文中,认为辛亥革命“有早熟的毛病”。他认为辛亥革命在许多人民,甚至最有知识的人都还不知道怎样过民治生活以前就发生了。这样,革命把皇帝的尊严偶像打破,但人民还不知怎样过民治生活,所以只挂个民治政治的招牌,徒然造成了群雄争长的局面。②恽代英:《民治生活》,见《恽代英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36页。李大钊在1923年《普遍全国的国民党》一文中,也认为辛亥革命有早熟的不足。因其早熟,“反以迟缓了国民运动的发育。”二次革命后,“国民党受了北洋军阀重大的打击,一般懦弱的国民,不敢去参加国民党,国民党亦因此自懦,荒废并且轻蔑了宣传和组织的功夫,只顾去以武力抵抗武力,不大看重民众运动的势力,这不能不说是国民党的错误。”③李大钊:《普遍全国的国民党》(1923年4月18日),见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修订本)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年,2013年,第209页。1924年何孟雄在《十二年来“民治派”与反民治派斗争之经过及今后国民应有之觉悟》一文中,提到民治派最大的失败点,“就是辛亥以前的革命运动,太建筑在排满的感情上,对于民众未经长期的训练,各地无民治派的后援,革命党都是知识阶级,没有固定的职业,大家都是一种浪漫的革命感情,所以只对与新军和学生特加注意,而一般革命者对于当时革命太想速成,并没有深入久远计划过,因此后来做出种种错误,辛亥革命成于偶然,而当时的种种预备都未具备,革命党就拿到政权,党员却缺乏政治经验,且大多数都是无业的知识阶级分子,后来容易堕落。辛亥革命既然成功,革命领袖理当注意党的组织,马上该成立集中的党,把革命势力形成。而革命党因无政治经验,为袁氏所惑,诚心与之合作,这是一个极大的失败。而当时党员以孙先生的计划为理想,不肯绝对服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④何孟雄:《何孟雄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10页。何孟雄从思想、领导者、民众、政党等方面做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也采纳了孙中山关于党员以其理想为高不肯绝对服从的说法。恽代英和何孟雄用民治运动和民治派的概念论述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皆是将辛亥革命放在民主革命的范畴中的思考。
从总体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将辛亥革命置于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框架中进行分析,虽然强调的重点不尽相同。这些分析,对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的方针与政策,推动民主革命的开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分析也表达了对辛亥革命一种前所未有的新认识,也为后来认识辛亥革命建立起一个基本的框架。
三
1924年1月,国民党召开“一大”,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在“一大”宣言中,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中提出依靠民众反对帝国主义的思想;在民权主义中,提出民权为平民所共有的主张。这是孙中山和他所领导的国民党思想的一个飞跃。但国共合作形成后,国民党对内仍同皖、奉等军阀集团合作,结成“反直三角联盟”;在联俄同时,国民党仍同日本、美国等保持联络,对列强仍抱有期望。这些都引起中共的不满和批评。1924年9月江浙战争爆发后,作为“反直三角联盟”的一员,孙中山亲赴韶关,响应浙、奉,准备北伐。这一做法遭到中共反对。蔡和森认为,孙中山北伐政策的背景是要与英国帝国主义避免冲突,要把广东交给商团,与陈炯明妥协。国民党的北伐政策“只能助日本帝国主义及反直军阀张目呐喊,完全隐没了自己独立的革命的政治号召”,“完全不能影响或动摇军阀制度和国际帝国主义侵略之政局”,“从新成就西南军事局面,不过又是从新成就唐继尧、陈炯明、沈鸿英、唐绍仪等军阀政客将来与任何一派战胜的军阀做买卖的基础。”①和森:《北伐呢?抵抗英国帝国主义及反革命呢?》,《向导》第83期,1924年9月17日。陈独秀认为广东的军队是以利结合的雇佣军队,靠广东的军队根本无法打倒军阀,“国民党此时绝对没有做革命的军事行动之可能,现在的所谓军事行动(北伐包括在内)若不停止,和反动的滇军妥协,和反动的西南将领妥协,和反动的段系、奉张妥协,都成了必需的政策”②独秀:《国民党的一个根本问题》,《向导》第85期,1924年10月1日。。
在国共合作成立前,针对孙中山与皖、奉集团的合作而忽视民众运动和反帝运动,中共就曾一再加以批评。《向导》在创刊后的第一年和第二年,对国民党及其领袖采取了公开批评的态度,几乎每期都刊登批国民党的文章③蔡和森:《党的机会主义史》,《“二大”和“三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509页。。这些批评曾引起国民党和孙中山的不满。国共合作形成后,因形势变化,中共对国民党及其皖、奉盟友批评都有所缓和。但国共在革命的手段方法上的分歧与矛盾仍然存在,对于国民党仍与奉、皖的合作,单纯从事军事活动而不是充分的动员民众,反对帝国主义上态度不鲜明的问题,中国共产党除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外,还通过分析总结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来影响国民党。