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绍甬一体化背景下绍兴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及对策研究
2021-11-24齐林明赵伟良马翠玲
齐林明 赵伟良 马翠玲
摘要:本文以杭绍甬一体化背景为基础,选取杭州、宁波、绍兴三地市的经济发展数据,从经济集聚、科教文化、基础设施、政府职能和开放程度等方面对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搭建。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杭州、宁波、绍兴三市的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绍兴市和杭州市、宁波市的城市竞争力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分析,提出提升绍兴市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杭绍甬一体化;城市竞争力;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作为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省区之一,浙江省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浙江省政府的报告指出,加快示范区,即杭州、绍兴、宁波三地的整合。此前,鉴于长三角一体化已成为国家战略,省域一体化将是确保浙江省区域竞争力提升的重要途径。其中,绍兴作为杭绍甬一体化的核心城市之一,在实现杭绍甬一体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基于杭绍甬一体化背景下,将绍兴的城市竞争力与杭州、宁波进行比较,分析绍兴市的优势与短板,探究其发展策略,着力提高绍兴的城市竞争力。
1、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1研究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法是多变量相关性的统计方法,通过少数主成分来揭示变量间的内部结构,即从原始变量得出少量主成分,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变量的信息,且彼此间互不相关,然后对多维变量系统进行降维处理,使之能以一个较高的精度转换成低维变量系统,再通过构造适当的价值函数,进一步把低维系统转化成一维系统。
1.2数据来源
本文中数据主要来自《杭州统计年鉴》、《宁波统计年鉴》、《绍兴统计年鉴》及杭州、宁波、绍兴政府统计公报,在数据收集过程中,由于部分数据难以获取,采用均值替代,能够最大程度保障统计数据的精确性和客观性。
2、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在杭绍甬一体化背景下,对杭州、宁波、绍兴城市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提升城市竞争力为目标,在这个基础上,选取了四个标准,即综合经济实力、科教文化、基础设施、治理和对外开放。以此为基础,选取GDP、固定资产投资等11个指标(见表1),能够全面反映 杭州、宁波、绍兴三地市城市竞争力的发展水平及状况。
3、杭绍甬一体化背景下杭州、宁波、绍兴城市竞争力发展水平测度
首先是数据标准化(见表2)。为解决数据的可比性问题,对样本变量进行变换,使各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相同。其次,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的自身值和相应的自身向量,构造主成分因子负荷矩阵,确定指标主成分与第三方之间的定量关系,计算了各分量的可变贡献率,计算出的主分量反映了各分量的信息量。一般选择累计贡献率大于85%为主要成分,并根据贡献率对主要成分进行排序。最大贡献率是第一主成分,然后是第二主成分,端点数按各主成分贡献率的变化率作为权重计算。
SPSS软件用于标准化原始数据(详见表3)。系统自动选择前两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这些因素可以解释100%的信息总量,这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此外,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点系数矩阵。由此得到主成分的表达式,提取主成分乘积和相应贡献率的总和进行计算。其中,第一主成分为F1,F2是第二主成分,F是根据它们的贡献水平组合而成的。
4、结果分析
杭州、宁波、绍兴的分数反映城市竞争力水平,从表2中可以看出,杭州城市竞争力水平处于第一位,遥遥领先于宁波、绍兴,而宁波次之,绍兴与杭州、宁波相差较大的距离,位于第三名。
从杭州与绍兴的数据比较来看,杭州所有的因子数据都遥遥领先于绍兴,从差距比较大的因子来看,杭州的GDP达到15373亿万元,绍兴只有5781亿万元,几乎是绍兴的3倍,杭州的高新技术企业接近于绍兴的2.5倍,从高校在校生的数量来看,杭州目前的高校在校生接近与绍兴的5倍,高校在城市科技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知识传播、人员培训等,为提高城市科技水平、文化创新和城市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从宁波与绍兴的比较来看,两市高新技术企业、学生和网民数量差距不大,水平持平。参照今年进出口总使用量和实际使用外资额,为宁波进出口总额17086亿元、绍兴2459亿元,实际宁波外资使用额236341万美元,绍兴仅为65739万美元。这两个城市有很大的区别。虽然有区位、城市类型、历史等原因,但是对提高绍兴市发展的活力来说,绍兴发展开放经济尤为重要。
5、杭绍甬一体化背景下绍兴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对策
(1)加强区域协同发展,促进杭绍甬一体化示范区建设
基于杭绍甬一体化背景,绍兴市政府应以区域产业互补为发力点,建立有效的沟通联络机制,把区域一体化发展程度加强,积极的对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落实、产业布局的相互配合、生态环境的协同保护等多方面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效整合区域内的优质生产资源,促进区域改革开放,提高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水平。
(2)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改变经济增长驱动力,提升绍兴整体经济实力
绍兴市要加快对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改变经济增长驱动源头,把绍兴整体经济提升,发展旅游业等优势产业,加大传统制造业、农业调整改造力度,将现代科学技术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支撑力量,加强绍兴科技资源的整合。最后要重点培育优势产业的有影响力、知名度的大企业及大品牌,形成企业、品牌、城市品牌效应。
(3)加大科技投入,吸引高层次人才,提升绍兴的城市创新能力
政府要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坚持创新发展战略,让科技的进步转化为社会效益的提高。科技创新绩效的转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经济的科技成果。二是要继续加强绍兴市人才引进力度,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对人才分流进行优化,落实人才“绿卡”政策,提供住房保障、入学保障、医疗等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实现人才聚集带动效应。对高校引进政策优化,吸引高校合作,增加在校生的在校数量,让更多的毕业生留在绍兴、服务绍兴。
(4)改善营商环境,提高外商投资质量,对国际贸易和投资合作加强
绍兴市要进一步吸引外商投资,适当放宽引资条件,建立相关法律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切实对外商合法权益提供保护;对市场环境优化,对要素市场化改革政策完善,充分减轻外国投资者的税收负担,降低外国投资者的机构交易成本,把市场运行效率提高,加快“放管服”的政策性改革,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化,减少授权程序,降低风险,把政府机构的运作效率提高,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外资的注入。
参考文献:
[1]方创琳.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选择[J].改革,2017(5):54- 63
[2]李琳,谈肸,徐洁.长江中游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水平评估与比较[J].城市问题,2016(10)12-21
[3]张璇.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J].开放导报,2016(1):30- 34
[4] 鄧春玉. 基于对外经济联系与地缘经济关系匹配的广州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分析[J]. 地理科学,2009(3):329-335
[5]周阳.国家中心城市:概念、特征、功能及其评价[J].城市观察,2012( 1) :132 - 142
[6]王柳.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制度逻辑及理论蕴涵:杭州实践的回顾[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06):33-40.
[7]李荣.国家高新区的极化与扩散效应[J].技术经济,2015(11)34:8-14.
[8]黄昱然.基于熵可拓物元棋型的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一以我国西部省会城市为例[J].数学的实践与认知,2018(48)14:74-80.
[9]丰蕾.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竞争力的主成分分析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07):13-17.
基金项目:2021年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杭绍甬一体化背景下绍兴城市竞争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编号:145J01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