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2021-11-24吴婷婷

中学生学习报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传统文化融合

吴婷婷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对中职语文教学内容的深度、宽度、高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在中职语文教材中加入更多的人文素养、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等元素,来培养一批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思想道德、文化内涵等的优秀人才,从而实现社会主义传统文化的伟大复兴这一雄伟目标。笔者将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入手,对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的可行性及相关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职语文教学;融合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有效融合,成为当代社会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在中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继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将传统文化教育积极融入日常的授课过程中,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当代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期待和渴求。在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他们可以通过对传統文化的学习,构建出符合时代需要的价值观、人生观。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将传统文化教育有机地融合到日常的授课中,积极引导学生了解、掌握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的目的。

1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中华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性格与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土壤,是一个民族的根。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曾培养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但观今日,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却令人十分担忧。现在,缺乏人文素质、不懂中外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不能正确读写文章的学生越来越多。比如,有的学生连写信的格式、称谓都不清楚;很多学生对正确顺畅地朗读古诗古文甚是困难,更别说准确地理解其意,体悟其精神了。当他们对一些网络爱情小说、离奇怪异小说阅读得“废寝忘食”的同时,却对一些传统经典名著名篇闻所未闻。凡此种种,让人不得不担忧,使人不得不思考我们今天的教育怎么了?我们该如何将我们富有智慧、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

2深挖教材,并与传统文化融合

知识是一座宝库,而实践是开启宝库的钥匙。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学会深挖教材,将教材中的优秀文章进行分析讲解。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笔优美、情真意切、富于哲理的文章,这也要求教师应当以教材为依托,结合自身的知识储备,将深藏于文章中的精髓发掘并传递给学生。中职语文教师不仅要将教材表面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讲解,更要善于发掘课文中的隐藏内涵,使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目的。教师只有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咀嚼教材文章的更深层含义,才能让学生渐渐感悟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在“写”中内化于心、完善自我

由于基础和习惯所限,中职生难得写出长篇大论的文章,因此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不妨从“微”字着手——形式灵活、题材多样、篇幅短小、不求完整。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尝试“微写作”。例如: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要求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将这首词用白话文的形式“展现”出来,化境为文;读了屈原的《渔父》后,要求学生根据文中对渔父形象的描写,为渔父写一则“颁奖词”,评人成文。让学生在“微写”中找到乐趣,加深理解,将作者所想表达的精神内化于心,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规范好自己的行为,不断地完善自我。

4提出教学问题,拓展思维深度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认知和经验为标准,要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方式,站在学生的角度探索和理解知识,使学生主动发现课文中的德育内容。因此,教师应反复解读课文,利用课文的内容来进行爱国教育、感恩教育、团结协作教育等,从而深化学生的学习感悟,深化中职语文教学深度,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5了解作者,使文化与作品相融

中职语文的教材内容是由教育部专家层层筛选得到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教材中的文章内容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符合学生成长的作品。每篇作品必定都饱含特定的文化背景或时代基调,教师在对文章进行讲解时,要注意深挖其中的传统文化痕迹。教材中那些或华美、或质朴的词句都是在当时某些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诞生的,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应细品其中的内涵。因此,笔者认为若要将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穿过时间的河流,走到文章所描绘的背景年代,再从中体会文章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精神内涵、文化信仰等,想来必将别有风味。所谓文章背景,不仅包括作者生活的历史社会背景,还包括作者一步步的成长经历等。只有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所经历的事件,才能更好地从背景出发,理解文章本身所蕴含的魅力。只有这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和理解程度才会变得更高,才能从整体上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例如,在进行《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教学时,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等手段查找蔡元培先生的相关资料,并在课上对学生进行介绍。只有学生更好地了解蔡元培先生所在的时代背景和生平经历,才能更好地理解其文章中“兼容并包”的思想。学生只有真正理解作者,才能真正理解其作品,并对其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有所领悟。

6穿插民俗,并与传统文化相融

传统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之一,在我国拥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教师除了日常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教育,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带到不同地区,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教师带领学生亲身参与到不同类型的民俗文化中,使学生能够从视觉、触觉、味觉等多方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只有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才能有效达成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的目的。例如,教师可以在周末组织学生寻找所在城市的名人故居、历史事件遗址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到传统文化中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对相应的传统文化进行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从而让学生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快乐成长。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时,要着眼于“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在听读说写四种途径中,锻炼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地完美地结合起来,达成语文的培养目标,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伴学生同行,让文化之光照耀前行之路,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窦冰.中职语文教学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2).

[2]卢辉.中职语文教学中引入国学经典教育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7(30).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教学传统文化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打造中职高效的语文课堂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