1924年9月,蔡和森在《向导》上发表《义和团与国民革命》,将义和团运动与辛亥革命相比较,高度赞扬义和团的反帝精神,“义和团排外的精神,是中国国民革命精神头一次充分的表现”,而“辛亥革命一面完全采取了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方式,别面完全抹杀了庚子起义的排外精神。”蔡和森认为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是,“第一,没有认清中国革命运动之国际的性质,即没有认清中国的革命为普通一般殖民地之反帝国主义的革命,而非单纯对内的民主革命。第二,不知道帝国主义的资产阶级决不会帮助他所欲永远掠夺的殖民地经济落后国之独立自主的民主革命运动。第三,鉴于洪杨革命(太平天国)未与帝国主义列强讲外交之失败。”蔡和森的结论是辛亥革命“完全失败了,他的意义转不如义和团之重大。”④和森:《义和团与国民革命》,《向导》第81期,1924年9月3日。在同期的《向导》上,陈独秀也撰文论述义和团运动,将其与辛亥革命并列,他认为义和团“在中国现代史上是一重要事件,其重要意义不减于辛亥革命。”并且反驳了以往视义和团为野蛮,义和团是少数人的罪恶的观点。①独秀:《我们对于义和团运动的两个错误观念》,《向导》第81期,1924年9月3日。其后,陈独秀在《二十七年以来国民运动中所得教训》一文中,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这四个历史事件视为小资产阶级的国民运动,进而提出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单调的排满和单调的军事行动,专做军事行动忽略了民众的政治宣传,专排清朝放松了抵制帝国主义侵略。②陈独秀:《二十七年以来国民运动中所得教训》,《新青年》季刊第4期,1924年12月20日。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与其他新文化阵营的人士一样,并不赞同义和团运动。而此时陈独秀等以反对帝国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义和团运动后认为,义和团运动不再是人民心中的盲目的排外的“野蛮”行为,而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壮举。这一转变不仅仅是对义和团评价的转变,也是一种历史观的巨大转变。所以,陈独秀对义和团看法的转变引起了其昔日《新青年》同人的惊讶和反对。③陈文发表后,胡适在《晨报副刊》上撰文反对,认为陈是颂扬拳匪,钱玄同读到胡文后,在日记中写道,“今天底《晨报副刊》上,有适之底信,谈《努力》的继续出版问题,信中对于独秀近日独秀表彰拳匪深致不满,这是和我,和启明底意见是相同的。”见北京鲁迅博物馆编《钱玄同日记》6,1924年9月12日条,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
江浙战争发生后,在辛亥革命十三周年纪念日前夕的1924年10月8日,中共在《向导》上开设双十特刊,彭述之、陈独秀、张太雷分别撰写《辛亥革命的原因与结果》《辛亥革命与国民党》《辛亥革命在中国国民革命上的意义》三篇论文。这些论文的写作目的是要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以警醒国民党,如陈独秀在文章中所言:“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痛楚的回顾?‘前事不忘,后事之师!’”④独秀:《辛亥革命与国民党》,《向导》第86期,1924年10月8日。
彭述之的文章是系统研究辛亥革命起因、性质和失败原因的一篇重要论文。彭文从社会经济变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角度讨论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彭述之认为,导致革命发生的深层原因是经济的变动,在物的方面是新生产力与旧生产关系的矛盾,在人的方面是新阶级与旧阶级的冲突。这种经济的变动不是一时的,必须经过长久的酝酿,酝酿到一定的程度才一发不可收拾,必须待新经济制度产生,新阶级完全取得统治地位,那时社会平衡才能恢复。而这种经济的变动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彭述之在文中详细地分析了帝国主义对中国在商业、工业、财政、经济方面的侵略后,指出帝国主义的侵略,“(一)使中国全部小生产的经济破产,而造成一批含悲带愤的无业游民或半无业游民;(二)养成了一部分商业资产阶级,并与以许多刺激,使他们感觉得非举办工业不足以救国;(三)使旧的封建阶级堕落,并加重新阶级与旧封建阶级间之恶感;(四)中国的商业资产阶级及代表商业资产阶级的智识阶级,渐看出帝国主义侵掠的可怕,由此而来辛亥革命的基础就成立了。”⑤述之:《辛亥革命的原因与结果》,《向导》第86期,1924年10月8日。彭述之论述了辛亥革命爆发前保路运动、收回矿权与矿山商办运动,认为这些都是商人和商人阶级的代表者的觉悟,是反抗帝国主义的行动,是辛亥革命的近因。彭述之还论及辛亥前多处乡民反抗官吏苛敛而导致的民变以及水灾等事件,也是帝国主义侵略导致中国的贫穷的原因所致。
彭述之也看到辛亥革命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国民革命,阶级性质不十分明显,但他从当时革命所代表的意识来说明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彭述之认为辛亥革命的要求是:以打倒一切帝国主义所加于中国的经济关系,和一切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建设较开明的资本主义新经济;消灭一切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政治特权,建设较开明的民主政治;推翻一切旧封建社会的思想与帝国主义所带来的欺骗观念,建设较合乎群众要求的理想。彭并认为辛亥革命完全没有实现这三条要求,辛亥革命完全失败,至少也是没有成功。
