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2021-11-25陈琴

经营者 2021年17期
关键词:预期绩效评价事业单位

陈琴

(广州珠江游泳场,广东 广州 510260)

根据党的十九大“全面实施绩效管理”的精神、各级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及财政部《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关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为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实现预算绩效全过程管理,加强绩效运行跟踪管理,增强预算执行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保障项目实现预期绩效目标,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本文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及其绩效评价作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

一、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一)可合理应用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结果

广州市财政部门不断加强对各区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情况的考评,并将考评结果纳入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暨廉洁跟踪建设检查考核体系。根据“谁用款就由谁负责”这一原则,对支出没有实现预期目标的部门和责任人进行绩效上的问责。对评价结果好的,在安排资金项目时可以优先支持或重点帮扶;对评价过程中发现有问题,或者没有实现相关目标的单位,责令其整改。

(二)预算绩效运行跟踪管理渗透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全过程

预算绩效运行跟踪管理是指在预算执行中对预算资金绩效目标实现的程度、项目的进展、资金的用度等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检查,以及纠正偏离目标的行为。对于预算绩效运行跟踪管理过程中发现的财政违法行为,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二、绩效评价管理工作的总体情况

通过对预算管理要求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笔者所在的单位对2020年度所有安排了财政资金支出的项目开展绩效自评,共计29个项目,自评覆盖率达100%,共涉及资金 2661.67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项目10个,共1341.1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总额的100%;政府性基金支出项目共19个,共1320.49万元,占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支出总额的100%。

绩效自评是指事业单位结合部门决算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对财政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对绩效进行评价。通过对绩效评价的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发现预算编制、执行、使用效益情况均已达到预期要求,并且目标预算绩效项目申请设立过程符合相关的规范,项目设定的绩效目标非常清晰,预算项目的资金落实到位,管理制度也正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

三、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及其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佐证材料不足,影响项目的整体评分

以横渡珠江项目为例,该项目是广州传统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于2006年恢复,迄今已连续举办了14届,成为广州市影响力极大的体育活动之一。项目的绩效目标是通过开展横渡珠江活动,增强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营造全民健身的氛围,大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展示珠江市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建设成果。

项目绩效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项目产出指标的完成情况。指标分值为35分,评价得分35分,得分率100%。安全事故0起,达到预期水平。测试人数合格率100%,达到预期水平。安全保障率100%,达到预期水平。二是项目效益指标的完成情况。指标分值为35分,评价得分21分,得分率60%。隐患排除率100%,达到预期水平。由于相关佐证材料不足,认定项目效益指标只实现了预期的60%,根据相关指标的计算情况,该项得分仅占20%。同时横渡珠江项目深入人心,其宣传覆盖率应该达到预期的80%,最终得分比却只占60%。

(二)预算绩效运行跟踪信息运用不到位

预算绩效运行跟踪信息运用是指预算部门对预算绩效运行跟踪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通过处理促进绩效目标实现,提高预算执行效率,其主要形式包括纠偏整改、预算执行参考、预算调整依据、报告通报等。

在目前的执行过程中,多数事业单位都着重考虑预算执行的进度,忽视了绩效目标实现的程度,也未定期、有计划地对项目的绩效信息进行汇集和分析,导致绩效目标无法快速实现,或者当预算部门通过预算绩效运行跟踪发现绩效执行偏离绩效目标时,未能及时纠正和调整,影响了预期绩效目标的实现。

(三)评价指标设置是绩效评价工作的难点

评价指标设置是绩效评价工作的难点,也是重点,需要遵循多方面的原则。经济可比性、系统相关性和重要性应被纳入评价指标,财政部门、主管部门需要参与评价体系的构建,而业务绩效与财务管理的权重一般为60∶40、70∶30或者80∶20。

四、优化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一)加大宣传力度,树立正确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

时代在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从未停止革新的脚步,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媒体和网络平台等加大宣传力度,树立正确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一是快速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并且理解预算绩效评价与事业单位的关系,保持主动、积极的态度,适应新的管理模式;二是树立以绩效评价为重点的工作理念,财政部门需将自己的作用全部发挥出来,主动承担起统筹、监督、管理的重任,把预算绩效评价当作普通的工作,使与之相关的政策要求真正落到实处。事业单位是绩效评价的主体,在执行的过程中要建立科学的预算评价机制。

(二)制定健全的评价体系

首先,事业单位在制定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时,要对各个部门的工作情况等各项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确保每一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能明白自身肩负的责任,安排专门的绩效评价工作人员,并赋予其相关的权力,加大各个部门之间沟通与联系的力度。

其次,对预算绩效评价指标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判断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可将资金的预期产出和相关的成果展示出来。因此,各个事业单位需要有序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并且对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加强重视,提出完美的解决方法,妥善处理。

最后,以主动的态度将相关的信息进行公示。为了让财政资金的使用更加透明、公正,各个事业单位可以借助门户网站向大众公布绩效评价信息,并以直接的方式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进一步提高评价体系的使用率。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一是定期在事业单位内部开展专业的培训与教育活动,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员工思想的统一性。二是在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开展过程中,将人才的配备作为重点与要点,在构建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时选择工作能力强的相关人员进行此项工作。三是要求工作人员对法律知识、财务审核业务等进行认真的学习,通过专业的培训,提高绩效评价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与工作能力,让其能以超强的工作能力投入绩效评价工作中,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的作用能够真正发挥出来,助力事业单位得到更好的发展。

五、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 ,并对此作出重要论述,为今后一段时间的绩效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绩效”二字被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意味着绩效管理工作被提升到政治高度。事业单位需要把绩效管理的理念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的全过程中,加快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的结合,慢慢建立全覆盖、全公开的绩效管理制度,助力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预期绩效评价事业单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