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情感态度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

2021-11-24郑玉玲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21期
关键词:情感态度对外汉语关系

郑玉玲

摘要:自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开展以来,学者们对留学生汉语习得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一直十分关注。研究发现,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其学习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都会影响学习效果,因此,保持积极的情感态度是学习成功的关键。笔者希望通过探讨、分析研究情感的界定和分类,全面地审视情感态度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促使情感因素得到重视,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率。

关键词:情感态度;对外汉语;关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学生的自我实现创造一个安全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要实现该目标,必须把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统一起来。事实上,长期以来,人们都过于强调大脑的理性的认知功能,而忽视了非理性方面,即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我们称之为“情感缺乏”。对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来说,情感都是必须注重的一个领域,通过研究情感对学习的作用,我们可以发现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感性认知,这对语言学习来说,其重要性不亚于理性认识。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要对情感态度与汉语学习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我们必须要对情感因素这一概念作一个较明确的界定。情感是感情动物具有的心理属性,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情感是指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的感情(emotion)、感觉(feeling)、情绪(mood)、态度(attitude)等。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最终的学习效果。情感因素可以分为两类:学习者的个体因素和客观影响因素。

1.1学习者的个体因素

第一类是学习者的个体因素,包括焦虑、抑制、自尊心、学习动机等。

对很多语言学习者而言,焦虑是影响语言学习最大的情感障碍,学习者会由于自身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而使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并且极有可能伴随着失败感和内疚感,甚至恐惧感。

抑制是指汉语学习者为了保护自我形象而采取的回避和退缩行为,一般情况下,打击越大,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便越强。在国内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通常是鼓励为主,这一因素不会过多地对来华留学生造成困扰。

自尊心是指汉语学习者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评价与认识。在自尊心受到保护和鼓励的环境中,留学生的认知活动最为有效;学习动机是指为学习者提供动力和指引方向的一系列因素。

1.2情感态度中的客观影响因素

第二类是汉语学习者相互之间和汉语学习者与对外汉语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包括移情、课堂交流等。

移情是指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的一种意识或者行为,但移情并不代表学习者放弃自身的情感,也不是说必须同意他人的观点,而是在学习者逐渐融入学习氛围后,与周围的人产生的一种共鸣。

课堂交流是对外汉语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在课堂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随之而来的是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产生的极其重要的影响。

二、情感目标的阶段性

和很多语言一样,对外汉语教学与学习同样具有不同阶段的不同特性,我们以学习者的年龄来进行划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儿童阶段、少年阶段和成年阶段。

2.1儿童阶段

在这一阶段的汉语学习者多为小学儿童,在自己国家将汉语作为学科来进行学习,极少部分会赴华专门学习汉语。这一阶段的学生所处的环境是自己非常熟悉的母语学校,教师的作用关键是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漢语的乐趣,使其保持学习汉语的动机和热忱,并且尽可能地让他们在以后的各个阶段继续自发性地学习汉语。这一阶段的汉语学习是儿童心智发展的一部分,并不要求教师过多地强调汉语学习的工具性,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也可能使得其在建立主观的学习动机时受到混淆。

2.2少年阶段

这一阶段,汉语学习者多为中学生,其接受汉语教学的环境和儿童阶段的汉语学习者一样,多为自己国家的学校,将汉语作为一门学科来学习,而不是走出国门的实用性工具。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认识汉语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并且要注意引导学生意识到汉语学习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与学习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使学生自发地调整自己的情感态度,更加积极地投入进学习活动中去。

2.3成年阶段

学习者进入这一阶段,都是能够独立思考、控制情感的成年人,在这一阶段继续或者开始学习汉语的学习者,大多会选择到中国来接受专门的汉语课程。在中国学习汉语时,面对和母语文化完全不同的汉语文化,大多数人会产生文化休克的现象

三、结束语

对外汉语教师在教授汉语的过程中,保持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此外,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以及克服困难的意志。一个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是学生具有内在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并且清楚正确地认识自己在汉语学习上的优点与不足,学生应以班级为单位学习,乐于和其他同学合作,乐于与教师沟通交流,从而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

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学生可以通过汉语学习了解中国的文化、扩宽国际视野,因此,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态尤为重要,学生只有对自己与他人、对汉语及其文化抱有积极的情感态度,才能保持汉语学习的动力并不断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韩秀梅,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06期

[2]韩玉芳 李秀娟,浅析情感因素对学习者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情感态度对外汉语关系
国际汉语教学的理念方法
2016年重庆中考语文试卷简评
高中体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