在讨论了辛亥革命爆发原因和性质之后,彭述之认为更重要的问题是要研究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他认为辛亥革命的失败有客观条件尚未成熟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国民党应对失败负相当的责任:“(一)国民党没有认清真正的群众在那里,(二)没有认识他真正的敌人,(三)没了解革命的步骤,——由宣传,而组织训练,而武装暴动。”①述之:《辛亥革命的原因与结果》,《向导》第86期,1924年10月8日。彭述之认为,国民党的群众应该是商业资产阶级,农民,智识阶级,手工业者,很少数的工人,小商人等。失业农民和手工业者所变成的土匪固然可以利用,但绝不是基础群众。真正的基础群众是商业资产阶级和农民手工业者。国民党对此仅看见了商业资产阶级中之一部分华侨,而忘了最大多数的国内商业资产阶级和农民,手工业者,只专心致力于会匪和军队运动,所以结果就成了土匪、军队的“革命”,当时国民党人对于商业资产阶级之铁路商办和矿山商办以及农民群众之反抗加捐等运动绝少参加。所以革命时及革命后,这些群众都不懂得国民党为谁的利益奋斗,他们都不愿意与国民党发生关系。国民党的敌人是国际帝国主义和“满洲”政府的封建阶级,然而国民党把前者完全忽略了,对于“满洲”政府的封建阶级,也只看见满族,没有看见整个封建阶级。所以革命的口号,仅仅是一个空空洞洞的消灭满族,没有使群众明白革命的真正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阶级,结果推倒了满族,而帝国主义和封建阶级的代表——袁世凯还依然存在,酿成现时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相互勾结所闹出之不可了结的大祸。关于国民党不懂得革命步骤,彭述之论到,国民党从开始就干所谓的军事行动,不注意群众宣传与群众的训练,所以辛亥革命时与辛亥革命后,在国民党面前都是几个土匪头子和军阀滚来滚去,现在还是一样。
陈独秀的文章也着重分析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陈独秀认为领导辛亥革命的国民党有三个重大的错误:“误用了不能贯彻革命宗旨的口号”;“专力军事行动,轻视民众宣传及党的训练”;“左派首领过于和右派妥协了”。②独秀:《辛亥革命与国民党》,《向导》第86期,1924年10月8日。关于第一点,陈独秀认为当时革命之唯一的口号是排满,这种感情的煽动,忽视了群众的物质要求。群众当时的物质要求是对外收回权利,对内是反对中央官有企业。陈独秀认为当时信仰三民主义而加入同盟会的几乎等于零,而以推倒清朝而加入革命的人居大多数。所以,清朝一退位,革命党便失去了革命的机能,革命党人减少了革命热忱。关于第二点,陈独秀认为革命自然应该有军事行动,然而在没有相当的民众宣传及党的训练以前,即贸然做军事行动,且专力于军事行动,即令军事上占得胜利,也断然没有成就革命事业的可能,没有民众的宣传,则军队的力量和民众的力量不生关系,并不能得到民众的了解及军事上建设上的援助,没有党的训练,当然无法由党的主义、党的政策保证战时的军事行动及战后的政治建设不违背革命的意义。陈独秀认为,国民党目前的“讨曹”“讨吴”“反直”“北伐”等口号仍是不能贯彻革命宗旨的口号,“只专注于军事行动而不在注意党的训练,不但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即现在的国民党仍然不曾抛弃这种旧观念。”①独秀:《辛亥革命与国民党》,《向导》第86期,1924年10月8日。
张太雷的文章认为,中国的国民革命是中国民众对于外国帝国主义之经济侵略和政治的剥削之反抗的运动,其目的在于推倒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势力和其走狗本国军阀,而建立一个合于民众利益的独立政府,打倒外国帝国主义是建设人民政府的先决条件。以上述的标准来衡量,张太雷认为辛亥革命在中国革命史上不能有多大的意义和价值。因为第一,他没有把外国帝国主义当作革命对象,而是一种纯粹的对内的民治主义的革命,第二,就是这样一来亦没能保持完全革命的态度而倾向调和。②大雷:《辛亥革命在中国国民革命上之意义》,《向导》第86期,1924年10月8日。
北伐战争发动前后,国民革命迅速走向高潮。在革命实践中,中共党人仍不断地结合辛亥革命的历史,呼吁国民党重视民众运动和反对帝国主义。李大钊在1925年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演讲中,指出“辛亥革命因鉴于义和团之害,亦仅以倒满为唯一目的,对于外人力任保护,不敢有反抗的言论。”③《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后之国民运动——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演讲》(1925年1月17日),见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修订本),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8页。其后,他在河南开封第一师范的演讲中,再申辛亥革命没有反对帝国主义的后果,“然以尊外人,不能对外,故更造成十余年只能埋头内争之结果,外人(以)利(用)此机会,处处压迫革命势力,对于南方更为显著。”④《大英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史——在河南开封第一师范的演讲》(1925年8月),见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编注《李大钊全集》(修订本),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48页。