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小企业税务风险防范的研究

2021-11-25陈阿平

大众投资指南 2021年34期
关键词:纳税税务风险管理

陈阿平

(泉州速德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362000)

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提高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2020年以来全球因不可抗力事件突发,对全球市场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想要在高速发展及多变的市场经济占有一席之地,中小企业首先要确保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但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及税务风险防范能力较低,如何减少企业自身的税务风险,提高经营效能,这对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当前刻不容缓要解决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加强税务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一)避免遭受重大损失

我国的税收体制相对来讲比较复杂,目前税收执法主体包括海关、国家税务局。税务部门的监督权力存在重叠的现象,部分税法的条文仍存在不明确的规定,这也增加企业纳税的难度和税务风险严重程度。建立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尽可能地将税务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即使发生税务风险,最大的可能损失就是补缴税费、罚款、滞纳金,虽然存在一定金额的现金流出,但不会影响到企业要持续经营。

(二)影响税收征收管理的信用评价管理

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已规范信用评价管理,信用评价指标包括税务内部与外部信息。其中内部信息有经常性指标和非经济性指标。经常性指标信息有涉税申报、税费(款)缴纳、发票和税控器具和登记与账簿信息。非经常性指标有纳税评估、税务审计、反避税调查信息和税务稽查信息。外部评价信息指税务机关从银行、工商、海关等税务系统以外的部门获取的纳税人未如实向税务机关报告的涉税信息。有大数据作为支撑,多渠道的经营数据来源,税务系统获取企业税务数据来源更加透明,这也加大了税务风险。

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纳税信用的评价级别设有A、B、M、C、D五级,以一个纳税年度作为评价周期并设置相应的评分条款。其中明确规定,年度评价指标得分不满40分,存在逃避纳税等构成涉税犯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出口退税等违法行为的纳税人年度纳税信用为D级。纳税信用评级为D级纳税人将列为重点监控的对象,不仅发票的领用受到限制,纳税信用评级为D级的直接责任人注册登记或负责经营的其他纳税人直接判为D级,同时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将通报相关部门,建议在经营、投融资、取得政府供应土地、进出口、出入境、注册新公司、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获得荣誉、安全许可、生产许可、从业任职资格、资质审核等方面予以限制或禁止。如企业发生严重纳税风险时,对企业的经营影响不仅仅是罚款、滞纳金、补缴税费(款)那么简单,将对企业的发展带来全方位的影响,甚至影响可持续经营。税务部门建立规范的纳税信用管理,是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增加企业纳税失信的成本,从反向的角度倒逼企业遵守税法规定。纳税信用评价级别不仅影响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注册证照审批及许可,还会影响到中小企业融资行为,使企业发展受限。

二、中小企业在税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者缺乏税收风险管理意识

我国的中小企业中,有很大部分是家族企业,其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企业文化及发展前景高度依赖于管理者的能力及自身的文化素养。但中小企业管理者本身的素质不高,对税务风险没有充分的认识,缺乏依法纳税的认知,纳税意识淡薄。一是管理者主观地认为,通过“合理避税”来逃避税务机关的监管,纳税风险是可以通过自己与税务机关的“背后”关系解决,更有甚者为了尽量不纳税或少纳税来减少资金流出,花尽心思用各种形式来掩饰这些不合规的行为,要求财务人员编造假账来匹配纳税相关的数据,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经济效益。完全曲解了“合理避税”的真正意思,实则该行为已构成偷税、漏税,以上的思维除了让企业面临额外的经营风险和法律风险,还为企业长期经营埋下隐患。二是我国税法共设定18个税种,并对每个税种的纳税主体、纳税义务、纳税时间、纳税依据都做出详细的规定,但管理者对税务管理的人员需求,基本停留在税费统计及简单纳税申报,这样的行为管理意识加剧了中小型企业的税务风险严重程度,不仅会对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形成阻碍,更会对国家利益造成严重的损害。