毛泽东在1925年冬天写作《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的影响》一文,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作了深刻的总结。毛泽东指出,辛亥年的革命,虽然其本质上应该是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然而当时多数党员还没有看清此点,革命的口号变成简单的“排满”,党的组织和内容极其简单,作战的队伍极其孤弱。这是因为当时还没有有组织的工农群众,国内还没有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国际的局面是几个强国霸占了全世界,没有被压迫阶级革命的联合,中国革命没有国际的援助。⑤《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5页。在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昌后,恽代英作《中国民族革命史》的讲演,专列“辛亥革命运动”一节,叙述辛亥革命的历史,呼吁国民党重视自身党的建设,注重民众运动,反对帝国主义,“革命欲达到成功,必要有好的政党去夺取政权,肃清一切反动派,若如同同盟会一样,自己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始终要被反动派打倒的”;“革命成功以后,还应特别注意组织民众,向民众宣传;否则革命失败了,一般老百姓不但不为革命党惋惜,反要说反革命的好处。”⑥恽代英:《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1926年),见《恽代英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49页。“要使革命成功,一定要打倒帝国主义和反革命派,非谓得到了武汉或北京,革命就算成功,要是不如此,就会蹈辛亥的故辙了”⑦恽代英:《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史》(1926年),见《恽代英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50页。。1926年夏天,毛泽东在他主办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讲授农民问题时说:辛亥革命没有提出农民的要求和需要,没有为农民奋斗,为三万万两千万农民来帮助和拥护,所以革命遭到失败,政权落到军阀之手。①《毛泽东在第六届农民运动那个讲习所讲授“中国农民问题”记录稿》(1926年5—9月),引自鲁振祥《孙中山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毛泽东半个世纪论说述要》,《党的文献》2002年第1期,第36页。其后,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毛泽东更进一步分析道“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6页。蔡和森在1926年在莫斯科作《中共党史的发展》报告,在论述近代革命时,系统讨论了辛亥革命中各阶级的表现,提出辛亥革命推翻的是清朝的封建阶级,革命的参加阶级为农民、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领导者是小资产阶级,代表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就是国民党,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参加了革命。蔡和森也分析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国民党的政纲是有很多缺点的,仅仅做点军事运动,没有做大量的宣传政治运动,采用军事策略,并没有推动资产阶级抓住农民群众到革命路线上(得十分同情)”,“武昌一役,各倾向只能成功上层革命,革命军事与民众并没有发生什么关系,民众并不知道此次革命,因此国民党趋于妥协而将政权遂(让)于封建余孽——北洋军阀之手……,故此革命失败了。”③中央档案馆编:《中共党史报告选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第15页。
四
从前文叙述看,国共合作形成后,中共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不断加深,如彭述之的论文,运用唯物史观,对辛亥革命发生原因,性质,革命力量等问题都有深入的论述,如蔡和森对辛亥时期各阶级的表现的分析,如毛泽东的文章关注农村和农民,从农村社会变动的角度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更是在大革命实践中对辛亥革命的新体认。但从总体看,这一时期的研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分析,多将辛亥革命视为完全失败,而对其积极意义极少涉及。毛泽东后来对此做法曾有所批评④毛泽东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1942年3月20日)一文中就写道:“我们写历史时常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其实并不能说完全失败,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见《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03页。。这样做法有其具体历史原因与背景,如前所论,在国共合作形成后,中共认为国民党忽略民众运动,忽略反对帝国主义,专注军事行动,因此希望借辛亥教训,警醒国民党勿蹈故辙,强烈的现实关怀反映到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认识中,就形成了强调辛亥失败原因,注重对失败原因分析的现象。⑤金冲及先生对此早有论述,他提出“在民主革命阶段,包括共产党人在内的先进人士看重和强调的常常是辛亥革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鼓舞人们继续奋斗去夺取胜利。因此,以前对辛亥革命不足方面讲得比较多也是可以理解的”。见金冲及《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党的文献》2011年第4期。
除配合现实斗争之外,将辛亥革命视为完全失败的也与这一时期评价辛亥革命的标准有关。在这一时期,蔡和森、彭述之、张太雷等人一般都把是否反对帝国主义和是否完成反对帝国主义任务视为评价辛亥革命的重要的或唯一的标准。而这一标准的产生与这一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理论指导有很大的关系。前文谈到,在共产国际民族和殖民地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民族革命的框架来分析辛亥革命,但在民族民主革命中,共产国际更强调民族革命,即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参加远东各民族大会的张国焘说,会议对中国影响最大点就是“在正式和非正式的商讨中,确定了中国革命的反帝国主义的性质,换句话说,反对帝国主义被视为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①张国焘:《我的回忆》第1卷,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第207页。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也不断地强调这一点。1923年1月12日的《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者及其在中国的封建代理人的国民革命”。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1919—1928)第1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76页。在中共“三大”前夕,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给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指示再次强调,“我们应当坚持过去的立场,即中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者及其在中国的封建代理人的国民革命。”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1919—1928)第1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79页。在这样的认识框架下和历史背景中,强调中国革命的反帝性,以此来观照历史,评价辛亥革命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帝国主义侵略是阻碍中国发展,造成中国近代落后贫穷的重要原因之一,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的重要任务。辛亥革命以推翻受西方列强控制的清政府为目的,含有反对帝国主义的成分,这是辛亥革命的意义所在,虽然同盟会当时没有明确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坚定的革命姿态提出打倒帝国主义和打倒军阀的民主革命纲领,这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的进步,也深深影响了国民党。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以是否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来评价辛亥革命也可以说是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标尺,彭述之、张太雷,蔡和森的观点也有其深刻性,但彭、蔡、张诸人把是否反对帝国主义或是否完成反对帝国主义任务作为衡量辛亥革命成败的最重要的标准或唯一的标准,以此来衡量辛亥革命,认为辛亥革命完全失败,则忽视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重大意义,忽视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因为,帝国主义在中国势力强大,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不可能通过一次革命运动而彻底完成。
综上,我们讨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对辛亥革命的认识问题。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的分析是主要是为了分析国情,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方略,配合现实斗争,但对后来的辛亥革命史的研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研究这一问题,无论是对于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还是对于进一步研究辛亥革命的历史都具有其学术上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