(二)缺乏税收风险管理的相关人才

专业规范的财务工作可以为企业的战略及税收筹划提供重要的基础。中小型企业受发展平台的局限,没有良好的办公环境,对税务管理的投入不足,很难吸引高端的专业人才。由于中小型企业规模小,资金相对短缺,不愿花资金在人才引进方面,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岗位,纳税相关事务由核算人员兼任,专业人才缺失的结构性问题更为严峻,导致中小型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持续的不健全不规范,甚至毫无体系可言。

专业的税务管理人才的缺失,无法正确的解读税法政策,没有及时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税法知识过时,不能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或过渡解读税收优惠政策。如:从事二手车经营的纳税人销售其收购的二手车,自2020年5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减按0.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财务如果不了解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就无法正确享受优惠政策。将不动产或飞机、车辆等动产的广告位出租用于发布广告是属于增值税的租赁服务,财务如果不熟悉税收政策就无法正确地判断该业务纳税范围。这些情况都会造成中小型企业涉税资料的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缺失,纳税方案失效或涉税方案落地实施后带来严重的潜在税务风险,企业承担超过实际水平的税负,因纳税问题需要补缴税款、罚款、滞纳金。因财务人员涉税专业水平不足,非但不能给企业带来应有的赋能,反而会影响企业的信用评级,增加中小型企业的税务风险,降低企业的经营效能。

(三)缺乏税务风险管理的控制

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者会根据市场业态的变化调整发展战略目标,但在中小型的战略管理中,税务管理人员的参与战略管理的程度极低,如不能及时知悉企业的产业延伸或市场业态变化,就无法分析因业态变化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税务问题及税务风险。税务管理人员不能提前做好税务风险的防范工作,无法在市场或业态变动前筹划更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案,或提出的税收筹划方案不能适用于企业。中小企业在内控管理中,信息化运用程度较低,内部信息的传递及沟通缺乏,使管理层与执行层存在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完整,无法在业务变动后对企业的会计核算或纳税申报做出及时的调整。如:资源回收处理,早期业态是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分类达到资源可持续利用。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及政策优惠的投入,有些中小型企业对原有的业态进行升级,通过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将产业延伸到回收物资的专业化处理。根据规定,对废弃物进行专业处理,情况一专业化处理后未产生货物的增值税征收税目属于“增值税-现代服务-专业技术服务”;情况二专业化处理后产生货物,货物归委托方所有,增值税征收税目属于“增值税-加工劳务”;情况三专业化处理后产生货物,货物归受托方所有,增值税征收税目属于“现代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如果处理不好会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承担更大的税务风险,包括多缴税费的经济效益降低或信用损失,从而降低经营效能。

(四)缺乏税务风险的评估机制

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防范税务风险的能力不高,内部控制制度中没有设置审核、稽核岗位,因此不能识别日常管理中的税务风险,税务风险很难在早期被发现。例如:近年来不再要求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须由税务事务所出具报告的制度,大部分中小型企业申报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时,应纳税所得额由企业的财务人员自行计算填列,应纳税所得额的准确性与否依赖财务人员的税务知识水平,即使申报错误信息也得不到及时纠正,导致税务风险的严重程度被放大及不合规行为期间被动延长。

三、中小企业加强税务风险防范的措施

(一)提高税务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税务风险管理环境

风险管理环境围绕总体经营目标,要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一方面,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要求企业管理层要充分意识到税务风险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本身的税务风险防控意识,建立诚实守信纳税思维,由“合理避税”向“依法纳税”转变。在日常工作中积极的传导风险意识,宣传税收政策对企业及行业的影响,提供良好的税收政策知识学习环境,培育全员风险管理的企业文化意识,助推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要求职责部门人员有高度的职业敏感,主动学习政策变动并收集政策信息,关注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税务风险点,评估分析其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发生重大税务事项时能够提供专业的判断,与税务机构保持良好的沟通。同时聘请第三方专业的中介机构提供智库支持,增强税务管理环境。

(二)加大对税务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

专业的税务风险管理人才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基石,中小型企业财务或税务风险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为改善整体素质偏低的状况,中小型企业应完善财务或税务风险管理人员的选聘、培养和退出机制。第一,对选聘人员进行充分了解及前期尽调,选聘后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用工关系,签订岗位保密协议明确保密义务。第二,建立员工培训长效机制,定期组织财务或税务风险管理人员进行涉税专业的培训,研读及理解有关新政策、法律、行业规定等税务相关法律法规,与专业的中介机构建立咨询的通道。鼓励财务或税务风险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素质提升的自主学习,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财务或税务风险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财务或税务风险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持续更新,不断提升员工的服务效能。第三,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关心员工职业发展的文化氛围,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一支专业能力扎实、文化思维与企业契合的团队。第四,企业应当制定与业绩考核挂钩的薪酬制度,切实做到薪酬安排与员工贡献相协调,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第五,建立健全员工退出机制,避免因退出纠纷或矛盾对企业进行举报,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或企业声誉受损。第六,为优秀的税务管理人才提供晋升通道,晋升通道不拘泥于本专业范畴的发展,要充分挖掘人才的潜能。第七,对超过内部税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范畴的业务,可以通过服务外包等方式,增加专业程度的同时降低税务风险,确保中小企业经营目标更好地实现。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要想加强税务风险防范,还要建立涉税风险信息化、流程化、标准化的管理制度。税务风险管理与防范不仅是某个财务人员或某个部门的职责,须全员共同协作、配合。财务人员获取的财务资料基本在事后,监督及审核的作用更多一些,实际税务风险的源头可能潜伏在业务开始或业务发生的各个环节中,财务部门或税务管理部门如不能事前规划,风险防范则不能达到应有效果。制定规范化的信息系统操作流程,设置业务环节中与涉税风险相关的控制点,比如:按照不同的业务特征和风险发生规律,根据自身运营特点建立预防性控制及发现性控制等。明确涉税风险控制点的责任人员及执行细节,使操作流程细化至各个业务领域,各职能部门及岗位起到互相稽核、制约的作用,降低舞弊或错误的可能性。健全税务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权限、工作范围等,设置税务风险管理部门或专职负责人员,运用职权赋予税务风险管理权威性,将职责与日常工作的考核相结合,同时将税务风险管理与绩效考核及薪资挂钩,激发管理热情,提高管理效率。

税务风险管理离不开各方财务信息,信息的完整、相关、真实、客观对税务风险管理结果产生直接影响,为此应建立信息化数据管理系统。配置涉税风险管理必备的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管理,使数据信息有更高的可靠性,保证系统正常有序的运行。对设备做到专机专用,对计算机进行必要的病毒及防火墙设置,加强对财务信息系统的运用过程控制,确保数据存档备份,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性。在财务数据的输入、输出、存储、查询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循制度执行,提高涉税基础数据的质量。恰当的利用模块信息数据与财务数据的衔接,根据权限设置内部涉税财务信息的共享,使有权限获取涉税财务信息的人员,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税务数据的收集,确保涉税基础信息与项目直接相关,增强数据的真实准确、及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四)建立系统的税务风险评估机制

中小企业要想防范税务风险的发生,还要增加税务风险管理的评估及监督机制,建立相关的风险预测系统,根据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目标,对企业战略规划、经营决策、经营业务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要在企业经营的各个流程中增加风险管理的环节,税务风险管理控制点负责人要根据业务特征对税务风险做实时的全程监控,如销售环节时,销售人员谈判环节应考虑销售条款对税务风险的影响,合同签订时要增加财务部门的审核。由财务部门或税务管理部门牵头,其他业务部门联动管理,准确识别企业税务风险影响因素,并及时报告。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税务风险进行自查审核,全面评估企业的税务风险,提前防范税务风险,做到自省、自查、自知。还可以定期聘请专业机构对税务风险进行自查自纠,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税务风险防范及控制。

四、结束语

中小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及税收来源的主体,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日益进步的新时代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不确定经济因素,要建立信息化内控制度、扩展信息化技术在财务领域的应用,提高内部控制的建设、执行及防范力度,提高企业会计核算效率及质量,保障内部控制中信息沟通顺畅,同时建立有效的审核或稽核制度,降低税务风险,推动中小企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纳税税务风险管理
税务动态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适应纳税新常态 树立为民新理念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从业人员给企业带来的纳税困扰——以一个火力发电企业为例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纳税会计与纳税筹划的关联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